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由《易经》八定位诠释管理

《易经》管理有知、行、体、用、主、客、内、外八要素,由这八要素可再发展成八个定位,对管理的重要原则作更深入的诠释:

一、太极定位(图一)

所谓太极是指企业的最高目标与最终价值,也就是企业的定位,不论目标为何,必须明确而有整体性,即使是多重目标,彼此间亦必须有关联性,才能作为发展的依据。

二、阴阳定位(图二)

又称为两仪定位,强调企业经营必须考虑主客因素,自己的能力应与外在的环境相互配合,才能稳定发展,比方说订立市场目标,应先评估自己的能力,不能过度膨胀,否则便不足成事或发展失衡,增加风险。

图一      图二

阴阳定位除强调内外配合,也强调人与物的配合。传统上中国管理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西方着重物的开发,如果太偏向后者,把人当物一样开发,反而限制了人的创造性,而太重人,往往忽略了知识的开发与精确性,所以人力与物力的开发应是两种不同的轨道,并且要相互配合开发。

所谓的阴、阳,可以是内外、正负,也可以是全体与个人、顾客与业者、市场与产销的一种二元观,凡事不能只考虑一面,必须从正、负两面一并考虑。

三、三才定位(图三)

太极是一整体,一分为三,就成天、地、人三部分,天代表大环境(经济气候与种种时空因素),地代表小环境(企业体),人代表个人的资质、能力。所谓的天、地、人三才定位,是强调时空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充分配合,所有的资源才能结合在一起,发挥最大的交通。就企业组织而言,三才亦可象征为上、中、下,彼此之间必须充分协调配合,才能让整个企业动起来。

四、四象定位(图四)

所谓四象,从方位来看,是上、下、左、右,从时间来看是春、夏、秋、冬,从组织观念来看,是上层、下层、左辅、右弼,也就是说,组织的运作,必须兼顾四方,外圆而内方,才能维持稳定的状态,进而谋求更大的发展。

图三    图四

五、五行定位(图五)

在四象中找出动力关系,以中心决策(土)为起点,进而循领导(金)、权变(水)、创造(木)、协调(火)运转,再回归决策这个起点,周而复始的这种模式,就是五行定位,也就是前面所说过的C理论。

六、六阶定位(图六)

六阶是把一个整体划分为六个阶段,既强调组织阶层的细密化,又强调人、事皆须经过这六个阶段的发展,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此六阶各有的不同特性自我评估。

图五      图六

以组织结构而言,下两阶为基层;第三阶为中级干部,以上依序为中级主管、总经理及董事长。就发展过程而言,第一阶为潜龙阶段,应多加充实,不宜强出头。第二阶为见龙在田,逐渐崭露头角。第三为惕龙阶段,应发挥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冲刺。第四为跃龙阶段,即跃跃欲动,渐趋成熟。第五为飞龙在天,象征已达志得意满之境。第六为亢龙有悔阶段,强调宜见好就收,自我约制。不论人、事,皆须如此循序渐进,不是一蹴而就的。

七、七复定位(图七)

《易经》有云:“七日来复”,表示凡事进展到最后阶段,便应回复起点,如此便永无结束之日,可以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七复”即强调不断应变的精神。

七复又称七式(即7S),它们分别是最高目标(Supergoal)、风格(Style)、策略(Strategy)、制度(System)、技术(Skill)、人员(Staff)、结构(Structure)。这七式在组织内各有其内在定位,愈往下愈具体,愈往上愈抽象,首尾相衔,上下呼应地运作,企业方能发挥整体效应。

八、八卦定位(图八)

八卦定位,即四组的两仪定位,它代表一种最大的平衡,知、行、体、用、主、客、内、外兼顾,才会产生平衡作用,成为一套持久而具活力的管理架构。

图七       图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