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以快速老龄化为背景
- 胡耀岭 刘娜娜 王媛
- 4388字
- 2020-08-29 05:08:10
第四节 体系结构和创新点
一 体系结构
从章节分布来看,本书共分为十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第二章,中国人口老龄化历史、现状及未来变动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双双下降以及平均出生预期寿命延长,使得高年龄人口比重上升和低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再加上20世纪50年代出生高峰人口逐渐步入老龄行列,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快速扩大,人口老龄化率已经并将继续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第三章,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参量指标分析。当前养老资源相关政策存在着一些掣肘养老事业发展之处,这不仅会影响未来养老资源需求规模,还将给养老资源供给带来严峻挑战,有必要对缴费率、替代率、退休年龄等养老资源供需参数指标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并对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做出基本判断,以有效促进养老基金可持续发展,实现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
第四章,养老资源供给需求要素分析。主要对养老资源供给需求要素及其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养老金可以通过储蓄进行积累,但养老服务不能提前储蓄,只能由当期劳动就业人口提供,以此为基本出发点,对养老资源供给需求构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关于养老资源的供给需求所面临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第五章,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运行机理。养老资源供需平衡的目标是实现养老基金账户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合理增长、保持代际基本公平。重点考察养老资源同时保持纵向平衡和横向平衡条件下,不仅保障参保人在退休后得到与历史缴费贡献相对应的产品和服务,而且确保工作一代有能力为退休一代提供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第六章,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模型与参量选取。养老资源供需平衡是一个动态过程。根据各影响因素之间关联关系以及动态平衡运行机理,应用过程控制理论和时变动态平衡理论,建立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模型,具体分析保持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所需的参数条件,选取与动态平衡相适应的参量指标。
第七章,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实证测算。养老保险制度下的各项参数指标变动将对养老资源动态平衡产生直接影响。通过对各单项指标分别取值和多项指标组合取值,测算未来养老基金收支和养老服务供需情况,计算不同方案下的养老资源供需缺口变动情况,定量研究各参量指标对养老基金收支和养老服务供需的影响。
第八章,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实现路径。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独调整某一参量指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养老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需要对多项参量指标进行优化和综合调整。通过对提高养老资源供给能力可行方案进行分析,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做法,探寻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实现路径。
第九章,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政策支持体系。人口快速老龄化直接导致了劳动力供给量减少、消费储蓄水平下降和社会抚养比上升,这需要以经济社会相关政策分析为核心,构建与养老资源供需平衡相适应的政策支持体系,解决养老基金收支缺口和养老服务人员短缺问题,促使养老资源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第十章,主要结论。从三个方面对全书研究结论进行了归纳。一是养老保险制度及相关参量指标选择,明确名义账户制、领取养老金门槛和社会平均工资等参量;二是分析养老基金收支缺口问题实质,将提高养老基金投资收益作为解决途径;三是优化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不仅要扩大养老服务队伍,更要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素质,鼓励低龄老人从事养老服务业。
二 主要创新点
本书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创新,形成的研究成果可望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养老服务资源开发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在影响机理上,将养老经济资源和养老服务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置于同一框架内进行系统研究
以全新视角对养老经济资源和养老服务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进行统筹分析,将之纳入由人口、社会、经济等要素构成的总体分析框架,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因素变动的错综复杂性,发现经济社会发展要素对养老资源供给需求的影响机理和传导路径,为科学构建实证研究模型奠定基础。
(二)在实证研究上,将过程控制理论和动态平衡理论引入养老资源供需平衡模型构建之中
人口生育水平、劳动退休年龄和经济增长速度等经济社会因素从不同方向影响着养老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本书将以现有相关研究模型为基础,应用过程控制理论和时变动态平衡理论,建立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模型,研究保持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所需的参数条件,为建立健全社会经济政策体系服务。
(三)在制度选择上,将名义账户制作为养老保险参量指标设定的制度基础
分析目前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实质,尽管实行的是社会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但个人养老金账户长期处于空账运行状态,实际采取的仍然是现收现付制,个人养老金账户仅仅作为日后养老金计算的依据,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我们将名义账户制作为开展实证研究的制度基础。
(四)在实现路径上,将提高养老基金投资收益作为解决养老基金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
提高投资收益率是增加养老基金收入的重要手段,这需要在全国层面上归集养老金结余,加大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力度,夯实养老保险基金存量基础。以养老金全国层面归集为契机,建立或选择养老基金专业投资运营机构,采用被动投资策略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有效提升养老基金投资收益能力。
[1] 国家统计局:《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公报》,2016年4月20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04/t20160420_1346151.html。
[2] 史佳颖、胡耀岭、原新:《缓解老龄化:适度放宽生育政策有效吗?》,《人口学刊》2013年第3期,第73~80页。
[3] Robert J. Barro,“Are Government Bonds Net Weal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1974):1095-1117.
[4] Gary S. Becker,A Treatise on the Famil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
[5] Alexander Kemnitz and Berthold Wigger,“Growth and Social Security: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4(2000):673-683.
[6] 黄莹、林金忠:《现收现付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6期,第84~89页。
[7] 彭浩然、申曙光:《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中国经验》,《世界经济》2007年第10期,第67~75页。
[8] 林山君、孙祁祥:《人口老龄化、现收现付制与中等收入陷阱》,《金融研究》2015年第6期,第48~63页。
[9] 李绍光:《养老金: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的比较》,《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第59~65页。
[10] 袁志刚:《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选择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5期,第13~19页。
[11] 程永宏:《现收现付制与人口老龄化关系定量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第57~68页。
[12] Martin Feldstein,“Social Security Pension Reform in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 10(1999):99-107.
[13] 赵耀辉、徐建国:《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中的激励机制问题》,《经济学》(季刊)2001年第1期,第193~206页。
[14] 郭树清:《建立完全积累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最佳选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1期,第41~41页。
[15] 郑秉文:《DC型积累制社保基金的优势与投资策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27~40页。
[16] 袁志刚、葛劲峰:《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制转轨的经济学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45~51页。
[17] 邵挺:《养老保险体系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制转变的时机到了吗?》,《财贸经济》2010年第11期,第71~76页。
[18] 李时宇:《从现收现付制转轨为基金积累制的收益研究——隐性债务下世代交叠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分析及模拟》,《财经研究》2010年第8期,第111~121页。
[19] 刘昌平、孙静:《再分配效应、经济增长效应、风险性》,《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4期,第15~20页。
[20] 郑秉文:《名义账户制: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理性选择》,《管理世界》2003年第8期,第33~45页。
[21] 万树、蔡霞:《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做实账户制还是名义账户制》,《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第75~82页。
[22] 王振军:《名义账户制下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设计研究》,《西北人口》2015年第5期,第85~90页。
[23] 李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析与评估——基于养老金水平的视角》,人民出版社,2013,第206~221页。
[24] 韩克庆:《名义账户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倒退》,《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5期,第57~62页。
[25] 林宝:《提高退休年龄对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6期,第48~52页。
[26] 赵耀辉、徐建国:《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中的激励机制问题》,《经济学》(季刊)2001年第1期,第193~206页。
[27] 田丰:《养老金隐性债务的构成、预测与影响因素分析》,硕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13。
[28] 宋晓梧:《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严峻形势》,《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年第3期,第3~14页。
[29] 房海燕:《对我国隐性公共养老金债务的测算》,《统计研究》1998年第4期,第61~63页。
[30] 何平:《加入WTO对中国社会保障的影响与对策》,《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第17~22页。
[31] 汪朝霞:《我国养老金隐性债务显性化部分的测算与分析》,《财贸研究》2009年第1期,第80~85页。
[32] Martin Feldstein,“A New Era of Social Security,”The Public Interest 130(1998):102-125.
[33] Kevin Murphy and Finis Welch,“Perspectives on the Social Security Crisis and Proposed Solution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8(1998):142-150.
[34] Laurence J. Kotlikoff,“Privatization of Social Security:How It Works and Why It Matters,”Tax Policy and the Economy 10(1996):1-32.
[35] 李时宇:《从现收现付制转轨为基金积累制的收益研究——隐性债务下世代交叠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分析及模拟》,《财经研究》2010年第8期,第111~121页。
[36] 孙祁祥:《空账与转轨成本——中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效应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5期,第20~27页;王燕、徐滇庆、王直、翟凡:《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转轨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响——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5期,第3~12页。
[37] 邬沧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理论诠释》,《老龄科学研究》2013年第1期,第4~13页;郑秉文:《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化解多重风险》,《经济参考报》2017年7月5日;陆杰华、王笑非:《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照护体系的时代创新》,《上海城市管理》2013年第7期,第8~13页。
[38] 张孝廷、张旭升:《居家养老服务的结构困境及破解之道》,《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第81~86页。
[39] 张宗光、孙梦露、高上雅、杜秀芳:《对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实行一体化模式的思考》,《中国卫生经济》2014年第9期,第8~10页。
[40] 李兵、张航空、陈谊:《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设的理论阐释和政策框架》,《人口研究》2015年第2期,第91~99页。
[41] 陈友华:《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人口学刊》2012年第4期,第51~59页。
[42] 魏文斌、李永根、高伟江:《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模式构建及其实现路径》,《苏州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第48~52页。
[43] 倪东生、张艳芳:《养老服务供求失衡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政策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11期,第3~13页。
[44] OECD,“Help Wanted?Providing and Paying for Long-Term Care (Chapter 5:Long-Term Care Workers:Needed but Often Undervalued),” 2011,http://www.oecd.org/els/health-systems/47884921.pdf.
[45] 王琼:《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16年第1期,第98~112页。
[46] 田北海、王彩云:《城乡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农村观察》2014年第4期,第2~17页。
[47] 龙朝阳、申曙光:《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向:基金积累制抑或名义账户制》,《学术月刊》2011年第6期,第86~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