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人生四大喜:一
- 论如何为古代婚姻添砖加瓦
- 老茶梗
- 4061字
- 2019-09-23 13:16:11
要嫁给李俊生的事情过了明路,谢灵姿高兴得像个熟透了的石榴——咧着嘴就一直合不上。虽然闹了一个上午,但她还是高高兴兴地回屋里换衣服准备出门。
女儿乐哈哈,身为亲娘的谢娘子却一脸忧愁,“也不知纵容了她,是好还是坏。”
谢灵安已经赐婚,自然不可能像谢灵姿那样去城外桃花溪玩耍,她听闻淡然一笑,“伯娘不必担忧,阿姊如今高兴便好,至于以后……左右有谢家替阿姊撑腰,谅他也不敢如何。”谢灵安作为未来的太子妃乃至未来的皇后,说这话是很有底气的。
谢娘子当即转忧为喜,她拍拍谢灵安的手安慰道,“为难你了。”当妹妹的却要替姐姐出头。
谢灵安摇头,“不为难。”
桃花溪,就在城外,溪水从城中流出,滋润了溪边的桃林,眼下正是花期,枝头绚丽多姿,遥望一片迷幻灿烂之色。
谢灵姿赶到桃花溪时,已近中午,沿着溪流走势的岸边已经铺好了一张张草席,佳人才子们各在溪的两岸,三五成群,席地而坐,一边隔着浅且清的溪水与心意之人谈笑,一边与同伴享用素糕淡酒。
桃花簌簌,溪水潺潺,微风拂过,不知暗香从何处来,更不知情愫从何处起,春心萌动的小郎君小娘子们,大多面颊如粉,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是也。
穿着一身胭脂红裙裳的谢灵姿一眼就找到了李俊生,无他,其他郎君或衣着素雅或华丽鲜亮,但没一个如他这般,衣服颜色素雅低调、花样骚气醒目——幸好他的颜值撑住了这套怪异奇特的衣裳。
李俊生对面的溪边,已经坐满了一群含情带怯的小娘子,谢灵姿毫不犹豫地挤过去,坐到了最前头,完全不理会身边那些敢怒不敢言的小娘子们又气愤又哀怨的眼神,她扬着灿烂的笑容,脆生生地叫道,“李郎君~”
正与他人交谈的李俊生回首,含笑对她点头示意。
谢灵姿得到了对方的回应,心里美滋滋的:长得这么俊俏,跟她很般配。她心痒痒的,总想要做些什么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左右上下查看四周,见桃花正浓艳,便站起来折下一支深红桃花,用随身携带的手帕包着,朝溪对岸的那人抛去,她准头不错,那桃枝正好撞到李俊生的胸口,掉落在怀中。
李俊生感觉到有东西掉落,下意识伸手揽住,低头一看,一方浅青色帕子散落在怀中,露出一支娇艳的桃花,他抬头望去,溪水对岸的那红衣女郎正笑盈盈地望着他,眼里是直截了当的欢喜,他心头一颤连忙避开视线,只觉得身体有些燥热,许是这酒喝多了,他心想。手中的东西顿时成了烫手山芋,收下也不是,丢了也不是。
谢灵姿觉得他的反应很有趣,连忙弯腰捞起溪中流过的觞,对着李俊生念道,“桃红三百里,深处有人家。渔翁坐溪头,妻问得鱼否?”念罢饮酒,然后又往里倒酒,把觞放回到水中,拨动水花,将觞推向他那边。
这诗表面上是描写隐者居桃源的幸福生活,但在场的人,谁都听出了其中的意味。
李俊生还没做出反应,他旁边的伙伴倒是纷纷起哄叫好,唯恐他害羞不敢回应,有好事者甚至捞起了那谢灵姿用过的觞,硬塞入李俊生的手中,并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李兄,快对!”
李俊生抓着觞,饮也不是,放也不是,又见对岸的那女郎两眼亮晶晶,仿佛其中藏着两团小火焰,把自己的脑子烧得一塌糊涂,原本才思敏捷的脑子顿时不中用了,什么都想不起来。
李俊生有些狼狈地移开视线,心想:这京都的小娘子,真大胆!青天白日地就那么直勾勾地看人。
京都的小娘子们:不,我们不背这个锅!谢谢!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伙伴们又催促李俊生应答。
他想了想,不忍伤了谢灵姿的颜面,便折中地作了一首诗,“粉霞换绿绮,果青非采时。何不待秋日?自有压枝低。”
枝头的桃花褪去,长满了绿叶;桃子青涩并不适合采摘;等到秋天,熟透的桃子压得树枝低垂,自然会有人来采摘。李俊生的诗,可以说是暗示二人不适合,让谢灵姿另寻他人。
但谢灵姿不这么想,她觉得李俊生在暗示她:让她等他,等他金榜题名后就提亲。所以觉得目的达成的谢灵姿,满脸通红地跑了。
还举着殇的李俊生看着欢欢喜喜离开的谢灵姿: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所以说,古人太过含蓄就是容易出误会,尤其是个人的脑洞不一样的时候,做阅读理解都能做出截然相反的答案。
“姿娘,咱们这是回去了吗?”春芽跟着她后面询问。
“还那么早,回去干嘛啊?”谢灵姿笑得两眼弯成月牙,“去荷角街!”
主仆二人到了荷角街李家,谁知大门是锁了的。扑了个空的谢灵姿立即叫轿夫抬她去庆生茶馆,果真在二楼的包间找到了花乐乐。
谢灵姿一推门进去,见到花乐乐在写话本,玩心顿时升起。一边示意春芽把门关上,一边冲花乐乐虚虚行个礼,笑嘻嘻地道,“儿媳在这见过婆婆啦~”
花乐乐吓得手头一抖,毛笔尖“啪嗒”一声,戳到纸面上,原本写好的稿子顿时被涂成了一朵巨大的墨花。
偏偏作恶者无知无觉,还一屁股坐在她旁边,自觉善良又委婉地发表点评,“这字宛如稚童所作,嗯,进步的空间很大。”
花乐乐觉得有些头疼。
谢灵姿也不用她找话题,自顾自地说道,“我家同意了,等过几日皇榜贴出来,您就可以差人到我家提亲了。”自李俊生参加会试,有门路的老王爷早就托人关注他的情况,得到了内部消息的谢灵姿对于要嫁给李俊生一事,是信心满满的。
“灵姿啊,成亲不是小事,除了要得到双方家长的同意,”花乐乐开始委婉地劝道,“还要两情相悦、情投意合,是不是?免得佳偶变怨偶、良缘变虐缘,多不好啊?”
“花姨说的是!”谢灵姿点点头赞同,她抢在花乐乐开口之前飞快说一句,“令郎也心仪小女子~所以咱们是良缘!”
花乐乐被这句话镇住了,张开的嘴巴一翕一合,像条离了水的鱼。她觉得世界变化得太快,她这个老大姐有些跟不上这些年轻人的思维了。前几天俊生还说自己没有喜欢的对象呢,怎么今天就变成心仪谢灵姿了?
“我可没骗你!”谢灵姿认真地说,“今天在城外的桃花溪,他亲口说的,春芽——”她扭头看春芽,“李郎君那首诗最后两句怎么说?你念给花姨听!”
“‘何不待秋日?自有压枝低。’”
花乐乐听了,也觉得有那么一点意思在里面。要是俊生真的想娶谢灵姿,花乐乐还真想不出什么反对的理由,毕竟谢灵姿的条件,便是放眼京都,那也是数一数二的,说句不好听的,俊生就是真当上了状元,别人也觉得是他高攀,癞蛤.蟆吃到了天鹅肉。
如此一想,花乐乐便释然了,心里开始计划要请哪个媒婆上门提亲,准备什么样的聘礼,老家的人要不要请上来喝喜酒……
误会,就是这样来的。
三月初六,春日熙和,皇榜贴出来了,张贴处挤满了观看的人。因古代文盲较多,张贴处设有专门的人读榜,读榜人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每念到一个名字,现场拥拥挤挤的人群某处便响起一阵欢呼,“中了!中了!”、“恭喜X兄。”
没听到自己想要的名字的,则紧盯着远处的皇榜,眼含期待又神色紧张不安。
花乐乐和李俊生赶到现场时,皇榜还没贴出来,但现场已经人山人海,他们挤不进去,只能在外围候着。
上榜的名额有限,一连听了几个都不是,花乐乐觉得自己的手心已经被汗浸湿透了。终于——
花乐乐听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进士甲科,李俊生,象兴府城人士——”当即激动得眼泪都流了出来,她语气哆嗦地道,“俊生,俊生,你听到了吗?”
十年寒窗终于得到回报,李俊生也很激动,但时下的文化人讲究君子不以物喜的逼格,所以他的表情还算克制,语气有些颤抖,“娘,我听到了。孩儿中了!”
边上有认识他的,不认识他的人,纷纷冲二人恭喜道贺,皇榜念毕,又有那穿着威风喜庆的黄衣侍卫骑着骏马飞驰而出,按照考生提供的地址去上门报信。
整个大街如同煮沸的滚水,沸沸扬扬,极为热闹。有聪明的商家早有准备,开始在店门口挂红布,点鞭炮,吆喝路人进店品尝进士老爷吃过的茶、喝过的酒、坐过的板凳、赞扬过的菜肴……
名人效应永不缺乏其诚实的观众,京都的老百姓为了沾沾喜气,手头上有几个闲钱的,自然要去试一试进士老爷用过的产品,以期得到同样的好运。
李俊生和花乐乐是被众人簇拥着回到家的。回到家,早有收到消息的街坊邻居在门口等候道喜,个个手头上都带了贺礼。
接下来的日子,就有得母子二人的忙了:每天都有一波波流水似的宾客登门道贺,接待都接待不过来;要写信回象兴府城告知父老乡亲;还有那慕名来投奔的;有来求助的……
花乐乐和李俊生都是小老百姓,哪里见过这阵仗,亏得谢灵姿贴心,差了几个下人过来帮忙,能收的礼帮收下并登记造册;不能收的礼,也都有礼貌的拒绝并退回。近日收礼太多,李家的房间几乎堆满,差点没了落脚之地。
夜深了,李家也终于静下来了。花乐乐捶捶肩膀,又是忙碌的一天,她看一眼俊生,他虽一脸疲惫,但是眼神充满了兴奋和得意。
“俊生,趁着现在得空,娘有两句话要说。”花乐乐觉得现在不说,就晚了。
“阿娘请说!”
花乐乐走到院子中间,看天上的月亮只有半圆,却十分明亮。便吩咐俊生把家里的案桌搬出来,又找来香炉,擦拭干净,放置在中间,燃三支清香插上。
她站在一旁,“你对着月亮娘娘跪下!”
李俊生一头雾水,却还是依言对着香炉跪下。
“苍天在上,以明月为证,你需实话实说,不得有半点欺瞒。”
“孩儿遵命!”
花乐乐大声问道,“稚子顽劣,扰乱族亲;莽夫不善,祸害乡里;书生不正,危害一方。何故也?”
李俊生思考片刻,回答道,“书生可出仕为官——掌权者,若是为一己之私,鱼肉百姓,便是无力拔山河之气,却也能祸害千里;致使地方民不聊生。”
花乐乐对李俊生的回答很满意,她点点头,“你能这么想,甚好!李家祖上虽都是老百姓,却也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当鬼;他们如今泉下有知,看到你金榜题名,必定也为你感到骄傲自豪。但是——”她语气一重,“倘若日后你为官不正,或是素餐尸位;那今日的骄傲便成为明日之耻辱,先祖生你养你,并无亏德之处,何故因你所作所为而导致先祖遭万人唾骂?那我宁可你不当官!”
李俊生听了内心为之震撼,挺直了身躯,正色道,“孩儿明白!”
“你发誓!”
李俊生举手对着天地发誓,“我李俊生,今得老天爷厚爱,有幸高中,他日我若为官,必定清正廉洁,为国为民!不使母亲失望,不叫先祖蒙羞!如有违背,天诛地灭!”说完便磕头三下。
“好!愿我儿永远能保持本心,不忘初衷。”花乐乐鼓掌,“娘虽不是有本事的人,但也不会拖你的后腿,日后为官若是有避无可避之时,你就辞官,宁可回乡下当教书先生,也不做祸害百姓的刽子手!”
“孩儿谨遵母亲教诲!”
隔壁偷听的那人飞快在本子上记录:古有孟母三迁,今有李母训子,皆为妇人之楷模也。只是——李娘子,你什么时候找人上谢家提亲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