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常识理解法

所谓常识理解法,即从题目出发,借助常识来解题的方法。

【例1】有两只相同的大桶和一只空杯子,甲桶装牛奶,乙桶装糖水,先从甲桶内取出一杯牛奶倒入乙桶,再从乙桶取出一杯糖水和牛奶的混合物倒入甲桶,问此时甲桶内的糖水多还是乙桶内的牛奶多?( )

A.无法判定  B.甲桶糖水多  C.乙桶牛奶多  D.一样多

——2012年江西事业单位第41题

【解析】D。假设杯子的容量与桶相同,那么相当于把甲桶的牛奶全部倒入乙桶,然后再从乙桶倒入甲桶一半糖水和牛奶的混合物,这时两桶中牛奶、糖水的容量均相同。故选D。

【例2】有粗细不同的两支蜡烛,细蜡烛长度是粗蜡烛长度的2倍,点完细蜡烛需要1小时,点完粗蜡烛需要2小时。有一次停电,将这两根蜡烛同时点燃,来电时,两只蜡烛的长度一样,那么,此次停电共停了多少分钟?( )

A. 10    B. 20    C. 40    D. 60

——2013年浙江村官第36题

【解析】C。若停电停了30分钟,则细蜡烛点了一半,刚好是粗蜡烛未点之前的长度。而粗蜡烛点了四分之一,所以来电时,两只蜡烛长度不一样。若停电停了60分钟,则细蜡烛点完了,粗蜡烛还未点完。故停电应在30分钟到60分钟之间。观察选项,只有C符合。故选C。

【例3】甲班与乙班同学同时从学校出发去某公园,甲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乙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学校有一辆汽车,它的速度是每小时48千米,这辆汽车恰好能坐一个班的学生。为了使这两班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那么,甲班学生与乙班学生需要步行的距离之比是( )。

A. 15∶11    B. 17∶22    C. 19∶24    D. 21∶27

——2012年福建村官第37题

【解析】A。甲班同学步行速度比乙班快,所以甲班相对乙班应该步行的距离更远,四个选项中只有A符合甲班比乙班步行距离远的特性。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