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萧县防腐
- 萧县防腐编委会办公室
- 14046字
- 2020-08-30 01:39:04
第二节 防腐蚀产业的提升
九十年代是我国集中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萧县防腐蚀业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中国防腐大县”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发挥优势,加速推进防腐业由单兵种作战向集约化合成军作战转变;由单一的工程施工管理向创工程品牌的方面转变;由单一国内的防腐蚀业市场向国际防腐蚀业市场转变。整个防腐蚀业坚持打“人才牌、科技牌、管理牌、市场牌”,使萧县防腐业水平提升,发展后劲增强,在全国同行中居于领跑位置,保持着全县防腐蚀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依靠人才增强企业后劲
进一步提高在岗企业家素质。重视企业家培训。县委、县政府针对在岗企业家队伍现状,在县委党校建立了企业家培训基地。县经贸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承担起对在岗企业家人才培训教育的责任。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整体素质。在培训内容上,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政治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相结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与法律知识及公共关系事务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在培训方式上,实行分层次培训,即对在岗企业家的培训以短期轮训为主,同时采取举办研讨会、座谈会、报告会、到外地考察学习等形式,实现知识更新、思想提升,提高管理企业和市场应变能力,激励他们把创建、发展企业作为毕生的事业和奋斗目标,逐步成为职业化的经营管理专家。在加强县内培训的同时,还根据各企业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抽调在岗人员选送到大专院校的相关专业进修,到大企业或发达地区优秀企业挂职锻炼,在企业内部轮岗交流、交叉任职、多岗任职等形式,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按照宿县地区工商企业划挡分级、动态管理要求,每年度对各企业按挡按级进行考核。考核企业家的内容:一是对盈利企业,以资产经营责任制完成情况为基础,重点考核年度营销收入、年上缴利税额、年利税增长率、资金利税率、人均利税率、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原值增值税及职工年人均收入等项指标;二是对亏损企业,重点考核扭亏目标的完成情况、亏损额情况。对企业家考核结果,实行优胜劣汰,凡工作成效不大、企业发展不快的,组织考察后确定去留,离开企业负责人岗位的也不再保留企业家资格。通过公平竞争,激发进取心,县委、县政府〔1996〕1号文件暂行工资性收入加风险收入的分配方式,即把对企业经营的好坏与企业家的个人收入、政治荣誉、社会地位挂起钩来。其中:工资性收入按月支付,风险性收入按年终考核情况支付,不列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同时,根据贡献额予以一次性奖励,达到“政治上给荣誉、社会上给地位、经济上给实惠”的总要求。相关规定如下:
加强企业人才的选拔培养。为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县委组织部、人事局着眼全局和未来,系统建立“优秀企业家人才库”和“企业家后备人才库”、企业家人才市场,促进合理流动,保证企业家队伍经久不衰,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萧发〔1999〕11号文件全文如下:
关于在全县范围内公开选拔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意见
一、选拔范围
二、选拔数额及培养使用目标
三、选拔条件
四、选拔程序
五、培养使用
六、组织领导
中共萧县县委组织部
萧县经济贸易委员会
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五日
县里还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科技人员和社会的“能人”到企业任职(挂职)工作,待遇从优。
不惜代价引进人才。十年内萧县为引进县外人才,积极开展“横向联络”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引进县外人才2876人。聘请专家学者246人,与国内16所高校建立联系点,接受人才培养和辅导。以上措施促进了企业家队伍建设,为企业发展备足了后劲。
由于县委、县政府对人才的重视,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气候”环境,在萧县防腐界逐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各公司纷纷长期坚持开办防腐技术专业学校,年复一年培养出大批人才及技术工人。据统计,培训班十年内培训各类人才12700多人次。
全县防腐职工学校名单
全县各防腐企业坚持不懈地抓好防腐专业人才的培养,还积极参与县委、县政府每年5月开展横向联合月活动,各企业针对本单位人才实际,制定一些吸纳人才的优惠政策,筑巢引凤。整个防腐蚀界思想解放,逐步建立起“开放式、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联合人才网络。1988年、1989年,引进防腐专业人才738人。
宿县地区防腐保温工程公司经理张遵胜说过:“没有一流人才,就带不出一支过硬的防腐队伍。”他们公司先后加入安徽省腐蚀与防护协会、上海防腐蚀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化工防腐技术协会,并高薪聘请两名高级工程师担任公司技术顾问。还与11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建立起合作关系,选派36名青年工人到上海、天津、太原等地学习防腐保温知识,选送53名青年工人到华东化工学院等高校深造,组织近百人参加高校的函授学习,对分散在外的施工队,制订培训计划,分期分批集中轮流培训十七次,参加受教职工达600多人次,还为工地施工队订阅多种防腐专业杂志,常年聘请高校或外地技术人员举办讲座,解疑释惑,现场指导,公司发展后劲更足。截至1999年底,公司有123人评定了技术经济职称,其中工程师14人,助理工程师36人,经济师8人,助理经济师13人,助理会计师7人,技术员、会计员、统计员、经济员41人。
萧县防腐绝热工程实业总公司经理李正民,1989年从石油工业部高薪聘请3名防腐专业高级工程师作为公司的长期技术顾问,并通过他们常年不断地培训人才,“滚雪球”式地发展人才。仅1989年就有7位同志晋升防腐专业工程师,6位同志晋升为技师,8位同志晋升为会计师、经济师、统计师。同年8月,经宿县地区科委考核,又评定助理工程师25人,助理经济师10人,技术员33人。由于公司注重人才的培养,有效提高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素质,提升了竞争力。同年4月该公司第四工程处在山西施工,全年创优质工程3个,江苏、河南等兄弟单位对该公司的技术优势拍手称道。
依靠科技增强企业活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邓小平同志在全党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为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萧县县委、县政府提出“科技兴萧”“科技兴企”的口号,县政府下发萧政〔1995〕38号文件《萧县科技进步奖励办法》,全文如下:
萧县科技进步奖励办法
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加强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是唯一出路。萧县防腐各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掀起“科技热”,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防腐科研机构不断增多,引进先进技术,购买专利项目越来越多,装备、设备更新不断加快。为更好地促进萧县防腐蚀业的发展,1993年经县政府批准成立萧县驻新疆奎屯办事处,1994年设立“萧县人民政府驻大庆办事处”(为科研单位)。经过县政府的协调帮助,萧县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建立长期稳固的施工基地30多个。1992—1994年,安徽省防腐工程公司与合肥农村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联手培训大专毕业生35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9年底,萧县在全国各地的防腐企业创办科技机构(所、站)23家,通过开展技术革新,涌现了以陆东方正菱公司为代表的从研发到生产的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
先进的科学技术投入应用,获得一大批优质工程、创新工程。防腐企业总体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安徽省防腐绝热工程实业总公司引进的喷涂环氧粉末生产线和静喷涂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安徽省同利防腐保温工程公司研制开发的管道内防腐技术为国内首创,安徽省萧县金属防腐保温工程公司引进、改进的“架空金属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获国家科技部“发明奖”。
环氧发泡机
新疆塔里木油田轮南酸站,是塔里木唯一的一座存储酸站,承担着整个塔里木油气田的用酸。相距西气东输的储运站不到一公里,项目工程十分重要。1997年,塔里木油田与安徽省建安防腐工程公司达成协议,一次签订6个玻璃钢储罐安装防腐工程,直径为3米,长度为9.6米。储罐造型不仅两头有封头,还要有排污口、放空口、检修入孔、输入输出口。技术要求高,而塔里木气候变化无常,施工难度大,且公司生产技术薄弱。经理彭雪冰第一件事就是先跑技术和设备,他专程到北京玻璃钢研究总院,找到总工程师黄明。黄明听了汇报后说:“用我们的玻璃钢设备,生产技术无偿转让。”双方达成协议,18万元购买了生产设备,黄总制定了施工配方,购买材料清单及模具图纸,经理彭雪冰到上海购齐了材料,立即着手安装,调试设备。开工那天,黄明工程师和另外两位工程师也到现场指导,三月的塔里木夜间零下7℃~8℃,因物料凝固速度慢,强度达不到要求,脱模难,勉强脱模,脱模后的罐体发生变形,采取用材料在罐内支撑、升温、延长凝固期等多种措施,待运到安装现场,吊装后装水试压,第二天就从罐体中间变形。黄总与彭雪冰深入探讨,查找原因,认为:罐体厚度大,用一种树脂强度不够,必须用两种以上的树脂,合成复合材料使用。在黄明的指导下,彭雪冰再去上海化工学院,专门拜见树脂研究所所长,向他请教。所长查阅大量资料,记录了各种树脂的原理和胶结性能,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2点多钟。根据使用条件和塔里木的气候条件,最终确定用两种树脂的生产方案。工地上三十多人挑灯夜战,加班加点施工,经过艰苦努力,终于一个罐提前四天,另一个罐提前两天施工完毕。两个罐外表光亮,强度更高,特别是在封头、维修孔、投料孔和卸料孔等地方,采用特殊工艺处理,经油田质监部门做各种测试检验,在场的工程师、学者给予很高的评价,油田领导对建安公司进行了表彰。彭雪冰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科技作支撑,它将寸步难行。”彭雪冰在“生命禁区”里拼搏工作,他用科技之笔,书写戈壁大漠人生,他的精神受人称道。1993年6月,国家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视察建安公司时,给了他较高的评价。
1993年6月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视察建安防腐公司
1994年,大庆市政热网工程改造,总投资1.6亿元,其中,防腐保温工程项目2500万元。市政府招标大会上,市内有33家竞标企业,强手如林,优势各异。安徽同利防腐安装总公司依靠技术优势,所做商务标书准备充分,技术全面精准,报价低、信誉好、答辩圆满、综合实力强,一举夺标。在1995年的防腐保温施工工程中,凭借先进的技术、优良的设备、精湛的工艺,公司夺得大庆府明小区聚氨酯泡沫夹克管保温工程国家鲁班奖。1993年,总经理满孝敏出席共和国群星茶话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1995年出席全国“经营之光”杯大会,获得“全国优秀企业家500杰”称号。1997年,安徽同利防腐安装总公司被国家建设部批准为一级企业。
1993年,济南轻工化学总厂打算扩建不锈钢脂肪酸储罐,宿县地区防腐保温工程公司总工朱安军前去联系,建议用碳钢罐热喷涂不锈钢防腐层,以减少造价,并送去两个试片及施工方案。该厂将信将疑,把一个试片挂在脂肪酸罐内作浸泡试验,另一片送到北京轻工部做实验室剥离试验,将施工方案交给山东大学教授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此法可行。该厂取消原设计,节省投资500多万元,与该公司签订了170多万元施工合同。他们之所以掌握该技术,是因为1980年在为湖北恩施化肥厂碳化塔喷铝施工时,出现局部脱落现象,他们请国内有关专家前来“会诊”,8次赴上海科研部门搞试验,最后从工艺上找到症结,解决了金属热喷涂附着力差的问题,在全国较早地掌握了从国外引进的这一先进技术。
1995年,萧县防腐蚀设备总功率达到67687千瓦。其中部分防腐先进设备有:自动循环回收式喷砂机、抛丸除锈生产线、环氧粉末静电喷涂生产线、3PE自动生产线、一步法二步法保温管生产线……
加强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1990年12月,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关于第八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八五”期间,对乡镇企业采取“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1994年8月,县委、县政府制定《关于促进乡镇企业再上新台阶若干问题的决定》(萧发〔1994〕12号),要求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全方位加强企业管理,在全面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突出抓好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大力推进乡镇企业股份制改革,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防腐业作为乡镇企业的支柱,借政府的推动之势,抓住机遇,加快改制,促进防腐企业由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向科学化的管理方式转变,由分散单一的管理内容向全面综合的管理内容转变,由常规性的管理效果向争名、创优、夺金的名牌管理效果转变。
抓基础提升管理水平。1990年,全县开展乡镇企业七项基础管理工作,企业局创办培训中心,举办七项基础管理培训班、会计统计培训班、安全生产培训班、标准计量培训班等,培训人员400多人次,为工作的铺开打下基础。1995年6月,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管理的意见》(萧政〔1995〕28号),要求乡镇企业强化管理,苦练内功,提高效益。主要内容如下:
一系列激励措施的出台,为防腐业加强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1993年,防腐企业全部通过七项基础管理工作验收。一批企业通过加强管理迈上新台阶,成为乡镇企业的排头兵,被省政府、地区行署命名为明星企业、优质服务企业;一批企业负责人通过岗位培训、实践锻炼,成长为管理企业的行家里手,被评为优秀企业家,成为萧县防腐发展的软实力和新亮点。
1990年,安徽省防腐工程公司、萧县防腐绝热工程实业总公司、宿县地区防腐保温工程公司、萧县热化防腐工程公司,在全县首批20家七项基础管理工作试点企业中,率先通过地、县两级验收。安徽省防腐工程公司、安徽同利防腐总公司、宿县地区防腐保温工程公司因管理工作表现突出,被省政府命名为明星企业。
1991年,企业进一步推行全方位管理,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安徽省防腐工程公司被评为省“第三产业优质服务”单位,萧县防腐绝热工程实业总公司被评为地区“第三产业优质服务”单位,宿县地区防腐保温工程公司在农业部评比的全国100家优秀建筑企业中获银杯奖。
1992年,萧县淮海防腐保温工程公司、安徽建安防腐工程公司通过“七项基础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现场管理和财务达标”四项检查验收,被省政府命名为明星企业。
1993年5月,宿县地区行署下发〔1993〕5号《关于表彰一九九二年度乡镇企业系统明星企业、乡镇企业家、优秀厂长(经理)的决定》,授予安徽省防腐工程总公司、宿县地区防腐保温工程总公司“明星企业”荣誉称号,授予安徽省防腐工程总公司总经理刘敏学、宿县地区防腐保温工程总公司总经理张遵胜“乡镇企业家”荣誉称号,授予萧县腐蚀防护工程公司经理彭雪冰、安徽省防腐工程总公司书记裴平海“优秀经理”荣誉称号。
萧县金属防腐保温工程公司气相环境阴极保护技术获国际金奖、国际金杯奖、中科院特别奖
各防腐专业乡镇结合实际情况,出台措施,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朱庄乡针对技术人员外流问题,本着正确对待、促进人才有序流动的原则,乡政府规定:原则上原来在乡工作的归乡,原来在村的归村,因种种原因不能在原地干的,在全乡范围内到哪里干都可以;对技术人员的考核每年一次,年终进行,乡所属企业每年内部交流技术资料两次。
防腐企业抓住自己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找准主攻方向,制定管理目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认真落实。萧县热化防腐工程公司,按要求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部分内容如下:
一、公司章程
二、财务管理制度
三、业务员责任制度
萧县防腐绝热工程实业总公司在加强内部管理时,注重节约支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公司集中技术人员长年奔波在各工地检查、维修,使所有机械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1990年,公司大小车辆、空压机等大型机械设备120多台件,没有一台进大修厂,公司仅此一项就节约支出9万多元。公司还要求各工程处、工程队对原材料的使用能省则省,当年原材料的利用率由上年的89%提高到97%。
安徽省防腐工程总公司在强化管理方面着力拓展电力行业业务。1992年起,夏平带队先后承建上海外高桥热电厂、四平热电厂、吉林江北热电厂、长春第二热电厂、江阴电厂等项目的防腐保温工程,推动公司电力行业市场稳步扩大,在华东地区产生较大影响。
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强了企业的整体实力。截至1999年,全县防腐保温一级企业发展到3家,分别是安徽防腐工程总公司、安徽同利防腐工程总公司、宿县地区防腐保温工程总公司。
抓改革激发企业活力。80年代中期,在防腐企业中开始试行承包经营责任制,80年代末期,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1990年后,防腐企业继续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1989年3月下发的《关于我县乡镇企业全面实行招标承包的决定》(萧发〔1989〕4号),进一步完善经济承包责任制,实行招标承包,鼓励原企业负责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科技人员和社会上的能人,参与乡镇企业承包的投标,公开、平等、公正、择优确定经营者,引入竞争机制、风险机制,推动企业内部的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决定》规定,招标确定经营者后,企业享有下列权利:
杨楼镇在镇党委、镇政府前后几任负责人杨晓峰、袁铁军、黄坦的带领下,把企业改革作为促进全镇防腐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持续不断推进。
杨楼镇朱庄乡在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时,结合实际,创新内容和形式,明确承包经营的主要范围是:产量、产值、利润、税收、上交乡村利润和管理费、人才培训、安全生产、技术改造、资产增值等,并制定严格的奖惩办法,按规定完成产值、利税、上交三项指标的,乡从上交管理费中拿出8%~15%,对企业行管人员进行奖励,对连续两年完不成任务的给予免职处分。
萧县化工防腐工程公司在落实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时,把县、黄口镇两级政府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层层承包,层层落实责任。规定工程队业务费用支出方面,土建按工程总造价的2%,安装按3%,保温按5%,防腐按7%,超过部分从各队奖金中扣除;利润分成方面,每个职工、干部去掉生活费后,基本工资不低于300元,利税后,防腐按35%奖,安装、保温按50%奖,土建按60%奖;利税后,按国家规定提取11%作为职工、干部的养老保险基金;剩余的款由公司、队各半,用于扩大再生产投资,任何人不得使用;工地的投资,老工地由队负担,新开工地由公司、队各半投资。安全生产方面,施工中的安全工作由队长负责,工伤由各队支付费用,不超过贰万元的费用,用各队奖金支付;各队要与职工签订安全生产合同。
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一批有文化、有头脑、会经营、懂管理、懂技术的人员走上企业领导者岗位,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了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从管理层到普通职工,实行个人经济利益与工作实绩挂钩,经理、工人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彻底改变了企业吃大锅饭的现象,搞活了企业的内部经营机制,大大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萧县金属防腐保温工程公司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内功争发展,活力大增。技术不足,他们就派人出去学,请人进来教;资金不足,他们想方设法通过干部职工集资、风险抵押等办法,筹集周转资金47万余元,用于备料。当年完成产值近200万元,相当于前3年的总和,不仅远远超过与乡政府签订的承包经营指标,而且基本还清了借款。为调动全员积极性,公司把承包任务分解到工程队、业务员,郑夫民完成承包任务25万元,姜纪华完成承包任务18万元,李春林完成承包任务15万元……并且他们还做到了上交的税清、管理费清、工人的工资清。业务员郑其顺承包任务后,对公司和个人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工作干劲大大增强,发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不怕风吹日晒,奔波在祖国的西北、中南各地,一人签订多份合同,为公司挺进“三北”(指西北、华北、东北)打开了大门。
1990年,萧县防腐绝热工程实业总公司整合公司资源,改变管理体制,由分散管理转向统一与分散相结合,以统一为主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提高效率。在给予各工程处、工程队充分自主权的同时,注重发挥公司的领导核心作用,真正把公司变为各工程处、队的服务中心,对各处队的领导力量统一协调,机械设备统一使用,技术力量统一调动,经济统一变通,在公司统一领导下,20多个处队又形成一个团结战斗的强大集体。其下属的第七工程处在胜利油田为一座五万立方储油罐做内外防腐施工时,由于工期缩短、时间紧迫,公司发挥统一领导作用,调动公司最好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公司最好的机械设备,采用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办法,只用10天时间,就高质量完成任务。
1990年1月,为促进企业发展,县乡镇企业局将其直属的萧县防腐保温技术研究所,在企业性质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改变隶属关系,由隶属企业局变更为隶属安徽省防腐工程公司。
1990年2月,萧县同利防腐工程公司通过自然人入股、企业法人入股等形式,由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这也是萧县防腐业首家股份合作制企业。
1995年10月,经县政府批准,萧县申达防腐保温工程公司由集体性质转变为国有性质(萧政秘〔1995〕61号)。
县委、县政府在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防腐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1991年,整合分散在县乡镇企业局、城乡建设局等各相关单位的管理职能,成立县工程建设管理委员会,作为防腐业的主管部门,行使统一管理职能。自1994年起,县政府每年与县建委签订目标责任书,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奖惩。1995年,县建委在县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中综合得分80分以下,主要负责人被罚款300元(萧政〔1996〕14号)。
1997年,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推进。8月,县委、县政府下发《萧县工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1997〕17号),成立以县委书记胡兴超任第一总指挥,县长贺建华任总指挥,县委副书记吴忠领、常务副县长张庆合、副县长韩方明任常务副总指挥的企业改革指挥部,全面开展企业改制,推行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企业制度创新。防腐企业积极创造条件,为产权制度改革做准备。
抓质量树立企业形象。1991年,萧县“八五”规划提出:“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组织方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增加经济效益,使企业管理水平和职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县政府制定《关于在全县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实施意见》(萧政经字〔1991〕12号),要求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按照全面质量管理验收标准,要有30%以上开发或改进一项新产品并领到合格证,基础管理、现场管理、专业管理的达标合格率年内达到25%以上,会计基础工作验收达标率50%以上,各企业对销售工作要实行承包责任制,对于销量多、奖金回笼快的销售人员给予表彰奖励,企业内部要组织开展竞赛活动。促进企业提高经营能力和经济效益,使企业逐步走上投入少、产出多、质量好、消耗低、效益高的发展道路。1993年、1994年,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政策,加快乡镇企业发展。防腐企业当时被作为第三产业,狠抓质量管理,争创部级、省级、地区级优质服务单位,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生存,在提高工程质量中,创造优良业绩。
防腐企业集中的杨楼镇朱庄乡为搞好创优质服务活动,指派防腐业务员袁长海等4人到地区参加七项基础管理培训学习,指派郭元正等4人到县参加七项基础管理培训班,在萧县金属防腐保温工程公司、萧县建设防腐保温工程公司等4家企业搞试点。并规定:在外地施工,工程被甲方评为全优工程,获得甲方好评,为村、乡争得荣誉,除发奖状外,奖现金100元;集体或个人兴办的企业,填补县空白产品,荣获省以上优质产品称号的,分别给主管企业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奖现金500元。
萧县建设防腐保温工程公司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1991年投资12万元,购置新的机械设备,因质量、信誉过得硬,将业务扩展到南京和胜利油田,并签订250万元的工程合同。
萧县防腐绝热工程实业总公司在创优质服务活动中,坚守创业精神,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在公司内部开展“比质量、比信誉、比效益、比贡献”活动。在中原油田施工时,与“全国防腐四强县”中另一县的一家公司开展竞赛,比施工进度,比工程质量。两家公司同时开工,分别对一座2万立方的油罐内壁用玻璃磷片涂料防腐,用20天的时间,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比计划提前30天,而此时与之竞赛的公司还在喷砂。中原油田基建处的负责人夸赞萧县绝热防腐公司这一仗打出了水平,决定将一座5万立方油罐的内防工程再交给他们施工。
1999年,萧县第一防腐工程公司在中国石化集团第二建设公司的绥中361油田二期开发油罐防腐保温工程中,获得中石化集团第二建设公司优良工程奖。
正是萧县防腐对工程质量不折不扣的追求,正是萧县防腐对工程质量的精益求精,使得萧县防腐业在全国同行业中一直立于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