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物质资料社会化生产

社会化生产又称生产的社会化,是指同小生产相对立的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它表现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中在企业中进行有组织的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发展,各种产品生产之间协作更加密切;通过产品的市场化和市场自动调节,使生产过程各环节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影响社会总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1)社会的需求结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现实的社会需求主要表现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它是由社会在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并且这种社会需求的结构,提出对各种产品及其数量的要求,即提出生产什么,各生产多少,这就从一个方面决定着社会总劳动如何分配于各生产部门。

(2)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如何,决定着生产各种一定量的产品需要多少劳动量,也就是,当社会对某种产品提出需求时,在该生产部门应投入多少社会劳动,就取决于该部门的生产条件,即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长度、劳动强度。这些生产条件就从另一个方面决定着 社会总劳动量在各部门的分配。

社会生产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永远是一个中心议题。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现代社会,生产力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社会的产生、发展和昌盛都是人们共同生产劳动的结晶,人类进行生产的主要对象就是各种物质资料。人类通过生产,把劳动凝结在物质资料中,赋予物质资料价值。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和进行生产的能力有了极大的飞跃,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层出不穷。在之后的两次工业革命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的提高,物质资料逐渐从产成品转变为中间成品,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有所转移。

3.1.1 物质资料生产和经济增长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有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人类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才能获得这些物质生活资料。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然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注1这里的物质生产就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

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资料生产理论中,对物质资料生产是这样描述的:物质资料生产是劳动的最主要的形式。它是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即劳动者使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出适合人们需要的物质产品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社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人们生活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的一种社会性活动。人类并不像动物那样仅仅采集天然的物质资料,而是通过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来生产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正因如此,人类社会才有自己的历史。这种生产活动必须以一定的社会形式,即一定的生产方式才能进行。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生产力和特定生产关系的统一。任何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都是指一定生产方式的活动。人类社会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与日俱增,物质资料的生产条件也有很大提高,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开始集中,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生产活动。专业化分工不断发展,各种产品生产互相自发调节,社会化生产应运而生,它使生产过程各环节紧密不可分。

工业革命使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领域出现了大讨论。马尔萨斯(Malthus,1798)从人口增长快于产出增长的假设出发,认为即使在技术进步的帮助下,产出也会被快速增长的人口所耗尽。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马尔萨斯认为,一个社会的总产出是土地、资本与劳动投入的结果。在现实中,土地的数量是固定的,因为自然资源的量是固定的,因此在单位土地上劳动力和资本不断投入导致收益递减,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这样地租和产品的价格不断提高,工人工资上涨,使企业成本增加,资本积累减少。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产出的增长,但是由于人口不断增长的前提,人口吸收了技术进步的结果,经济处于停滞状态,通常称其为马尔萨斯状态。但是工业革命使世界经济摆脱了这种停滞的状态,人类进入了经济长期而稳定的增长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复兴,特别是卢卡斯(Lucas,1990)将经济发展问题纳入增长理论的研究领域,使得不发达地区的长期增长问题有了一个合理的研究框架。他通过一个两部门增长模型的拓展来分析不发达经济,并用涉及学习过程的人力资本模型解释增长差异。卢卡斯的研究启发了许多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学者向经济发展问题集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出现了一批利用增长理论研究经济发展问题的文献。一是强调了经济转换中资本积累的作用的自然演化的资本积累模型,以汉森和普雷斯科特(Hansen and Prescott,2002)为代表;二是强调了技术变革在经济转换中的作用的自然演化技术变革模型,以加洛和韦尔(Galor and Weil,2000)为代表;三是强调外部因素作用的人力资本模型,以古德弗里德和麦克德莫特(Goodfriend and McDermott,1998)为代表;四是强调制度演化导致的技术变迁作用的技术变革模型,以琼斯(Jones,2001)等为代表。

3.1.2 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脉络

社会化生产把历史分为了三个阶段,它们分别是社会化生产的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和现代化阶段。

1.社会化生产的形成阶段

该阶段分为简单协作阶段(14—15世纪)和工场手工业阶段(16—18世纪)。简单形态的协作是同规模较大的生产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并不能把这认为是特殊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式之一,因为工人们只是在空间上集合在一起,并不协同劳动。简单协作和协同劳动是有严格区分的。协同劳动体系可以看成是一个以人为器官的生产机构,个人被分解了,劳动差异代替了个人差异,并且是劳动差异造成了个人差异,不同劳动差异的个人组合完成劳动。

工场手工业阶段(16—18世纪)是工业革命前手工业生产主要的、较为复杂的劳动形式。马克思把工业革命前的手工业称为“真正的工场手工业”。它在工业革命之前获得充分发展,并为工业革命提供基础,是资本主义手工业的雏形。之所以称之为“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是与分散的工场手工业和某些国家的国有工场手工业相区分。而此时的手工业生产,除了资本家把手工工场和家庭的手工艺人集中在一起,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场进行大规模生产外,农村和城市的家庭依旧存在分散的手工业大军,数量可观。科尔(Cole,1973)认为这段时期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农业进步、国外需求扩张和人口增长。伊波利托(Ippolito,1975)认为由于农产品价格下降和农产品刚性,农业反而会受到损失,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促使工业革命理论的产生。

2.社会化生产的成熟阶段

该阶段的标志是机器的使用,也就是通常说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阿德勒(Adler,1990)撰写了题为《马克思与机器》的论文,认为马克思所说的“手工磨产生封建君主的社会,蒸汽磨则产生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是经济学思想精髓之一,具有深刻性和纪念意义,永远不会失去在经济学领域的引导作用。阿恩斯坦(Arnstein,1962)评述工业革命,认为工厂生产制是工业革命的最重要的特点。社会化生产集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提高了效率,也促进了实际工资的大幅提高。克拉夫茨和哈利(Crafts and Harley,1992)重新审视了前人对工业革命带来增长的衡量方式,讨论了工业生产增长指数的计算方法,分别比较了不同年代Crafts方法、修正的Crafts方法、CLM方法、修正的CLM方法、Jackson方法和Hoffman方法计算得出结果的异同,并对自己之前的Crafts-Harley理论进行了修正,给出了新的CLM方法下计算的生产增长指数。

杰克逊(Jackson,1992)也对Crafts方法、CLM方法以及Deane和Cole方法所计算出的生产增长指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简(Jan,1994)在工业革命概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勤勉革命”(Industrious Revolution)的概念。他认为这场革命是领先于工业革命展开的,是以家庭为基础的资源再分配的过程。它既增加了市场上商品和劳动的供给,也增加了对市场上商品的需求,可以说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3.社会化生产的现代化阶段

社会化生产的现代化阶段随着第二、第三次工业革命而来。历史上的工业革命均是能源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进而引发重大的经济转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煤炭与印刷技术相结合,从手工工场式生产过渡到工厂机器生产,呈现机械化、规模化的工厂组织体系,经济创新以局部创新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石油与电力技术相结合,以大规模标准化流水线生产为主流,经济创新是以系统集成创新为主,出现具有垂直结构中央集权的大企业集团。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近年来才发生的,是互联网与新能源的结合,趋向于社会化和扁平化,并催生了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生产需求。

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工厂型规模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造就了公司型规模经济,都是历史上社会化生产的重要形式,它们都使得大企业的竞争优势突显。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个性化、当地化的生产方式和新一代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使得“分散生产,就地销售”的生产组织模式成为可能,中小企业的优势将逐步显现,因而替代性竞争和潜在进入竞争加大,行业竞争性将不断增强,规模经济的起点降低(Kessides,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