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北美华文文学的发轫

一、“北美华文文学”概念的辨析

1979年4月,曾敏之先生在《花城》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港澳与东南亚汉语文学一瞥》;同年,白先勇先生的短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刊登在北京《当代》杂志第1期上。这可以说是新时期中国文学复苏之际,华文文学从理论探讨到创作实践都开始引起大陆文学界关注的一个标志年份。30多年过去了,华文文学在今天已成为汉语新文学疆土内的重要领域,对华文文学的学术研究成就也斐然于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华文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日益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在这种大气候的影响下,1993年“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改名成功并成立了“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筹委会”。“世界华文文学”的命名,表明海内外的华文文学研究都应该具有世界华文文学的整体观念。2002年5月,在暨南大学正式成立了“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

从“海外华文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这一命名和内涵的不断深化,反映了学术界对这一研究领域从“涉世未深”走向成熟的过程。随着文化层面上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和整合研究思路,近年来较多探讨从语种的华文文学到族性的华文文学再到文化的华文文学,则更富于历史感地触及了华文文学的精神和本质。华文文学,在空间上,主要指中国大陆以外的华文文学。从文学地图上看,海外(不包括台港澳)华文文学有北美板块、澳洲板块、东南亚板块、欧洲板块,其中以北美的华文文学最为活跃。

北美华文文学是海外华文文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由生活在北美洲的华文作家及其作品构成,主要包括美国华文文学和加拿大华文文学。其中,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移民的大量增加(这其中包括一些作家),加拿大华文文学未来的前景大可期待,但就现在的状况来看,这一文学尚没有“显山露水”,基本上还处于草创时期,著名的作家和成熟的作品还没有出现。因此,目前能代表北美华文文学骄人成就的,就只能是美国华文文学了。有鉴于此,本书主要以美国华文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北美华文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它的研究也就有了自己的规律性。北美华文文学研究的重点,是要放在北美华文文学的母题内容上。因为它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外国文学,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北美华文文学的独特内容,就是海外华人在面对中西文化冲突时,从自身的生存境遇出发,融合中西文化矛盾,从而获得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精神资源。其实,北美华文文学充当了贯通中西文化的桥梁。它的形成与发展,首先印证的是中华民族从近代开始在政治、经济层面上求强思变的过程。换言之,海外华文文学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进程有着微妙而直接的对应关系。

二、北美华文文学的发展轨迹

北美华文文学是海外华文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它是继台港文学研究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研究对象。该文学的地理空间设定为美国和加拿大两国,时间限定在19世纪末以来的一百多年,创作群体限定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出国者,创作题材设限为移徙、流散和迁居异国的经历。北美华文文学的代表性文体主要指小说。北美华文文学中的“华文”,指的是汉语。北美华人或华裔用其他语言(主要是英语)创作的文学作品则不属于这一文学范畴(如李恩富、黄玉雪、刘裔昌等华裔的创作不属于此类),学术界往往用“海外华人文学”来命名。事实上,这与华文文学应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学,一用英语进行创作,一用汉语进行创作。语言不同,文学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就会有很大的差异,虽然海外华人文学同时也表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但他们所表现的中国文化是经过西方文化过滤的,符合西方人对东方人的审美期待。两类作家追求不同的文化身份、文化内蕴,甚至在某些方面会“背道而驰”。

北美一百多年华文文学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描述早期北美华工悲惨遭遇的创作

追溯北美华文文学的历史,最早有书面文字记载的是19世纪中叶的诗歌和民谣,代表作品是张维屏的《金山篇》和黄遵宪的《逐客篇》。这两部著作被学术界公认为北美华文文学的发端。《金山篇》和《逐客篇》的内容包含了“华人去美国”和“华人在美国”的生存竞争,前者描述了早期华人的美国梦,后者表达的却是美国梦在现实中的幻灭。有趣的是,诗人张维屏并未去过美国,但故乡人不断往返于中美之间,带回了大量的海外见闻以及华人在加州采金的故事,这是张维屏创作的主要素材。《逐客篇》的作者黄遵宪,不仅是近代史上的著名诗人、诗界革命的主将,而且还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有才能、极为强干的外交家。1882年,黄遵宪赴美,担任清政府驻旧金山第一任总领事,上任之初,美国正掀起排斥华工的浪潮。《逐客篇》生动描述了美国排华的种种原因和借口。一开头诗人便为民请愿,声称华人在美国遭受非人的待遇,受异族凌辱,是无辜的,哀叹清末的中国国运渐衰,华人在海外无立足之地。接着诗人开始回顾华人在美国的历史,涵盖了从“淘金热”开始华人大批赴美到1882年排华浪潮席卷全美国的30多年间的形势变化。《金山篇》描述了华人美国梦的开始,充满了憧憬和希望。而《逐客篇》是美国之梦的破灭,在美国这个异质文化圈中,华人作为沉默的少数受到白人的歧视,全诗洋溢着为华工请命的抗争精神,唤起了在海外受欺凌的华人强烈的民族意识。

后来关于海外华工的文字记录,1905年由上海集成图书局以铜活字版排印,由上海申报馆发行,无名氏写的《苦社会》,被称为是“旅美之人述旅美之事”,书成之后“航海递华”的作品。小说借人物之口写出华工被迫漂洋过海,深陷异邦虎狼之口而备受欺骗、剥削、侮辱和虐待的种种不堪。另一部晚清域外题材的小说《黄金世界》,1907年刊登在《小说林》杂志上,描写的是旅美女工的惨状。再后来,便有吴趼人的《劫余灰》,写的是“卖猪仔”到国外又回到家乡的惨痛经历,依稀传达出大洋彼岸同胞的血泪心声。

在北美华文文学的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作品是“天使岛”诗歌。1882年开始的美国排华期间,由旧金山入境的中国移民,最初是在太平洋邮船码头的一座两层的木屋里接受甄别审查的。后来旧金山唐人街的华人社团以不安全、不卫生为由向美国当局呼吁,美国移民署为了切断移民与外界的联系,便决定在旧金山湾内的天使岛上修建一处“移民拘留营”,主要是为了甄审亚洲移民,成为中国人的“大监狱”。天使岛移民拘留营自1910年1月21日启用,到1940年11月4日因一场大火焚烧关闭,30年间共有17.5万中国移民在这里接受审查。到这里的移民,需先通过健康检查,然后等待盘话,一般要等数月时间,也有长达两三年。盘问的话题也极其刁钻,稍有说错,便遭遣返。在等待审诘期间及未通过的漫无时日的诉讼中,有些移民便在宿舍的床铺、门板、餐厅等处,用笔、用刀写下或刻下他们心中的愤慨、悲伤和抗议,后人将其辑录成书,这就是所谓的“天使岛诗歌”。“天使岛诗歌”重现了早期美国华人移民史上种族歧视与压迫的屈辱一页,同时,它也是美国华人以传统民族文学形式为媒介抒发自己精神苦痛的早期篇章。

2.20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域外题材的创作

20世纪初,学术界认为庚子赔款中小留学生容闳写的《西学东渐记》为最早的留学生文学。五四运动前后,当时的国内文坛已有相关的域外题材的优秀作品问世,如蒋梦麟的《西潮》、郁达夫的留日小说《沉沦》,老舍先生的《二马》等。此外,胡适、陈衡哲、冰心、许地山、闻一多、梁实秋、林语堂等一大批知识分子留学美国,但这并未使北美华文文学更有生命力,因为他们的关注点是借西方文明之风,构建萌生中的中国新文学。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关注重点使他们跟北美华人华侨社会存在着隔膜。北美华文文学的催生力量,仍主要系于美国、加拿大两国华侨华人社会的变动。

尽管北美的华文文学历史悠久,且对华人生活影响重大,但迄今为止,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一般说来,除了北美华人研究领域的学者对此做过一些零星的评论外,北美的华文文学极少关注到主流社会的宏大叙事。海外的华文文学创作,直到20世纪中叶才真正具有了自己的规模和声音。以北美地区为代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不少从中国出来的留学生笔力雄健且思虑沉重,当时由林太乙主编的《天风》杂志上发表了不少留学生作品,可以说是海外“留学生文学”的初试啼声。

3.中国台湾60年代留学生作家群的创作

到了60年代,中国台湾掀起“出国潮”,涌出一批年轻而成熟的作家,于是有了以於梨华、白先勇、丛甦、欧阳子等为代表的“纽约客系列”,其作品充分表现出留学生文学所具有的基本特质,并创造了海外华语文学的第一个高峰。与此同时,以旧金山“天使岛诗歌”为发轫而形成波澜的“草根文学”也成为美华文学的重要一支,既与60年代勃兴的中国台湾“留学生文学”浪潮中所描写的中国知识分子漂流异域的那种“离根的乡愁”有精神内涵上的不同,也与后来80年代兴起的新一代移民文学中“自我放逐”的文化挑战迥然有异。

4.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的大陆作家群的创作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浪潮,“海外新移民文学”逐渐成长壮大,尤以北美文坛阵容最为强大,与中国台湾旅美作家群相比,在汹涌而来的西方文化面前,大陆作家群中很快就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创见的作家和写作人。创作主体是中国大陆留学生和新移民作家,严歌苓、张翎、少君、陈谦等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大多是中国大陆80年代“文学热潮”中的风云人物,他们的现代主义写作实验在当时产生了相当大的轰动效应,可以说是对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现代主义小说实验的隔代呼应。同时,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与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一样,出国后处在东方与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多元文化语境之中,新的身份、新的视野与新的生活赋予了他们创作的新鲜血液,使他们的创作展现出只有在异域才能产生的思想、情思、叙事与修辞。

从上述对北美华文文学的命名和发展轨迹看,北美华文文学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深化,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

三、北美华文文学的特质

北美华文文学这一名称就显示出这一文学的地域性特征。尽管不同板块的华文文学具有诸多共通性,但各地华文作家的生存境况和文化地位差异还是很大,因此,北美华文文学整体呈现出复杂、多元的格局。北美华文文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建立在不同于中国人的国家认同意识基础上的。比如东南亚的华文文学,与华人在东南亚的人生经历重合,从华侨文学开始,经历了移民文学、新华文学、马华文学、泰华文学的发展过程。新华文学、马华文学、泰华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仅是一种隐秘的文化传统上的关系,而它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社会和文化的联系更为直接,也更为重要,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这些国家文学的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移民涌入,使东南亚的华文文学又补充了中国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资源的新鲜血液。但在华文文学国家主体性增强的历史趋势中,新的中国文化与文学会被吸收在华文文学的有机体中,突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新加坡的许福吉博士指出,新加坡的华文文学不仅融合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学的精华,也形成了新加坡本土框架和全球性的后现代的文学特质。他列举了90年代以来的新加坡华人作家的例子,说明20世纪末的新加坡华文文学关注的是多重身份认同问题,触及的主题包括“全球化”“国际化”等。他认为,新加坡华文文学中的“热带雨林”意象体现的是一种东南亚本土文化属性,而“鱼尾狮”“花园城市”“榴莲型建筑”等意象,说明了新加坡的文化认同策略是多元互补、多元共存、和而不同的。

在大陆的新移民作家笔下,“落叶归根”的“原乡”书写已经变成了“落地生根”的期盼。新移民文学作家与他们上一代的中国台湾作家相比,由于时空的不同而在文化的归属上表现出强烈的怀疑、反叛和超越。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北美华文文学的创作与东南亚地区的文学风貌在文化寻求的方向上俨然有别。北美华文文学的创作是在远离本土文化的状态中重新思考华文文学存在的意义,他们在自觉的双重文化的边缘地带重新辨认自己的文化身份,他们内心的真正渴望是在“超越乡愁”的高度上来寻找自己新的文化认同。

北美华文文学是19世纪末以来中国人迁徙到美国、加拿大这一典型的西方文化场域中的产物。它也是在中国近代受外国侵略和自身力求现代化的大的历史背景中产生的文学现象。如果没有中国人向海外的大规模移徙、流散,自然也就没有相应的文学创作。事实上,华人移民北美的过程,就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靠近、碰撞、交流的过程,在这一动态过程中,移民身上两种文化的交锋导致他们文化上的危机和认同上的纠结,他们挣扎在两种文化的边界地带。诚如美国学者帕克所言:“移民文化作为一种融合生长的‘边际文化’,它们有着自己特殊的‘杂交’面目,在那里,文化的变迁和融合正在进行,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更好地研究文明和进步的历程。”

北美华文文学的创作实绩和重大影响是需要在全球化语境下进行观察和诠释的现象。与其他区域的华文文学相比,北美华文文学正是以东西方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自己的重要特征,这是其他区域的华文文学尚不具备的。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文学,其主要的精神内核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文化表象上还是对传统的寻求和依归。而澳大利亚和欧洲的华文文学,因作家数量少而没有形成像北美华文文学那样持续的大规模的有影响的创作,所以这两个区域的规模效应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