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疝气,自制肚脐带来帮忙

症状:肚脐里有气体,向外凸起一个大包,用手按压大包就消失了,但宝宝哭闹大包又会出现。

偏方:松紧带、纽扣、按扣、棉花、布料。

方法:

自制成一个环绕宝宝腹部的肚脐带,固定在宝宝的患处,利用松紧带的“松紧”作用协助突起的疝气包复原。

“脐疝”有时候会发病于出生后不久的宝宝,发病率约2.6%,女孩多于男孩,1岁以下的婴儿多见。具体可见到宝宝脐部有鼓起的圆形小肿块,小的像樱桃,大的像核桃,安静或躺着时小肿块可消失。但是宝宝坐起、站立、咳嗽、哭闹时小肿块又会鼓起来,有时可鼓得大而紧绷。若用手轻轻一压就能压回去,同时还可听到“咕嘟”一声响,感到有一股气把小肿块挤回肚子里去了,这就是脐疝。

“脐疝”的症状从宝宝的生理反应上不易猜测,有时宝宝哭闹不安,解开衣服看到脐疝突出来了,家长就以为是脐疝引起的哭闹。其实通常患脐疝的宝宝并无痛苦,个别会因局部膨胀而有不适感,很少有宝宝因为肿块过度膨胀而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

发生脐疝的主要原因是,宝宝在这个时期腹肌发育相对没有肠道肌肉发育得好,所以宝宝的腹内有气体时容易在腹部表面鼓起。同时,由于脐孔两边的腹直肌还没有能相互合拢,脐疝只由一层薄弱的瘢痕性皮肤覆盖,当腹部压力增高时,腹腔内的肠子就从脐孔内顶出形成脐疝。较小的脐疝,如直径小于1.5厘米,随着年龄的增长,腹肌逐渐发达,一般在l~2岁,迟者在3~5岁,疝孔可逐渐缩小到闭合。

对于宝宝脐疝一症,本节推荐的偏方是自制肚脐带。虽然现在市面上有卖小儿专用脐疝护理带,但事实上家长朋友可以完全自己做一个用于护理脐疝的带子,既干净又实用。

具体方法:家长需要准备一条松紧带,一个纽扣,一对暗扣,一些柔软的布或棉花。用松紧带在宝宝腰上量出合适的长度,能固定住又不会勒到宝宝的肚子为准,再留有缝暗扣的位置。剪好松紧带后在两头分别缝上两个暗扣,用布或棉花包住纽扣,以防摩擦宝宝皮肤;然后把纽扣缝到松紧带上,位置要选在带子缠上时暗扣在腰的侧边(小心暗扣卡到宝宝),这样一来,纽扣压住肚脐缠好,自制肚脐带就基本成型了。

figure_0019_0003
自制脐疝带

肚脐带的原理是基于宝宝的腹肌发育特征,通过肚脐带的固定方式,可以协助宝宝腹肌和肠道肌肉间达到一个受力平衡,防止脐疝的发生。

另外,虽然在所有类型的疝气中,脐疝是比较轻的一种,但并不代表脐疝没有危害,所以家长一旦发现了宝宝患有脐疝,还是要抓紧治疗。鉴于婴儿脐疝很少发生嵌顿,可先采取非手术治疗,用胶布贴敷疗法,即取宽条胶带将腹壁两侧向腹中线拉拢贴敷,适当地固定以防疝块突出,并使脐部处于无张力状态,而脐孔得以逐渐愈合闭锁,每周更换一次胶布,如有胶布皮炎,可改用腹带适当加压包扎。

figure_0019_0004
婴儿脐疝示意图

这里我们再推荐一款中医偏方,将艾叶烤干,磨成粉状,糊在宝宝肚脐眼上,垫一层纱布,再用医用胶布黏住,由于艾叶本身有祛风的效果,对小儿肚脐疝气也有很好的疗效。如果宝宝已逾两岁而脐疝仍未自愈,家长应考虑将宝宝送往正规医院,予以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