• 秦陵
  • 段清波
  • 1900字
  • 2021-04-09 21:25:10

九层高台的作用

既然封土里神秘的九层高楼不具备祭祀的功能,那么它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我们能否在文献中找到一些线索?

《汉书·贾山传》记载:“(始皇)死葬乎骊山,隶徒数十万人,旷日十年。下彻三泉,合采金石,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被以珠玉,饰以翡翠,中成观游,上成山林。”这段文献,前面几句和《史记》中记载的基本一样,但就是最后一句 “中成观游,上成山林”是《史记》中所没有的,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上成山林”较好理解,就是高大的封土像山一样,上面种植有郁郁葱葱的林木。

《礼记》载:“尊者丘高而树多,卑者封下而树少。”

《周礼·春官·冢人》所载的“以爵等为丘封之度”。

《白虎通·崩薨》载:“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

文献和考古资料是一致的,身份高贵的人,坟丘就会高大,树木就种得多,身份低微的人相对就会少一些。天子的坟上(封土)种松树、诸侯种柏树、士大夫种栾树,等等,级别不同,树木种类也不一样。前面我们已经知道,秦陵的封土是半拉子工程,既然没有完工,也就不会“上成山林”了。不过,后世学者对“中成观游”都未曾做过注释,这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谜团。封土之上既然有树林,那中成观游,到底指什么东西呢?

《释名·释宫室》记载:“观,观也,周置两观,以表宫门,其上可居,登之可以远观,故谓之观。”

就是说,观作为一种高台建筑,可以用来登高远望;如果我们回头来看封土下建筑的样式,感觉它更符合观,也就是高台建筑的外形特征,九层也恰好符合始皇帝“九五之尊”的身份。九,在中国古代具有特殊的含义。因为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于是古人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帝王被称为“九五之尊”,西周制定了天子九鼎这样的用鼎制度。秦始皇这样一位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的君主,享用“九”这个数,当然是在情理之中的。因此我觉得《汉书》里提到的 “中成观游”,就是指秦陵封土以下、地宫以上的这组九层高台建筑。

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修建这样一座九层建筑,难道仅仅是为了体现皇帝“九五之尊”的身份吗?

从商代和春秋时期陵墓上单一的“享堂”再到战国晚期以来陵旁的“寝殿”建筑群,祭祀建筑规模、作用都不断地完善革新。可以说,陵墓制度的发展背后,也反映出了古人对生与死的认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灵魂观。

这种万物有灵魂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认为人也一样,由肉体(魄)和灵魂两部分结合而成。人的灵魂可以寄居于肉体,又可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人死后,灵魂便离开人体移居升天而去。所以,在《论语·为政》中,古人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传统,诚意祭祀祖先,重视丧事礼仪。人们的基本信念之一就是“不死其亲”,也就是说不把死去的亲人当成亡故的人,而是把他视作灵魂仍存的活人,这个“活人”到了特定的时间就要出来巡游,接受后人的祭祀和供奉。在这种“不死其亲”观念的支配下,“事死如生”的丧葬礼仪便在中国的传统丧葬礼俗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那么秦始皇陵会不会也是这样呢?秦始皇对他死后的世界做了哪些安排和设计呢?做了十年的秦陵考古,秦始皇陵给我的感觉就是——皇帝理念贯穿了整个帝陵的建设历程,陵墓的设计确实也做到了“事死如生”

我们知道,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逐渐发展壮大,最后由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创立了一套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郡县制。秦都咸阳,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和治国的大本营,它的建设必须为皇帝本人服务,气势雄伟、富丽堂皇的宫城建筑是皇帝意志的体现,是王权或皇权至上的产物。秦始皇生前不惜国家的财力、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都城建设,以显示其个人权威,那么他死后必然要将这些与他日常生活、灵魂世界有关的高级建筑物“宫观”以及他亲手创立的“百官”政治系统一同带入地下,希望自己能够延续皇帝的使命,在阴间的帝都继续统治整个国家,这些都已经被考古发现所证实。而作为陵园附属部分的寝殿建筑群,也正是为了方便秦始皇灵魂接受祭祀、供奉而设计的。

或许正因为秦始皇生前喜欢“高台榭,美宫室”,并有过多次东巡视察民情、国情的经历,因此我认为《汉书》里提到的“中成观游”,也就是封土里的这座九层之台,它的作用同《史记》中记载的“宫观百官”一样,满足了秦始皇的灵魂在工作闲暇之隙,走出地下宫殿,登观巡游、俯瞰帝国的需求。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他登上了九层之台,在这里可以南眺巍峨的骊山,西望帝都咸阳的百姓,北临浩浩东流的渭水,东看守卫秦陵的帝国卫士们,还有为国家服务的“三公九卿”环绕在他的脚下,可以想象,他希望在身后仍然能够守护自己亲手开创的帝国,一个深深牵挂自己帝国的秦始皇形象跃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