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土地改革引发的经济危机

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一个极富有传奇色彩的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津巴布韦还是南部非洲的“面包篮子”,向周边国家出口玉米、小麦等农产品,一个国家的粮食养活了整个南部非洲。它的工业实力在南部非洲也颇为领先,可以制造火车机车、铁轨、汽车,维修飞机引擎,服装制品物美价廉,畅销南部非洲。

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成为津巴布韦由盛至衰的分水岭(详情见上篇《九旬总统穆加贝执政的最后几年》)。

至今,人们对这场土地改革依然众说纷纭,赞美者、批评者各执一词。但无论土改对错与否,它的结果是令津巴布韦和宗主国英国彻底闹掰,欧美国家纷纷发出制裁令,不少外资撤出,良田荒芜,工厂关闭,年景一年不如一年。仅仅用了二十年时间,津巴布韦就从南部非洲的一颗明珠沦落为全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之一。

白人农场主逃走了,也带走了先进的耕种技术。广大的黑人农民虽然分得了一小块土地,但是一没有资金,二不懂大规模种植技术,撒下种子就等着老天爷赏饭。津巴布韦每年都有半年的旱季,如果不懂培育和灌溉的技术,单纯靠天吃饭,收成只会越来越差。当农民们发现守着土地也难以填饱肚子以后,只好背井离乡寻找生路。津巴布韦有1400多万人,其中300万人在南非打工。还有一部分农民涌入哈拉雷等大城市,做点小生意,或是给有钱人家当花工、女佣。

如今,昔日令殖民者垂涎、令周边国家艳羡的万顷良田已是草比人高。风吹草低,让人总担心草丛中会钻出个狮子或是猎豹来。津巴布韦人自嘲说:“只要出了城,到处都是国家公园。”

经济制裁、外商撤资对于津巴布韦工业、制造业的打击也是致命的。哈拉雷郊区规划得整整齐齐的工业区十有八九大门紧锁,而位于奎鲁的一个个大型钢铁厂也如同一座座废城,炼钢机器早已锈迹斑斑。没有了自己的工厂,衣食住行只能大量依赖国外进口,物价逐年攀升。

伴随着经济下滑、物价高企的,是津巴布韦一次又一次的恶性通货膨胀。1980年至2009年2月,独立后的津巴布韦政府先后发行过四代津元和债券,除了第一代津元之外,之后政府发行的每一代津元都以难以控制的通货膨胀告终。特别是最后一代正式使用的津元,遭遇了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2008年7月,官方公布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200000%。

记者站有一个点钞机,是经历过2008年通货膨胀的记者留下的。据那时的记者朱曼君回忆,为了交1个月的网费,他们3个人用点钞机点了1个小时,才点清楚了所有的津元。但当他们扛着一麻袋的津元到了营业厅,遇到汇率上涨,一麻袋的钞票又不够了。

商品不停地涨价引起民怨沸腾,津巴布韦政府随后颁布限价令,禁止一些生活必需品涨价。可是,津元每天都在贬值,如果不涨价,就必定亏本,很多商家因此停止进货,或囤货不出,或私下销售。商店的货架上空空如也,人们背着成麻袋的巨额津元,却买不到东西。城市居民为了生存,只能去农村买猪、买羊。而农村居民更可怜,很多人一天只够吃一顿饭,连树皮都被剥下来吃了。

津元越贬越不值钱,美元成了人们的救命稻草。很多商店卖了货品、收了津元之后,尽量连夜换成美元保值。据一位来津巴布韦二十多年的华人讲,那时候津巴布韦稍有生意头脑的人似乎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情——换钱,连美国来的神职人员都拿着美元找到他们兑换津元。

由于卖家和买家都有需求,人们开始偷偷地在黑市用美元购买商品。虽然警察经常进行搜查,不允许人们用美元买卖,但根本无法阻止人们使用美元等外币的势头。美元、英镑、南非兰特等外币取代津元,逐步成为民间市场上的实际货币。

2009年4月,新成立的联合政府正式宣布暂停使用津巴布韦元,实行美元、南非兰特、英镑等一揽子货币的方案,商店可以用任意货币结算。津元从那时起,暂时退出了津巴布韦的历史舞台,津巴布韦进入了美元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