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记人物名单讨论会上的讲话
今天讨论传记的名单,名单里面的人物很多,大概有3000多人。我看了几天,晕头转向,犹如倾盆大雨。这个人物与那个人物是怎么回事,也弄不清楚,确实是很繁杂。传记的特点就是人物多得不得了。
传记目录的名单非常重要,它是我们分工写作的基础。传记22卷目录怎么分工,究竟写什么人,什么人入传,什么人入正传,什么人入类传,这些都要有一个抉择。排序要按时间顺序来排,人物又要定等级,所以必须有这个目录。可以说,目录是我们工作的前提,非常重要,决定了我们这本书的面目,也决定了我们这本书的质量。因此,把传记的目录搞好,非常重要。当然,目录不可能一下子搞好,只能逐步完善。现在讨论目录,初步确定以后进行分工,然后立项。之后,各传主持人还要考虑:这一卷写哪些人,排序怎么排,等级怎么定,并不是说目录定了以后,就成定论了,还要有调整,而且在写的过程中,还会发现问题。
传记在整个《清史》中非常重要,可以说无传不成史,中国传统史书的特点就是这样,没有传就不能成为正史。正史都是有传的,“二十四史”里面没有一部没有传的,可以没有表,没有志,但不能没有传记。有的甚至全部都是传,比如《三国志》无表无志,都是传。所以,人物传记在传统历史学里是非常重要的。纪传体作为正史,记载中国历史的最大特色,是写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一个朝代的重要人物统统立传,有几千人之多。《清史稿》的传,有统计说各色人物大概有8000人。我们现在的目录有3000人,也不少。这在世界历史著作中是独一无二的,哪一个国家的历史著作中有那么多人!记载大量历史人物的历史著作,就会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色彩鲜丽。本来历史就是人创造的,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成千上万人的活动组合成历史活动的洪流,而且决定了历史的发展。写人物传记,有鲜明的性格,有具体的活动,有各种历史细节,甚至有他的对话。所以写人的历史,才会使历史著作生动、具体、充实。
去年在《清史》体例体裁的讨论中,有的主张写章节体。我也考虑了章节体,它本身有很多长处,但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好写人物,章节里怎么写人物呢?一章里写几个大人物就不少了,更无法写群体人物,所以后来不完全采用章节体。传统的历史著作重视写人物,这个传统我们应该继承,这样历史容量更加宽阔,叙述更加生动,所以后来决定用现在这种体裁。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传统传记写法的缺点,过去的传记最大的缺点是全是帝王将相,都是大官、重要的武将,正传尤其如此,只是在类传里有一些小人物。如果达不到一定品级,再重要的人物也不能入正传。比如,钱大昕当过广东学政,相当于一省的教育厅厅长,《清史稿》里没有正传,只在类传里有。所以,《清史稿》的最大的弱点就是政治、军事人物占据正传,这就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官本位特点,不重视老百姓,也不重视那些非官方人物,即使是大官也要二品以上才能入传,当然三品以下也有,只是少数。所以如果我们要有所突破,第一个必须改变传记的结构,即写什么人物。我们以前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重视类传。我感觉,类传比较接近平民,比较接近技术专业人员,如《畴人传》全是科学家,所以要增加类传。《清史稿》中的类传大概有9种,现在我们拟增加到13个类传,增加了很多。这是我们在结构上很大的创新。但是在现在的目录中,类传还比较凌乱,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类传缺乏研究,好些人物不清楚,在《清史稿》里也没有。
传记目录有3000多人,已经经过再三斟酌、讨论,几易其稿,可以作为一个工作的基础。但目前仍然比较粗糙,需要补充、提高、修改。我看了以后,感觉现在的目录有四个特点:
第一,选人严格,比较有原则。与《清史稿》相比,人物已经大大简化,《清史稿》正传里许多人物没有入选。当然,有的人物写不写还值得考虑,但是很多人物被淘汰了,不太重要的政治、军事角色也已经去掉了。
第二,以时间为序,按时间排列。这样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因为历史本来就应该按时间叙述。
第三,以类相从,按照类别区分,分为政治家、学者、军事家以及其他人物。但是部院大臣等分类将来出版时是不标明的,因为很难区分,所有的大学士,不是曾担任部院大臣就是曾担任督抚,要不怎么能升为大学士?所以很难严格地区分部院大臣和大学士,类传里文人学者和部院大臣也不能严格区分。比如阮元是个大官,他入正传是因为他当过两广总督、云贵总督,而并不是因为他的学术地位。这样的人物清朝还有很多,所以以类相从是相对的。
第四,分别主次。分别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就是目前定的级别,分为特级、甲级、乙级、丙级等,按照人物在历史上的贡献、在历史上的地位影响进行划分。将来写的时候每个人物的字数就按级别来定,这是一种具体操作的手段,没有级别就不好确定字数。前天,我收到一封信,写一个科学家的,我们现在将这个人物定的是丙级,而他写了六七千字,丙级应该是3000字,他的文章再加上注文有1万字。文章写得还不错,很扎实,资料丰富,但是有个缺点就是字数太多。如果都这样的话,这部书的字数就不得了了。他还附了一封信给我,说你一定要开恩,要从宽处理,实在舍不得割爱。我说,你还得割爱。很多人物都可以写几十万字的一部传记,如果开恩的话,都往外撒开来,那还得了。所以定级,对字数进行限制是必要的。而且我觉得丙级定为3000字还多了,还应该减。总的感觉是,目前这个名单经过筛选,按时间排列,以类相从,而且有一定的等级,为下一步工作做了很好的准备。
对于这个名单,我一方面比较满意,另一方面又有不满意的地方。最大的问题是与《清史稿》的面目颇为相似,虽稍有不同,但是没有大的改变,好像是把《清史稿》简化了,正传尤其如此,类传要好一些。目前,正传里的绝大部分人物是政治、军事人物。当然历史人物总是那些人,怎么挑选也是那些人,与《清史稿》相似是必然的。但还是比较单一,帝王将相占90%,只有10%是其他人物。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变传记结构。
第一个措施,是加强类传。《清史稿》的正传是255卷,类传有41卷,现在我们大大增加了类传,正传与类传的比例是15∶7,类传分量加重了。而且,类传改革的力度比较大,与《清史稿》的类传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除了文苑、学术、科学、遗民四卷一样外,其他都不同,增加了工商、宗教、少数民族、华侨、外国人、农民领袖、妇女、革命党人等,这些在《清史稿》中都没有。把各界人物都吸收进来,大规模地改变了类传的内容,因为类传更加贴近于下层,更加贴近于平民,这就大大减轻了官本位的色彩。所以,写好类传是我们很重要的任务,也是难点。因为类传的资料比较少,《清史稿》里也没有这些人物,我们要另外找材料,要重新开辟资源,无法从《清史稿》中单找,甚至《碑传集》《国朝耆献类征》《清史列传》里都很少,要从文集、地方志、族谱、家谱里找资料。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地方志很多,看也看不完。不投入大力量是干不好的。所以我觉得,写类传是我们一个亮点,也是难点。
第二个措施,是改变正传的结构。正传原来都是写官员的,而且都是大官,小官还排不上。《清史稿》的正传全都是政治、军事人物,即使有几个学者,也是因为他当过大官才写进去的,而不是因为他是大学者。比如王士禛入正传,因为他是工部尚书,并不是因为他是诗人。同时代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大学者都没有入正传,只是在类传里。戴震是清代有名的大学者,也在类传里,没有入正传。至于医生、工匠、艺术家更不在话下,全在类传里。蒋廷锡倒是大画家,在正传里,这是因为他是大学士。曹雪芹、蒲松龄甚至在《清史稿》中找不到。文学家袁枚、桐城派鼻祖姚鼐也没有正传。还有商人,如盐商宛平查家、山西范家也没有传。红顶商人胡光墉也没有。程长庚作为京戏的创始人,《清史稿》里也没传,因为正史不会让唱戏的人入正传。我们能不能打破观念,把程长庚放入正传?还有“样式雷”的雷家,雷家世世代代都是宫中的掌案,是建筑总设计师,雷家七代都是清廷样式房的掌案头目,因此被世人称为“样式雷”。在清代200多年间,七代“样式雷”都为设计修建皇家建筑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们设计修建的建筑包括圆明园、颐和园、北海、中海、南海以及京城中的王府、御道、河堤等,他们遗留下来的作品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就有故宫、天坛、颐和园、避暑山庄、清东陵等。全世界有哪一个家族曾创造了这么多的建筑精品?创造了这么多的世界文化遗产?烫样也是雷家的发明,所以雷家非常重要。这样的家族,世代好几个人都可以入传,但是《清史稿》里一个人也没有。我们这里倒是注意到了,在目录中有一位雷发达,但写一个雷发达我觉得还不够,这样的家族应大书特书,不止写一代,后代的重要人物也要写,如雷发达之子雷金玉、四代孙雷家玺、五代孙雷景修。不给他们写传是不公平的,而且他们材料很多,有族谱,资料保存很好,可以写很多。所以第二个措施就是我们要打破传统传记的框框,不仅重要的政治、军事人物可以入传,而且文化和其他领域的重要人物,像程长庚、雷家等人物,也可以入传。把传记的面目改变一下,不要完全是帝王将相,当然,帝王将相还是会占多数。但一打开这个传记,面貌就与《清史稿》不一样了,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物,色彩斑斓,形象丰富多样。
至于哪些人物入正传,哪些人物入类传,由二级组来决定,由正传和类传的主持人进行协商。我的意见是将来要有一批非军政人物进入正传。同时,还要适当提高他们这些人物的字数级别。我觉得你们把这些人物的级别定得太低。目前定的特级人物有8个: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慈禧、曾国藩、李鸿章,全是帝王将相。我想清朝最重要的人物就是特级人物。能不能拉一个名单,看看清朝最重要的人物到底是谁,历史贡献最大的人究竟是哪些人,我想这里面也应该有曹雪芹吧?当然曹雪芹写不了多少,因为没有资料,总不能去编造,但是没有关系,事情少,他也可以是特级人物,也入正传。这样,正传人物恐怕要有几十个人,到底多少人,你们拉一个名单出来,再考虑,然后按照这个来定甲级、乙级。有的人可以与努尔哈赤并列为甲级,如郑成功、林则徐、孙中山,还有黄宗羲、顾炎武,再比如曹雪芹,他的影响大,不一定比努尔哈赤小,我看知道曹雪芹的人可能更多些,贡献也大。当然我不是贬低努尔哈赤,两个人的级别至少是差不多吧。目前,对一般文化人物的级别定得都比较低,所以定级别还要斟酌。
第三个措施,我主张搞合传、附传。把相关的两个人或者三个人甚至更多的人物合起来。当然,这比较难搞,是难点,谁和谁合写,谁附在谁的后面,这都要考虑。现在我们的人物是一个一个的,很少有附传。《清史稿》倒是有很多附传。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不是孤立的一个人,人与人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写人物,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觉得这对于写传记很重要,要了解人们之间的关系网络,现代社会有人与人之间的网络,封建社会更是如此。如果可能的话,应写一写合传、附传。它的好处,第一个是可以文省事增,就像欧阳修讲的原则,文字少但是事情不少,附传里的很多事可以略掉不讲。两人共同经历的事情可以只写一次。比如三河之战写李续宾,曾国华、丁锐义、孙守信可以作为附传,因为他们是一起作战又一起战死在三河镇的。
写合传、附传的第二个好处是可以看到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我觉得也很重要。比如,清初五大臣中的额亦都是最早归附努尔哈赤的,额亦都要立正传,他的儿子彻尔格、图尔格、伊尔登、超哈尔、遏必隆都很有名。遏必隆后来是辅政大臣,也应立正传,另外有几个儿子是战死的。他们一家子全是在努尔哈赤时冲锋陷阵、投入全力创业的。如果一个一个地写,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不了解额亦都、遏必隆为什么那么重要。额亦都是五大臣之首,为什么他那么重要?为什么努尔哈赤能兴旺起来?因为有很多人在帮助他,有这么多的家族集团在帮他干。如果用附传的形式,就可以看出他这个家族的重要。费英东也是这种情况。费英东的儿子索海在《清史稿》中有传,第七子图赖也很有名。他侄子鳌拜更是个重要人物。鳌拜当然要独立成传,但要交代清楚他是费英东的侄子。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五大臣为什么这么重要。他们作为家族集团,都在为努尔哈赤打江山,为此全家战死的人也很多。这样,读者对清初努尔哈赤的兴起就会有更深的印象。
汉人也有这种情况。比如昆山徐家的徐元文、徐乾学、徐秉义。目录里虽然已经列了徐乾学、徐元文,但是你们把他们分开了,看不出他们的兄弟关系。徐家是科举世家,三兄弟一个状元(徐元文是状元)两个探花,而且徐乾学四个儿子都是进士。他们当时在昆山势力非常大,是非常显赫的门第,后来有人弹劾徐乾学,说他鱼肉乡里,结果徐乾学被罢官。如果分开各立各传,就看不出他们之间的网络关系,就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要弹劾他。所以要提到他们的功名,要提到他们的子侄。桐城张家也是如此。张廷玉的父亲张英是大学士,他自己也是大学士,他弟弟张廷璐,侄子张若溎,儿子张若蔼、张若澄都是进士,还有很多人。所以,乾隆有一次说,这次科举会试你们张家不要考了,你们家的进士太多了。可以说,张家、姚家占了半个桐城,他们家里全是科举出身。科举世家在封建社会往往会形成很大的势力,他们的关系也往往构成一个社会网络。鄂尔泰是满族世家,他的儿子鄂容安、鄂实都死于平准战役。他还有一个儿子叫鄂弼,官不大。还有个侄子叫鄂昌,也是大官,是湖北巡抚,与胡中藻案有关。可见,鄂家的势力也很大,而且鄂家与张家是对立的两党。这种关系要在传记里表现出来。如果只写一个鄂尔泰,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回事,势力怎么会有那么大。
学术界也是这样的。清初学者万泰有八个儿子:万斯年、万斯程、万斯祯、万斯昌、万斯选、万斯大、万斯同等,个个都是大学者,在文学、史学等方面都很突出,号称“万氏八龙”。八个人不一定都立传,现在有万斯同的传,万斯大、万斯选也比较有名,其他的人可以做附传。又如黄宗羲,他的弟弟黄宗炎、儿子黄百家都可以做附传。
又比如说高斌一家。他是乾隆皇帝贵妃的父亲,儿子高恒是两淮盐政,侄子高晋曾是安徽巡抚、两江总督,也是一代名臣。乾隆对他的岳父高斌、小舅子高恒以及高恒的儿子高朴都不客气。有一年秋天,黄河因官吏侵吞工程款,导致误工决口。乾隆非常愤怒,要把有关人员斩首示众,同时命河道总督高斌等人绑赴刑场陪斩,以示儆戒。后来,高恒因盐政任上贪污,被处死刑。高恒的儿子高朴到新疆叶尔羌办事,采办玉石时贪污钱财。乾隆派人调查,证实确有其事,被诛杀。当时皇后的弟弟傅恒为高朴求情,说“高朴是皇贵妃的侄子,可免一死”。乾隆说:“那如果皇后的兄弟犯法,又该怎么办?”吓得傅恒“战栗不敢言”。可见乾隆整治贪污的力度很大。所以写高斌时,把这几个人都写出来,可以看到乾隆当时整治贪污的力度和决心。所以我觉得写合传、附传有好处,可以看出人际关系,一个一个传不容易看。你不知道谁和谁是什么关系。
又如费扬古,他是打噶尔丹的主将,很有名,但他是董鄂妃的弟弟。这一点很少人知道,传中可以提一下。又比如琦善已经有传,他的孙子瑞澂是湖广总督,是武昌起义第一个逃走的清政府高官。如果两个人分开了,也不知道他们的关系,而琦善又是清初蒙古额驸恩格德尔的后人。可以在琦善的传里点一下,祖父是谁,孙子是谁。我觉得有必要这样,把人际关系搞清楚,可以使信息量更丰富。又比如姚鼐,《清史稿》有类传,我们这里列为正传,他的四大弟子方东树、刘熙载、管同、梅曾亮也非常有名,但可能立不上正传,可以在姚鼐的正传里写附传(或在学术类传中立传)。可以说,写附传、合传不是简单的一个人,而是弄清一个网络。战役也是这样,曾国荃传里可以附上李臣典、萧孚泗。他们两个是打太平天国时最早进入南京的,后来清朝封官时,曾国藩封了侯爵,曾国荃封了伯爵,李臣典封了子爵,萧孚泗封了男爵。这几个人不一定都立传,可以在曾国荃的传里附上李臣典、萧孚泗等人。又如王GFDA5望的传里也可以写勒尔谨、陈辉祖,因为他们是一个贪污案里的人物,放在一起写,就更明晰。不单要看《清史稿》,还要弄清楚他们的关系,这一点很重要,难度比较大,但是我们要努力去做。
最后关于传记目录提几个具体意见:
第一,第一卷一开始列的重要人物有三个:努尔哈赤、皇太极、塔克世,我觉得可以加上觉昌安。
第二,类传中的忠烈不一定从鸦片战争开始,鸦片战争之前的也要算。在郑成功收复台湾,施琅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平大小和卓中战死的人物都要算,但是在打缅甸、打安南的战役中战死的不能算,因为很难断定是什么性质的战争。
第三,还有些人物有缺漏。比如太监,好像一个也没有,吴良辅、魏珠、安德海、李莲英有吗?是不是也应立传?你们再考虑。另外,太平天国里没有洪仁玕,把李秀成、陈玉成放在类传里也不合适。我觉得应该把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放在正传里。
第四,体例前后不符。前面汤若望、南怀仁入正传,后面却没有外国人入正传。按说,近代外国人与中国的关系更密切,后面的外国人也应该更多,比如赫德简直是清政府的大总管,是不是应该有?还有华尔、戈登等人都是很重要的。
第五,次序有些混乱。鳌拜这个集团放在康熙朝了,应该放在顺治、康熙朝这一卷。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个人分开了,分别在第一卷和第二卷里。这三个人是密不可分的,应该在一起。吕留良不能放在雍正朝,他的案子在雍正朝,而他本人不是雍正朝的人,应该放在前面。还有李鸿章的传在光绪朝,他的弟弟李鹤章、李昭庆却在同治朝,他的部下程学启、周盛波、唐殿奎也都排在他的前面了,不符合时间顺序。左宗棠也有这个问题,他的部下刘松山等人都在前面,而左宗棠排在后面。还有漏掉的人,像黄兴、宋教仁、蔡锷这些清末人物漏掉的比较多。
以上就是我的几点看法,可能有不合适的地方,仅供参考。
注释
[1]2004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