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宗的葬礼

皇帝的葬礼是一件大事,要花费很多人力与物力。因为死亡和服丧有“不吉”的意味,与皇帝的礼仪职责存在冲突,所以必须做出很多妥协。登基不久,徽宗就召见群臣,商议他应当按什么流程为哲宗服丧:是按照弟弟对兄长的一年丧,还是按照儿子对父亲或臣子对陛下的三年丧?蔡京认为,应当服三年丧,因为徽宗是哲宗的臣子。对当朝天子而言,一个月应当转换为一天,因此三年服丧期的二十五个月就转换为二十五天。《曾公遗录》卷九,221—223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〇, 12372页。

徽宗定期收到关于哲宗的棺木、陵墓和画像进展情况的奏报。棺木长九尺,宽四尺,高五尺,上漆工序用了好几天,但最终还是在正月十七日完工了,正好赶上第二天的出殡仪式。徽宗主持仪式时,众官员聚集在福宁殿的入口,向徽宗表示安慰。然后,众人又前往内东门,安慰向太后、刘太后(哲宗的遗孀)和朱太妃(哲宗的生母)。接着,又派信使向天、地和太庙奏告出殡仪式。到了月底,确定下葬的时间,选择黄道吉日破土动工,修建好陵墓,将灵柩运出皇宫下葬。《曾公遗录》卷九,219、226、236页。《宋会要辑稿·礼二九》,叶69 b。

皇家葬礼非常复杂,大部分是由礼直官来决定。在准备第二次祭奠时,章惇和蔡卞对头上的裹布应当用什么颜色争论了很长时间,最后不得不找礼直官决断(他的结论是该用黑色)。《曾公遗录》卷九,240页。还有一件事要征询大臣们的意见,即哲宗摆放在太庙的画像。四月二十三日,在服丧百天期满的次日,章惇带来官员林希绘制的一幅画像。大臣们评论说,之前御药院提供的画像根本不像哲宗。徽宗说蔡京曾拿来一幅画像,也不像先帝。他提到,画像有五六分相像他就满意了,大臣们于是推荐林希的画像,徽宗看后认为这是最好的一幅。在与向太后讨论时,曾布主张以林希的画像为摹本,为哲宗制作塑像(可能是放在景灵宫内)。《宋会要辑稿·礼二九》,叶70a。《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二十,12385页。《曾公遗录》卷九,282页。

七月,在将灵柩从皇宫运送到陵墓的途中遇到了严重的天气问题——连日阴雨。七月二十二日,寺观接到命令,要举行仪式祈求好天气,京师的百姓也被要求三天不得杀生,希望能得到神灵的帮助。尽管下着雨,送葬的队伍还是到达了皇陵所在的巩县。但到那儿以后,大雨和泥泞使队伍无法继续行进,雨看起来没有停的迹象,也没有安排避雨的地方,队伍只得在野外过了一夜。第二天(八月初一),哲宗的灵柩被安放进陵墓。随后,先帝灵牌被依序迎回京师:先是文武百官在板桥迎接,再是哲宗的遗孀孟太后在琼林苑,最后由徽宗在皇宫内的群英殿迎接。《宋会要辑稿·礼二九》,叶78a—79b;《礼三七》,叶15b。《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十六,604页。


徽宗在登基后的第一年都取得了哪些成就呢?首先,通过请向太后垂帘,徽宗避免了对他继承皇位的主要抵制。皇太妃朱氏的儿子似对选择徽宗继位很不高兴,但他的不满并未发展为一场危机。另一个成就是迅速赢得了主要保守派的支持。徽宗召许多保守派回京,并不仅仅是表示一种姿态,而是真诚地认为他们在朝廷任职是件好事。徽宗认真听取他们关心的事情,颁布他们写的奏疏。而最令这些保守派高兴的是,徽宗缓慢而坚定地削弱身居高位的改革派的权力,如章惇和蔡卞,甚至将他们贬逐出京。

在即位第一年中,与徽宗取得成就同样重要的是他所学到的东西。从十七岁到十八岁之间,徽宗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皇帝必须做的两件事上:履行重要仪式和甄选高级官员。徽宗承认大臣们有很多东西可以教他,他仔细聆听他们说的话,试图掌握身处政府最高位必须面对的复杂的人际关系。他将曾布视为心意相通的老师,一个愿意对他直言相告并解释许多宫廷习俗背后政治意涵的人。徽宗在第二年执政时,要比第一年聪明得多,也更了解政府真正的运转方式。

不过,徽宗执政的第一年也不是只有政治。他与当时备受敬重的道士刘混康多次谈话,讨论道教思想。他还找时间和机会继续发展自己在书画艺术上的兴趣。由于旧王府已经不需要了,徽宗就把那里重新装修成龙德宫,自己有时也会过去检查工匠们的工作,并提供一些指导。此外,他有时也花时间与后妃相处。在即位第一年的年底,王皇后生下一个儿子,郑皇妃生了一个女儿。

这些成就在后面的章节中还会更详细地回顾。不过,我们先要看看徽宗在执政的第二年和第三年为建立联合政府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