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界观:论道网络新视听
- 罗建辉主编
- 1845字
- 2020-08-30 01:37:54
以融合思维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未来的新型主流媒体还有没有广播电视台?传统广播电视台如何成为未来的新型主流媒体?未来地方广播电视台如何生存与发展?这些都是时下业内和学界都共同思考的焦点话题。互联网不断发展,从固网到移动网到智能网,从PC到手机到无屏, “传统媒体+互联网” “互联网+”等概念层出不穷。广播电视台能否在未来的新型主流媒体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否能掌握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话语权,这一切都要依靠广电的转型发展来实现。
省级广播电视台究竟该怎样融合发展,体制内的广播电视台都很有压力。相较于互联网企业和媒体,广播电视台人才和资金匮乏,同时面临着生存和未来发展的双重压力。面对新的发展态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地方电视台转型发展的优势,从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构建地方电视台传播新生态的有效路径等维度,寻找省级广电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之道。
一、地方电视台优势:接“地”气+接“政”气+地域性资源
转型发展中的地方电视台其实是有优势的:第一是接地气。我们贴近群众,就在老百姓中间。第二是接“政”气。地方电视台依托于当地党委政府,是为当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具有一定的公信力。第三是拥有广电网络到户的巨大资源。第四是拥有地域性资源及区域、地缘优势。地方电视台的机会,就在于要发挥好这些优势。
二、地方电视台的出路:体制机制的全方位变革
我们认为,在厘清地方电视台优势的基础上,在新的传媒生态下,地方广播电视台的根本出路在于体制机制的全方位变革。一是要理顺体制。以前台企独立并行,现在电视台为集团出资人和广电网络实际控制人,实现台属、台控、台管,融合发展。二是要搞活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通过机制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目前,陕西省委为全省追赶超越创新发展出台了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的“三项机制”,就是为了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陕西广播电视台将进行彻底的人事制度改革和整个组织架构、生态的改革,打破多年形成的体制内思维,构建新生态。
三、地方台的改革路径:重构新生态
广播电视台必须坚持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事业本质,而广播电视台又具有很强的产业属性,事业和产业如何协调发展是重构新生态时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我们认为关键是要建好“两个”阵地,做到“三个”敬畏。建设好新闻舆论宣传和文化娱乐这两个阵地既是责任也是使命,同时要融入现代服务业,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要敬畏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百姓认不认可作为主要标准;要敬畏技术、拥抱技术,新技术已经蓬勃发展了,不能死抱着无线辐射、有线覆盖的传统,要有技术敏感度,要考虑怎么做全媒体、全媒介、全终端、全屏及节目全生命周期的新技术应用。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广告也是市场化的,因此广播电视台的产业必须尊重市场规则。
四、地方电视台融合发展的关键:开放的市场思维和理念以及创新的互联网思维和理念
新的发展态势要求我们必须创新思维和理念,以五大融合构建传媒新生态。一是融人才。通过人才引进引入新理念和新思维将团队融入市场,这方面陕西电视台已经做了尝试而且收效非常好。二是融资源。要将内部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势互补并融为一体。三是融资本。要充分吸收和发挥资本在推动市场化进程中的巨大作用。四是融技术。节目(内容)的生命期需要技术的不断跟进和创新。五是融客户。我们与客户是共生关系,必须在理念观念上都有所转变。目前陕西广播电视台正在打造一个台网融合的智慧社区平台,发挥接地气的优势,做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和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把冰冷的围墙区变成温馨的和谐家园。
五、融合发展的路径:建立丝路卫视联盟,抱团突围共同发展
二三线卫视如何实现突围与发展是各方关注的难题。单打独斗显然不能适应目前的发展状况,所以二三线卫视要充分发挥区域和地缘优势,抱团发展,发掘更多的价值,谋求更大的发展。2016年5月20日,陕西、宁夏、青海、甘肃四省发起成立了丝路卫视联盟,9月共同推出大型媒体活动“丝绸之路品牌万里行”,40多个人从西安出发,沿古丝路一路行进抵达印度,沿途推进了一系列大规模活动,期间还有另外三家卫视和三个国家的广播电视媒体加入联盟。同时,由全国省级卫视组成的丝路卫视联盟也在打造“2017丝路春晚”。丝路卫视联盟不仅仅是几家卫视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共同寻求未来的发展和产业运作。
陕西卫视的口号是“中国融、融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调研时提出要有“文化自信”。我们要用中国的文化自信进行融合,契合“一带一路”战略,做“一带一路”人心相通的桥梁,努力实现融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