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案类聚(上册)
- 盛增秀 陈勇毅 竹剑平 王英主编
- 39642字
- 2022-08-05 18:07:01
风温案
(评选)静香楼医案
咽痛声哑,有肺损肺闭之分。所谓金破不鸣,金实亦不鸣也。此证从外感风热而来,当作闭治,温补非宜。所虑者,邪不外达而内并耳。
阿胶 杏仁 桔梗 贝母 牛蒡 玄参 甘草 粳米 马兜铃
诒按:此钱氏补肺之类,乃虚实兼治之法。(咳喘门)
风温挟痰,留滞上焦,辛凉解散,原为合法,时至自解,不足忧也。
牛蒡 连翘 薄荷 川贝 豆豉 杏仁 桔梗 葱白
诒按:此风温初起之方。
风温郁于肺胃,咳而胸满,痰多胁下痛,脉数口干。
芦根 薏米 瓜蒌 甘草 杏仁 红花 桃仁 贝母
诒按:桃仁、红花,因胁痛而用之,以和血络也。若邪郁可加豉、蒡,口干可加翘、芩。(外感门)
临证指南医案
项二一 风温,脉虚,嗽。风温
桑叶 薄荷 杏仁 象贝 大沙参 连翘
沈 脉右搏数,风温呛咳。
桑叶 杏仁 象贝 苡仁 瓜蒌皮 白沙参
某女 风温发热,咳。
薄荷 连翘 杏仁 桑皮 地骨皮 木通 黄芩 炒楂(咳嗽)
邱 向来阳气不充,得温补每每奏效,近因劳烦,令阳气弛张,致风温过肺卫以扰心营,欲咳心中先痒,痰中偶带血点,不必过投沉降清散,以辛甘凉理上燥,清络热,蔬食安闲,旬日可安。风温化燥
冬桑叶 玉竹 大沙参 甜杏仁 生甘草 苡仁
糯米汤煎。
宋二一 脉右浮数,风温干肺化燥,喉间痒,咳不爽,用辛甘凉润剂。
桑叶 玉竹 大沙参 甜杏仁 生甘草 糯米汤煎。
某 积劳更受风温,咽干热咳,形脉不充,与甘缓柔方。
桑叶一钱 玉竹五钱 南沙参一钱 生甘草五分 甜水梨皮二两
又 风邪郁蒸化燥,发热后,咳嗽口干喉痒,先进清肺。
杏仁 花粉 苏子 象贝 山栀 橘红
薛三六 风热咳,经月不止。
活水芦根 桑叶 大沙参 生苡仁 地骨皮 象贝 滑石 橘红
某 风温客邪化热,劫烁胃津,喉间燥痒,用清养胃阴,是土旺生金意,风温化燥伤胃阴金匮麦门冬汤。
陆二三 阴虚体质,风温咳嗽,苦辛开泄肺气加病,今舌咽干燥,思得凉饮,药劫胃津,无以上供,先以甘凉,令其胃喜,仿经义虚则补其母。
桑叶 玉竹 生甘草 麦冬元米炒 白沙参 蔗浆
某 外受风温郁遏,内因肝胆阳升莫制,斯皆肺失清肃,咳痰不解,经月来,犹觉气壅不降,进食颇少,大便不爽,津液久已乏上供,腑中之气,亦不宣畅,议养胃阴以杜①阳逆,不得泛泛治咳。
麦冬 沙参 玉竹 生白芍 扁豆 茯苓(咳嗽)
某 色白肌柔,气分不足,风温上受而咳,病固轻浅,无如羌防辛温,膏知沉寒,药重已过病所,阳伤背寒,胃伤减谷,病恙仍若,身体先惫,问谁之过欤?
小建中汤。
又 苦辛泄肺损胃,进建中得安,宗《内经》辛走气,以甘缓其急。然风温客气,皆从火化,是清养胃阴,使津液得以上供,斯燥痒咳呛自缓,土旺生金,虚则补母,古有然矣。
金匮麦门冬汤。(咳嗽)
某 风温咳嗽,多劳,气分不充,戊己汤。
人参 茯苓 於术 炙草 广皮 炒白芍(咳嗽)
某 风温上受,吐血。风温
桑叶 薄荷 杏仁 连翘 石膏 生甘草
徐 阴虚风温,气逆嗽血。
生扁豆 玉竹 白沙参 茯苓 桑叶 郁金
顾四十 寸口脉,搏指而劲,痰血能食,初因风温咳嗽,震动络血,以清心营肺卫之热。
小生地 黑山栀 地骨皮 天花粉 丹参 连翘 竹叶心(吐血)
朱 风温不解,邪结在肺,鼻窍干焦,喘急腹满,声音不出,此属上痹,急病之险笃者。急急开其闭塞,葶苈大枣合苇茎汤。
又 风温喘急,是肺痹险症,未及周岁,脏腑柔嫩,故温邪内陷易结,前用苇茎汤,两通太阴气血颇验,仍以轻药入肺,昼夜竖抱,勿令横卧为要,用泻白散法。
桑白皮 地骨皮 苡仁 冬瓜仁 芦根汁 竹沥
某 风温化热上郁,肺气咽喉阻塞,胸脘不通,致呻吟呼吸不爽,上下交阻,逆而为厥,乃闭塞之症,病在上焦,幼科消食发散苦降,但表里之治,上气仍阻,久延慢惊,莫可救疗。
芦根 桑叶 滑石 梨皮 苡仁 通草(肺痹)
僧五二 近日风温上受,寸口脉独大,肺受热灼,声出不扬,先与辛凉清上,当薄味调养旬日。风温伤肺
牛蒡子 薄荷 象贝母 杏仁 冬桑叶 大沙参 南花粉 黑山栀皮
杨 脉左实大,头目如蒙,清窍不爽,此风温仍在上焦,拟升降法。
干荷叶 薄荷 象贝 连翘 钩藤 生石膏末
某 风温从上而入,风属阳,温化热,上焦近肺,肺气不得舒转,周行气阻,致身痛,脘闷,不饥。宜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医谓六经,辄投羌、防泄阳气、劫胃汁,温邪忌汗,何遽忘之。
杏仁 香豉 郁金 山栀 瓜蒌皮 蜜炒橘红
叶 风温入肺,肺气不通,热渐内郁,如舌苔,头胀咳嗽,发疹,心中懊,脘中痞满,犹是气不舒展,邪欲结痹,宿有痰饮,不欲饮水,议栀豉合凉膈方法。
山栀皮 豆豉 杏仁 黄芩 瓜蒌皮 枳实汁
郭 风温入肺,气不肯降,形寒内热,胸痞,皆人郁之象,辛凉佐以微苦,手太阴主治。
黑山栀 香豉 杏仁 桑叶 瓜蒌皮 郁金
秦六三 体质血虚,风温上受,滋清不应,气分燥也,议清其上。风温化燥热
石膏 生甘草 薄荷 桑叶 杏仁 连翘
又 照前方去连翘、薄荷,加陈蒌皮、郁金、栀皮。(风温)
某 风温热伏,更劫其阴,日轻夜重,烦扰不宁。风温伤阴
生地 阿胶 麦冬 白芍 炙草 蔗浆
马三五 风温热灼之后,津液未复,阳明脉络不旺,骨酸背楚,治以和补。
生黄芪 鲜生地 北沙参 玉竹 麦冬 归身
蜜丸。(风温)
某 风温发痧。风温
薄荷 连翘 杏仁 牛蒡子 桔梗 桑皮 甘草 山栀
某 风温发疹。
薄荷 赤芍 连翘 牛蒡子 桔梗 桑皮 甘草 山栀(斑痧疹瘰)
某女 风温发热,左耳后肿痛。
干荷叶 苦丁茶 马勃 连翘 杏仁 黑栀皮
毕三三 壮年脉来小促数,自春月风温咳嗽,继以两耳失聪,据述苦降滋阴不效,是不明虚实经络矣。《内经》以春病在头,膏粱之质,厚味酒醴助上痰火,固非治肾治肝可效,每晚卧时,服茶调散一钱。
又 鲜荷叶汁 羚羊角 石膏末 连翘 玄参 鲜菊叶 牛蒡子
午服。
又 照前方去牛蒡、菊叶,加鲜生地、鲜银花。(耳)
某 风温上郁,目赤,脉左弦,当用辛以散之。风温
桑叶 夏枯草 连翘 草决明 赤芍(目)
王 先寒后热,咳呛,是春月风温肺病,风为阳邪,温渐变热,客气着人,即曰时气,怀妊九月,足少阴肾脉养胎,上受热气,肺痹喘急,消渴胸满,便溺不爽,皆肺与大肠为表里之现症,状若绘①矣。芎、归辛温,参、术守补,肉桂、沉香辛热,皆胎前忌用,致大热烦闷。势属危殆,议以清肺之急,润肺之燥,俾胎得凉则安,去病身安,自为不补之补。古人先治其实,实者邪也。热伤肺阴
泡淡黄芩 知母 鲜生地 花粉 阿胶 天冬
又 喘热减半,四肢微冷,腹中不和,胎气有上冲之虑,昨进清润之方,瓿瓿②有汗,可见辛燥耗血,便是助热,今烦渴既止,问初病由悲哀惊恐之伤,养肝阴,滋肾液为治,稳保胎元,病体可调。
复脉去桂、麻、姜、枣,加天冬、知母、子芩。(胎前)
王 产后未复,风温入肺,舌白面肿喘咳,泄泻,小水渐少,必加肿满,不易治之症。风温客肺饮邪上逆
芦根 苡仁 通草 大豆黄卷
又 淡渗通泄气分,肺壅得开而卧,再宗前议。
通草 芦根 苡仁 大豆黄卷 木防己 茯苓
又 过投绝产凝寒重药,致湿聚阻痰,两投通泄气分已效,再用暖胃涤饮法。
半夏 姜汁 黍米 茯苓
又 支饮未尽,溏泻不渴,神气已虚,用泽术汤。
生於术 建泽泻 茯苓 苡仁(产后)
顾 上年小产,下虚不复,冬令藏聚未固,春夏阳升,风温乘虚上受,清窍不利,耳失聪,鼻多塞,咽燥痰稠。悉见上焦不清,究竟下虚是本病,议食后用清窍,早上用镇纳。下虚上受风温
青菊叶三钱 羚羊角一钱 黑栀皮一钱 连翘心一钱半 玄参心二钱 苦丁茶一钱
磁石六味加龟胶、北味。(产后)
叶氏医案存真
色苍肉瘦,形象尖长,木火之质,阴液最难充旺,春间咳嗽,虽系风温外邪,但既属阴亏,冬藏先已不固,因咳逆震动,浮阳上冒,清空自阻。用药宜取沉静质重,填阴镇阳方是,阅方辛气居半,与磁石相阻,苁蓉阴中之阳,亦非收摄,不效宜矣。
大熟地 灵磁石 萸肉 五味子 牡丹皮 云茯苓 阿胶 怀山药 泽泻 龟板
吴 风温上受,饮邪上泛,卧枕则咳甚。饮,阴类也。先以轻扬肃上,再议里饮。
桔梗 兜铃 米仁 茯苓 通草 象贝
急火煎服一次。
又案 轻可去实,恰当上受风温,但左胁引动而咳甚。《经》言:左升太过,右降不及。然非肝木之有余,雨水春木萌动,气升上冲,皆血液之少,不主配偶之义。
甜杏仁 玉竹 甘草 桃仁 炒麻仁
风温化热,上郁肺气,咽喉阻塞,胸脘不通,故呻吟呼吸不爽。上下交阻,逆而为厥,乃闭塞之甚,病在上焦。幼科消食,发散,表里混治,久延必致慢惊莫救。
芦根 飞滑石 川通草 甜水梨皮 桑叶
病体已虚,风温再侵,喘嗽身热,脘闷,小便不利,全是肺病,此症反复太多,深虑病伤成劳。凡药之苦味辛泄者慎用。
青蔗汁 鲜枸杞根皮 玉竹 桑叶 北沙参 蜜炒知母 炒川贝
蓐劳,下虚溏泄,近有风温,咳嗽发热。暂用手太阴上焦药四五日。
桑叶 沙参 麦冬 玉竹 甘草 扁豆
续名医类案
黄以宽风温十余日,壮热神昏,语言难出,自利溏黑,舌苔黑燥,唇焦鼻煤。先误用发散消导数剂,烦渴弥甚,恣饮不辍。此本伏气郁发,更遇于风,遂成风温。风温脉气本浮,以热邪久伏,少阴从火化,发出太阳,即是两感。幸年壮质强,已逾三日六日之期,症虽危殆,良由风药性升,鼓激周身元气皆化为火,伤耗真阴。少阴之脉,不能内藏,所以反浮。古人原无治法,惟少阴例中,则有救热存阴,承气下之一症,可惜此以迅扫久伏之邪。审其鼻息不鼾,知水之上源未绝,无虑其直视失溲也。(喻嘉言治钱仲昭,亦以其肾水未竭,故伤寒多死下虚人,非虚语也。)酌用凉膈散加人中黄、生地,急救垂绝之阴。服后下溏黑三次,舌苔未润,烦躁不减。更与大剂凉膈,大黄加至二两,兼黄连、犀角,三下方得热除。于是专以生津止渴大剂投之,舌苔方去,津回渴止而愈。按:喻嘉言治《金鉴》类两感,其论症与此略同,第金则舌卷足冷,身蜷而便略通;此则舌黑唇焦鼻煤,而利溏黑。故金则以麻黄附子细辛及附子泻心,此则专用凉膈,其治法不同如此。(卷五•疫)
扫叶庄一瓢老人医案
风温咳嗽,下焦阴虚,先以辛甘凉剂清上。
桑叶 大沙参 麦冬 玉竹 川贝 生甘草糯米泡汤煎(夏暑湿热)
缪氏医案
的系温邪,壅闭肺络,咳喘气粗,声音不扬,甚则抬肩鼻煽,舌白不渴,里热不盛可知。是以苦泄淡渗,效而不效者,必佐辛宣通泄达邪,冀望奏续焉。
紫菀 川贝母 竹叶 芦根 杏仁 郁金 连翘 蔻仁
种福堂公选医案
董二四 风温湿上受,痹阻气分,上则咳呛不得卧息,下则溺少便溏。夫肺主一身之气化,邪壅则升降不得自如。仿经旨湿淫于内,主以淡渗,佐以苦温为治。
飞滑石 茯苓皮 白蔻仁 竹叶 厚朴 杏仁 芦根(湿兼风温)
方 风温上受,心营肺卫皆热,气不宣降则痞胀,热薰膻中则神迷。此上焦客邪,想有酒食内因之湿,互相扶持,七八日未能清爽,以栀豉汤主之。
山栀 豆豉 杏仁 郁金 蒌皮 鲜菖蒲(风温 上焦湿热壅闭)
任奶奶 风温乃手太阴肺病,与伤寒足经不同,轻剂恰合治上,无如辛散消克,苦寒清火,劫损胃汁,致娇柔肺脏一伤于邪,再伤于药,气郁不行,壅塞喘咳,不饥不饱。此胃气已逆旬日以外,当甘凉生胃津,少佐宣降,不宜重剂。
玉竹 霜桑叶 大沙参 生甘草 甜杏仁 甘蔗汁(风温 劫损胃汁)
王 风温上肿,气窒不饥,仍从上治。
活水芦根 兜铃 白蔻仁 杏仁 大豆黄卷 生苡仁
干蟾丸五丸。(风温)
南雅堂医案
咳嗽失音,咽痛,是风温上受之症。
连翘一钱五分 杏仁一钱五分(去皮尖) 薄荷八分 生甘草八分 浙贝母一钱 射干五分 水同煎服。(咳嗽门)
风温干肺化燥,喉间作痒,咳而不爽,脉右浮数,用辛甘凉润之品,于法为合。
霜桑叶一钱 南沙参一钱 杏仁二钱(去皮尖) 生甘草五分 玉竹一钱 薏苡仁二钱
水同煎服。(咳嗽门)
《内经》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又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今病发热口渴而不恶寒,脉右大,寸部尤盛,风从热化,最易伤阴,宜用辛凉解表之法。
连翘二钱 金银花二钱 竹叶一钱 生甘草五分 荆芥穗八分 牛蒡子一钱 苦桔梗一钱 薄荷一钱 淡豆豉八分 鲜苇根三钱
上药煎数沸,即取服。日进三剂,夜进一剂。
病已三日,口渴,脉两寸洪大,舌绛,入暮热甚,是温邪初入营分,宜用辛凉主之。
杏仁二钱(去皮尖) 连翘一钱五分 桑叶二钱 生甘草八分 苦桔梗二钱 黄菊花一钱 玄参二钱 犀角一钱 苇根二钱 薄荷八分 水同煎服。
头痛,身热畏风,咳嗽口渴,脉象浮数,舌苔白,温邪尚在表,先用凉解之剂。
杏仁二钱(去皮尖) 前胡一钱五分 象川贝二钱 薄荷八分 霜桑叶二钱 桔梗一钱 连翘二钱
身热口渴,咳嗽烦闷,自汗不止,脉数,舌苔微黄,温邪内袭,热在肺胃,以清热泄邪为主。
竹叶三钱 川贝母二钱(去心) 连翘二钱 橘红一钱 牛蒡子一钱五分 桑叶二钱 水同煎服。
温邪袭于肺胃之络,劫烁阴津,身热咳嗽,干呕时作,口渴甚,谵语如梦,此风火内旋,热灼肺胃,急宜泄热和阴一法。
羚羊角二钱 连翘一钱五分 麦门冬三钱 知母一钱五分 川贝母一钱五分 川石斛一钱五分 天花粉一钱五分 青蒿梗一钱五分
温邪热伤津液,脉细口干,速宜存阴泄热,免致增剧。
川石斛三钱 细生地二钱 知母二钱 生甘草八分 麦门冬二钱 蔗浆一杯 梨汁一杯 苇根二钱
热病经旬未解,舌绛口干,胸满,气微促,气血两燔,若不急行清热存阴,恐神识渐将昏冒矣。
竹叶三钱 石膏二钱 麦门冬二钱 甘草一钱 鲜生地三钱 知母二钱 水同煎服。
风温上受,肺被热灼,音哑,寸口脉独大,先用辛凉以清上焦。
冬桑叶三钱 南沙参二钱 象贝母二钱 杏仁二钱(去皮尖) 牛蒡子二钱 天花粉一钱 山栀一钱(炒黑) 薄荷八分
风温从上而入,热渐内郁,头胀痛,心烦,胸脘痞闷,咳嗽发疹,是肺气不通,邪欲结而成痹,夙①有痰饮之症,故口渴不欲饮,拟用凉膈、栀豉合剂。
栀子一钱(炒) 豆豉一钱 瓜蒌皮二钱 杏仁二钱(去皮尖) 霜桑叶二钱 郁金一钱五分
风属阳邪,从上而入,肺先受之,阳从热化,灼及上焦,肺气阻遏不通,致心脘烦闷,不饥不纳,宜用微苦辛凉之剂为主。
香豉一钱 郁金一钱 杏仁二钱(去皮尖) 橘红一钱 黑山栀二钱 瓜蒌皮二钱
温邪内迫,身热咳嗽,口渴,胸脘痞满,下痢,时作谵语,舌苔黄,脉数,是无形之热,蕴蓄于中,逼而下注大肠,法以升泄为宜,方列后。
大豆卷二钱 黄芩一钱五分 桔梗一钱五分 陈皮一钱 葛根二钱 甘草八分
气粗痰喘,舌干色绛,齿燥唇干,脉形细数,无形邪热,熏蒸于膻中,有形浊痰,阻塞于肺胃,兼之正气内虚,津液枯涸,恐有闭厥之变,亟宜清热化痰,以治其标,扶正存阴,以救其本,倘能喘平神清,庶有转机。
羚羊角五分 杏仁二钱 玄参二钱 代赭石三钱 鲜生地二钱 川贝母二钱 竹沥一杯 葶苈子五分 枇杷叶二钱 茅根三钱 沉香五分 姜汁两匙
上药水同煎服。另服滚痰丸二钱。
面色青晦,头汗淋漓,痰喘不止,齿垢唇焦,脉形洪大,系少阴真津不足,阳明邪火有余,气火上逆而为喘,证候已属危险,防有厥脱之变,宜急救少阴以清阳明,必俟汗止喘定方佳,拟用玉女煎、生脉散合剂。
大生地三钱(炒) 人参二钱 石膏二钱 五味子五钱 麦门冬二钱 桑白皮一钱五分 川贝母一钱五分 炙甘草八分 牛膝一钱
上药用陈粳米一撮,煮汤代水煎服。
脉数,口干咳嗽,胸满痰多,胁下痛,风温郁于肺胃故也。
杏仁三钱(去皮尖) 瓜蒌皮二钱 川贝母二钱 枳壳五分 薏苡仁三钱 牛蒡子钱半 连翘一钱五分 淡黄芩(药量暂缺) 水芦根三钱 水同煎服。
风邪上盛,头面肿痛,用辛凉解散之剂。
桔梗二钱 杏仁二钱 牛蒡子二钱 甘草一钱 荆芥穗一钱 马勃二钱 苍耳子一钱 薄荷八分
风温,头目如蒙,清窍不爽,脉大,病在上焦,拟用升降法。
连翘二钱 浙贝母二钱 生石膏三钱 薄荷一钱 钩藤二钱 荷叶三叶 水同煎服。
目眶痛,耳后结核,少阳风火内郁,先与辛凉清上。
连翘三钱 赤芍药二钱 浙贝母二钱 生甘草八分 山栀皮二钱(炒黑) 前胡一钱五分 牛蒡子一钱五分 薄荷八分
风温挟痰,郁于上焦,辛凉解散,是乃一定成法。
豆豉二钱 桔梗一钱五分 川贝母一钱五分 薄荷一钱 连翘二钱 杏仁二钱 牛蒡子一钱 葱白五分
温病久而未痊,口渴唇肿,咳嗽自汗,胸闷不知饥,身发白疹,脉数,乃风热之邪与太阴湿热相合,病尚流连气分,由肌肉而外达皮毛,须用凉解为宜。
连翘三钱 荆芥二钱 防风二钱 陈皮一钱 牛蒡子一钱 甘草五分 水同煎服。
脉象弦数,口渴身热,咳嗽多痰,手足瘛疭,神昏,状如惊痫,乃热邪内盛,胃中津液被劫,火旺金囚,木气益张,是以有种种见症,拟以熄风清热为主。
羚羊角五分 连翘二钱 青蒿梗二钱 知母二钱 川贝母一钱五分 钩藤一钱五分 麦门冬二钱
风为阳气,温为热邪,阳邪熏灼,真阴必被烁劫,是以入暮尤重,烦扰不安,急宜救液存阴,拟方列后。
生地三钱 麦门冬三钱 阿胶二钱 炙甘草一钱 白芍药一钱 蔗浆一杯 水同煎服。
脉数,身热面赤,自汗不止,神气昏沉,多睡息鼾,语难出,身重难以转侧,是热邪内灼,胃液枯涸,不足以供灌输,致筋骨懈弛,神机不运,宜急用甘凉之品,泄热濡津,或克有济,否则防有痉厥之变。
竹叶三钱 石膏四钱 麦门冬二钱 知母二钱 制半夏一钱 甘草一钱五分 水同煎服。
身热口渴,咳嗽时作,胸痞,头面肿,风热壅遏于上,阳络不宣,以清热散邪为主。
连翘三钱 玄参二钱 荆芥穗二钱 薄荷一钱 马勃二钱 金银花三钱 牛蒡子二钱 青黛八分
风温上受化热,燥及气分,拟清其上焦。
霜桑叶三钱 连翘二钱 杏仁二钱(去皮尖) 生甘草一钱 石膏三钱 瓜蒌皮二钱 黑山栀一钱 薄荷八分
脉数,昏迷不语,状如尸厥,系热邪内炽,与三焦相火相煽,内窜心包,易致逼乱神明,闭塞络脉,症属险恶之候,急宜辛香透络,免成内闭。
犀角二钱(磨汁冲) 连翘二钱 麦门冬二钱 川贝母一钱 远志一钱 石菖蒲三钱 鲜竹叶三钱
上药水同煎服,另吞安宫牛黄丸一钱。
附录安宫牛黄丸方:
牛黄一两 犀角一两 麝香钱半 真珠五钱 雄黄一两 梅片二钱五分 黄芩一两 山栀一两 黄连一两 郁金一两 朱砂一两
上药共研末极细,炼蜜为丸,以金箔为衣,每丸一钱,外用蜡护,每服一丸,脉虚者人参汤下,实者银花薄荷汤下,小儿减半。
热甚烦躁,口大渴,气粗痰咳,目赤唇肿,舌绛,神昏不清,时作谵语,乃风温热毒内壅肺胃,深入营分,内外邪势充斥,症候极为险恶,迅以解毒透斑,勉冀挽回而已。
犀角尖二钱(磨冲) 玄参二钱 麦门冬三钱 连翘二钱 川贝母二钱 葛根二钱 粉丹皮一钱五分 紫草一钱五分 赤芍二钱 人中黄二钱 金汁①两杯
风温毒邪,壅于阳明气分,络道阻遏不通,身热口渴,目赤咽痛,手足厥冷,起卧不安,脉伏,热邪尚在气分,急宜辛散泄毒为主。
犀角八分(磨冲) 金银花三钱 淡黄芩二钱 生甘草一钱 升麻三分 大豆卷二钱 水同煎服。
温邪内炽,身热,口大渴,津液被劫,真阴虑将耗涸,清热存阴,是为正治,拟用白虎汤主之。
石膏八钱 知母三钱 生甘草一钱五分 白粳米四钱
阴津稍回,气火未平,仍以养阴滋液,冀可徐图全功,尤须薄味调养,免致反覆为妥,方拟列于后。
生地三钱 大沙参二钱 麦门冬二钱 玄参一钱 鲜石斛二钱 白茯苓一钱 泽泻一钱 石决明二钱 天竺黄八分 苇根三钱 水同煎服。(风温门)
妊期已至九月,乃足少阴肾脉养胎,近以风温上受,风为阳邪,温渐化热,肺阴先已受伤,是以发热口渴,咳嗽不已,胸中痞满,大小便艰涩,此肺与大肠相表里之明征也,宜先从上焦治,燥者润之,热者凉之,上通则下自降矣。
鲜生地三钱 阿胶二钱 淡黄芩二钱 知母一钱五分 天门冬一钱五分 花粉一钱(胎孕门)
杏轩医案
道光戊子冬,郡城饶君扬翁公郎厚卿兄病,初起寒热头痛咳嗽,服辛散药一剂,次日单热不寒,口渴烦躁,嗽痰带血,下午突作昏晕。当晚折简逆予,黎明至郡,见其面目俱赤,舌黄耳聋,呛咳胁痛,汗出而热不衰,诊脉洪大数疾。谓君翁曰:公郎之恙,乃风温犯肺,邪在上焦,速为清解,免致蔓延中下,辛散之品,不宜用也。方用料豆、甘草、桑叶、蒌皮、杏仁、桔梗、牛蒡子、贝母、梨皮之属。诘朝复召,问知夜来热甚烦谵,咳血甚多。望其面目仍赤,诊毕昏晕又作,额汗淋漓,翁甚彷徨。适黄就唐表兄至,予告之曰:此证确属风温为病,但质亏病重,虑难支持,昨方力薄,故不应效。就兄曰:鄙见亦然,不识当如何用药?予曰:噫!难言。考风温名载仲景《伤寒论》中,但只言脉证及误治之变,并未出方,叔和以下,亦皆无治法,惟朱奉议创立六方,可谓登坛树帜,然既言不可发汗,何萎蕤汤中又用麻黄、羌活等药耶?宋元迄今,名贤代出,所论风温证治,未有一言折衷,可为法守者。惟近时休邑汪广朝先生,所立风温汤一方,只葳蕤、料豆、甘草三味,药简功专,颇有深意。予治此证,每宗此方范围而扩充之,往往获验。就兄以为然。于是照方加入沙参、生地、丹皮、地骨皮、知母、贝母、黄芩,引用芦根、梨汁、白蜜,服之大效。诊视数次,热势渐退,苦寒渐减,转手养阴润肺,调理两月,幸得保全。是役也,使非君翁信而不疑,就兄推诚赞助,未见其有成功也。予常语人曰:凡起一大证,务须病家能笃信,医者有主持,旁人不妄议,三者失一,不可为矣。
吴门治验录
王蔼亭砚香子
脉数浮无力,足冷身热,头右偏痛,胸悗气逆。风温郁于阳明,急宜清解,得汗而愈,不致传经延绵为幸。
葛根一钱 黄芩七分,酒炒 川芎五分,酒炒 黄甘菊一钱 西党参三钱 苏叶七分 茯苓三钱 炙甘草五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陈皮一钱 防风一钱 佩兰叶三片
又 得汗衄,表邪已解,可无传里之虞,右脉尚未平静,额上余热未退,仍用和中清热法。
北沙参三钱 鲜霍斛三钱 葛根五分 麦冬肉一钱五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陈皮一钱 茯苓三钱 藿香梗五分 前胡五分 桑叶一钱
又 温邪全解,头痛身热已愈,惟目皆微黄多泪,饮汤不适,小便短少。皆由血热夹湿之故,法宜清胃化湿,少佐和营,防其鼻衄再至。
瓜蒌皮三钱 川贝母一钱五分 青蒿一钱 炒白芍一钱 赤苓一钱五分 炒薏米三钱 甘草梢五分 细生地三钱 茯神一钱五分 米炒桑叶一钱
又 鼻红复至,自觉火气上升,稍有渴意,宜清肺和阴法。
鲜生地七钱 炒黄芩一钱 暹逻①犀角三分 鲜霍斛三钱 炒赤芍一钱 炒丹皮一钱五分 白茅花灰一钱 茯苓三钱
活水芦根一两,煎汤代水。
又 右脉亦平,气分虚热已退,但汗衄之后,最宜清淡滋味,以复胃气。
原生地三钱 炒怀山药二钱 茯苓三钱 泽泻一钱 粉丹皮一钱五分 鲜霍斛三钱 陈皮一钱 生甘草五分 佩兰叶二片
又 脉平无力,病后神气不复,尚宜静养数日,多服补中益气,照薛氏加减法。
炙黄芪一钱五分,黄芩七分煎汤炒 陈皮白一钱 怀山药二钱 归身一钱五分,醋炒 西党参三钱 炙甘草五分 茯苓三钱 原生地三钱 米炒桑叶一钱 白花百合四钱 煎汤代水。(卷一)
王旭高临证医案
某 久患三疟未愈,劳力更感风温,而发时证,及今八日。壮热烦躁,汗不能出,疹不能透,热郁蒸痰,神糊呓语,两胁疼痛,难以转侧,胸闷气粗,动则欲厥。所以然者,邪热与瘀伤混合,痰浊与气血交阻,莫能分解,以致扰乱神明,渐有昏喘之险。
豆豉五钱 苏梗一钱 郁金一钱 赤茯神三钱 连翘三钱 丹皮钱半 当归三钱 杏仁三钱 天竺黄钱半 木通一钱 猩绛②七分 菖蒲五分 青葱 枇杷叶
渊按:郁金、杏仁解气郁,当归、葱、猩解血郁,豆豉、苏梗从里达表,尤宜佐黄芩、鲜地等以解热郁,否则热不解而诸郁亦不开,热蒸痰阻,陷入胞络易易。(温邪)
吴鞠通医案
初六日 风温,脉浮数,邪在上焦。胸痞微痛,秽浊上干清阳。医者误认为痰饮阴邪之干清阳,而用薤白汤。又有误认伤寒少阳经之胁痛,而以小柴胡治之者。逆理已甚,无怪乎谵语烦躁,而胸痞仍不解也。议辛凉治温以退热,芳香逐秽独以止痛。
连翘三钱 知母钱半 藿香梗二钱 银花三钱 苦桔梗二钱 牛蒡子二钱 人中黄一钱 薄荷八分 石膏五钱 广郁金钱半
牛黄清心丸一丸,日三服。
初七日 风温误汗,昨用芳香逐秽,虽见小效,究未能解。今日脉沉数,乃上行极而下也,渴甚。议气血两燔之玉女煎法,合银翘散加黄连。夜间如有谵语,仍服牛黄丸。
生石膏八钱 连翘四钱 知母四钱 生甘草二钱 丹皮五钱 真川连钱半 银花六钱 细生地六钱 连心麦冬六钱
煮取三碗,分三次服。
初八日 大势已解,余焰尚存,今日脉浮,邪气还表。
连翘二钱 麦冬五钱 银花六钱 白芍钱半 丹皮二钱 炒知母一钱 黄芩炭八分 细生地三钱 生甘草一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初九日 脉沉数有力,邪气入里,舌老黄微黑,可下之。然非正阳明实证大满、大痞可比,用增液足矣。
元参两半 麦冬一两 细生地一两
煮成三碗,分三次服完。如大便不快,再作服,快利停服。
初十日 昨服增液,黑粪已下。舌中黑边黄,口渴,面赤,脉浮,下行极而上也。自觉饥甚,阳明热也。仍用玉女煎加知母,善攻病者,随其所在而逐之。
生石膏八钱 细生地五钱 生甘草三钱 生知母六钱 麦冬六钱 白粳米一撮
断不可食粥,食粥则患不可言。
十一日 邪少虚多,用复脉法,二甲复脉汤。
姚 三十二岁 三月初二日 风温误认伤寒发表,致令神呆谵语,阳有汗,阴无汗,大便稀水不爽,现在脉浮,下行极而上也。先渴今不渴者,邪归血分也。
连翘二钱 银花三钱 元参三钱 竹叶心一钱 丹皮二钱 犀角二钱 桑叶一钱 甘草一钱 麦冬三钱
牛黄清心丸,三次服六丸。
初三日 昨用清膻中法,今日神识稍清,但小便短,脉无阴,大便稀水。议甘苦合化阴气法,其牛黄丸仍服。
大生地五钱 真川连一钱 生牡蛎一两 黄芩二钱 丹皮五钱 犀角三钱 麦冬五钱 人中黄一钱
水八碗,煮取三碗,分三次服。明早再一帖。
初四日 即于前方内去犀角,加:
生鳖甲一两 白芍一两
初五日 大热已减,余焰尚存,小便仍不快,用甘苦合化阴气法。
细生地八钱 炒黄柏二钱 丹皮四钱 炒知母二钱 连心麦冬六钱 生甘草二钱 生白芍四钱 生牡蛎五钱 生鳖甲八钱 黄芩二钱
今晚一帖,明日二帖。
初七日 温病已解,邪少虚多,用复脉法。
真大生地六钱 炒白芍六钱 连心麦冬六钱 炙甘草二钱 麻仁三钱 生牡蛎六钱 知母二钱 黄柏二钱 生阿胶三钱
三帖三日。
十一日 热淫所遏,其阴必伤,议于前方内去黄柏、知母,加鳖甲、沙参,以杜病后起燥之路。即于前方内去知母、黄柏、加:
生鳖甲六钱 沙参三钱
汤 甲子年四月十三日 风温自汗。
连翘三钱 银花二钱 甘草一钱 苦桔梗二钱 杏仁二钱 牛蒡子三钱 薄荷八分 豆豉二钱 芦根三把
今晚二帖,明早一帖,午前服完。
十四日 即于前方内加:
连心麦冬三钱 细生地三钱
王 十岁 风温发疹,初起肢厥,脉不甚数,势非浅鲜。
连翘五钱 薄荷三钱 甘草二钱 牛蒡子五钱 桑叶三钱 荆芥穗三钱 藿梗四钱 郁金三钱 桔梗五钱 元参五钱 芦根汤煎
共为细末,六钱一包,一时许服一包,明日再服。(风温)
陈氏 七十岁 风温,咳嗽粘痰,脉弦数,曾吐血丝、血沫,此风温而误以治风寒之辛温法治之也。当用辛凉甘润。
桑叶二钱 生甘草一钱 白扁豆皮三钱 沙参三钱 杏仁二钱 桔梗二钱 茶菊二钱 麦冬二钱 梨皮五钱(风温)
赵 二十六岁 乙酉年四月初四日 六脉浮弦而数,弦则为风,浮为在表,数则为热,证现喉痛。卯酉终气,本有温病之明文。虽头痛身痛恶寒甚,不得误用辛温,宜辛凉芳香清上。盖上焦主表,表即上焦也。
桔梗五钱 豆豉三钱 银花三钱 人中黄二钱 牛蒡子四钱 连翘三钱 荆芥穗五钱 郁金二钱 芦根五钱 薄荷五钱
煮三饭碗,先服一碗,即饮百沸汤一碗,覆被令微汗佳。得汗后,第二、三碗不必饮汤。服一帖而表解,又服一帖而身热尽退。
初六日 身热虽退,喉痛未止,与代赈普济散。日三四服,三日后痊愈。
赵 四十二岁 丙戌年正月初九日 脉浮,风温,咽痛,项强,颈微肿,舌伸不长,宜开提肺气为主。
桔梗三钱 连翘三钱 僵蚕三钱 人中黄二钱 银花三钱 牛蒡子二钱 荆芥三钱 薄荷二钱
张 六十七岁 甲申年正月十六日 本有肝郁,又受不正之时令浊气,故舌黑苔,口苦,胸痛,头痛,脉不甚数,不渴者年老体虚,不能及时传化邪气也。法宜辛凉芳香。
连翘三钱 桔梗三钱 豆豉三钱 荆芥二钱 薄荷钱半 生甘草一钱 郁金二钱 元参三钱 银花三钱 藿梗三钱
共为粗末,芦根汤煎。
十七日 老年肝郁挟温,昨用辛凉芳香,今日舌苔少化,身有微汗,右脉始大,邪气甫出,但六脉沉取极弱,下虚阴不足也,议辛凉药中加护阴法。
桔梗三钱 麦冬三钱 元参五钱 甘草钱半 豆豉二钱 细生地三钱 连翘二钱 银花三钱 芦根三钱
今日一帖,明日一帖,每帖煮二杯。
十八日 老年阴亏,邪退十分之七,即与填阴,耳聋脉芤,可知其阴之所存无几,与复脉法。
炙草三钱 白芍六钱 阿胶三钱 麦冬八钱 麻仁三钱 大生地八钱
十九日 较昨日热退大半,但脉仍大,即于前方内加鳖甲六钱,以搜余邪。
二十日 脉静便溏,再于前方内加牡蛎八钱收阴,甘草三钱守中。(风温)
类证治裁
某 风温伤肺,咳而眩。用轻凉肃上,丹皮、杏仁、桑叶、山栀、贝母、枇杷叶。再服效。
王氏七旬有三,风温伤肺,头晕目瞑,舌缩无津,身痛肢厥,口干不饮,昏昧鼻鼾,语言难出,寸脉大。症属痰热阻窍,先清气分热邪。杏仁、象贝、花粉、羚羊角、沙参、嫩桑叶、竹茹、山栀。一服症减肢和,但舌心黑而尖绛,乃心胃火燔,惧其入营劫液。用鲜生地、犀角汁、玄参、牡丹皮、麦门冬、阿胶(煨化)、蔗汁。三服舌润神苏,身凉脉静,但大便未通,不嗜粥饮,乃灼热伤阴,津液未复,继与调养胃阴,兼佐醒脾,旬日霍然。
龙砂八家医案
江邑赵玉圃 风温初起,即发谵妄,自汗多卧,不发热,而大便结。据述脉沉细数促已经半月,犹以汗下劫夺,焉望向安。今诊左脉细乱,右脉断续,口开目闭,唇板舌焦,不语失溲,头顶强直,手足拘挛。种种恶象,皆成坏症,立法制方,殊为棘手。至细按胸胁脐下少腹宗筋上,凝滞不和,时复冲逆,此非动气,亦非燥结。因思六旬高年,津液已枯,素多操持怫郁,夏秋省墓,强涉高巅,触山岚时气,越数十日而病发,乃阴气不荣,阳邪郁伏,少阴少阳,开合不司,枢转不利,而清浊升降失度,经络机窍不灵,即《内经》所谓精不能养神,柔不能养筋也。考古法中阳陷入阴,气血顽钝,每取味中之气,浊药轻投,从阴引阳,开之通之,清之泄之,补以运之,都以督之。冀其流利转运,关钥①渐通,度可斡旋于万一。
地黄饮子用羚羊一钱 北细辛三分 玉竹三钱 茯神三钱 益元散三钱 煎汤代水,人参一钱,另煎冲入,温服。(戚云门先生方案)
茂墅墩陆 风温风证,脉躁神狂,胸腹胀闷,身半以下痛难转侧。此邪风被火,搏击营分,致血气流行失度,妊娠五月,际此危险,难免胎堕之虞。
川连 黄芩 焦栀 犀角 丹皮 甘草 玉竹 鲜生地(戚云门先生方案)
王氏医案续编
程燮庭乃郎芷香,今春病温,而精关不固,旬日后陡然茎缩寒颤。自问不支,人皆谓为虚疟,欲投参、附。孟英曰:非疟也。平日体丰多湿,厚味酿痰,是以苔腻不渴,善噫易吐,而吸受风温,即以痰湿为山险,乘其阴亏阳扰,流入厥阴甚易,岂容再投温补以劫液,锢邪而速其痉厥耶?伊家以六代单传,父母深忧之,坚求良治。孟英曰:予虽洞识其证,而病情莚②,纵有妙剂,难许速功,治法稍乖,亦防延损,虽主人笃信,我有坚持,恐病不即瘳,必招物议,中途歧惑,其过谁归?倘信吾言,当邀顾听泉会诊,既可匡予之不逮,即以杜人之妄议。程深然之。于是王、顾熟筹妥治。午后进肃清肺胃方,以解客邪,蠲痰湿而斡枢机;早晨投凉肾舒肝法,以靖③浮越,搜隧络而守关键。病果递减。奈善生嗔④怒,易招外感,不甘淡泊,反复多次。每复必茎缩寒颤,甚至齿缝见紫血瓣,指甲有微红色,溺短而浑黑极臭。孟英曰:幸上焦已清,中枢已运,亟宜填肾阴,清肝热。以西洋参、二冬、二地、苁蓉、花粉、知、柏、连、楝、斛、芍、石英、牡蛎、龟板、鳖甲、阿胶、鸡子黄之类,相迭为方,大剂连服二十余帖,各恙渐退。继以此药熬膏晨服,午用缪氏资生丸方,各品不炒,皆生晒研末,竹沥为丸,枇杷叶汤送下。服之入秋,始得康健。孟英曰:古人丸药皆用蜜,最属无谓,宜各因其证而变通之,此其一法也。眉批:此四损证之最重者,治稍不善,变证纷如,便不可保,此案深可为法。
沈裕昆室,偶发脘痛,范某与逍遥法,痛颇止,而发热咽痛,邀顾听泉视之,知感温邪,与清散法。疼已而热不退。七日后,目闭鼻塞,耳聋肢搐,不言语,不饮食,顾疑证险,愿质之孟英。而沈之两郎,乃从王瘦石学,因请决于师,瘦石亦谓孟英识超,我当为汝致之。时已薄暮,乃飞刺⑤追邀。比孟英往诊,见其外候如是,而左手诊毕即缩去,随以右手出之,遽曰:非神昏也。继挖牙关,察其苔色白滑,询知大解未行。曰:病是风温,然不逆传膻中,而顺传胃府,证可无恐。听泉学问胜我,知证有疑窦,而虚心下问,岂非胸襟过人处。但温邪传胃,世所常有,而此证如是骇人者,因素有痰饮,盘踞胃中,外邪入之,得以凭藉,苔色之不形黄燥者,亦此故耳,不可误认为寒。夫温为热邪,脉象既形弦滑以数,但令痰饮一降,苔必转黄,此殆云遮雾隐之时,须具温太真燃犀之照①,庶不为病所欺。且昔人于温证仅言逆传,不言顺传,后世遂执定伤寒在足经,温热在手经,不知经络贯串,岂容界限!喻氏谓伤寒亦传手经,但足经先受之耳。吾谓温热亦传足经,但手经先受之耳。一隅三反,既有其逆,岂无其顺?盖自肺之心包,病机渐进而内陷,故曰逆;自肺之胃府,病机欲出而下行,故曰顺。今邪虽顺传,欲出未能。所谓胃病,则九窍不和,与逆传神昏之犀角地黄汤证大相迳庭。郭云台云:胃实不和,投滚痰而非峻,可谓治斯疾之真诠。遂疏小陷胸合蠲饮六神汤,加枳、朴,以芦菔煮水煎药,和入竹沥一杯,送下礞石滚痰丸四钱。沈嫌药峻,似有难色。孟英曰:既患骇人之病,必服骇人之药,药不瞑眩,厥疾勿廖,盍②再质之瘦石、听泉乎?沈颔之。王、顾阅方,佥③以为是。且云:如畏剂重,陆续徐投可也。翌日,孟英与听泉会诊,诊脉证不甚减,询知昨药分数次而服。孟英曰:是势分力缓之故也,今可释疑急进,病必转机。听泉深然之,病家亦胆壮矣。如法服下,黎明果解胶韧痰秽数升,各恙即减,略吐语言,稍啜稀粥,苔转黄燥。药改轻清,渐以向安。嗣与育阴柔肝而愈。
许子双令堂梁宜人④,仲春之杪⑤,偶患微感,医与温散,热已渐退。孟英偶过诊,右寸脉促数不调,因谓子双曰:此风温证,其误表乎?恐有骤变。渠⑥复质之前医,以为妄论,仍用温燥,越二日即见鼾睡,再延孟英诊之,促数尤甚,曰:鼻息鼾矣,必至语言难出,仲圣岂欺我哉?风温误汗,往往皆然,况在高年,殊难救药。果浃旬⑦而逝。眉批:此证虽经仲景指出,而人多不识,往往杂药乱投,卒至鼾睡而死,医家、病家两俱茫然。孟英此案可为仲景之功臣矣。
韩组林年近古稀,孟冬患肢厥头肿,语遗溺。包某作虚风类,进以温补,势益剧。孟英脉之,脉弦数,右滑溢,乃痰热内阻,风温外侵。与羚、贝、茹、栀、翘、薇、桑、菊、丹皮、花粉、旋覆,以芦菔汤煎服而瘳。
庄芝阶舍人仲冬因泛湖宴客,感冒风邪,痰嗽头疼,不饥寒栗,自服羌、苏、荆芥药二剂,势益甚,而口渴无溺。孟英切其脉,与季秋无异,但兼浮耳。证属风温,既服温散,所谓热得风而更炽也。舌绛无津,亟宜清化。以桑叶、枇杷叶、栀子、知母、冬瓜子、元参、菊花、花粉、贝母、梨汁为剂,投匕即减,旬日而痊。
沈俞医案合钞
华。体虚复受风温,热胜精伤,阳直降为遗泄,胃未和,脘犹痹,暂用甘凉和胃生津。
大麦仁 麦冬 蔗浆 竹叶心 扁豆(风)
得心集医案
家万生廷诏之子 春杪远归,头痛寒热,默默欲睡,医者不知风温之症当用清凉之法,误作伤寒之病而以辛温之药,渐至神识昏迷,谵语不食,大便不通,小溲或遗,与水则啜一口,与粥亦啜一口。延余两门人同治,汪生争用附子、干姜,陈生争用芒硝、大黄,两争莫决,急延余视。两生俱称脉象模糊,余诊亦然,及抉齿视,舌白干刺,唇虽干而色稍淡,脉与症参,病邪不在脏腑,仅在三焦。因谓汪生曰:尔以为诸虚乘寒,有神虚谵语之例耶?但舌不应干刺。又谓陈生曰:尔以为三阳传经,有胃实谵语之条耶?然舌色不应尽白。究竟温脏攻腑,俱属偾事①。盖此症乃风温热邪蒙闭上焦气分,致令肺气痹极,古称郁冒者,即此症也。但有入气入血之分,若入血分,则邪在膻中之内,此则仅入气分耳。夫肺主气,气阻血亦不行,故脉模糊,然亦重按触指,上焦不清,则胞中之络外蒙闭,故神昏谵语也。浮障之邪,惟与轻清味淡之药,可得去也。汪生问:小便自遗如何?答曰:曷不闻肺与膀胱司气化,热甚而阴挺失职乎?陈生又问:大便不通如何?曰:肺与大肠相表里,且天气不布,地道亦阻之说,吾已讲明有素,何遽忘耶?两生愕然,促以疏方,佥用杏仁、杷叶、知母、通草、蒌皮、山栀皮、竺黄、灯草。药下安睡,大便果通。次早复视,能述病苦。再加琥珀镇心安神而安,仍以清肺药而健。越日,两生叩曰:风温邪入气分之治,既闻命矣,但未知邪入血分,当以何法治之?答曰:若邪入血分,则入胞络之内,舌苔当必黑刺,而凉膈、导赤、黄连阿胶鸡子之属养阴退阳之法,按症举用,以积热借以宣散,而心胸和畅,脉渐以生。又曰:风温初起,脉症如何?治当何法?曰:温症甚该,凡春温、温热、湿温、暑温、风温,以及温疫、大头瘟,皆不可汗,故书曰“温邪忌汗”也。今仅举风温之症言之。发热头痛,状似伤寒,但自汗身重多眠。夫身重似伤寒,然寒应无汗,自汗似伤风,而风应身轻,此当辨也。且鼻息多鼾睡,语言多难出,脉象尺寸当俱浮,唇口齿舌当不润,无非风温酝酿之机,此当辨也。总由表邪蓄热,故曰风温,治之之法,当与辛凉解表,如葛根、薄荷、防风、杏仁、连翘、通草、白薇、甘草之属,内清经络,外彻肌肤,清温而不阻风之出路,驱风而不助温之暴虐,庶内外之邪表里两解,为清散法也。若犯香、苏、羌、独、葱、姜、陈、半,是以温治温,故在禁耳。两生退而喜曰:既闻风温入气入血之治,又闻诸温忌汗之理,真所谓闻一得三。(伤寒门)
凌临灵方
某左 风温外袭,肺气不宣,加以食滞壅遏府气,酿痰化热,体热头痛,咳嗽呕恶,眠食欠安,脉弦滑而数,苔中白尖红。防发风疹,先宜疏肺。
羚角片 嫩薄荷 纯钩 鲜竹茹 焦楂肉 连翘 金蝉衣 白杏仁 银花露 牛蒡 橘红 象贝 川郁金(风温夹食)
沈右(年二十五岁,二月) 感受风温,扰于阳明,头胀身热,脘闷咯痰,血自鼻孔中流出,《伤寒论》所谓红汗而解也,脉弦数而浮,治宜清解。
元参 黑山栀 丹皮 鲜竹茹 银花露 薄荷尖 橘红 象贝 方通草 连翘 川郁金 怀牛膝 白茅根(风热致衄)
费伯雄医案
风热上壅,先宜疏解。
老苏梗 薄荷叶 粉葛根 白茅根 荆芥穗 赤茯苓 新会皮 白蒺藜 连翘壳 香豆豉 甘菊花 夏枯草 淡竹叶(时病)
吴东医案
贡翁忽于三月望前召诊,余疑为偏枯之恙复作也。至则见其仰卧床席,发热汗出,胸脘不畅,身如束缚。询知夜半忽起大寒大热,举家惊骇,疑为重症。余诊脉象鼓指,汗已遍体,知系高年不避风邪,不善节劳所致。病情于将解之时,断不可重用发表攻里之味,宜以轻清和解,泄少阳而肃肺金,兼涤上焦陈腐。药进而病全瘳。数日后乃郎骏甫兄因他事来寓,谈次谓贡翁以余为着手成春云。
俞惠斋,癸未四月来诊。右寸关滑数,舌苔薄白满布,舌本边红尖赤,头胀畏寒,发热多汗,口燥面红。症因外感风邪,病于春末夏初之时,内有木火相应,实为温热,是以脉见浮滑洪大,毫无紧象也。议用凉营泄卫法,方用薄荷清在上之风邪;青蒿、前胡和解少阳内郁之火;佐白芍平木而和中土之阴;元参、连轺、麦冬清上火而保肺胃,盖温热之邪无不犯及肺胃也;丹皮清木火而熄风;生草和协诸味,引用姜泄其卫,枣镇于中,服之旋愈。
寿石轩医案
风温犯肺。寒热咳逆,痰带腥味。脉象浮数。欲成肺痈之象。拟用麻杏石甘汤治之。
西麻黄七分(蜜炙) 乌扇一钱 粉甘草五分 苦杏仁三钱(去皮尖) 牛蒡子一钱五分 苦桔梗一钱五分 生石膏三钱 法半夏三钱 云茯苓三钱(风温)
时病论
云岫孙某,平素清癯①,吸烟弱质,患咳嗽热渴,计半月矣。前医皆以为阴虚肺损,所服之药,非地、味、阿胶,即沙参、款、麦,愈治愈剧,始来求治于丰,按其脉,搏大有力,重取滑数,舌绛苔黄,热渴咳嗽,此明是风温之邪盘踞肺胃。前方尽是滋腻,益使气机闭塞,致邪不能达解,当畅其肺,清其胃,用辛凉解表法,加芦根、花粉治之。服二剂,胸次略宽,咳亦畅快,气分似获稍开,复诊其脉稍缓,但沉分依然,舌苔化燥而灰,身热如火,口渴不寐,此温邪之势未衰,津液被其所劫也。姑守旧法,减去薄荷,加入石膏、知母。服至第三剂,则肌肤微微汗润,体热退清,舌上津回,脉转缓怠,继以调补,日渐而安。
里人范某,患风温时病,药石杂投,久延未愈。请丰诊视,视其形容憔悴,舌苔尖白根黄,脉来左弱右强,发热缠绵不已,咳嗽勤甚,痰中偶有鲜血,此乃赋禀素亏,风温时气未罄,久化为火,刑金劫络,理当先治其标,缓治其本,遂以银翘散,去荆芥、桔、豉,加川贝、兜、蝉,此虽治标,实不碍本,倘见血治血,难免不入虚途。病者信补不服,复请原医,仍用滋阴凉血补肺之方,另服人参、燕窝。不知温邪得补,益不能解,日累日深,竟成不起。呜呼!医不明标本缓急,误人性命,固所不免矣。
南乡梅某,望七之年,素来康健,微热咳嗽,患有数朝,时逢农事方兴,犹是勤耕绿野,加冒春雨,则发热忽炽,咳嗽频频,口渴不甚引饮,身痛便泻。有谓春温时感,有言漏底伤寒,所进之方,佥未应手。延丰诊治,按其脉,濡数之形,舌苔黄而且腻,前恙未除,尤加胸闷溺赤,此系风温夹湿之证,上宜清畅其肺,中宜温化其脾,以辛凉解表法,去蒌壳,加葛根、苍术、神曲、陈皮治之。服二剂,身痛已除,便泻亦止,惟发热咳嗽,口渴喜凉,似乎客湿已解,温热未清,当步原章,除去苍术、神曲,加入绍贝、蒌根、芦根、甘草。迭进三剂,则咳嗽渐疏,身热退净。复诊数次,诸恙若失矣。(临证治案一)
慎五堂治验录
俞瑞卿,东皋村,三月。壮热有汗不畅,面肿气喘,肢酸胁痛,目红口渴。脉洪数带弦。唇干,舌红,苔糙。风温内炽,治以清泄。
杏仁四钱 羚羊角二钱 旋覆花三钱 枇杷叶五钱 蒌皮三钱 薄荷一钱 大力子四钱 丝瓜络四钱 水苇根 桑叶四钱 大川贝三钱 生干草三分
汗出热不解,喘痛皆缓,面肿不退,大便畅下,小溲微热。脉仍洪数而空,舌苔红腻。症虽转松,尚防反复。再拟前方出入主之。
前方去羚、薄、苇、蒌,加菊花、蝉衣、竹茹。
诸症悉平,脉仍洪数。原方加入化痰为治。
次方加青黛拌蛤壳。
李,右,七月。畏风身热,红疹密布,头痛咽疼,作恶,脉数,舌光无苔。风温内蕴肺胃,恐其邪陷心包,姑拟凉泄为治。
银花三钱 牛蒡子三钱 老桑叶三钱 苇根四钱 连翘三钱 枇杷叶三钱 白菊花一钱半 杏仁三钱 竹茹二钱 川贝母三钱 方通草四分 蝉衣五分
陈茂春,汤家港,十二月。灼热无汗,夜即神昏谵语,咳嗽,左乳刺痛,头微痛,口不渴,舌中边绛色,苔糙无津,脉弦数。风温由卫入营,治以清透一法。
鲜生地八钱 丹皮一钱半 鲜石斛八钱 羚角三钱 淡豆豉五钱 桑叶三钱 鲜石菖五分 薄荷一钱 川贝母三钱 竹心廿枚 连翘心三钱
又,去丹皮、鲜石菖。
身热有汗不解,头痛口苦纳呆,脉右濡左弦,舌红苔薄白,目窠微肿。拟清泄法为治。
桑叶二钱 滑石三钱 连翘一钱半 藿香一钱半 豆卷三钱 杏仁三钱 通草四分 半夏一钱半 夏枯三钱 佛手五分 稻叶三钱
秦全年,二十二岁,庚辰。去冬痎疟,至正月下旬未止。复感新邪,即灼热无汗,喘咳痰红,下利稀水,脘痞不纳,胁痛如刺,口渴,脉数,苔白。剂以辛凉表散,服后得汗热淡,下利亦止,惟咳嗽益频,舌质色红,前方去散药,加元参、连翘。汗大出,热反炽,脉更数,喘咳甚,鼻血扇,腹笥①满,便复溏,颧如朱,舌边红,苔白中心带青。急用千金苇茎汤,以杏易桃,加芍、甘、二母、茹、枇、山茶,各恙皆好,惟舌根似灰,加石斛、谷芽,其病若失。
曾,左,庚辰,孟子泾。春月,风温上受,首犯肺经,故灼热头痛,胁痛咳嗽,舌赤苔黄,脉数,静则神迷,将欲入营也。先用辛凉轻剂法。
桑叶三钱 牛蒡子四钱 旋覆花三钱 杏仁三钱 薄荷六分 羚羊角一钱半 川贝母三钱 蝉衣七分 连翘一钱半 枇杷叶七钱 生甘草五分 前胡二钱
朱大官,辛巳正月晦,北庄泾潭。吸受风温,久则化火,喘咳胁痛,头痛口渴,神糊妄语,身热无汗,脉形弦数,舌红苔糙,有逆入心包之势矣。且拟辛凉轻剂,再观其变易法。
桑叶四钱 川贝二钱 连翘一钱半 羚羊角二钱 银花一钱半 菊花五钱 薄荷一钱 牛蒡子三钱 元参四钱 枇杷叶三钱
二月初三:温邪内陷,阳明热结,汗多热盛,神狂语笑,脘痛拒按,气喘咳嗽,痰升如吼,脉弦苔黄。勉予芳香开泄,咸苦下结,庶有转机。
至宝丹一粒 鲜生地一两 元明粉三钱 犀角尖四分 天花粉四钱 瓜蒌皮五钱 鲜菖蒲七分 大元参七钱 生草梢一钱 连翘壳一钱半 银花三钱
初四日:喘咳痰潮,汗出热不缓,胁痛神笑,谵语弄阳,口歪目闭,面赤如脂,脉大弦数,舌干苔黄。邪入厥阴,阴涸则阳浮最多,一并为厥。勉拟潜阳育阴,以图天眷①耳。
生牡蛎一两 生甘草二钱 胆草一钱半 生鳖甲七钱 京元参一两 蒌皮七钱 青龙齿三钱 细生地一两 元明粉二钱 万氏牛黄清心丸一粒
初五:昨进大剂填阴潜阳,神清笑止,谵语亦定,痰降喘缓,目开睛赤,能食稀糜,脉形浮洪,有转关之象。再拟填阴为主,佐以潜阳,使阴足涵阳,则痉厥可免。
生甘草二钱 生牡蛎二两 元参一两 竹沥一杯 细生地一两半 生鳖甲五钱 胆草一钱,盐水炒 白芍药二钱,盐水炒 炙龟甲五钱 莲薏五分
初六:各恙皆平,再拟甘寒濡润,清养阳明。
竹沥一杯 鲜沙参一两 元参一两 夏枯花五钱 青蔗二两 细生地一两 草梢一钱半 梨皮一两 生牡蛎二两 莲薏五分
周比官,庚辰正月,漳泾潭。风温症,脉浮,咳逆,胁痛面赤,汗出如浴,有劫津之象。治以甘寒凉泄之。重症之尤,不得渺视。
川斛三钱 羚羊角一钱半 菊花三钱 杏仁三钱 川贝三钱 枇杷叶三钱 桑叶三钱 甘草五分 梨皮四钱 天花粉一钱半 苇根五钱
改方用当归六黄汤,即愈。
甲女,疫痧大发,灼热无汗,咽痛下利,脘痞脉数,喘咳鼻扇,齿焦唇燥。风温毒邪内袭肺胃,当用辛凉之品清泄之。
牛蒡子四钱 射干一钱半 蝉衣一钱半 生草七分 枇杷叶一两 桑叶三钱 薄荷六分 苇根七钱 金银花一钱半 前胡一钱半 浮萍一钱 川贝三钱
顾召,甲申又五月,赵家港。灼热无汗,刻下不热而舌卷言蹇,神昏谵语,口欲言而舌不能之象。且兼咳喘痰血,喉中痰响,及伸舌尚能够出齿,黄苔满布,颜青鼻扇,便泄血水,脉来濡数,时见促疾。此乃风温,由劳倦惊吓而袭入,已陷营中。勉予清透温邪为治。但烟体不能吸烟,亦有如鱼失水之困死耳。
鲜生地六钱 菊花三钱 蝉衣一钱 牛蒡子三钱 淡豆豉五钱 川贝三钱 甘草七分 桑叶三钱 丹皮一钱半 天竺黄一钱半
泄止神清谵定,呻吟不休,舌伸苔灰。胃津不足,再拟前方佐养胃品,小心珍摄,庶无反复。
鲜石斛五钱 川贝母三钱 生草八分 莲实五粒 淡豆豉五钱 天竺黄一钱半 桑叶三钱 桑枝一两 秧一两五钱 鲜生地四钱 湖丹皮一钱半 菊花三钱
痉止,胃呆加口干舌赤。加元参、薄荷、枇杷叶。
顾成妻,癸未十二月,赵家港。熇热得药,汗出不畅,其热愈炽,其脉愈数,其泻愈盛,口渴神糊,绝食咳喘,面赤如朱,黄苔如杏。冬温内炽,勉投清泄为治。
鲜石斛 老桑叶 薄荷叶 甘草 淡豆豉 牛蒡子 扁豆衣 鲜生地 白菊花 枇杷叶
各恙递减,加生谷芽。
陈香圃子,癸未,蓬阆镇。寒热已久,有汗日作,又感风温,加咳嗽头痛,进辛平以泄胆肺之邪,白疹随汗出入,身热反炽,大便黑,小溲黄,舌仍红赤,黄苔稍厚,齿枯如石结瓣,紫色。阴液几竭,温邪尚炽。
桑叶三钱 豆卷三钱 鲜生地七钱 川贝半钱 知母一钱半 银花一钱半 杏仁三钱 滑石一钱 甘草四分 苇根七钱 枇杷叶四钱
服后热稍淡,齿转润,鼻衄痰血,热随血解,可冀转安。即以原意去豆卷五分,加元参、细生地、青蔗汁,不十剂而安谷矣。
周,右,己卯四月,洋泉泾。始恶寒,后但热不寒,头痛耳聋,作恶便薄,喘咳痰多,面赤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是风温内炽,肺胃受邪也,清展气机为治,俾气宣则热解矣。
桑叶三钱 白菊花三钱 羚羊角一钱半 川贝三钱 蛤壳五钱 牛蒡子四钱 苇根五钱 旋覆花二钱 薄荷五分 丝瓜络三钱 枇杷叶五钱
病瘥,胃液未振,痰仍黄稠,再拟方宗仲景以饮食消息之意。
糯秧三两 苇根二两 淡海蜇一两 地栗二两
杨英母,丁丑三月,南码头。壮热无汗,上喘咳,下滑泄,腹中阵痛,头疼口渴,唇焦齿干,鼻煤不食,脉素细小,左部稍弦,舌色微红,苔黄无泽。风温烁津,表里皆病,危险症也,拟泄表生津和中为治。
鲜石斛七钱 豆豉四钱 生谷芽五钱 蔗汁磨冲香附五分 鲜沙参四钱 甘草五分 牛蒡子三钱 羚角片二钱 川贝三钱 扁豆皮四钱 杏仁三钱
诸证皆退,养胃阴以善后。前方去豆豉、牛蒡子,加枇杷叶、茯神。
赵,右。咳嗽痰臭,寒热时形,右胁结块且痛,风温久郁肺经,将成息贲,治以宣泄。
桑叶三钱 海浮石三钱 甘草节四分 前胡一钱半 杏仁三钱 旋覆花一钱半 枇杷叶四钱 桔梗四分 连翘一钱半 牛蒡子三钱 带子丝瓜络四钱
陈达道。灼热少汗,喘咳痰黄,目赤鼻煤,脘痛拒按,胁疼如刺,颧红,便秘溲热,脉左细弦、右滑,俱数,舌红苔白厚腻。风温烁肺,食滞中焦,治以清泄。
桑叶四钱 羚羊角二钱 鸡苏散三钱 前胡一钱半 旋覆花三钱 枇杷叶五钱 蒌皮四钱 川贝三钱 淡海蜇五钱 鲜莱菔五钱 杏仁三钱
汗出热淡,喘止痛定,咳嗽痰黄,神呆不渴,脉舌如前,邪势较衰,再拟前方出入。加连翘三钱,鲜石菖蒲七分,冬瓜子三钱,去前胡。
诸症渐退,脉形弦滑且劲,舌苔灰厚而腻,痰热阻塞气机,治以肃降法。
海蛤壳 旋覆花 海蜇 川贝 鲜莱菔 羚羊角 桑叶 杏仁
任,左。抬肩鼻扇,喘嗽不能卧息,脘痛拒按,额汗时多时少,大便不爽,小溲色赤,昨增身热咽疼,脉浮滑带数,舌苔薄黄。风温夹食,肺胃之气不降,暂拟泄邪化滞。
桑叶三钱 旋覆花三钱 宋半夏一钱半 蒌皮五钱 杏仁三钱 葶苈子一钱半 元明粉一钱半 竹茹一钱半 天虫三钱 枇杷叶五钱 枳实一钱半 香附一钱半 焦谷芽五钱
诸症皆平,惟脘痞不舒,纳食难运,足肿脉微,脾虚健运少力,枳术丸主之。
王,右。初病头痛鼻塞,咳嗽频频,继而吐泻交作,口渴不纳,脉形浮数,凛①寒灼热,神倦汗无,舌尖红,苔黄。风温扰乱肺胃之故。花甲际此,最为难治。
豆豉 竹茹 枇杷叶 连翘壳 山栀 苇根 大力子 薄荷 蚕矢 川贝 羚羊角 老桑叶
得汗热淡,吐泻皆定,咳嗽亦减,口不渴,纳食进,再以前方出入。
加前胡一钱半、黄芩一钱半、谷芽三钱,去苇根、连翘、蚕矢。
周照,正月,管门泾。素有脚气,时痛时休,痛则红肿,休则溃烂,此湿热下注也。今者吸受风温,肺胃受邪,渐逼心营,致灼热少汗,咳痰有血,头疼口渴,频饮不解,吐利血水,神迷舌强,脚气亦欲上冲,脉形洪数,舌边尖色绛,中黄根黑。考古清络热必兼芳香开里窍,以清神识,冀内闭得开幸甚。
至宝丹一粒 连翘三钱 川贝母五钱 竹茹一两 羚羊角三钱 银花三钱 淡豆豉四钱 苇根三两 鲜生地七钱 黄芩一钱半 焦山栀一钱半 桑叶三钱 原蚕矢三钱
进芳香开窍法,神清血止,热退汗出,吐泻渐定,风温渐退,湿火尚存。前方加滑石,去生地、至宝丹。
张万年,初起胁痛呕吐,咳嗽痰中有血,身热有汗不解,二便皆秘。刻下脘腹满痛难支,寐则谵语喃喃,颧红唇裂,脉形数大,舌红,苔灰少泽。风温内结,热久则太阳阳明失下降之司,拟导赤承气法主之。
木通一钱半 淡竹叶三钱 油归须三钱 枳实二分,冲 草梢一钱 鲜沙参四钱 元明粉三钱 厚朴汁二分 灯心三尺 鲜生地五钱 生大黄三钱,浸汁冲,渣入煎
胡荣。神昏而笑,撮空痉厥,痰喘便泄,脉弦数。风温传入厥阴,治以熄风开窍。
羚羊角三钱 天竺黄一钱半 元参五钱 钩钩三钱 石决明一两 龙齿三钱 至宝丹一粒 川贝三钱 鲜菖蒲一钱半 连翘心三钱
又,去至宝丹、石菖蒲,加桑叶。
包月亭,正月,南码头。疮家感受风温本不可汗,医者昧此而误汗之,致壮热有汗,二便不解,身发赤点如豆,不纳,鼻干口渴,脉数舌红。治以清化,佐以解毒。
金银花三钱 连翘二钱 大黄三钱 生草梢五分 绿豆皮三钱 丹皮一钱半 灯心五分 生首乌四钱 西琥珀五分 通草七分 茅根四钱 全瓜蒌四钱
点退便通,壮热亦解。
生谷芽 归须 金铃子 银花 炒槐花 萆薢 仙遗粮 绿豆 细木通 龙胆 海金沙
曹芝岩女,蟠龙镇。始病发热畏风,脘痞咳嗽,遍身疹点隐约,医进消导,温升神狂汗止,脉洪且数,舌绛而干。风温内炽劫津,拟复液回津,佐以清宫法。
鲜石斛四两 苇根二两 桑叶三钱 连翘心三钱 鲜生地四两 竹叶四十叶 湖丹皮三钱 牛黄四分 鲜沙参四两 银花四钱 甘蔗汁一碗 琥珀五分 石菖蒲七分 犀角七分 元参心五钱
三剂愈。
谢,右。壮热有汗,痧点密布,咽疼喘咳,纳微便闭,神识时昏,口渴唇干,经水适断,脉形弦数,舌绛无苔。风温热毒由气入血,且拟清透。
羚羊角三钱 桑叶三钱 连翘心三钱 生草五分 金银花一钱半 丹皮三钱 牛蒡子四钱 川贝三钱 枇杷叶七钱 苇根一两五钱 杏仁三钱
沈翼。风温由上而入,风属阳,温化热,上焦近肺,肺受热灼,身热胁痛,逆走血分,咳嗽痰血,曾经昏厥,脉形浮数,舌红苔白。治宜气血双清,庶几热淡血止。
牛蒡子四钱 桑叶三钱 前胡一钱半 竹茹二钱 丝瓜络三钱 茅根五钱 杏仁三分 甘草三分 旋覆花二钱 连翘一钱半 青黛二分 川贝四钱
昨进气血双清,热淡痛减,咳缓血止,余氛未靖,尚宜清理。照方加薄荷、枇杷叶,去茅根、连翘。
温氏医案
戊寅夏初,余奉檄代庖叠溪营守备,小子仁焜、仁澍随侍前往。途次永川,仁澍染患风温之症,发热不恶寒而渴。始用清凉散以解表,其热稍退,惟渴欲饮水,烦躁不眠,大便闭结,时作谵语。继用加味白虎汤以涤内热,连服数剂,始得汗解神清,惟小便短涩,色如柏汁,随用猪苓汤利水祛热,并育其阴,小便随利。后用竹叶石膏汤调理而愈。但途次之间,夫马费用,势难憩息,若非知医,则日行一站,日更一医,寒热乱投,攻补互用,鲜不误事。可见医之一道,匪特济人,先能利己,但冀读书明理之士,课读之余,留心医道,诚如仲师所云: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济贫贱之阨,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是乃仁术之一端也。(温病)
忠州广文黄东阳之子,年甫十三,春日病温,所现发热恶寒,口不渴而微思热饮,医用辛温表散愈剧,延余诊视。审其六脉洪数有力,询其小便短涩,时而鼻衄,似此全非寒症,乃属风温也。但风温一症,首以恶热而渴为辨,此病外症,全然相反,惟脉洪鼻衄可凭,自应舍症从脉,不然必致错误。余用小柴胡汤去人参、姜、枣,加元参、麦冬、荆芥、葛根、连翘、银花、车前仁等味,连服三剂,小便清利,鼻衄亦止,恶寒反减,再服竹叶石膏汤二剂,诸症悉退而愈。若果拘执成法,不参以脉象,以及鼻衄溺短,仅以发热恶寒辨之,鲜不误事。《经》云热深厥亦深,即此之谓也。(温病)
余因公晋省,途次、资州莲池铺在彼暂憩,因茶社人满,即在药店少坐,见一老媪来店诊脉,气喘吁吁,须臾饮茶数次,面赤气粗。其医处以温散之方,携药而去。余曰:此媪之病,此方恐非所宜。其人讶曰:阁下必能知医。余曰:略知皮毛。其人虚心,即求指示。余曰:虽未诊脉,观其外象,乃属风温之症。此病最忌温散。渠曰:其媪系我舍亲,已服表药两剂,其热渴俱不能退,既属知医,敢求赐一良方。余曰:此白虎汤症也。外加元参、麦冬、生地、花粉、连翘等味,可服二剂,其人即照方拣药,将前方立刻换回。余即前进,嗣后折回,问及此事。渠云:即服足下之药而愈。并云:从此知治温之法矣。感甚。(温病)
一得集
尹季藩素好豪饮,癸未春患风温咳嗽,气喘,微有寒热,脉浮而数,此温邪犯肺,肺失清肃之令,与连翘、杏仁、牛蒡子、条芩、桔梗、枳壳、竹茹、羚羊角等,一剂而愈。(卷中)
张聿青医案
陈右 风温八日,身热咳嗽,左胁作痛,日来神昏不宁,甚则迷昧,气升痰嘶,痰色稠黄,齿垢颧红,自汗渴饮。脉数浮弦,舌红苔黄。日前痰中屡屡见红。此由风邪化热,灼烁肺胃,所有津液,尽为火热熬炼,皆化为痰。肺为热炎所熏,肺叶煽动,有喘厥之虞。用竹叶石膏汤加味。
麦冬去心,三钱 石膏五钱,煨 桑白皮二钱,炙 天花粉二钱 梨肉二两 制半夏一钱五分 北沙参四钱 马兜铃一钱五分 淡竹叶十六片
二诊 情神之迷昧较清,舌苔亦化,气升较轻,然痰仍黄厚,痰声如潮。脉数弦滑。肺胃为热所灼,津液尽化为痰,痰随气升,气随痰逆。前意参上病下取法。
马兜铃一钱五分 光杏仁去尖打,四钱 炙桑皮三钱 冬瓜子五钱,打 瓜蒌皮四钱 川贝去心,三钱 海浮石三钱 薏仁五钱 枇杷叶去毛,一两 风化霜七分 苇茎一两五钱 竹沥达痰丸三钱,竹茹汤先送下
三诊 上升之气大为平定,谵语亦退,烦懊亦减。虽已出于望外,但脉象滑数而软,舌苔浮糙,上腭糜腐星布。痰热化火灼阴,一波未定,一波又起矣。再化痰热,参入甘凉。
马兜铃一钱五分 冬瓜子五钱,打 风化硝八分 瓜蒌仁五钱,研 杏仁泥三钱 海浮石三钱 茯苓四钱 苇茎一两五钱 鲜竹茹水炒二钱 梨汁一酒杯,温,另服 荸荠汁半酒杯,同冲 上濂珠三分 真川贝母去心,五分。二味研极细末,先送下
四诊 痰喘渐平,热亦大减,而白腐渐多,却不甚作渴。脉形软滑。阴分亏损,浊随气火上浮,虚多而实少矣。急和其阴,而参清化气热。
南北沙参各二钱 川贝母去心,二钱 冬瓜子四钱 川石斛三钱 滑石块四钱 淡天冬一钱 猪茯苓各二钱 二泉胶蛤粉拌炒,一钱五分 香豆豉二钱,炒 竹茹水炒,一钱五分 泽泻一钱五分 苇茎七钱 上濂珠三分 川贝母四分。二味研为极细末,先调服
五诊 痰喘全平,腐糜忽少忽多。舌质呆紫,苔淡黄而掯,望之干毛,却不燥渴。胸次如哽如阻。脉形软滑。此的属阴分伤损,浊蒸不化,治多棘手。勉再以清化并行法,以图万幸。
南沙参四钱 青盐半夏一钱五分 竹茹姜汁炒,二钱 枇杷叶去毛,一两 瓜蒌霜三钱 滑石块五钱 杏仁泥三钱 金石斛四钱 川贝母三钱 香豆豉三钱 芦根去节,一两 陈关蛰洗淡,一两 大荸荠拍碎,四枚。二味煎汤代水
六诊 糜腐大化,胸中痞满。阴多渐复,而胃浊仍阻。犹恐治浊伤阴,动多窒碍。
法半夏一钱五分 金沸草一钱 杜苏子炒研,三钱 茯苓四钱 豆豉三钱 橘红盐水炒,一钱 杏仁泥三钱 竹茹姜汁炒,二钱 玫瑰花去蒂,三朵
七诊 一险于喘呼神昧,再险于阴伤糜腐,又险于浊阻膈痞,证象错综,治多窒碍。何幸清凉润燥,补泻纷更,应如桴鼓。履夷出险,殆天授非人力欤。
法半夏一钱五分 云苓四钱 猪苓一钱五分 薤白头二钱 玫瑰花去蒂,三朵 上广皮盐水炒,一钱 枳壳一钱 甜广皮炒香,三钱 瓜蒌仁姜汁炒研,三钱 生熟谷芽各一钱
祝十五岁 饮食内伤,时邪外感,从泄泻而至发热,热势甚炽,纤毫无汗,神情懊烦,频渴不多饮。脉象郁数,舌红苔黄罩灰。此由邪湿相合,三焦均受。恐邪湿交蒸,邪化为火,而湿化为燥。用薛氏升泄法。
煨葛根一钱五分 生甘草三分 淡芩一钱五分 滑石三钱 米仁三钱 大豆卷二钱 上广皮一钱 苦桔梗一钱 通草一钱 泽泻三钱
二诊 用薛氏升泄之法,便泄稍减,咳嗽增多,热势渐减,苔灰大化。虽属转轻之象,而未得汗,邪无出路,所以热仍不解,心中时觉嘈烦。病起之际,即耳窍闭塞。良由脾土素弱,所以感受风邪,上阻清窍,下趋大肠。但风脉必浮,今脉不以浮应,似非风象。殊不知风在表则浮,今风入肠胃,病既入里,则脉不以浮应矣。仿喻嘉言先生逆流挽舟法。
前胡一钱 川羌活一钱 白桔梗一钱 郁金一钱五分 云茯苓三钱 柴胡四分 青防风一钱 炒枳壳七分 米仁三钱 蔻仁四分 淡芩七分
三诊 引邪外达,正气虚微,不能托送,未能得汗,便泄有粘腻,色白带赤,热势得见退轻,而迷沉欲寐,有时夹杂谵语。脉象糊滑,重按少力,苔黄,近根仍带灰润。此由中气不足,外感之风、氤氲①之湿、熏蒸之热炼液成痰,弥漫神机。里虚内陷之象,恐神昏发痉。拟扶助中阳,兼清湿热而化浊痰。
台参须七分 川连五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陈胆星一钱 竹茹一钱五分 竺黄二钱 茯苓三钱 干姜四分 橘红一钱 生薏仁三钱 蚕沙三钱
四诊 昨进扶助中阳,兼清热而化浊痰,热势发扬于外,表热稍甚,迷蒙较退,时觉懊烦。自病起至今,耳窍闭塞,今则时兼谵语,口渴欲饮。舌红,后半灰霉,脉象稍起,而软数微弦。风燥之气,上阻清窍,而风与湿合,遂成熏蒸之局,神机为之弥漫。恐邪不外越,复从内窜。拟清化法,必得邪从外越,方是退步,然不易也。
黑豆衣三钱 连翘三钱 郁金一钱五分 鲜石菖二钱 鲜竹叶二十片 绿豆衣三钱 桔梗一钱 薄荷一钱 南沙参三钱 荷叶边三钱 甘草四分
五诊 便泄已止,咳嗽增多,邪势欲从肺经外泄。而每至正午阳旺之时,转烦懊不宁,言语错乱,颧红面赤,下午仍多眠睡。皆风邪化火,劫烁阴津。昨投泄热和阴,舌苔深黄稍化,而边仍红,前半红点满布,后半灰霉。津伤热炽,拟泄热救阴,稍为扩充。
羚羊片二钱 鲜铁斛七钱 大麦冬三钱 花粉二钱 竹叶心二十片 赤茯苓三钱 黑山栀皮三钱 西洋参一钱五分 连翘壳三钱 真川贝母去心,二钱 光杏仁三钱
六诊 疏泄风邪,清化气热,便泄渐定,解出溏粪带黑,热之象也。风为阳邪,不从外越,从中化热。热灼肺胃,咳嗽不爽,懊烦不宁;热扰神明,言语妄乱;热劫津液,神机不运,所以不为烦懊,即为迷睡。阳明热胜则目赤颧红,口渴欲饮。脉数微弦,舌红苔色深黄,根带霉黑。种种见端,皆风邪化火劫烁阴津之象。症方一候,邪势鸱张,恐阴津日干,而神昏发痉。拟救阴泄热。
羚羊片二钱 大麦冬三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连翘壳三钱 甘草五分 鲜铁斛七钱 真川贝二钱 石菖蒲二钱 黑山栀皮三钱 北沙参四钱 竹叶心二十片
七诊 脉象沉细软弱,较昨稍起。神志较清,懊烦略定,迷睡略退,咳嗽增多,痰出粘腻。舌红稍淡,灰霉略化。阴津渐回,而喉有痰声。良由津液为热邪所炼,即化为痰,前贤谓痰,即有形之火,火即无形之痰,非虚语也。拟凉肝泄热,兼清肺胃,以保阴液。
羚羊片一钱五分 西洋参一钱五分 鲜铁皮斛六钱 肥知母一钱五分 川贝母二钱 连翘三钱 玉泉散三钱 大麦冬三钱 桑叶一钱,炙 冬瓜子三钱 竹叶心二十片
八诊 脉渐起,咳嗽较爽。内陷之邪,还于肺胃,所以神志渐清,热势递减,口渴稍定,舌苔灰霉较化。惟仍眠多醒少,还是神机欠运,胸中之热弥漫。再泄热和阴,兼宣肺气,以引邪外出。
玉泉散 连翘 铁皮斛 光杏仁 薄荷 象贝 牛蒡子 霜桑叶 黑栀皮 天冬 前胡
九诊 口渴渐定,热势渐轻,舌红渐淡,苔黄转白,灰霉渐退,右脉稍起,皆热化津回之象。理应神清气爽。而眠多醒少,仍复如前,耳聋不爽,大便不解。病之初起,原属风温夹湿,邪既化热,劫烁阴津,虽有湿邪,亦成燥火。今津回热化,燥仍为湿,余热与湿弥漫胸中,如雾氤氲,所以眠多醒少。拟清泄火风,参以化痰。
连翘三钱 黑栀皮三钱 天竺黄二钱 桔梗二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前胡一钱五分 晚蚕沙三钱 薄荷一钱 陈胆星七分 象贝母二钱 桑叶二钱 白金丸五分,入煎
十诊 昨进化痰泄热,咳嗽稍甚,痰不甚多,而痰中带红,左颊红赤。苔霉近根全化,而舌心黄又带霉黑,大便不行。脉数右大。还是肺胃热胜。痰既得出,仍守清胃养津,即请商裁。
玉泉散五钱 鲜生地五钱 黑栀皮三钱 川贝母二钱 肥知母二钱 铁皮斛八钱 连翘三钱 天花粉三钱 生甘草六分 粉丹皮二钱 雪梨汁一两 白茅根肉一两
十一诊 迷睡稍退,胸中弥漫之热略得扩清,大便欲解不出。脉象右大。再参增液以望便行。
鲜生地八钱 大麦冬三钱 玉泉散四钱 象贝母三钱 黑栀皮三钱 淡芩一钱五分 冬瓜子三钱 大玄参三钱 连翘三钱 粉丹皮二钱 雪梨汁一两 白茅根肉一两
十二诊 大便畅行,然津液为热所耗,木火升动,懊烦口渴,左颊红赤,耳鸣窍闭,咳嗽咽痒。脉数,重按微弦。风温之邪,化火劫津,幸数日以来,舌未焦燥,神未昏糊。泄热存阴,似难更动。
羚羊片一钱五分 鲜生地六钱 川贝母二钱 杏仁三钱 炙桑皮二钱 玉泉散五钱 鲜铁皮斛六钱 天花粉二钱 连翘三钱 荷叶边三钱
十三诊 多眠渐退,两次得汗,咳嗽渐轻,痰亦渐少。内陷之邪,仍还于表,是为正色。但热仍未解,耳聋不聪。脉数舌质淡红,苔淡黄,灰霉未尽。肺胃余热,未能遽澈。存阴泄热,并不表汗而汗自出,良以津液来复,所以液能化汗。拟乘此疏风泄热,以望邪有出路。
冬桑叶一钱五分 杏仁三钱 连翘壳三钱 前胡一钱 川贝母二钱 池菊花二钱 薄荷一钱 黑山栀三钱 桔梗一钱 荷叶边三钱
十四诊 内陷之邪还于肺胃,咳嗽身热,耳聋,音声雌腻。脉数右大,舌质淡红,淡黄灰霉之苔逐步化轻。病既由深而浅,宜再辛凉散风,微苦泄热。
桑叶二钱 菊花二钱 薄荷一钱 黑栀皮二钱 赤茯苓一钱五分 桔梗一钱 云茯苓一钱五分 粉前胡一钱 大力子三钱 连翘壳三钱 郁金一钱五分 荷叶边三钱
改方加杏仁三钱,豆豉三钱,枳壳一钱五分。
十五诊 身热渐轻,舌苔灰霉已化,烦懊亦定。阴津既回,内陷之邪还于肺胃,其多眠应当立退,乃神情安静,仍复多眠。皆由风邪入于上焦,上焦之气闭而不行,卫气行于阴而不得出于阳。开泄上焦,使上焦气宣,为目前要务。
杏仁三钱 桑叶二钱 淡豉二钱 枳壳八分 桔梗一钱 薄荷一钱 橘红一钱 郁金一钱五分 青防风一钱 干荷叶边三钱
十六诊 胸背皆经得汗,风邪稍得开泄,耳窍略聪,卫气渐开,且能知味,然仍时多眠睡。舌黄灰霉既化,而反觉白腻。上焦之气不行,谷气过多,恐其酿湿生热,不可不防。
光杏仁三钱 淡豆豉二钱 广橘红一钱 丝通草八分 生薏仁三钱 炒枳壳一钱 桔梗一钱 防风一钱 云茯苓三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干荷叶边三钱
十七诊 内陷之邪还于肺胃,而从汗出。耳窍闭塞已开,身热亦退。脉静苔化,大局已定。宜和中醒胃。
青盐半夏一钱五分 茯苓三钱 桔梗一钱 郁金一钱五分 防风一钱 薄橘红一钱 米仁三钱 枳壳一钱五分 范志曲一钱五分 谷芽二钱
十八诊 脉静苔化,胃开思食。久热之下,阴津不能遽复。宜和阴益肾。
炙生地三钱 炙甘草四分 白芍一钱 橘白盐水炒,一钱 麦冬炒,一钱五分 阿胶珠一钱五分 甜杏仁炒香,三钱 生熟谷芽各一钱
十九诊 滋水和阴,胃气渐复,多眠亦退。风为阳邪,温乃热气,其所伤者,无非阴液。但柔腻之药,不能久进。宜甘凉和养。
西洋参一钱五分 生玉竹三钱 广橘白一钱 生熟谷芽各一钱 川石斛四钱 生甘草三分 生山药三钱 甜杏仁三钱 范志曲一钱
陆左 咳嗽不爽,发热汗出不解,气从上逆,大便溏泄。脉数右大,苔厚心黄。风温袭于肺胃,症方七日,为势甚炽。
牛蒡子三钱 川贝母二钱 甜广皮一钱 杏仁三钱 竹茹水炒,二钱 生甘草四分 炙桑皮二钱 大连翘三钱 茯苓三钱
二诊 苔黄稍化,仍然腻浊,大便不利,每至日晡,辄仍凛热。外风引动湿热,郁阻营卫。再为宣化。
杏仁三钱 蔻仁五分 淡芩一钱 滑石三钱 鲜竹茹水炒,一钱 米仁三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通草一钱 赤茯苓三钱 鲜佛手一钱
三诊 轻宣肺气而化湿邪,每晨汗出,上焦之湿理当从汗而解,乃日晡仍然似疟,便不畅行,腹膨脘痞欲呕,频转矢气。脉形滑数。此必有形之积,阻而不化。拟导滞兼清湿热。
南楂炭三钱 缩砂仁五分 云茯苓三钱 青陈皮各一钱 泽泻二钱 范志曲二钱 莱菔子炒研,三钱 木香槟榔丸三钱,先服
恩左 温邪将及两候,发热有汗不解,夜甚无寐,胸闷不舒,烦渴而不欲饮。脉数,右部沉郁,左部弦大,舌红苔黄,根带灰霉。无形之邪,有形之湿,熏蒸不化,遂致清津不能上供,阴液由此渐亏。恐化燥而神机不运,渐成昏蔽。拟退热泄湿。即请商裁。
羚羊片一钱五分 淡芩一钱五分 光杏仁三钱 赤苓三钱 生米仁三钱 连翘壳三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滑石块三钱 通草一钱 生梨汁一两 芦根打汁调,一两 白蔻仁三分,先服
二诊 流湿润燥,参以退热,热势外扬,能得微汗,口渴大减。然大便不行,大腹满痛,频转矢气。脉象滑数。正合阳明病频转矢气之条,以丸药缓下。即请商裁。
豆豉三钱 郁金一钱五分 滑石二钱 赤苓三钱 杏仁三钱 楂炭三钱 淡芩酒炒,一钱五分 通草一钱 枳实导滞丸三钱,先服
三诊 热势递减,仍然起伏,大腹满痛,频转矢气,大便不行。脉数左弦,舌尖红绛。阴伤热恋,宿滞不达。再泄热利湿,参以磨滞。
连翘壳三钱 细生地五钱 滑石块三钱 黄芩一钱五分 瓜蒌仁五钱 黑山栀三钱 光杏仁三钱 通草一钱 枳实一钱五分 芦根一两 青竹叶二十片
改方停药,饮白残花①露、佛手露各二两。
四诊 大便畅行,热痰悉化。然频渴欲饮。舌红苔白,根带灰黑。阴伤不复。再泄热和阴。
生地 川连 花粉 青蒿 竹叶 阿胶 连翘 滑石 杏仁 芦根
谢右 辛凉疏泄,汗未畅达,热仍不解,头胀耳鸣。脉数右大。风温袭于肺胃,不能外达,三日正炽。
淡豆豉三钱 薄荷一钱 连翘二钱 池菊花二钱 枳壳一钱,炒 牛蒡子三钱 桔梗一钱 桑叶一钱五分 光杏仁三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宋半夏一钱五分
二诊 疏泄肺胃,得汗甚畅,邪从汗解,热势大减,胀痛渐松。苔黄较化,脉亦略缓。然炉烟虽熄,余烬未消,身热尚未尽退。还宜疏泄余邪。
桑叶一钱五分 杏仁三钱 郁金一钱五分 山栀二钱 池菊花一钱五分 粉前胡一钱 苦桔梗一钱 连翘壳三钱 枳壳一钱 雪梨切片入煎,一两 象贝母二钱
包左 温邪将及二候,上焦之热移入大肠,发热便泄,懊烦不寐,频渴欲饮,耳窍失听。舌光无苔,干燥无津,脉左大,重按无力。邪热不从外达,灼烁于内,阴津损伤,往往有液劫而神昏者,不可不知。拟养津泄热。
鲜石斛六钱 连翘三钱 黑栀皮三钱 香豉三钱 淡黄芩一钱五分 鲜生地六钱 滑石三钱 桔梗一钱 桑叶一钱五分 芦根一两
二诊 便泄已止,热势虽不甚盛,而仍神烦少寐,口渴欲饮,舌燥无津,既干且腻,右目红赤作痛。脉数左大。风温夹湿化热,由大肠还于肺胃,气燥津伤。拟流湿润燥,开泄风热。
桑叶 薄荷 荆芥 连翘壳 朱茯神 桔梗 甘菊花 鲜石斛 晚蚕沙 辰灯心 蔻仁末三分,另用鲜芦根二两打汁调服
左 时病八日,始则发热便泄,继而呃逆频频,便泄虽止,而表热入里,遂致里热神烦,频渴欲饮,面色浮红。舌苔焦黑无津,脉象细数。此由邪热不从外达,转从内陷,劫烁阴津,所以满舌焦干,气火上冲,吸气不得入,所以频频呃逆,将有神昏发痉之变。勉拟存阴救津,兼清龙相,以平其冲逆之威。能否应手,非敢所知也。
大生地四钱 阿胶珠二钱 赤茯苓三钱 大麦冬三钱 生草五分 鲜竹茹一钱五分 柿蒂五枚 枇杷叶去毛,一两 大补阴丸三钱,先服
方左 风温两候,风化为火,火风内旋,由壮热懊烦而致瘈疭。叠经泄热和阴,火风渐平,烙热亦定,乃大便通行之后,频见溏泄,咽痛鼻红,咳嗽痰多稠黄,耳窍闭塞。脉象数大,重按带弦,舌红苔黄。沸腾之风火虽熄,而气分之热何能遽化。风痰为热所灼,自然色变黄稠;气燥则清窍不利,自然两耳失聪。咽通于胃,喉通于肺,今肺胃两经,为风热渊薮②,自然咽中作痛;大肠与胃相联续,与肺相表里,热盛之下,腑气失通,肺胃之热乘热下移,再以牛乳横助其虐,所以大便为之频泄。为今之计,惟有清化肺胃,以清肠热。与式训仁兄大人同议方。
射干六分 桔梗一钱 川斛五钱 黑山栀三钱 细木通五分 前胡一钱 淡芩一钱五分 连翘三钱 六一散三钱 茅根一两 竹叶十二片
浦左 咳嗽头胀发热,寤难成寐,知饥欲食。脉数而弦。风温袭于外,肝火炽于内。姑疏风泄热。
桑叶一钱五分 薄荷一钱 前胡一钱 黄芩酒炒,一钱五分 竹茹水炒,一钱五分 菊花一钱 象贝二钱 黑山栀三钱 粉丹皮二钱 枳实一钱,炒
二诊 辛凉散风,微苦泄热,邪势不达,未能得汗,咳嗽头痛,恶风。邪尚在表,再进辛凉。
桑叶二钱 炒枳壳二钱 前胡一钱五分 牛蒡子三钱 光杏仁三钱 菊花二钱 白桔梗一钱 象贝二钱 薄荷一钱 竹茹水炒,一钱五分
秦左 发热烦渴,胸闷气逆,频咳痰多,神烦少寐,脉数糊滑。此风温挟湿,郁蒸肺胃,症逾两候,恐致昏喘。
桑叶 制半夏 桔梗 冬瓜子 水炒竹茹 青芦管 前胡 橘红 生薏仁 光杏仁 通草
二诊 气逆稍定,热亦渐减,而脉仍滑数,还是肺胃之湿未楚也。再为降化。
光杏仁 生薏仁 制半夏 赤茯苓 云茯苓 炒苏子 橘红 冬瓜子 生香附 丝通草 旋覆花 炒枳壳 水炒竹茹
顾左 发热咳嗽多痰,喉间霍霍有声,胸闷神烦,脉数而滑。此温邪挟湿,蒸于肺胃。七日正炽。
甜葶苈 光杏仁 制半夏 炒枳壳 炒苏子 金沸草 薄橘红 赤茯苓 云茯苓
居童 先是口碎作痛,四日前忽然热起,势甚炽张,胸闷懊烦,鼻衄便泄,兹则咽中作痛。舌红苔白,脉数滑大。此风邪先袭于上,复以时令之邪与湿相合,致一阴一阳之火俱结于上。病属风温,方在五日,邪势炽甚之际,当是易进难退之时也。
泡射干六分 广郁金六分,冲 马勃一钱五分 荆芥一钱 牛蒡子三钱 炒银花一钱五分 连翘壳三钱半 玄参三钱 桔梗一钱 杏仁泥三钱 竹叶心十六片 竹叶心 桔梗二味代茶
改方加黄芩(酒炒)、秦艽。
二诊 前进辛以散风,苦以泄热,汗出邪势从外而泄,而肺胃之热蕴结,痧疹并发而不少衰,痛不少减。脉数滑大,舌红边绛。喉关以内,白腐满布,喉肿关小微咳。此炉烟甫熄,余烬复燃,肺胃之热,冲斥于中,喉疳重症,出入极为迅速,恐火烁肺金,而致气喘。商请专门名家酌夺。
郁金一钱五分 山豆根三钱 京玄参三钱 羚羊片先煎,二钱 连翘三钱 大贝母三钱 桔梗一钱五分 生石膏七钱,打 牛蒡子三钱 射干七分 茅根去心,一两 芦根去节,一两鲜荷叶七钱
三诊 昨进大剂泄热,热势大为轻减,喉肿较退,痛势大轻。涎水之自涌者,至此渐能下咽,脉洪大略收。火风之灼铄肺胃者,已退三舍,当乘胜而助鼓再进。
羚羊片二钱 玄参肉三钱 牛蒡子三钱 鲜石斛六钱 连翘三钱 生石膏七钱 泡射干六分 荆芥一钱 黑山栀三钱 苦桔梗二分 鲜荷叶络七钱 茅根去心,一两 芦根去节,一两
某 气喘不定,痰多稠厚。苔白转黄,舌边尖红绛,唇朱颧赤,脉数至六至以外。夫风为阳邪,阳邪易于化火,所有痰浊,尽从阳化,华盖之脏,独当其炎,所以清肃之令不行,右降之权尽失。痰鸣气喘,谵如梦语,将有耗气伤阴等变矣。
磨犀尖四分 杏仁泥三钱 桑白皮二钱 冬瓜子四钱 生石膏五钱 肥知母二钱,炒 马兜铃一钱五分 川贝母二钱,炒 生薏仁四钱 瓜蒌霜三钱 茯苓三钱 连翘三钱 青芦管一两 枇杷叶去毛,一两
某 风温大势已解,而痰热未清,咳恋痰稠黄厚,火升少寐。右寸脉独大。良以邪热灼肺,手太阴清肃无权,则足太阴转输失职,致热蒸而炼液成痰,痰火因而内炽。鼻准清冷,乃气机之闭郁,以兼症之中,别无元阳衰脱之见端也。拟清化痰热而肃肺气。
茯苓三钱 黑山栀一钱五分 海浮石三钱 炒蒌皮三钱 川贝母二钱 杏仁泥三钱 冬瓜子五钱 风化硝五分 新绛五分 枇杷叶去毛,四片 竹茹一钱五分,盐水炒 灯心盐水拌,三尺
贾左 症起四日,壮热无汗,肢体烦疼,头胀作痛,痰多口腻。脉数右部浮大。夫热重而至炙手,自必懊烦闷,此时尚无烦懊情形,其热之尚在肌表,显然可见。考太阳为六经之首,主皮肤而统卫气。今风邪在表,阳气屈曲不伸,故发热头疼。其所以不能作汗者,良由湿痰素盛,内壅不宣,则表邪难达,吴又可先生所谓水注闭其后窍,则前窍涓滴,此正发汗之义也。肢体之痛,左胁为甚,肝脏居左,风气通于肝也。拟于疏解之中,参入化痰,必得汗泄,方能推散,然不易也。
荆芥穗一钱五分 霜桑叶一钱五分 羌活一钱 广郁金磨冲,六分 旋覆花绢包,二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橘红一钱 赤白苓各二钱 光杏仁三钱 真猩绛六分 枳实一钱五分 竹茹一钱 桔梗一钱
改方去羌活、猩绛,加香附、橘络、秦艽。
二诊 汗出,肌表之邪由此外达,热势大退,遍体烦疼亦止,神情亦觉爽适。但脉仍带数,热退未楚,偏左瘕积阻滞,气道失宣,气短腋痛。脉数微滑,邪势渐去,湿热未清。再舍其标而治其本。
杏仁三钱 蔻仁三粒 橘红一钱 豆卷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云茯苓四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薏仁四钱 炒枳壳一钱 炒蒌皮三钱 炒苏子三钱
某 风温之后,恣食甜腻,酿湿生痰,肺降痹阻,以致热退不清,痰鸣气急,不能安眠。苔白不渴,脉左大,右部软滑。心胸不舒,气弱生寒,阳不旋转,恐喘甚汗脱。
葶苈子五分 杏仁泥三钱 茯苓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方通草一钱 炒苏子三钱 橘红一钱 白前一钱五分 旋覆花一钱五分 生米仁三钱
邹右 天燥太过,肺胃风热内烁,更兼肝火凌金,咳痰带血,沉迷多睡。脉数而滑。盖阴虚则火炽,其热势内蕴胸中,如烟雾弥漫,所以沉迷而多睡也。恐昏痉等变,从云瞻兄方中,参入扩清胸中之热。
黑山栀三钱 瓜蒌霜三钱 海浮石三钱 篾竹叶一把 真川贝五分 上濂珠三分,二味研极细末,调服
左 风温袭于肺胃,咳嗽壮热神烦,更兼天气亢燥,温燥之邪化气为湿,以致肺热脾湿相蒸,痰黄而稠。日来热恋不解,咳亦不止,形色瘦削,脉数小软。营气日亏,邪势留恋,若再缠绵,必生变局。治法惟有泄化邪湿,庶可保全元气耳。
大豆卷 杏仁泥 生薏仁 前胡 川贝母 桔梗 通草 滑石 炒瓜蒌皮 枇杷叶去毛
徐右 咳剧身热,痰稠头目昏晕,胁痛神烦不寐,脉数弦滑。此风温袭肺,化热内灼,适值经来,有暴喘之虞。
连翘三钱 天花粉二钱 桑叶一钱 光杏仁打,三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山栀三钱 川贝母二钱 甘菊花一钱五分 丝瓜子打,三钱 丹皮炭二钱 枇杷叶去毛炙,四片
二诊 咳嗽大减,而仍凛寒身热,汗不多达,痰色黄厚。脉数带滑,苔白心黄。邪热郁于肺胃,夹经未净,还恐神昏气喘之变。
炙麻黄后入,四分 光杏仁三钱 丝瓜子研,四钱 连翘三钱 枳壳一钱 煨石膏四钱 生甘草二分 紫丹参二钱 桔梗一钱 郁金一钱五分
杨右 外感风邪,内停饮食,身热头疼腹痛。时病情形,三日正炽。
池菊一钱五分 桑叶一钱 枳实一钱五分 范志曲二钱,炒 牛蒡子三钱 莱菔子炒研,三钱 桔梗一钱 焦楂炭三钱 苏薄荷一钱 杏仁三钱,打 广郁金一钱五分
二诊 身热已退,而脐上作痛,大便不行。脉象沉弦。寒滞内阻,宜小承其气。
川朴一钱 橘皮一钱 缩砂仁后入,五分 乌药一钱五分 焦楂炭三钱 枳实一钱 茯苓三钱 制香附二钱 生锦纹后入,二钱 煨生姜二片 佛手一钱
改方 砂仁五分 云茯苓三钱 制香附三钱 酒炒延胡一钱五分 枳壳一钱 煨瓦楞子五钱 金铃子一钱五分 陈香橼皮一钱五分 青皮一钱
锦翁 由咳嗽咽痛而致身热不解,汗出不能透渥,胸闷神烦少寐。脉象数滑,舌红苔白质腻。此风热之邪与湿相合,蒸腾于肺胃之间。症属风温,恐其化热。
泡射干七分 郁金一钱五分 黑山栀三钱 连翘三钱 范志曲二钱,炒 光杏仁三钱 枳实一钱 马勃一钱 桔梗一钱 莱菔子生研,三钱 大力子三钱 冬桑叶一钱五分
二诊 热势大减,苔亦稍化,然仍咳嗽不爽。湿邪留恋肺胃,再为疏化。
光杏仁三钱,打 郁金一钱五分 桔梗一钱 枳壳一钱 赤白苓各二钱 生薏仁四钱 粉胡一钱 薄橘红一钱 炒蒌皮三钱 滑石三钱 枇杷叶去毛,四片
张左 初起伤食吐泻,风温之邪乘势而发,平素内伏之痰与热相合,熏蒸于肺胃之间,以致热不外扬,咳嗽痰稠。上中两焦,为痰气所遏,则清津不能上升,口渴,舌干少津,中心灰炱①,小溲作痛。脉数而滑。症属风温挟痰,化热伤阴,今方旬日,恐转候之际,痰热内闭而致神昏发痉。拟清化痰热,参以救阴。即请商裁。
天花粉二钱 光杏仁去尖打,三钱 海浮石三钱 真川贝炒黄,二钱 北沙参四钱 冬瓜子四钱,打 大天冬三钱 白萝卜切片,一两五钱 肥知母二钱,炒 鲜芦根去节,一两 陈关蛰洗淡,一两 干枇杷叶去毛,四片
二诊 清化痰热,舌苔炱燥转润,中心霉黑亦化,溲痛已退,气逆亦平,脉亦稍缓。然内热未楚,还宜清化。
北沙参三钱 橘红盐水炒,一钱 鲜竹茹一钱五分 冬瓜子三钱 通草一钱 青盐半夏一钱五分 茯苓一钱 光杏仁三钱 薏仁四钱 枇杷叶去毛炙,四片
三诊 咳嗽气逆已定,胃纳亦得稍起。然肺胃之间,痰热未化,气不流布,津液不行,以致口燥舌干欲饮。右脉滑大。虚火挟痰,熏蒸胃口,恐起口糜。再引津上升,而导热下行。
细生地四钱 细木通四分 天花粉二钱 竹沥半夏一钱五分 海蛤粉三钱,包 细甘草三分 真川贝炒黄,二钱 冬瓜子三钱,打 白茯苓三钱 鲜竹茹盐水炒,一钱 活水芦根去节,一两 青竹叶十片
四诊 和阴降火,清化痰热,痰爽,舌干转润。的属津气不行,与津枯者有间。
南沙参四钱 竹沥半夏一钱五分 海蛤粉三钱,包 橘红盐水炒,一钱 川石斛四钱 川贝母炒黄,一钱五分 生薏仁四钱 茯苓三钱 炒竹茹一钱 枇杷叶去毛,四片
五诊 痰气渐化,津液流通,口渴已定,胃亦渐起。足见燥乃假燥,湿乃真湿,病之变态,足以惑人如此。
白茯苓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海蛤粉五钱,包 炒蒌皮三钱 甜杏仁三钱,炒 薄橘红一钱 炒川贝一钱五分 生薏仁三钱 生熟谷芽各一钱 枇杷叶去毛,四片(风温附冬温 温热 秋燥)
邵左 肺感风温,复以熬夜受寒,寒束热郁。由咽痛而致呛咳,痰不爽出,头胀恶寒。脉象沉弦。邪郁太阴,金失降令。拟辛温寒合方,以彻肺邪。
蜜炙麻黄四分 生甘草四分 蜜炙橘红一钱 茯苓三钱 前胡一钱 煨石膏二钱 光杏仁三钱 炒枳壳一钱 老生姜三片
二诊 辛温寒以彻肺邪,咳仍不减。脉弦微数。热郁于肺,再宜清金肃肺。
炙桑皮二钱 生甘草五分 淡芩一钱五分 茯苓三钱 冬瓜子四钱 地骨皮二钱 肥知母二钱 前胡一钱 川贝母二钱 枇杷叶膏五钱(咳嗽)
柳宝诒医案
李 咳嗽时作,痰出不爽,痰色胶粘光亮,间或声如拽锯,口苦气短,肌肉日削。此由内热冒风,郁于肺络。肺主灌溉,百脉失其润下之性,则相火反夹诸经之火上蒸耳。左寸弦数,此肝失制而木火愈张,心失养而君火遂旺也。右关细数者,肺胃俱以下降为职,肺气郁而上升,则胃亦失其下行之性,不能降其浊热,而胃亦郁而不畅也。右寸更细者,本经既有郁热,又为诸经之火所灼,肺气郁遏不宣也。其或声如拽锯者,金实不鸣也。气短者,壮火食气也。前以清燥救肺汤加清络开郁之品,痰渐能出,声亦略清,而火势仍在,则以盛夏火令,炎蒸火位,郁伏之热蕴于中,炎蒸之气灼于外,病有助而药无助,所以无大效也。拟以麦冬、石斛、芦根之甘寒,以清肺胃之火;洋参以润燥益气;桑皮、旋覆、枇杷以疏肺通络;杏仁、川贝以开郁消痰;蕴热素盛,以滑石、甘草导之。调理月余,定可就愈。
西洋参 麦冬 鲜铁斛 川贝 杏仁 桑皮 旋覆花 滑石(水飞) 生甘草 芦根 枇杷叶
加减:肝火旺则加焦山栀,甚则加蛤黛散;心火旺则加连翘,甚则加鲜生地;胃火旺则加重石斛,甚则加石膏,轻则减之。嗽止则去杏仁、川贝;痰多则加栝蒌仁、海浮石;肺气渐畅则去旋覆花、桑叶,重加西洋参,或加吉林参以补气。若苦寒之品,化火伤阴者,则须忌之。
另:甘蔗、梨肉、芦根打汁燉热温服,人乳亦可服。
钱 发热咳嗽,头痛脉浮数。温邪发于肺胃。当用辛凉疏散。
豆豉 荆芥 薄荷 大力子 杏仁 象贝母 橘红 淡芩 前胡 连翘 茅根肉 枇杷叶
赵 浊热蕴于肺胃,蒙及心包。热势晚重,时有谵语,咳嗽气逆,痰色干黄。姑与泄浊化热,冀得外解为幸。
鲜沙参 鲜生地 鲜石斛 生苡仁 冬瓜仁 紫蛤壳 桑白皮 粉丹皮 丝瓜络 广郁金 石菖蒲 鲜芦根 枇杷叶
翁 壮热无汗,咳促痰多。伏热新寒,阻于肺胃。舌白尖红,中带微灰;大解不行,恐其热燔于胃。拟用疏表肃肺、清泄胃腑之法。
鲜沙参 鲜石斛 淡豆豉 广橘红 白杏仁 生枳壳 瓜蒌皮 淡芩(酒炒) 前胡 象贝 连翘 桑白皮 霜桑叶 茅根肉 枇杷叶
二诊 汗泄热减,但咳逆未平。舌苔白厚,中灰。肺胃浊邪,蕴结未化。仍当肃肺疏浊,乃能得松。
鲜沙参 白杏仁 前胡 苡仁 郁金 橘红 生枳实 瓜蒌皮 黄芩 豆豉 旋覆花(绢包) 桑白皮 茅根肉 枇杷叶
沈 风温犯肺,咳嗽发热无汗。法当辛凉疏泄。
豆豉 大力子 杏仁 象贝 桑叶 广橘红 荆芥 前胡 桔梗 连翘
杨 时邪余热未清,蒸动胃中湿浊则口甜,新凉郁遏肺气则咳嗽。脉象软细弦数。当与疏肺清胃。
南沙参 前胡 杏仁 苏子 象贝 广橘红 佩兰叶 黄芩 苡仁 茯苓皮 尖槟榔 六神曲 麦芽
章 疹后余热留于血络,蕴热上蒸,肺金被灼,壮热喘促。姑与清阴肃肺。
鲜生地(薄荷六分同打) 归身 青蒿 丹皮 荆芥 蛤壳
钱 热邪郁燔于肺。壮热气促,脉数如沸,更兼咳逆胸痛。络伤吐血,金受火刑,须防喘促加重。
鲜沙参 鲜生地 丹皮 知母 滑石 黄芩 归须 橘络 桑白皮 连翘 银花 广郁金 参三七 茅根肉
丁 温邪夹痰饮上逆,肺气不得清肃。内热咳嗽,痰色带黄。法当疏降。
南沙参 杏仁 象贝 前胡 苡仁 苏子 旋覆花(绢包) 牡蛎 海浮石 枇杷叶 茯苓 橘络
某 形寒发热,咳嗽少汗。风温之邪袭于肺胃,脉数苔黄。法当清泄。
淡豆豉 杏仁 淡子芩 青蒿 鲜沙参 前胡
又 风温郁于肺胃。咳嗽痰腥,偏卧,肺金为热所伤。宜清热肃肺。
鲜沙参 苡仁 冬瓜仁 桃仁 桑皮 银花炭 蛤壳 川贝 知母 丹皮炭 黄芩 枇杷叶 大荸荠
朱 木火挟风温蕴热上升。左偏头目不爽,鼻流浊涕。宜清泄肝胆,兼佐宣上之意。
滁菊 黑山栀 鲜地(薄荷打) 丹皮炭 桑叶 夜交藤 桔梗 辛夷 蔓荆子 苦丁茶 银花 鲜竹叶
马 鼻气上通于脑,下通于肺。今鼻塞涕多头痛,自有风邪内客。风为清邪,其在上,脑既不通,肺气自闭。肺主气,而与大肠相表里,此气阻便闭之所由来也。脉左关微弦,右涩滞。清上焦肺为主,勿急急峻通大便,致伤阴为要。
白杏仁 桑叶 菊花 淡芩 薄荷 苡米 郁金 川贝 黑山栀 橘红 火麻仁 蒌皮 莱菔子 鲜荷叶
又 老年风温屡清未尽,病经匝月①,而仍有背寒头痛鼻塞等象。大便闭,小便少,口渴喜热饮,咳嗽喉痒,左脉弦数,右脉虚软。此必有余风内郁,干犯肺金,金气不宣,肃降无权而致。轻剂不见中病,重药又非所宜,拟疏风以澈余邪,宣肺以通腑气,未识能得中窍否?
苏梗 桔梗 桑叶 杏仁 紫菀 郁金 川贝 甘草 茯苓 蛤壳 荆芥 枇杷叶 青葱管
吴 风温作咳,必伤肺胃之阴。以阴虚之质,咳嗽两月乃平,熏灼无疑。脉象细而带数,舌色红而少苔,悉属阴伤见象。善后之法,当清养肺胃之阴,勿使余热留恋,庶几复原。
南北沙参各 西洋参 麦冬 金石斛 小生地 川百合 上毛燕窝 紫蛤壳 橘红 白苡仁 川贝
二诊 前方清养肺胃,是因病后而设。人身五脏属阴,主藏精而不泻。阴虚之体,脏阴必亏。凡阴之亏,心肾居多,而见病则肺胃为甚。平时调摄,当补益心肾以滋水,可以生木清心,即可以保肺也。
人参 丹参 生熟地各 天冬 白芍 山药 丹皮 泽泻 茯神 牡蛎 枣仁 莲子
金 时邪初愈,余热未净。偶而冒风即发热,此营卫气虚所致。惟舌质光红无苔,胃阴先伤,是内热因之留恋。方以养阴为主,佐以疏畅营卫。
洋参 麦冬肉 霍石斛 细生地 豆豉 青蒿 黄芩 丹皮炭 广皮 生甘草 砂仁 茅根(风温)
戎 内热咽燥,痰热先蕴于肺。今春劳倦感邪,肺络被其窒塞,咽干失音,内热愈甚,右脉虚细,左脉按之弦数,舌苔浊腻。痰浊壅而肺气窒,内热甚而肺阴伤,本虚标实,法当两面兼顾。
马兜铃 紫菀 旋覆花 洋参 鲜沙参 白薇 丹皮炭 冬瓜子 苡仁 海浮石 蛤黛散(包) 元参 小生地(炒) 芦根 竹叶茹(咳喘)
雪雅堂医案
风温郁肺,咳痰黄浊,咽痛鼻塞,治在手太阴。
苦杏仁 浙贝母 鲜竹茹 瓜蒌皮 牛蒡子 冬前胡 桑白皮 桑叶尖 大射干 薄荷梗
感冒风邪,痰嗽头痛,不饥寒栗,误服温散,其势益甚,口渴无溺,脉弦数浮促。症系风温,既服温散,热得风而更炽也,舌绛无津,亟宜清化。
桑叶 知母 菊花 杷叶 冬瓜仁 花粉 栀子 元参 贝母 鲜梨汁
平时肝阳体质,因患风温,外寒挟内热,头痛如劈,畏寒发热,口渴恶心,抽搐,肌舌麻疼,腹内风蜜,脉象缓大模糊,勾起其肝风鼓荡,其温邪须防痉厥内闭,辛凉甘寒宜之。
羚羊二钱 桑叶三钱 天麻二钱 生地三钱 荆芥一钱 白芷二钱 川芎二钱 羌活一钱 石膏二钱 蝉蜕一钱 石斛三钱 蔓荆三钱
又
元参三钱 丹参三钱 犀角一钱 竹茹三钱 钩藤二钱 天麻二钱 菊花二钱 蝉蜕一钱 蔓荆三钱 连翘二钱 桑叶三钱 石斛三钱
王书年世伯 发热微渴,面垢汗出,便短神昏,呻吟声细,左手脉细,右手脉大寸甚,风温犯肺,误服小柴胡汤、犀、羚等药,幸未引邪逆传,始终尚在肺耳。
冬桑叶 川贝母 北杏仁 川石斛 淡竹叶 飞滑石 大生地 干梨皮 鲜苇根
王 风温咳,脉右大,轻清宣扬解之。
冬桑叶三钱 南杏仁三钱 南沙参三钱 瓜蒌皮二钱 干苇根三钱 生甘草五分 川贝母二钱 雪梨干三钱
右手脉大,风温内袭,咳吐黄痰,治在手太阴。
甜杏仁 生薏米 枇杷叶 浙贝母 桑白皮 鲜竹茹 干苇根 瓜蒌皮 牛蒡子
张仆 右寸数大,鼻塞干燥,咳痰腥黄,风温伤肺,清解辛凉宜之。
冬前胡三钱 川连翘二钱 浙贝母二钱 牛蒡子三钱 苦桔梗钱半 嫩桑叶三钱 薄荷梗钱半 川银花三钱 川青蒿三钱 淡竹叶二钱
仲甫 风温伤肺,鼻塞胸闷,痰咳轻扬,宣通流利肺气,俾治节从权。
苦杏仁 牛蒡子 薄荷尖 冬桑叶 瓜蒌皮 浙贝母 枇杷叶 路路通 川郁金 苍耳子
医案摘奇
亲翁周趾祥,有病邀诊,时方二月中旬,见其壅棉被二层,内着重裘,语声浑重,尺肤略热,脉弱汗微。余曰:不过表受热耳,无大病也。翁谓昨晚卧即不安,自四更至今,烦躁更甚,几至昏不知人。余曰:今春阳大升,势将雷雨,余已衣夹矣,君即稍畏寒,亦多至薄棉已足,以春暖之时,着严寒之具,非酿病耶?遂为书生脉散加生芪、花粉、丹皮、青蒿子,并嘱其速撤被裘而安。此乃失之过温,未能得中而致病者也。(病中调护失宜)
邵兰荪医案
安昌叶 风热头胀,脉数,气轮红,外寒内热,心悸。宜清疏为稳。(九月十二日)
冬桑叶三钱 木贼草钱半 人中黄八分 淡竹叶钱半 焦山栀三钱 夏枯草二钱 甘菊二钱 蜜银花三钱 蕤仁钱半 生石决明六钱 光杏仁三钱
清煎,二帖。
又 风热未清,脉小数,不时汗出,厥阳上越则热,仍遵前法加减为妥。(九月十七日)
冬桑叶三钱 生牡蛎四钱 青葙子三钱 穞豆皮三钱 甘菊二钱 丹皮三钱 刺蒺藜三钱 女贞子钱半 茯神四钱 焦栀子三钱 蕤仁一钱
清煎,三帖。
又 舌微黄,脉弦细数,午后寒热不清,姑宜清少阳为主。(九月二十二日)
青蒿钱半 遍钗斛三钱 淡竹叶钱半 女贞子钱半 炙鳖甲三钱 蕤仁一钱 刺蒺藜三钱 通草钱半 丹皮二钱 生石决明五钱 冬瓜子三钱
清煎,四帖。
介按:此症外因感冒风热,内因肝胆郁热。第一方清热疏风;次方因厥阳上越,不时汗出,参用女贞子、穞豆皮,加减恰好;第三方,因此时外邪已去,少阳之郁热未净,以致午后寒热,治以清少阳,平肝热。方法亦佳。(风)
遗风漏 风温发热咳嗽,气急不耐,脉弦数,舌厚腻。症势非轻,宜治防变。(元月二十九日)
姜半夏三钱 莱菔子三钱 前胡钱半 枳壳钱半 光杏仁三钱 连翘三钱 焦山栀三钱 花粉三钱 霜桑叶三钱 象贝三钱 广橘红一钱 引竹肉一丸
二帖。
介按:风温先伤肺分,肺气不舒,以致咳嗽气急,脉数舌腻。治法大忌辛温汗散,宜与辛凉轻剂,肃降肺气,清解表邪。姜半夏虽能消痰止咳,尚宜慎用。(温热)
曹沧洲医案
左 风温热入营分,身作痒,淹缠①之症。不易速效。
桑叶三钱 豨莶草三钱,制 生米仁四钱 白茅根一两,去心 白鲜皮三钱 赤芍三钱五分 连翘三钱 丹皮二钱 银花三钱 粉萆薢四钱(风温湿热附伏邪伏暑)
左 形寒灼热,头胀干呕,咽痒欲咳,咳不畅,脉微数。湿痰中阻,外袭风温,宜宣泄涤邪主之。
广藿梗三钱五分 鲜佩兰三钱五分,后下 苦杏仁三钱,去尖 赤苓三钱 前胡三钱五分 白蒺藜四钱,去刺 象贝四钱,去心 泽泻三钱 牛蒡子三钱 赤芍三钱五分,炒 枳壳三钱五分,炒 桑枝一钱五分,切(风温湿热附伏邪伏暑)
右 作寒发热,腹痛,舌糙垢,口干不寐,按之腰下酸痛。风温邪滞交结。未可泛视,勿忽。
桑叶三钱 牛蒡子三钱,勿研 生米仁三钱 川石斛四钱 丹皮 鲜生地 赤苓 朱连翘 赤芍 白蒺藜 泽泻 夜合花 炒谷芽五钱(风温湿热附伏邪伏暑)
左 寒热退而复作,面浮渐退,咳嗽较稀,气急头晕而重,溲通便闭,脉浮数。风得温而化火,火性炎上,鼻衄色鲜。宜清化泄降。
桑叶三钱五分 白蒺藜四钱,去刺 桑白皮三钱五分 滑石四钱 丹皮三钱五分 石决明四钱,杵 大腹皮三钱五分,洗 赤苓三钱 甘菊三钱五分 赤芍炭三钱 炙鸡金三钱 泽泻三钱 陈麦柴三钱(风温湿热附伏邪伏暑)
左 频咳不畅,夜来寒热,脉数。风温留恋肺经,非透达不可。
淡豆豉三钱 白蒺藜四钱,炒,去刺 冬瓜子七钱 苏叶三钱五分 前胡三钱五分 防风三钱五分 白杏仁四钱,去尖 陈皮一钱 牛蒡子三钱 荆芥三钱五分,炒 象贝四钱,去心 枳壳三钱五分 桑枝一两,切(风温湿热附伏邪伏暑)
右 内热,满口红碎,舌尖起腐作痛妨食,大便闭,溲少。风温留恋,最防转重。
桑叶三钱 黑山栀三钱五分 银花三钱五分 白茅根一两,去心 牛蒡三钱 连翘三钱 甘中黄①一钱 朱灯心五分 赤芍三钱 竹茹三钱 飞中白三钱五分,包 通草一钱(风温湿热附伏邪伏暑)
左 表热盛衰不定,大便溏泄,溲少,舌黄垢。风温痰滞交郁,宜表里两治。
广藿梗三钱五分 枳壳三钱五分 茯苓四钱 钩勾三钱,后下 白蒺藜四钱 六曲四钱 大腹皮三钱 泽泻三钱 赤芍三钱五分 楂炭三钱五分 莱菔子四钱 炒麦芽五钱,包 佩兰三钱五分,后下
左 往来寒热,头痛咳嗽胸痛,连日鼻衄,舌少苔,咽关红。风温互郁,最易转重。
淡豆豉三钱 连翘三钱 白杏仁四钱,去尖 赤芍三钱五分 白蒺藜四钱,炒去刺 黑山栀四钱 象贝五钱,去心 丝瓜络三钱五分 枳壳三钱五分 鲜生地五钱,同豆豉三味打 竹茹三钱五分 通草一钱 桑枝一两(风温湿热附伏邪伏暑)
左 形寒发热,盛衰不定,汗少头胀,胸闷,腑气不通,小溲尚利。风温内郁,最虑转重。
淡豆豉三钱 白蒺藜四钱,炒,去刺 六曲三钱,炒 连翘三钱 香青蒿三钱五分 枳壳三钱五分 莱菔子四钱,炒,研 车前子四钱,包 赤芍三钱五分 竹茹三钱 象贝四钱,去心 泽泻三钱(风温湿热附伏邪伏暑)
左 风温阻痹肺气,咳逆痰多,咽关红碎,哽痛,舌尖亦碎,二便不多,夜来微热。宜表里两治,以防转重。
冬桑叶三钱 前胡三钱五分 象贝四钱,去心 莱菔子四钱,炒 牛蒡子三钱 白前三钱五分 枳壳三钱五分 山慈姑七分,去毛筋 赤芍三钱 白杏仁四钱,去尖 竹茹三钱 通草七分 枇杷叶四钱,去毛筋,包(风温湿热附伏邪伏暑)
右 表热三日,但头汗出,口淡腻,舌白黄垢,二便俱通,脉弦数。风温痰热互郁,防连热转重。
淡豆豉二钱 淡芩炭三钱五分 枳壳三钱五分,炒 滑石四钱,包 黑山栀三钱 橘红一钱 竹茹三钱 泽泻二钱 赤芍三钱五分 制半夏三钱五分 连翘三钱 桑枝一两,切 干佩兰三钱五分,后下(风温湿热附伏邪伏暑)
右 风温客肺,肺气上逆,不能安卧,脉数。最防伤肺动营,须加意静养为要。
蜜炒前胡三钱五分 象贝四钱 粉甘草三分 川石斛四钱 白前三钱五分 冬瓜子一两 丝瓜络三钱 生蛤壳一两 白杏仁四钱 橘白一钱 茯苓四钱 枇杷露一两
咳逆,咽痒音闪②,起经三月,脉不扬。防纠缠不已。
归身三钱五分 白杏仁四钱,去尖 生蛤壳一两,先煎 玉蝴蝶三分 赤芍三钱五分 象贝四钱,去心 竹茹三钱 通草一钱 款冬花蜜炙,三钱 冬瓜子七钱 茯苓四钱(咳嗽门)
左 风邪上受,首先犯肺,肺邪不达,失其清肃下行之权,咳逆痰多,大便带血,头目不清,脉不畅。宜宣泄涤邪,以防转重,免伤肺气。
前胡三钱五分 苦杏仁四钱,去尖 款冬花三钱五分 枇杷叶三钱,包 白前三钱五分 象贝五钱,去心 白蒺藜四钱,去刺 泽泻三钱 牛蒡三钱 赤芍三钱 茯苓四钱(咳嗽门)
左 风温上受,首先犯肺,咽痒气冲作咳,痰多。今得风温留恋,急须透邪外达,勿使纠缠生波为幸。
前胡三钱五分 桑叶三钱 枇杷露一两,冲 赤苓三钱五分 白前三钱五分 冬瓜子五钱 象贝五钱,去心 桑枝一两 白杏仁四钱,去尖 生蛤壳一两 竹茹三钱 海浮石四钱(咳嗽门)
右 风温郁肺,肺气失宣,咳嗽咽痒,神疲,脉数不扬。当疏泄治之。
紫菀三钱五分 牛蒡子三钱五分 桔梗一钱 款冬花三钱五分 白前三钱五分 白杏仁四钱,去尖 生草三分 赤苓三钱 前胡三钱五分 象贝四钱,去心 冬瓜子七钱 丝瓜络三钱五分 加枇杷露一两,冲服(咳嗽门)
左 风温郁肺,咳嗽音闪。防伤络损失血。
苏叶三钱五分 紫菀三钱五分,蜜炙 白杏仁四钱,去尖 橘白一钱 前胡三钱五分 白前三钱五分 象贝四钱,去心 生草四分 牛蒡三钱 冬瓜子一两 款冬花三钱五分,蜜炙 枇杷露一两,冲服 加炒黑荆芥三钱五分(咳嗽门)
方(世兄) 咳嗽吐痰极多,脉数。风温郁肺胃,宜泄化主之。
桑叶三钱 牛蒡三钱 莱菔子三钱,炒 瓦楞壳杵,七钱,先煎 白杏仁四钱,去尖 陈皮一钱 白前三钱五分 生米仁三钱 象贝四钱,去心 山慈姑七分,去毛,切 款冬花三钱五分,炙 通草一钱 加丝瓜络三钱五分
方(小姐) 风郁化热,咳久渐转顿嗽,鼻衄,脉数。宜清润肺胃。
桑白皮三钱五分,蜜炙 白杏仁四钱,去尖 煅瓦楞壳一两,先煎 茯苓四钱 款冬花三钱五分,蜜炙 川贝二钱,去心 海浮石四钱 白前三钱五分 苏子三钱五分,炒 冬瓜子一两 橘白一钱 川石斛三钱 加枇杷露一两,温服(咳嗽门)
上池医案
积受风温时邪,头痛体酸,发热,大便有血,体痛无汗,和营调理。
荆芥 黄芩 淡豆豉 蔻仁 青蒿 赤芍 杏仁
风热伤肺,头痛体痛,必须汗透,防发痧疹。
荆芥 杏仁 元参 橘红 大力 淡豆豉 黄芩
脉细数,舌紫有刺,体酸有汗,风化为热,清散调理。
淡豆豉 川斛 茯苓 大力 黑栀 连翘 竹叶
风温发热,有汗不解,头痛肢麻,清散化邪。
归身 大力 连翘 滑石 花粉 秦艽 杏仁 槟榔 枳壳
头痛发热,口干舌白,此风温夹食,病初起,邪在募原,开此达之。
柴胡 黄芩 草果 槟榔 赤芍 知母 厚朴
平素操劳,营分之虚不待言也。天时骤热,热气如蒸,酷热之中,劳动努力,必然有汗,猝然凉风外来,从此热邪里伏,热闭而汗亦闭矣。书云风温症、风热症,即此是也。发热五六日,烦闷口渴,从未得汗,亦不得寐,频频哕恶,何以纳谷,初起不过肺胃病,风邪久而热伤营分,鼻衄咯血,总是络伤血上溢也。今已六十矣,未得汗何以退热?不凉血何以清热?热化邪解,譬之云行雨施,自然得汗矣。拟泻心开上膈之结,凉血清营分之热,佐以豆豉除烦,里郁芳香彻邪,合表里通三焦而分头绪,随处开此,庶其有济欤。
姜汁炒川连 香犀尖 丹皮 杜藿梗 青荷叶边 淡豆豉 鲜生地 赤苓 竹茹
此风温发热,邪从肺胃而受,鼻衄头痛,温邪上干,宜:
荆芥 连翘 细生地 赤苓 大力 羚羊角 黄芩
风温从表而受,清肺可以止嗽化痰。
桑皮 骨皮 杏仁 薄荷 丹皮 川贝 橘红 甘菊
平素多郁,所咳嗽久而不愈,肺主气,气郁常嗽,近感风热,先与清理。
薄荷 桑叶 杏仁 川贝 元参 橘红 梨肉
风热未清,腹痛里急而便溏,肺与大肠相表里也。
前胡 杏仁 麦芽 甘草 桑叶 黄芩 砂仁
风热温邪,从表入里,汗不达必泄泻。
柴胡 连翘 赤芍 淡豆豉 薄荷 淡芩 赤苓 橘红 生草 姜皮 枣
风热伤肺,咳嗽无汗,先与开泄。
淡豆豉 白蔻仁 橘红 赤苓 杏仁 黄芩 蒿梗
咳嗽面浮,呛而痰少,时有寒热,风温伤肺,有汗不解也。
薄荷 杏仁 前胡 玉竹 青蒿 大力 桑叶 橘红 黄芩
此风温时症,春夏之风热,令行风中有热,受风即受热也。风热之邪,无不从肺胃而入,肺主表,胃主里,肺胃俱病,发热烦躁,从此咳呛气逆,吐痰吐沫,痰中带血,或咳而纯血。书言:阳络伤则血上溢也。要知肺主气,亦主降,肺气失降,上逆则咳呛而不得卧,逆而不降,右侧胁肋引痛,是咳震动脉络也。脉右寸关数且滑,是痰是火,风火交煽,汗泄如蒸,汗是风热并发,非虚汗。嘉言有温邪忌汗之说,寓言不可发汗以泄真气。就病论治,以清肺降逆为主,气平热退,血自除也。宗喻氏清燥法。
枇杷叶 鲜竹茹 川贝 川斛 茯苓 米仁 石决明 小生地 藕汁磨冲三七
也是山人医案
凌(四十) 风温上受,咳嗽恶心,鼻塞脉大。
象贝母一钱五分 泡白杏仁三钱 栝蒌皮一钱五分 牛蒡子炒研,一钱五分 橘红一钱 黑山栀一钱五分 霜桑叶一钱 桔梗一钱(咳嗽)
陈(二二) 风温外袭肺卫,寸口脉大,身热恶寒,头晕且痛,拟轻剂宣通。
牛蒡子炒研,一钱五分 杏仁三钱 连翘一钱五分 象贝去心研,二钱 桔梗一钱 枳壳一钱 霜桑叶一钱
林(四一) 头旋脉大,身热恶寒,风温外袭肺卫所致。拟轻扬上焦。
桑叶一钱 连翘一钱五分 黑山栀一钱五分 象贝母二钱 杏仁三钱 钩藤二钱 牛蒡子一钱五分(风温)
归(十八) 风温外袭肺卫,咽痛,辛以散之。
桑叶一钱 马勃三分 连翘一钱五分 象贝一钱五分 桔梗一钱 黑元参一钱五分 牛蒡子三钱
许(廿八) 风温外袭肺卫,鼻塞咽痛。
牛蒡子三钱 杏仁三钱 嫩元参一钱五分 象贝母一钱五分 桔梗一钱 连翘一钱五分 霜桑叶一钱 马勃三分(咽喉)
孟河费绳甫先生医案
吴仲祥之子德如,发热头痛,口干腹痛。诊脉浮弦急滑,外感风热,内停湿滞。方用牛蒡子钱半,薄荷叶一钱,香豆豉三钱,冬桑叶一钱,粉甘草五分,神曲四钱,香谷芽四钱,淡竹叶三钱。一剂,汗出热退,便通而痊。(感冒)
阮氏医案
李 诊脉浮短,舌苔燥白,风温伤于手太阴经。气不化津,渴饮而多痰。营不和卫,发热而恶寒。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法。
苏薄荷八分 北桔梗八分 牛蒡子一钱半 淡豆豉二钱 荆芥穗八分 苦杏仁一钱 连翘壳二钱 淡竹叶一钱半 瓜蒌皮一钱半 菴竹络一丸
又 舌苔黄,脉洪数,累及阳明燥金,口渴身热未除,痰嗽仍然。再清阳明表里,以润肺化痰佐之。
粉葛根一钱半 瓜蒌皮一钱半 连翘壳一钱半 大力子一钱半 亳花粉一钱半 菴竹络一钱半 淡竹叶一钱半 川贝母一钱半 川石斛二钱 川通草八分 川朴花八分
盛 右关脉浮数,舌苔微白,风温夹湿,伤于手足太阴。肺气上郁则咳嗽,脾湿下流则便溏,兼之阳气独发,热而无寒。治以辛凉解表兼利气,佐以淡渗清热而和脾。
连翘壳一钱 淡豆豉一钱 荆芥穗八分 苦杏仁一钱 鼠粘子一钱 苏薄荷八分 北桔梗八分 淡竹叶八分 生谷芽二钱 赤茯苓二钱 紫川朴八分 川通草八分
江 风温夹湿,身热咳嗽,口干痰滞,不思纳食,脉象浮数,舌苔燥白,当从手足太阴主治。
苏薄荷八分 大力子钱半 苦杏仁钱半 广郁金八分 北桔梗八分 连翘壳钱半 菴竹络钱半 川贝母八分 佩兰叶八分 川朴花八分 川通草八分
吴 寸脉浮滑,关脉细数,舌苔厚腻黄燥。此系风温夹湿,身热口干,咳嗽多痰,痰中见血,大便溏泄,不思纳食,当从手足太阴主治。
苦杏霜钱半 扁豆壳二钱 紫川朴八分 仙制夏钱半 白蔻花八分 淡竹叶钱半 鲜竹茹一丸 川通草八分 益元散二钱 连翘壳二钱 鲜杷叶一幅,去毛 茅草根六钱
又 诸症悉平,第以痰湿未清,再进化痰润燥法。
仙制夏钱半 炙甘草八分 鲜杷叶一幅,去毛 川石斛三钱 广橘络八分 苦杏霜钱半 鲜竹茹三钱 茅草根六钱 白茯苓二钱 浙贝母钱半
谢 风温夹湿,头痛身热而汗瓿瓿,周身痹痛沉重,大便溏薄,口干咳嗽,神气不清,糊言乱语,苔黄脉数,法以清热利湿为主治。
炒山栀三钱 生苡仁三钱 淡竹叶钱半 淡黄芩钱半 连翘壳三钱 苦杏霜钱半 水法夏钱半 水云连一钱 汉防己钱半 益元散三钱 广郁金钱半
叶 风温夹湿,痰火交炽,未免津液受伤,清肃之令不行,是以口干渴饮,气粗咳嗽,寤时稍有谵语。阳明湿热上蒸,口内两旁结成白屑,舌苔黄燥,脉象洪数。治宜清火消痰,佐以芳香化浊。
黑犀角一钱 鲜芦根四钱 鲜竹茹二钱 河南花三钱 真川贝二钱 鲜杷叶二幅,去毛 川通草八分 连翘壳三钱 至宝丹一颗
又 药经奏效,病已转机,再加进养液,稍加清补。
鲜石斛二钱 鲜芦根三钱 鲜香附八分 真川贝二钱 鲜竹茹二钱 鲜杷叶二幅,去毛 方通草六分 广郁金八分 西洋参六分
复诊:
西洋参八分 叭杏仁二钱 大破冬二钱 鲜竹茹钱半 耳环斛二钱 真川贝二钱 大角参二钱 广橘络八分 炙甘草八分
复诊:
驴胶珠钱半 京杏仁钱半 炙甘草八分 西洋参八分 川贝母钱半 霍石斛八分 广橘络八分
上药煎送黑锡丹三分。
复诊:
西洋参八分 黑驴胶一钱 叭杏仁一钱 广橘络六分 淡苁蓉一钱 霍石斛一钱 川贝母一钱 灵磁石钱半 紫沉香三分
复诊:
别直参六分 甘杞子钱半 炙甘草六分 淡苁蓉钱半 炒处术一钱 灵磁石二钱 青盐皮八分 宋公夏一钱 白茯苓钱半
郑 大衍①之年,病受风温,前医温散太过,内动风阳上旋,头痛不堪,以及左胁等皆痛,身大热,稍嗽,口渴,舌苔燥而灰白,脉象洪数,先进清热平肝,续后再商。
杭菊花钱半 连翘壳钱半 淡芦根二钱 石决明三钱 鲜桑叶五幅 淡竹叶八分 生竹茹一丸 天明麻八分 山栀壳钱半 苦杏仁钱半 广郁金八分 川通草八分
复诊 头痛身热稍愈,脉象弦紧,舌苔燥白,口渴痰多色黄,嗽时左边胸胁痛甚,难为转动。再以化痰降气药治之。
戈制夏八分 菴竹络二钱 白胆星钱半 桑白皮二钱 白竹苓三钱 广橘络八分 楝川贝钱半 瓜蒌皮二钱 光杏仁钱半 炙甘草六分 炒枳实六分 紫沉香六分,冲
又 诸症悉减,仅胁痛、痰气、口燥未平。
生竹茹二钱 仙制夏钱半 油沉香六分 淡芦根二钱 白茯苓二钱 真川朴六分 炒枳实六分 亳花粉二钱 水炙草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