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2)
- 姚慧琴 徐璋勇
- 7880字
- 2020-08-30 01:15:11
三、西部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一)西部省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西部省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目的性原则
对西部省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的目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使西部各省区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激烈竞争格局中的地位与态势,从而对各自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有一个客观的估计;二是为西部地区发挥各自优势、谋求更快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在设计西部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某一方面的指标必须对某方面的竞争力做出很好的评价。
2.全面性原则
由于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各方面竞争实力的综合,是各方面因素综合表现出来的结果。因此,设计的指标体系要尽可能覆盖所要评价的所有内容,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3.可比性原则
设计的指标体系不仅要有可靠地数据来源作支撑,而且指标体系口径对各个地区必须一致,力求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与合理性。
4.可行性原则
设计的指标体系必须具有可计量性和可操作性,其中可计量性是指所选取的指标的内涵可进行定量描述;可操作性是指在选择指标时既要考虑到指标体系的完整、科学,又要从实际出发,尽可能选用现行统计报表中可以取得资料的指标。
(二)西部省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构成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应该是宏观经济水平、产业发展水平、企业实力、科教与创新水平、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资源禀赋、金融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能力等九个方面竞争力的综合。因此,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划分为九个方面:即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经济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资源竞争力、金融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和政府作用竞争力。
1.宏观经济竞争力
宏观经济竞争力作为一个地区整体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是对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评价。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在2001年提出了一个新的国际竞争力结构,包括经济运行、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其中经济运行即从宏观层面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其从国内经济运行及国际贸易的情况反映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竞争力,即国家宏观经济竞争力就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相对于其他国家所表现出的比较优势。世界经济论坛(WEF)则主要从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来理解一国的宏观经济竞争力。
国内学者对宏观经济竞争力有着不同的理解。王秉安、陈振华(1999),徐承红(2007)等从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的角度来解释宏观经济竞争力,即地区经济在总量、人均水平及增长速度上所显示的竞争力。左继宏、胡树华(2004)从经济总量、经济增长及外向经济来解释宏观经济竞争力,即宏观经济竞争力是反映地区经济在总量、增长速度及对外贸易上的竞争力。王秉安(2005)、李闽榕(2006)将宏观经济竞争力理解为在经济实力、经济结构、国际贸易方面地区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
尽管国内学者对宏观经济竞争力的理解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认为经济实力是宏观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同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即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度及市场化完善程度,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宏观经济竞争力定义为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某一地区的经济实力及发展水平。
2.产业竞争力
产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是研究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学者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陈红儿、陈刚(2002)认为,区域产业竞争力从本质上看,就是一国内部各区域之间在竞争中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表现或地位。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概念,应包含三次产业的内容。贾若祥(2002)认为,区域产业竞争力本质上就是生产力的竞争,是不同地区各产业在国内经济、科技、投资中的地位,所达到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地区产业所具有的综合运用当地生产要素获得最大效益的能力,并在强调产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还需要强调产业对地区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能力。裴长洪、王镭(2002)认为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属地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它的一般市场绝对竞争优势的总和。黄伟、张阿玲、张晓华(2005)认为,一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某一区域的特定产业具有的开拓和占据市场的能力,通常用该区域的产业产品在某区域市场中的占有额来衡量。王春梅、闫红博(2009)认为,区域产业竞争力指区域内的各个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综合能力。以往文献表明,尽管众多学者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界定的视角不同,但都认为区域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内所含产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因此,本文将区域产业竞争力定义为:一国范围内,某一个特定区域的三次产业在全国各区域同次产业间的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强弱程度及其在可预见未来的发展潜力大小的综合实力。
3.企业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源于20世纪20年代,诸多理论先驱尝试从不同角度研究企业竞争力。以波特为代表的市场结构学派,认为产业市场结构对企业竞争力的确立发挥重要作用,在波特的钻石模型中,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机会与政府则是辅助因素。以潘罗斯、维纳菲尔特为代表的资源学派,强调企业资源及其差异与积累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作用。以普拉哈拉德、哈默尔为代表的能力学派,认为企业积累的知识、经历和技能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以上学派均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所拥有的优势,对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判断,可基本划分为企业外部经营环境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两类。
国内学者在吸取国外企业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竞争力的构成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分析。胡大立(2001)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来自于四方面,即企业所处环境、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企业所拥有的能力、企业的知识;金碚(2004)认为,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主要为关系、资源、能力及知识,其中关系是形成竞争力的重要条件,资源是形成优势关系的实力前提,能力是决定企业市场适应性的主要资源,知识是能力的内在因素;师萍(2005)认为,企业竞争力通常由企业规模、学习创新规模、经营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组成;席酉民(2005)认为,资源要素、组织要素与制度要素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其中资源的数量、质量与开发配置效率是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基础要素;组织运营能力、组织管理体制能力、组织结构网络化能力等组织要素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制度要素则是企业竞争力的保障要素。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竞争力构成要素的研究主要体现为两种视角:其一,从企业所处内外环境出发,分析企业竞争力的来源与形成条件;其二,从企业内部因素出发,分析企业的资源、能力、知识在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中的关键作用。结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本研究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通过对内外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配置,呈现出比其他企业更优越的产品生产能力、盈利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的综合素质。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为:企业所处的环境、企业规模实力、企业运营能力、企业技术水平以及企业社会贡献能力。
4.科教与创新竞争力
教育可以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文化和科学素质,同时也可以提升人力资本,而这些都是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将教育作为基础平台引入科技竞争力之中是合理的。从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提出国际竞争力开始,科技竞争力问题就受到人们的关注,陆续有一些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相关研究结果,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对科技竞争力尚未做出一个统一的定义。艾国强、杜祥瑛(2000)认为科技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地区)科技总量、实力以及科技水平与潜力的综合体现。它是构成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性要素,不仅在经济竞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对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与协调作用。范柏乃、徐伟红(2005)指出科技竞争力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具备通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技术转移等科技活动将现有的科技资源有效而创造性地应用于科技实践的优势;以充足的投资,包括人力和财力,投入基础性研究和知识创新活动,保证有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新的科技资源提供给应用研究与开发;具有雄厚而坚实的教育基础和技术基础设施,为研究开发、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后备人才和完善的技术基础设施;具备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推动力,扩大对产业研究开发活动的投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促进科技和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推动能力。上述观点已将教育的基础平台作用纳入了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内涵。
结合现有的关于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内涵及定义,我们将一个国家(地区)的科教与创新竞争力定义为:在一定的科技和教育支撑环境下,通过从事研究开发,技术创新、技术转移等科技活动,反映出一个国家(地区)的科技和教育基础状况、科技投入、教育投入、产出状况以及科技潜力,同时,它还反映该国家(地区)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推动能力。其核心是以科技和教育为基础平台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5.环境竞争力
考虑环境要素的竞争力早期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企业竞争力方面。诺亚·万利和布拉德利·怀特黑德(Noah Wanlley &Bradley Whitehead,1994)指出环境管制会导致高成本,从而对工业的业绩产生不利的影响。波特和范德林德(Poter& van der Linde,1995)研究认为一个设计合适的环境政策可能为企业带来先发优势。波特(1998)在《竞争论》中提出绿色竞争力概念,并提出全新的全球竞争力范式,将环境保护和竞争力相结合,要求将环境、资源生产力、创新和竞争力联系在一起。之后的乔恩-普罗特(1998)、斯图尔特·哈特(1997)、艾默里·洛文斯(1999)等学者也认为环保标准、资源的充分利用等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此后,出现的“竞相降低标准假说”(raceto-the-bottom hypothesis)、“污染避难所假说”、“生态倾销说”(eco-dumping)、“环境成本转移说”等理论将环境对竞争力的影响延伸到了国家和行业层次。此外,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绿色竞争力”概念,进而将环境与竞争力相结合。
国内研究中,鲁传一(2004)指出,所谓环境相对于人类的经济活动而言,其是指“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客观物质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一个整体”。《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绿皮书主编之一的李建平教授在答记者问中谈到:“环境竞争力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庞杂的综合型系统。所谓省域环境竞争力,是指一个省(市、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对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环境管理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承载力、协调力、执行力、影响力和贡献力。”
我们主要考察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因素对区域整体经济发展现状和潜力的影响力,即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出发衡量地区环境竞争力,因而我们将环境定义为人们经济活动所依赖的,为人们经济活动提供支持与服务,当超过其承载力时对经济活动产生制约作用的客观物质和生态系统整体。区域环境竞争力即为这一客观物质和生态系统整体在相互比较中所显示出的优势和实力。
6.资源竞争力
资源是指环境中能为人类直接利用,并带来物质财富的部分。我国最早提出资源竞争力概念的是由中国地质大学的赵鹏大院士,他将资源竞争力定义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吴巧生等(2002)指出,所谓资源竞争力就是指将资源优势在一定时期内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对资源竞争力的评价就是对目标资源的成本条件和需求态势进行评价,以便建立区域资源最优利用模型和区域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系统发展协调度模型。余瑞祥等(2004)指出资源竞争力是指将区域内资源存量转化成经济流量的能力,以区域内的资源优势为前提。孙志成(2009)认为,资源竞争力就是将资源存量转化为货币收入流量的能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大,则资源的竞争力就强;反之,资源竞争力就弱。因此,本报告认为资源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内各类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贡献的能力。
7.金融竞争力
学者对金融竞争力有着不同的认识。赵彦云(2000)认为金融竞争力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反映金融体系、金融活动、金融效率和金融成本的综合竞争能力。詹继生(2006)更注重金融资源在转换过程中实现的动态价值和能力,并以此作为各金融部门复合而成的整体竞争力。许涤龙(2007)则认为金融竞争力包括竞争主体、竞争客体和竞争结果,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主体之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能力和竞争实力。
在研究方法上,R.莱文(R.Levine)继承了波特的研究方法,认为金融竞争力是由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公司的战略组织和竞争四个要素决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WEF和IMD开始着手研究竞争力问题,发展了一套竞争力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其中,金融竞争力分为四个层次:资本成本竞争力、资本市场效率竞争力、股市市场活力竞争力和银行部门效率竞争力。
崔满红(2005)在对金融资源进行理论分析时,将金融资源视作是金融竞争力的一个制约因素。金融资源论认为,金融活动的产生除了可以用分工来解释,更重要的原因是交易费用的降低和经济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减弱。
赵彦云(2005)就一国的国际金融竞争力提出了一个三位一体的竞争力结构,认为金融竞争力包括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特别强调了金融环境的重要性。凯恩斯(Keynes)将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归结为信息不对称、投资者的有限理性等,其中不确定的软约束就是金融竞争力环境问题。
克拉里达(Clarida)更多地考虑金融自由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以多元Logistic对数模型研究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危机的相关性。富兰克林·艾伦(Franklin Allen,2003)和伊格森(Eggertson,2003)则以资本账户自由化研究金融环境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
8.对外开放竞争力
本研究认为,对外开放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发展开放型经济。影响一国对外开放的因素主要有对外贸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特别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适用的先进技术;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特别是更加积极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兴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与外商独资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发展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与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设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以带动内地开放。
9.政府作用竞争力
现代区域竞争力理论起源于迈克尔·波特基于产业发展对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著名的钻石模型构成了国家竞争力分析的基本分析范式。在这一分析范式中,政府作用是两个辅助因素之一(另一个是机遇),通过补贴、对资本市场加以干预、制定教育政策等途径影响要素条件,通过确定地方产品标准、制定规则等影响买方需求,并通过产业政策影响企业的竞争战略、结构、竞争状况等。类似地,WEF和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03)也认为政府是国家/区域竞争力的辅助因素。
但是,部分研究认为,政府作用是国家/区域竞争力的组成部分,IMD认为高效率的政府能够提升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王秉安(2003)认为政府作用竞争力应当由政府发展经济竞争力、政府调控经济竞争力、政府保障经济竞争力构成;李闽榕(2006)认为政府在发展经济、规范和调控经济、保障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市场经济进一步成熟等方面,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作用竞争力是经济综合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严于龙(1998)认为政府作用竞争力反映了政府重新分配资源的能力。
除围绕国家/区域竞争力的政府作用竞争力研究之外,以周业安(2003, 2004),周业安、赵晓男(2002)为代表的学者从财政分权理论出发,在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考察我国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关系、竞争模式和竞争效果。地方政府间竞争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而获取竞争优势的因素是制度和行政管理对资源的吸引力;由于制度创新水平不同,部分不发达地区政府采取保护型的竞争手段甚至掠夺型的竞争手段,最终导致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不一定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刘汉屏、刘锡田(2003)认为地方政府竞争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的流入,通过生产要素的配置使得地方政府能够获得更多的财政利益以提高本辖区的公共物品供给数量与质量。在财政分权的理论背景下,地方政府间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制度竞争、技术竞争、公共服务与物品供给、争夺市场要素、市场封锁与保护、支持与鼓励企业、获取优惠政策和争取试点权、政府效率竞争构成(任维德,2004;汪伟全,2004)。
以上文献从不同角度考察了政府作用竞争力的内涵、作用和竞争方式。综合以上观点,本研究将政府作用竞争力界定为政府吸引和重新配置资源、提供公共物品,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初始条件并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潜力。
(三)西部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方法
1.评价方法选择的思路
由于竞争力评价指标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相关性,为了消除自变量间的相关性,本文首先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西部各省(区)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是把反映样本某项特征的多个指标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的多元统计方法。在区域经济研究中,描述某种区域特征的统计指标往往比较多,而这些指标又常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既不完全独立又不完全相关,这就给研究带来很大不便,主成分分析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较为理想的多元统计工具,它可以在不损失或尽量少损失原有信息的情况下,将多个具有相关性的指标重新组合成少数几个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即主成分),从而使分析简化。
为了进一步了解西部各省(区)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具体特征,在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本文又尝试在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中使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西部各省(区)进行分类研究。
系统聚类法是目前实践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将n个样品各自看成一类,并规定样品与样品之间的距离和类与类之间的距离。开始时,因每个样品自成一类,样品与样品之间的距离和类与类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其次,在所有的类中,选择距离最小的一对合并成一个新类,并计算出所得新类和其他各类的距离,然后再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这样每次合并两类,直至将所有的样品都合并成一类为止。这样一种连续的并类过程可用一种类似于树状结构的图形即称为聚类谱系图的图形表示出来,由聚类谱系图可清楚地看出全部样品的聚集情况,从而可做出对全部样品的分类。
2.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的主要步骤和数学模型
(1)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有逆向指标的先转为正向指标,然后采用标准化方法使指标成为无量纲的标准化数据;
(2)确定主成分个数m,得到各主成分得分的表达式;数学模型如下:
设F1 , F2 , …, Fm表示各主成分得分,则
其中,α(m)i表示第m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向量,xi表示各指标标准化后的值。
(3)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数学模型如下:设F为主成分综合得分,则:
其中,λi表示第i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根。
3.运用系统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评价的一般步骤
(1)确定基础数据,选定一种相似性度量准则,计算出相似性度量矩阵。在选择相似性测度方法时,由于我们关注的是区域科教竞争力的总体情况,所以需要根据样品之间综合的距离远近程度分类,使用距离测度方法,常用的方法是平方欧氏距离。
(2)构造n个类,每类只包括一个样品。
(3)合并距离最近的两类为一个新类。
(4)计算新类与其余各类间的距离,将其中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并重复这一步,直到类的个数等于1。
(5)画出聚类谱系图,决定类的个数和类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