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骨伤科学(第2版)
- 孙树椿 孙之镐主编
- 16801字
- 2020-08-28 22:04:41
第一节 内治法
内治法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施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运用中药内服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骨伤科是研究皮肉筋骨的损伤和疾病的一门学科,骨伤疾病可由外力致伤、外邪浸淫、毒邪感染、气郁痰浊等病因所致。皮肉筋骨的损伤和疾病,不但有局部的症状和体征可查,而且往往导致全身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因此,在诊治的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外伤与内损、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从整体观念出发,以四诊八纲为根据,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对皮肉筋骨、气血津液、脏腑经络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加以分析和归纳,求得正确的病名和病证诊断,然后,据证立法,依法处方用药,即所谓辨证用药。虽然强调辨证用药为主,但亦应结合辨病施治和对症治疗。另外,还应根据疾病的部位、轻重、缓急、久暂、虚实,以及患者的内在因素等情况,选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消补并用等不同的治法,实施正确的治疗。
内治药物的剂型有汤剂、酒剂、丹剂、丸剂、散剂,现代中药剂型改良的有片剂、胶囊、颗粒剂、滴丸、口服液、糖浆制剂,以及中药注射剂等不同类型。临床应用时无论是何种剂型,都必须按照中医辨证用药的方法正确选用,以提高疗效,防止不良反应。
一、骨伤科辨证用药方法
中医药学的理论核心是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在药物治疗上强调在辨证、辨病的基础上,必须先立法,以法统方,以方选药,方中药味又分君、臣、佐、使。骨伤科疾病虽然致病因素不同,临床症状与体征各异,疾病的性质有别,治疗方法也很多,但总的用药原则是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础上辨证用药。
辨证用药的方法有多种,都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骨伤疾病的辨证用药同其他学科一样,亦是在中医学整体观、动态观的思想指导下,把全身辨证与局部辨证结合起来,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实用骨伤疾病特点的辨证用药方法:即按损伤之久暂和气血之虚实的损伤分期辨证用药法;按损伤的部位和穴道辨证用药法;按外邪的性质辨证用药法;以毒邪感染邪气消长进退和正气虚实辨证用药法;按骨伤疾病部位与其所联系的脏腑病位辨证用药法等。这些辨证用药方法,各有其应用条件,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在临床上必须按疾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用,有时需要几种辨证用药方法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取代,才能臻于完善。
(一)按损伤的病程分期辨证用药法
是以损伤之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气血虚实的病理变化为基础,进行辨证用药的方法,即所谓“伤科三期辨证用药法”。当人体受到外来损伤,无论是外伤皮肉筋骨,或是内伤脏腑经络,都必然会引起气血的变化。所以损伤之证,首要的病变是伤及气血。治伤的基本任务是祛瘀扶正,按损伤病程之久暂,病证之轻重,气血之虚实,采用先攻后补、先补后攻或消补并用的治疗措施,以消除瘀血及其病理产物,扶持正气,维持机体的动态平衡,促使伤病的痊愈。
按损伤之久暂分期辨证用药,历代医家经验不同,论述也不尽一致。早在唐代蔺道人就创造了“七步治伤法”。我们现代临床上常用的伤病三期辨证用药,是以损伤疾病三个不同阶段气血的病理变化为基础,结合患者体质的强弱、年龄的大小、损伤的轻重和受伤的部位等情况进行辨证,然后确立治法,遴选方药。一般来说,采用破、和、补三大法。因初期实证居多用破法,中期虚实并见用和法,后期出现虚证用补法。
初期 急性损伤1~2周内,必有瘀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肢体功能活动障碍,严重损伤可见全身症状反应,一般实证居多。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具体治法有:症见血瘀气滞,肿痛并见或陈伤瘀血内结者,用行气消瘀法,方用复元活血汤、活血止痛汤、柴胡疏肝散、顺气活血汤等。若症见瘀血内结之蓄瘀证,宜攻下逐瘀法,方用桃仁承气汤、大成汤等。若见有瘀血化热,或血热错经妄行者,宜用清热凉血法,方用犀角地黄汤、十灰散之类。
中期 损伤后约3~6周,此期软组织损伤已基本修复,骨折断端已有骨痂形成,但尚未坚强,关节活动不利,局部隐痛。治宜和营生新、濡养筋骨为主。症见血瘀气滞,肿痛尚未尽除者,用活营止痛法,方用和营止痛汤、定痛和血汤之类。若为骨折已有连接但未坚实者,宜用接骨续筋法,方用续骨活血汤、接骨紫金丹之类。若为筋伤关节活动不利者,治宜舒筋活络法,方用舒筋活血汤之类。
后期 即在损伤6~7周之后,因损伤日久,气血不足,筋骨不坚,肢体乏力,关节屈伸不利,治宜补益气血、强壮筋骨为主。凡损伤日久,体质虚弱而出现气血亏损者,宜用补气养血法,方用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之类。损伤后期因气血亏损导致脾胃虚弱者,宜用补益脾胃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之类。若有筋骨愈合迟缓,骨质疏松者,宜用补益肝肾法,方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健步壮骨丸之类。
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是诊治损伤疾病常用的一种辨证用药方法,但损伤疾病的三期是人为划分的,没有绝对的界线,时间仅作辨证用药的参考。按损伤疾病初、中、后三个时期气血虚实的不同病理变化,采用攻和补的治疗方法,必须坚持活血与理气兼顾,调阴与和阳并重的用药原则,以促使伤病的愈合。还必须指出的是初、中、后三期并非三个不同的证型,因同一种疾病,同一个时期,其病理变化可能有所不同,其证型也有所不同,治疗原则也不尽相同。如外伤性骨折初期,其病理变化可有血瘀气滞、瘀血发热、气虚失血、气血俱虚、毒蕴热盛等不同证候,在治疗上则应分别采用行气活血法、清热凉血法、补气摄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解毒法等不同的治疗法则。因此,损伤的三期辨证用药,实质上是在损伤久暂的基础上,分辨气血虚实寒热的一种辨证用药方法。
(二)按损伤的部位、穴道辨证用药法
中医骨伤科学由于受经络学说的影响,十分重视损伤的部位和穴道的损伤,注重药物归经的作用,逐渐积累了骨伤科一种独特的辨证用药方法。它是以经络学说为主要依据,按损伤的部位治伤,按经络循行部位加减用药,以及按气血传输经络的时辰和受伤的穴道论治等的一种辨证用药法。它是我国人民几千年与创伤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通过实践检验而行之有效的方法,至今仍有其实用价值。
1.按损伤的部位辨证用药
按损伤部位的不同辨证用药,是中医骨伤科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辨证用药方法。因“损伤一证,专从血论”,由于损伤部位的不同,受影响的经络、脏腑亦有主次之分,其治法也各有方药所主。张元素在《活法机要·坠损》中提出:“治登高坠下,重物撞打,箭镞刀伤,心腹胸中停积郁血不散,以上、中、下三焦分之,别其部位,上部犀角地黄汤,中部桃仁承气汤,下部抵当汤之类下之,亦可以小便与酒同煎治之。”中医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实为人体重要脏器所在的部位,已认识到由于所伤的部位不同,对人体的影响也不一样,其所用的方药亦有别。
随着人们对头、胸、腹等部位解剖、生理、病理认识的逐步深入,按损伤部位辨证用药在骨伤科临床上更加受到重视,已成为骨伤科内伤疾病辨证用药的主要方法,其治法和方药也日趋完善。一般来说,头部损伤后有瘀血阻窍者,选用通窍活血汤、七厘散之类;胸部蓄瘀者,选用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之类;两胁及上腹部损伤者,选用膈下逐瘀汤之类;腹部及少腹部损伤者,选用少腹逐瘀汤、大成汤、桃核承气汤之类;四肢损伤者,选用桃红四物汤、新伤续断汤之类。
2.按损伤的部位与经络的分布选用引经药物
在确立损伤的主要病机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体质、兼症选用主方,然后按照损伤的部位与经络的分布选不同的引经药物,以期药物直达病所,加强治疗的效果。中医骨伤科学在经络学说的影响下,十分重视按损伤的主证选用主方,再以主方为基础按损伤的部位、经络分布的不同而选用相应的归经药物治伤。自元代以后的诸多骨伤科专著,如《跌损妙方》、《伤科汇纂》、《江氏伤科方书》及《救伤秘旨》等,均载有治伤主方,再按损伤部位、经络不同而选用归经药物治疗的经验,至今仍有其运用价值,并在临床上被广泛地采用。
明代异远真人所著的《跌损妙方》载有“用药歌”,这首歌所载主方以当归尾、生地、槟榔和赤芍四味药为主药,歌中的加味药都是按损伤部位、经络不同而选用相应的归经药物治伤。如骨折加用乳香、没药、骨碎补;头部伤加羌活、防风、白芷;胸部伤加枳壳、枳实、茯苓皮;胃脘伤加桔梗、石菖蒲、厚朴;背部伤加乌药、威灵仙;上肢伤加续断、五加皮、桂枝;两胁伤加柴胡、龙胆草、荆芥皮;腰部伤加大茴香、破故纸、杜仲;肚腹伤加小茴香、木香,如大便不通,再加大黄、枳实,合并小便不利者,再加车前子、木通;下肢伤加牛膝、木瓜;如果全身伤可加桃仁、红花、血竭、煅苎麻,并且加酒送服。“用药歌”是明代以前治伤运用引经药的经验总结,对后代骨伤科辨证用药影响较大。
清代赵竹泉所著《伤科大成》特别指出:“跌打压仆损伤者,须用引经药。”并介绍有上部用川芎,手臂用桂枝,背脊用白芷、藁本,胸腹用白芍,左肋用青皮,右肋用柴胡,腰臀用杜仲,两足用木瓜,下肢用牛膝,膝下用黄柏,周身用羌活,顺气用砂仁、青皮、木香、枳壳,通窍用牙皂,破血用桃仁、苏木、乳香、木通,活血用红花、葛根、三七、川芎,补血用生地、当归、白芍、丹参,接骨用川断、五加皮、骨碎补、杜仲,妇人用香附。按损伤部位和经络分布的不同选用相应的引经药物治伤,是前人的经验,是我们应用引经药的典范,至今仍是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而又行之有效的一种辨证用药方法。
3.按子午流注损伤穴道辨证用药法
按子午流注和损伤穴道辨证用药来治疗损伤性疾病,是古代骨伤科学家治伤经验的总结。它极大地丰富了骨伤科学的内容,使骨伤科学更具特色。子午流注用药法是以经络气血传输为理论基础,按照子午流注规律治疗损伤疾病的方法。子午是言时间,流注是指气血运行变化。子午流注则是阐述人体气血的运行和灌注规律,它像流水一般,或从子到午,或从午到子,循环无端。因受着时空序列的影响,随着时间先后的不同,天地间阴阳二气的盛衰变化,在固定的时间内,人体脏腑,经脉气血的生理功能,也相应地发生周期性的盛衰变化。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逢时为开(气血流注开穴的时间),去时为阖(某穴开时已过,谓之过时,为穴闭)。子午流注揭示出来的人体气血流注的这种周期规律是符合生物对自然环境周期性变化相适应的规律,它与现代“生物时钟”、“时间治疗学”是一脉相承的,是“生物时钟”、“时间治疗学”的朴素体现和具体运用。按照气血子午流注的规律和损伤的穴道用药治伤的方法,古代伤科著作中有较多的记载,其基本内容概括起来有:血头行走穴道论,三十六致命大穴论,以总方按穴道加减用药和按十二时辰用药等。
人体气血的运行是如环无端,周流不息,血头行走穴道论认为,人身气血运动有一个头,所谓血头,是指气血交注某经之始的称谓,血头运行在一昼夜的十二个时辰里,分别经过十二个不同的穴道:子时行走到位于剑突处的心窝穴,丑时行走到位于第五肋相应的胸骨处之泉井穴,寅时行走到位于人中部位的井口穴,卯时行走到两眼之间、鼻梁根部的山根穴,辰时行走到前额与督脉交于发际正中的天心穴,巳时行走到后枕正中外的凤头穴,午时行走到腰椎三、四之间的中原穴,未时行走到中原穴旁开二横指肾俞处的蟾宫穴,申时行走到尾龙骨处的凤尾穴,酉时行走到脐中的屈井穴,戌时行走到脐下四横指处的丹肾穴,亥时行走到耻骨联合处的六宫穴。这十二个穴道除蟾宫穴外,都是处于任、督脉上。任、督二脉总纲人之阴阳,是十二经气血交会的枢纽,被称之为“人身之子午”。从人体解剖位置来说,这十二个穴道有不少是处在体内重要脏器的部位。血头行走穴道论是以经络气血传输理论为基础,是骨伤科学的子午流注,它提示我们损伤的轻重与受伤的时间和部位有一定的关系,即所谓遇时遇穴,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按人体气血子午流注的规律辨证用药治伤,历代医家有所记载,但对选择最佳的用药时间,尚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按中医伤科穴道损伤致病,是由于穴道损伤,使血脉关闭不通所致。子午流注点穴疗伤的原理,是通过一定的手法,使关闭的穴道逐渐开放,使阻滞之气血能通过其穴,重新流通,以达活血祛瘀,疗伤止痛的目的。子午流注用药治伤与点穴疗伤原理基本相同,按子午流注用药治伤的时间,应是在该经穴脉气行至于此,气血正盛之时,借着气血流注,以增强和充分发挥药效作用,并因势利导、协调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穴,使伤病尽快得到治愈。
人身遍布穴道,《江氏伤科方书》载有:“凡人周身一百零八穴,小穴七十二处,大穴三十六处,打中小穴重亦无妨,打中大穴虽轻亦死,今将三十六个大穴,道明受伤治法。”穴道损伤,在古代多由拳击点打所致,而现代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多为物件致伤,轻者局部疼痛异常,重者则影响全身。小穴受伤,重亦无妨,大穴受伤,虽轻可致死,所谓大穴,一方面是指气血在经络上的重要交汇点,另一方面是指这些穴位所处的部位,是人体重要脏器所在,如果这些穴道受伤,往往后果严重,甚至死亡。三十六个大穴在《江氏伤科方书》、《救伤秘旨》与《龙源洪氏家传跌打秘方》等伤科书籍中,对损伤后症状和救治方药均有详细记载,《救伤秘旨》还载有图解,按图解所示,位于头部的有额前心经穴、眉心穴、两太阳穴、枕骨穴、藏血穴、厥阴穴;位于胸胁部的有华盖穴、巨阙穴、黑虎偷心穴、左右幽门穴、左右乳根穴、左右期门穴、左右膺窗穴;位于腹部的有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左右腹结穴、左右章门穴、左右商曲穴;位于腰背部的有鹳口穴、命门穴、左右肾俞穴、左右志室穴、左右气海俞穴;位于会阴部的有海底穴;位于足部的有涌泉穴。由此可见,这三十六个大穴主要是分布在头和胸腹部,一旦受伤,就有不同程度的颅脑和胸腹脏器的损伤,严重者往往威胁着患者生命。因此,古人在诊治跌打损伤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穴道的损伤。故《龙源洪氏家传跌打秘方》载有:“凡看跌打者,先看相穴后看症,生死之法辨明仔细,庶不致有误也。”古人在诊治大穴的损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制了不少方药,如十三味总方、十四味加减方、七厘散、飞龙夺命丹、地鳖紫金丹等都是治疗大穴损伤重症的急用药。十三味总方则是论穴治伤的主方,七厘散是在十三味总方基础上加用理气活血和开窍药,其主要功效是行气活血开窍,多用于头部损伤和损伤重症早期。夺命丹则是在七厘散基础上加用舒筋活络药,多用于配合损伤重症急救用药。地鳖紫金丹是在夺命丹基础上减去破血药而成,具有理气活血通经络的作用,多用于腹部和四肢的损伤。这些用于治疗大穴损伤急救方药,在作用上各有侧重,在临床运用上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按损伤穴道辨证用药,是在按上、中、下三部位辨证用药的进一步发展,古人不仅已认识到人体上、中、下,即头、胸、腹三部位损伤的严重性,而且还认识到在这些部位上某些穴道损伤可给人体带来致命的后果。即使是在现代医学诊断技术十分先进,外科手术技术非常高明的今天,古人对人体重要穴道损伤诊治的经验,仍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的价值。
(三)按外邪的性质辨证用药法
外邪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太过而致病的因素。外感六淫诸邪均可致皮肉筋骨及关节发生疾病,尤其是陈伤、劳损病变者,六淫之邪易乘虚而入。如损伤后,若受风、寒、湿邪的侵袭,可引起腰部和四肢关节疼痛或屈伸不利。《诸病源候论·卒腰痛候》指出:“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其经贯肾络脊,风邪乘虚,卒入肾经,故卒然而患腰痛。”说明各种损伤可因六淫之邪乘虚侵入,阻塞经络,气机不得宣通,引起筋肉挛缩或松弛无力,而致关节活动不利,肢体功能障碍。六淫中的火热之邪还可致关节红肿热痛等症。
中医学对肌肉筋骨和关节的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等病证,总称为痹证。是由于六淫之邪侵袭人体,闭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骨伤疾病中的骨与关节的陈旧性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骨关节疾病,以及筋伤疾病中的腰背肌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等,均有可能纳入中医痹证范畴辨证,按六淫之邪的性质辨证施治。
外感淫邪常为多种淫邪合而致病,《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为行痹,寒气胜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外邪侵袭人体大都合并而来,但常有偏胜,故临床证候有所区别,治法也有所不同。
1.行痹
以关节酸痛,游走不定为主证。有时伴有恶寒发热,关节肿胀,屈伸不利。舌苔薄白,脉浮或紧。治宜祛风为主,佐以散寒除湿法,方用防风汤之类。
2.痛痹
以关节疼痛为主症。得热较舒,遇冷更甚,局部有冷感,不红不热。舌淡苔白,脉弦紧。治宜散寒为主,佐以祛风除湿法,方用乌头汤之类。
3.着痹
以肢体关节重着,肿胀为主症。肌肤麻木不仁,痛处不移,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苔白腻,脉濡缓。治宜以除湿为主,佐以祛风散寒。方用薏苡仁汤之类。
4.热痹
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症。局部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累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弦大而散。治宜以清热为主,佐以祛风通络除湿法。方用白虎加桂枝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
(四)毒邪感染所致骨伤科疾病的辨证用药法
因毒邪感染所致皮肉筋骨感染性疾病,在其发病的过程中,一般可分为初起、成脓、溃后三个阶段。因此按照这三个不同阶段,运用消、托、补三大治法。但发病过程仅作参考,不是固定不变的,有的疾病始终运用消法,而有的疾病开始即可运用补法。消、托、补三大法是治疗毒邪感染性疾病总的治疗法则,在各大法中具体治法很多,临床运用时需根据四诊八纲察其病因、病情、病势,进行综合分析,然后选用不同的具体治法和方药。
1.消法
适用于骨伤感染性疾病初起,肿疡未成脓者,宜用消法,以控制毒邪,使肿疡消散于早期。亦可用于外科非化脓性肿块性疾病,使肿块消散于无形。消法的具体治法很多,应用时需要辨证施治、灵活化裁。
凡热毒蕴结者,宜用清热法。若热在气分,仅见局部红肿热痛,发热口渴者,宜用苦寒清热泻火,方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之类;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初起,局部肿胀疼痛,功能活动障碍,治宜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创伤感染后,温热之邪入营,症见高热,烦渴,神昏谵语,隐隐斑疹,舌绛而干,脉细数者,治宜清热解毒、泻热养阴,方用清营汤。若热入血分,症见高热烦躁者,宜用清热凉血法,方用犀角地黄汤之类。若见火毒内陷走黄,症见神昏谵语,手足抽搐等症,治宜清热镇惊、宣窍安神法,方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类。
属寒邪痰凝者,宜用温经通阳、化痰软坚法。若为寒痰阻于筋骨者,宜用温经通阳、散寒化痰,方用阳和汤之类;属风寒湿邪袭于筋骨者,宜用温经通阳、祛寒化湿法,方用独活寄生汤之类;属风痰凝结者,宜疏风化痰,方用牛蒡解肌汤;气郁挟痰者,宜理气化痰法,宜用香贝养荣汤之类。
属湿阻者,宜用理湿法。若为湿热相兼者,宜清热利湿,方用萆薢渗湿汤、二妙丸之类;湿热兼有风热者,宜疏风清热化湿,方用清风散之类。
属血瘀气滞者,宜用行气活血法。若为肝气郁结者,宜用疏肝行气使郁结之肿块得以消散,方用逍遥散之类;血瘀者,因外伤而致局部肿胀,寒热交作者,宜用祛瘀和营法,方用活血散瘀汤、复元活血汤之类。
2.托法
是运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法则,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防毒邪内陷。此法适用疮疡中期溃疡脓出不畅,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出,疮形平塌,根脚散漫,难溃难腐之虚证。如毒气盛而正气未衰者,可仅用透脓法治疗,方用透脓散之类,以促其早日脓出毒泄,肿消痛减,防止脓毒旁窜深溃入里。若有毒邪炽盛者,此时仍需加用清热药物。若为气血不足,毒邪炽盛者,宜用补托法,方用托里消毒饮、神功内托散之类。
3.补法
是运用补养的药物,恢复正气,助养其新生,使创口早日愈合。此法适用于溃疡之后期,毒势已去,精神衰疲,正气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愈者。临床应用补法还需根据不同的证候,分别选用补气、养血、滋阴、助阳等法。补气如四君子汤,养血如四物汤,清养胃阴如益胃汤,助阳如桂附地黄丸等方药。但补法只有在溃后确有虚象时方可应用。
(五)按骨伤疾病的脏腑病位进行辨证用药法
是依据骨伤病的部位和组织与其所联系的脏腑,对其病因病机及其转归,加以归纳分析,从而提出治法、方药的一种辨证用药法。因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肉、筋骨、气血与津液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人体生命活动主要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反映,脏腑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通过经络联系全身的皮肉筋骨等组织,构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它们之间保持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维持机体的相对平衡。人体损伤有外伤与内损之分,外伤虽是局部皮肉筋骨的损伤,但人体遭受外力而致局部损伤时,每能导致脏腑的功能紊乱,相反,脏腑的不和,通过经络由里达表,可以导致皮肉筋骨的病损,正如《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中说:“损伤之患,必由外侵内,而经络脏腑并与俱伤”,“亦必于脏腑经络之间求之。”因此,治疗骨伤科疾病,必须坚持整体的治疗观,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鉴如此,在临床上对骨伤科疾病的治疗,往往以脏腑为纲进行辨证用药。
脏腑辨证用药的内容极其丰富,这里仅介绍骨伤科临床上较常见的脏腑证候的辨证用药法。
1.心证的辨证用药法
(1)心血不足:
皮肉筋骨损伤日久,身体虚弱,血液生化不足,或继发于失血后,或病后忧思过度,精血暗耗,可引起心血不足的证候。症见面色苍白,眩晕,舌淡,脉细等血虚失荣症状,还可出现多梦易惊、失眠健忘等心神失养的表现,治宜补血养心,方用归脾汤。若心血不足导致心阴虚者,症见心烦、口干,舌红少津等,治宜滋养心血,方用黄连阿胶汤。
(2)心血瘀阻:
心主血脉,血行不畅,则心血难运,心气不振,血液瘀阻脉中,脉道失和。症见胸刺痛或牵及两胁肩背,心悸不宁,气短,脉结代或涩,舌唇青紫,或见斑点。治宜活血通络行瘀,方用血府逐瘀汤之类。此证可见于严重外伤或大手术之后。
(3)瘀扰心神:
因心主神志,主宰生命的活动,故骨伤科头颅部位的损伤亦从心论治。若外来暴力打击头部,神不守舍,心气外越,而引起意识障碍或意识丧失者,均从心论治。头部外伤后神志不清或昏睡,昏迷不醒或醒后头痛呕吐,烦躁者,治宜通闭开窍,可用苏合香丸或苏气汤之类。
(4)心阳暴脱:
严重损伤致心气大虚,或损伤失血过多,阳随阴脱,以致阳气暴脱于外,血行失常而神失所养,血不载气,气亦失去温煦。症见面色苍白,心慌气促,四肢厥冷,汗出如珠,呼吸微弱,脉厥气欲绝。治宜回阳救逆,方用四逆汤之类。
2.肝证的辨证用药法
(1)肝血瘀证(败血归肝) :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又《伤科补要》指出:“是跌打损伤之证,恶血留内,则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盖肝主血也,败血必归于肝,其痛多在胁肋小腹者,皆肝经之道路也。”所以跌打损伤不论伤及何经,败血凝滞必归属于肝,故瘀血证多从肝论治。症见伤后瘀血留内,伤处肿痛,痛处固定。治宜活血化瘀、疏肝行气,方用复元活血汤、膈下逐瘀汤、活血止痛汤之类。
(2)肝血虚证:
肝藏血,主筋。肝血充盈,气机条达,则血脉和畅,以营养全身的组织脏器。筋得到充分的营养,才能有力束骨络节而利关节。肝血不足,则头痛眩晕,面色无华,眼睛干涩,视物模糊。治宜补血养肝,方用大补元煎、杞菊地黄丸之类。若经筋失去营血濡养,则爪甲不荣,或有筋痿。治宜补血壮筋,方用壮筋养血汤、生血补髓汤之类。肝血虚多见于伤后慢性失血,或久病消耗肝木阴血的患者。
(3)肝气郁结:
肝主疏泄,是调节气机升降出入的重要脏器,皮肉筋骨损伤后,精神抑郁不畅,肝气失其疏泄之职,不能调畅气机,可郁结为患、血行瘀阻、经脉痹塞、为痞为积,尤以胸胁内伤多见。症见精神抑郁或急躁,胸胁窜痛或胀痛,胸闷不舒,不得转侧,积聚部位在胁下,或聚散无常,时觉胀痛或刺痛,有时可出现易怒,食欲不振等。治宜疏肝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之类。有癥积者,宜破积散聚,方用血癥丸、鳖甲煎丸之类。
(4)肝火上炎:
素体肝盛阴虚之人,伤后焦虑烦恼,郁而化火,内耗阴血,阴不制阳,属本虚标实的病变,多见于胸胁损伤后并发感染,气郁化火所致。症见急躁易怒,头痛头胀,耳鸣目眩,面红目赤,小便热涩黄赤,舌红少津等,治宜清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之类。若肝火犯肺致咳嗽阵作,咳吐鲜血,治宜清肝泻火,方用黛蛤散和泻白散之类。
(5)肝胆湿热:
多因胸胁少腹内伤,气机郁滞,又外感湿热之邪,引起湿热内蕴,中焦阻滞,影响肝胆疏泄功能所致。症见胸脘痞闷疼痛,口干不欲饮,不思饮食,尿少黄赤,甚者可出现黄疸。治宜清利肝胆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之类。
3.脾证辨证用药法
(1)脾气虚弱:
脾的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躯体坚实,四肢强劲有力。脾气虚弱,多见于伤后日久或长期慢性骨伤疾病的患者。症见食欲不振,胃脘满闷,胃痛喜按,腹胀便溏,四肢不温,气短懒言,倦怠无力,面色萎黄。舌淡白,脉缓弱。治宜补脾益气,方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之类。
(2)脾虚湿困:
多见于脘腹受伤后,往宿湿地,或内湿素盛,脾阳被困,脾失运化。症见饮食不香,中脘饱闷,口甜而黏,头身重着。苔腻,脉濡。治宜运脾化湿,方用胃苓汤之类。
(3)脾胃不和:
因伤后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症见厌食或食后痞胀,嗳气泛恶,甚至呕吐,大便溏泄,夜卧不安。舌质淡,苔白,脉濡者。必有气血衰弱,则损伤难以愈合。治宜调和脾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汤之类。
(4)脾不统血:
损伤后出血不止,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渗。症见皮下出血、鼻衄、尿血、便血、月经过多,而致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倦怠无力,眩晕气短。舌淡,脉细弱者。治疗上从脾论治,宜补气摄血法,方用归脾汤之类。若有大出血,气虚欲脱者,予以独参汤、当归补血汤救治。
4.肺证辨证用药法
(1)肺气虚:
肺主一身之气,如果肺气不足,不但会影响呼吸功能,而且会影响真气的生成,从而导致元气虚弱。症见体倦乏力,气短,自汗等症状。肺气不足在许多骨伤科疾病中均有可能发生,尤以慢性劳损,皮肉筋骨损伤多见。治宜补益肺气,方用补肺汤之类。
(2)肺瘀热:
多见于胸部损伤早期的患者。由于胸部受伤后复感外邪,积瘀化热。症见胸痛,发热,恶寒,咳喘,气促。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等。治宜清热解毒,方用清肺解毒汤,或用血府逐瘀汤合桑菊饮以清肺化瘀。
(3)肺阴虚:
多见于胸部内伤日久,邪热灼伤肺阴,或为流痰,附骨疽等病中后期,均可消烁肺阴。症见痰少而黏,甚者咳血,咽干,声音嘶哑,形体消瘦,午后潮热,盗汗。舌质偏红少津,脉细无力。治宜滋阴润肺,方用百合固金汤之类。
(4)瘀滞大肠:
肠居腹中,腹部损伤导致气血瘀滞,以致影响大肠传化不利,腑气不退则大便秘结,症见腹痛拒按。多见于脊柱骨折脱位和腹部损伤早期的下焦蓄瘀证。治宜攻下逐瘀,方用大成汤、桃仁承气汤之类。
5.肾证辨证用药法
(1)肾精不足:《灵枢·本神》说:
“肾藏精”,《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在体为骨”。肾主骨生髓是肾的精气促进生长发育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肾藏精、髓养骨,所以骨的生长、发育、修复,必须依赖肾脏精气的滋养和推动。临床上小儿的骨骼发育畸形是肾精不足所致,肾精不足会出现腿膝萎软,行动艰难,故治宜益肾填精,方用赞育丹之类。
(2)肾阴亏虚:
多由于骨病、骨关节损伤及内伤后伤精失血,久延耗伤肾阴所致;或因伤后过服温燥药物引起。症见头晕目眩,健忘,腰膝酸软,夜尿,遗精,咽干舌燥。治宜滋补肾阴,方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之类。若出现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失眠盗汗等阴虚内热者,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丸。
(3)肾阳虚:
多因素体阳虚,或年高肾亏,或伤后久病卧床,或慢性劳损。症见精神不振,形寒肢冷,面色无华,尿少浮肿,阳痿不举,便溏。舌质胖嫩,苔白滑,脉沉迟。治宜温补肾阳,方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之类。
(4)膀胱湿热:
多因脊柱、骨盆骨折或腹部内伤,膀胱气化失司,尿液潴留,湿热蕴结所致。症见小便短涩不利,淋沥不尽,湿热下迫尿道,尿急、尿频、尿痛。舌苔黄腻,脉数。治宜清热利湿,方用八正散、小蓟饮子之类。
二、骨伤科常用治法
(一)理血祛瘀法
是运用理血方药对血瘀证和出血证进行理血调血的一种治法。它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血实者决之”、“留者攻之”、“坚者削之”的治则而立法的。理血法的功效,一是活血化瘀,一是调血止血。适应于骨伤疾病早期而致的蓄血、瘀血和出血等病证。常用的治法有攻下逐瘀法,行气消瘀法,活血化瘀法、软坚散结和调血止血法等。
1.攻下逐瘀法
适用于筋骨损伤早期蓄瘀证。凡暴力致伤,必使血脉受损,恶血留滞,壅塞于经道,以致瘀血停积者。症见胸腹胀满,大便不通,内热燥实。舌红苔黄厚,脉数的体实患者。可选用具有活血祛瘀和通下作用的药物。常用方剂有桃仁承气汤、鸡鸣散、大成汤、黎洞丸等。
攻下逐瘀法属于下法,常用苦寒通下以攻逐瘀血,药性相当峻猛,临床不可滥用。故对年老体弱,气血虚衰、失血过多、妇女妊娠、产后及月经期间应当禁用或慎用。
2.行气消瘀法
适用于损伤早期,气机郁滞,或血瘀气滞,气血并结的痛肿并见的病证。症见损伤后肢体胀痛,聚散无常,移走不定,可因呼吸、咳嗽等动作而加剧疼痛;或疼痛稍有固定,经久不愈,痛处拒按,多呈胀痛或刺痛,局部可有青紫瘀斑或血肿等症状。凡损伤必伤气血,致血瘀气滞,壅阻经脉,故局部肿痛并见。气滞为主者,则用行气散结止痛法,方用复元通气散、加味乌药汤、柴胡疏肝散;血瘀气滞并见者,则用行气活血止痛法,方用顺气活血汤、血府逐瘀汤等。
根据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伤气及血,气滞易致血瘀,血瘀也每致气滞。行气消瘀法是以行气药为主,配伍活血祛瘀药组成,以达到行气及消瘀之功。
3.活血化瘀法
适用于损伤早期,血液瘀积于经脉内外,瘀血内结;或宿伤,经气不顺,瘀血内结,为肿为痛的病证。凡损伤,必使血脉受伤,血溢于经脉内外,壅塞于经道,而致血瘀气滞。症见肢体肿胀,疼痛,固定不移,脉象浮紧或涩等证。因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故损伤后有血瘀气滞者,宜以活血祛瘀药为基础,配以行气止痛的药物组成,以起到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续损生新的功效。血瘀为主者,治以活血化瘀,方用复元活血汤、活血止痛汤;血瘀气滞并见者,治以活血行气并重,方用膈下逐瘀汤、顺气活血汤等。
4.软坚散结法
适用于形成缓慢,外无红肿热痛的硬结肿物。多见于损伤后,耗气伤阴,脏腑失调,造成血瘀气滞痰凝,久之瘀积成块,硬结不散,轻则影响肢体活动,重则累及脏腑经络,导致关节功能障碍。亦可有外感毒邪,体质虚弱,寒痰凝结而成肿物的,或为情志不畅,气机郁结,液聚而为肿物的。因此,临床应用时应针对不同病因,配合其他治法使用。以达到活血、祛瘀、行气、软坚、散结的目的。伤后瘀血硬结者,宜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方用没药丸、失笑散、鳖甲煎丸等。因外感毒邪,寒痰凝结而硬肿者,宜化痰除湿、软坚散结,方用小金丹、西黄丸等。因气郁阻滞,液聚而硬肿者,宜行气解郁、软坚散结,方用逍遥散合二陈汤等。
5.理血止血法
适用于血溢于外的各种出血证。出血证颇为复杂,病因有寒热虚实之不同,部位有上下内外之区别,病情有轻重缓急之差异。因此,应正确把握标本兼顾,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临床上止血法常与清、温、消、补诸法结合使用。若因血热妄行者,治宜凉血止血,方用十灰散、四生丸之类。出血兼有瘀滞者应当配伍活血祛瘀之品,可用田三七、蒲黄之类,以防止留滞。若因脾阳不足所致的出血证,宜用温阳止血,方用黄土汤之类。若突然大出血者,宜补气摄血,方用独参汤、当归补血汤之类,以防气随血脱。损伤失血严重者,还应当结合输液、输血等疗法。
(二)清热祛邪法
是用寒凉的药物,使内蕴的毒热之邪得以清解的治法,实质上是一种解毒的治法。它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治热以寒”、“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的治法。本法适用于骨伤血瘀化热,创伤感染或骨与关节感染等病证,均宜用清热祛邪法。常用的治法有清热解毒、清气透热、清营凉血、清热除湿、养阴清热、清热泻火等。
1.清热解毒法
适用于骨伤血瘀化热,创伤感染或骨与关节感染,热毒蕴结于筋骨。症见发热口渴引饮,局部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宜用清热解毒法。常用的方剂有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等。
2.清气透热法
肿或皮色不变,肿胀疼痛,伴有发热口渴,喜冷引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苔薄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药用辛寒之品以清气透热,使之起到退热生津,除烦止渴之功效。方用黄连解毒汤合白虎汤。清气透热法与清热解毒法临床运用时不可截然分开,常相互合并应用。适用于创伤感染、骨关节感染初起等证之热蕴于气分者。症见局部红
3.清营凉血法
适用于筋骨损伤后,热邪蕴结筋骨,壅聚成毒,毒邪内陷营血者,宜用清营凉血法,方用清营汤加减。若内伤血热,症见吐衄,发斑,舌红绛,苔黄,脉弦紧数者,宜用清营凉血止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热入血分,症见吐衄发斑,舌绛,脉数者,宜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用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若兼高热、气血两燔者,用犀角地黄汤合白虎汤加减。
4.清热除湿法
适用于湿热之邪侵袭筋骨关节。症见局部红、热、肿、痛,肢体重着,功能障碍,舌苔腻,脉濡缓者。宜用清热除湿法,方用二妙汤、加味二妙散、当归拈痛汤、三仁汤之类。
5.养阴清热法
适用于骨伤后期或骨关节病痛患者有阴液耗损,邪毒留于阴分的阴虚内热之证。症见骨蒸,潮热,颧红,盗汗,消瘦,口干唇燥,胃纳少思,大便燥结,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宜用养阴清热法,方用清骨散。若有阴虚火旺者,方用知柏地黄丸等。湿热相结者,宜用苦寒燥湿或清热利湿类药物。方用青蒿鳖甲汤、当归六黄汤之类。
6.清热泻火法
适用于火热之邪灼伤津液营血,内损脏腑的证候。症见壮热,面红目赤,口渴心烦,喜冷饮,甚至狂躁,谵语,昏迷,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唇焦,苔黄燥或生刺,脉洪数等。因火热之邪偏盛某一脏腑证候的不同,则分别使用清热泻火的方药亦有所不同。心火炽盛者,治以清心泻火,方用泻心汤之类;火热入心,蒙蔽心窍者,治以宣窍泻火,方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等清心凉血之品;肝胆火盛,治以清泻肝胆,方用龙胆泻肝汤之类;肺火壅盛,治以清肃肺热,方用千金苇茎汤或泻白散之类;胃火炽盛,治以清泻胃热,方用清胃散之类;小肠膀胱火盛,治以清利火热,方用导赤散、八正散之类。
(三)调气和血法
是运用调气和血的方药以治疗筋骨损伤、气血不和的病证。它是在和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跌打损伤中期的病理特点,即此时瘀血未尽、气血欠通、筋骨接而未坚,须进一步促其气血流通、瘀血消散、筋骨连接,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治则而立法的。调气和血法适用于筋骨损伤中期,肿痛虽减轻,但瘀肿尚未消尽,气血不和的病证。临床经验证明,血不活则瘀不去,瘀不去则筋骨难以接续,故用调气和血之法,调其不和。若病兼有虚者,补而和之,兼有滞者,行而和之,从而达到祛瘀生新,接骨续筋,活血舒筋,扶正除邪的目的。
1.和营止痛法
其适应证的特点是瘀凝肿痛较轻。适用于损伤中期,虽用祛瘀法治疗,而仍有瘀凝气滞,肿痛尚未消尽,而继续用攻下之法又恐伤正气者。常用方剂有和营止痛汤、定痛和血汤、和营通气散等。
2.接骨续筋法
适用于骨折中期,骨位已正,筋已理顺,瘀肿渐消,筋骨已有连接但未坚实,尚有瘀血未去的患者。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新血不生则骨不能合,筋不能续,故主要使用接骨续筋药,佐以活血化瘀之药,以起到活血化瘀接骨续筋的作用。常用方剂有续骨活血汤、新伤续断汤、接骨紫金丹等。
3.行气开郁法
适用于气机壅塞、气滞疼痛、胀满等症,或病在肝经所属部位,或病与精神因素有关的诸证。症见疼痛胀满,或有痞块,其疼痛向上可牵引胸胁肩背,向下可牵到腰和少腹,精神抑郁,食欲不振。苔薄白,脉弦。临床上是用理气解郁的药物,使气机条达、气血调和、以行气、消散、止痛。因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血互相影响。故临床上在行气药中常加活血药。常用方剂有柴胡疏肝散、逍遥散、顺气活血汤等。
(四)通络祛痹法
是运用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方药,以治疗因风寒湿邪和瘀血阻于经络而引起肢节痹痛和关节活动不利的治法。它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的治则而立法的。适用于骨伤疾病的中后期,因气血运行不畅;或阳气不足,腠理空虚,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经络;或筋伤日久,气血凝滞,风寒湿邪留滞筋肉,以致发生筋肉关节疼痛。重者筋肉挛缩,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强直。运用通络祛痹法,必先辨明陈瘀之轻重,寒热之差异,风湿之偏胜而辨证用药。常用的治法有祛风通络法、温经通络法、除湿通络法、舒筋通络法等。
1.祛风通络法
适用于骨伤病后体虚,阳气不足,腠理空虚,卫阳不固,外邪侵入筋肉、关节。症见全身多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兼有寒热表证,舌苔薄白、脉浮等。治宜祛风通络,佐以散寒除湿之法,方用防风汤、蠲痹汤等。
2.温经通络法
适用于骨伤后风寒之邪侵袭肌肤、关节,以致寒邪凝滞经络。症见腰胯冷痛,四肢拘急,得温痛减,遇寒痛甚,舌淡苔白,脉沉迟。故使用温或热性药物驱除寒邪,并佐以祛风除湿药物,使血活筋舒,经络通畅,关节滑利。治宜温经通络,佐以祛风除湿法。方用当归四逆汤、麻桂温经汤、乌头汤等。
3.除湿通络法
适用于骨伤后风湿之邪侵入肌肉关节、经络筋骨,而致筋骨酸、痛、麻、肿胀。症见肌肉关节疼痛,痛处固定不移,肢体有沉重感;或手足麻木,遇阴雨天加重。舌苔腻,脉濡缓。治宜除湿通络,佐以祛风法,方用羌活胜湿汤、薏苡仁汤等。
4.舒筋通络法
适用于陈伤瘀血、筋膜粘连;或兼有风湿者。症见筋络挛缩,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强直者。可用活血药与理气药再佐以祛风通络药,以达到宣通气血、消除凝滞,舒筋活络的作用,故治宜活血通络法。常用方剂有大红丸、舒筋活血汤、活血舒筋汤、舒筋汤等。
(五)开窍固脱法
开窍和固脱救逆是抢救损伤昏厥的两种急救的治法。损伤后神志不清、昏迷不省人事,有邪蔽清窍与神明失用之分。前者属闭证范畴,多由于邪气壅盛,蒙蔽心窍所致,属实证:后者多因损伤大失血,致气虚血脱,血不养心,神明失用,属虚证。治疗上闭证宜开,是运用辛香走窜,开窍通关的方药,以治疗标证的一种急救治法。常用的治法有活血开窍法、清热开窍法、芳香开窍法等。脱证宜固,是运用补气摄血、益气生津、回阳救逆的方药,以治疗本证的一种急救治法。常用的治法有益气固脱法、回阳救逆法等。
1.活血开窍法
适用于瘀血攻心,神昏窍闭的昏厥证。瘀血攻心,多由于头部或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伤后瘀血不化,上攻神明,而致心神失主,昏愦不省人事。宜用活血化瘀、开窍醒神法,可采用活血与开窍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开窍作用的方剂,常用的方剂有黎洞丸、三黄宝蜡丸、夺命丸等。
2.清热开窍法
适用于湿热之邪、内陷心包。症见神昏高热,谵语抽搐,面赤唇红,四肢温,舌红绛无苔或苔黄燥,脉洪数或弦数者。或损伤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而有热象者。宜用清热开窍法,方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之类。
3.芳香开窍法
适用于中风、中寒、气郁、痰厥等属于寒闭之证。症见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神昏不语,苔白脉迟等。芳香开窍法常用麝香、苏合香、冰片等芳香药为主药,配伍温里、行气之品组成,常用的方剂有苏合香丸、玉枢丹等。
4.益气固脱法
适用于损伤大量失血,致气虚血脱,血不养心,神魂散失而致正气暴脱之证。症见损伤后失血,面色爪甲苍白,神志呆滞,目闭口张,四肢厥冷,倦卧气微,二便失禁。舌淡唇白,脉细微。宜用益气固脱法,以起到补气摄血、益气生津的作用。益气摄血固脱可选用独参汤、当归补血汤;益气生津固脱者,可先用生脉散、增液汤等。
5.回阳救逆法
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甚至阴盛格阳或戴阳等证。症见四肢厥逆,精神萎靡,恶寒踡卧,下利清谷,甚至大汗淋漓,脉微细或脉微欲绝等。此时宜用大剂温热药以回阳救逆,故常由附子、干姜、肉桂等温热药为主组成方剂。若出现有亡阳气脱者,又须与补气之人参配伍。其代表方剂有四逆汤、回阳救急汤等。
(六)补虚扶正法
是运用补虚扶正的方药,用以补益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筋骨的衰弱,以治疗骨伤疾患的各种虚证。它是根据《素问·三部九候论》说:“虚者补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损者温之”的治则而立法的。临床上常用的补法有补气养血法、补益脾胃法、补益肝肾法和扶正托毒法等。
1.补气养血法
适用于内伤气血,外伤筋骨,以及各种损伤后期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症见筋骨萎弱,创口经久不愈,损伤肿胀不消,身体日渐虚弱,舌淡,苔薄,脉象细弱的患者。补气、养血虽各有重点,但亦不能截然分开,气虚可致血虚,血虚可致气损,故在治疗上常是补气养血并用。常用的方剂有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
2.补益脾胃法
适用于损伤后期,骨病日久、脾胃虚弱、运化失职、饮食不消、营养之源日绌的患者。症见四肢疲乏无力,形体虚羸,肌肉萎缩,损伤之筋骨修复缓慢,脉象虚弱无力的病证。因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四肢百骸皆赖以脾胃生化气血充养,则损伤之皮肉筋骨得以修复,功能使之恢复。常用的方剂有参苓白术散、健脾养胃汤、归脾汤等。
3.补益肝肾法
适用于骨伤后期,骨折迟缓愈合,骨病筋骨萎软,骨质疏松,以及老年体弱,肝肾虚损的患者。因肝主筋,肾主骨,损伤筋骨必内动于肝肾,故欲筋骨强劲必治肝肾。应用补益肝肾法,增强肝肾功能,加速筋骨的连续,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以利损伤之筋骨功能的恢复。常用方剂有壮筋养血汤、生血补髓汤、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健步壮骨丸、左归丸、右归丸等。
4.扶正托毒法
是一种扶正祛邪并重的治法。适用于骨伤感染的成脓期,在正不胜邪的情况下,用补益气血和透脓托毒的药物以扶助正气,托毒外出,防止毒邪内陷的一种治法。由于正邪相搏的转归不同,扶正托毒法又有透托和补托之分。若为脓肿已形成,溃后排脓不畅者,宜用透托法,方用透脓散;若是正气虚、毒气盛,不能托毒外出者,宜用补托法,方用托里消毒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