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录

:刚开始的时候张老师讲文明的定义时说:氏族社会以后文明开始产生,我想问:氏族社会为什么不能称为文明?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现在研究史前和史后的历史,所谓“文明历史”的标志就是有文字,有了国家,进入一个文明社会。在此之前,不能说一点文化没有,但是文字没有发明,国家没有建立,所以分了史前文明和史后文明。“文明历史”是考古学上专有的名词。

:张老师您好!您提到西方哲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提到像中国这样的“天人之学”。我的问题是,在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中他提到了流动的、自然的东西,在我看来实际上他和中国之间有一些类似和相同之处,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哲学,我曾经研究过,他的代表作《致知篇》是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贺美英的父亲贺麟先生翻译的,我跟贺麟先生学过西方哲学。贺先生一生就是要找中西哲学的共同点,他找到的是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和王阳明的伦理观有某些相似,但是相似不等于完全等同,所以贺先生没有说等同。西方的哲学,斯宾诺莎的贡献很大,他整个推论的方法,他的书的写法是几何学的方法——大的公理,然后几个定律,然后向后推演。中国的哲学书,比如“五千言”,不是这个写法吧,老子不是,孔子的《论语》也不是。但是西方这种写的方法,到戊戌变法时期有一个革新者谭嗣同,写《仁学》的时候一对比,公理、定理,然后下面推论——几何学的方法,有相似的地方。但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叫“伦理学”,和中国的“天人之学”不完全一样。

:张老师您好!我也是非常喜欢《老子》这本书,读过之后觉得收获也很大,我觉得他有积极的方面,就是读了心情会比较好,很多事情会看开一点。但也有两个消极的影响,第一个影响是觉得人生好像没有奋斗的动力,因为老子说“绝圣弃智”,就是我们不要追求这么好;“五色盲目”,就是说什么好吃的、好看的我们都不要,我们只要最简单的就行,这样感觉好像就是没有什么动力去追求了。第二个影响就是老子说要守住自己的淳朴,要顺其自然,这个时候比如说遇到困难,也不愿意去克服,比如一道作业题做不出来就说顺其自然吧,这样好像在心态上比较好,但在竞争方面好像会差一点。所以我现在也比较矛盾,想向您老请教一下。谢谢!

:看《老子》这本书,要看你是从哪一个角度来看。今天看《老子》,不是完全否定竞争。今天的社会,它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但是竞争要有一定的限度,而且要有一点节制,所以老子对那些新的发明创造并不反对。他理想的一个社会是有舟车,有船、有人推的车子而不用,有利器也不用。不用,就把它放在那儿。他想着一个淳朴的社会,老是描绘得像一个原始的社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但是这些器具发明还放在那儿,必要时再用。到庄子的时候,战国时候中期,偏向就比较大了,任何创造发明,庄子都认为有伤于自然本性。要古代的思想家方方面面都说得很圆满,为子孙后代所接受,怕是有一些困难的。我后来想,我们今天多读一读《老子》还是比较好的,今天对我们的社会来讲,是不是竞争太多了一些,互相了解太少了一些,恐怕有这样一些情况。所以现在,成天在生意场上不断竞争的那些企业家们,谁都没有想到,他们最感兴趣的是《道德经》五千言。有一次我给他们讲,我说:“你们在生意场上还记得老子的话吗?”他们说记不得了,回来以后,坐下来感到心力交瘁了,各种病也来了,还没有发大财,再想起老子,平时还是积极一点比较好。所以我这个话,不是从学术上回答你的问题,大体上应有节制地使用老子哲学。这个问题就谈到这儿。

:张老师您好,我是来自物理系大三的一名学生,我想问一下您提到的“天人之学”,我觉得物理学从广义来讲也是在研究“天”,那么您觉得“天人之学”对于我们这些研究自然科学的人来说,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内容?谢谢!

:这个问题,应该由你们去考虑,去回答。大约十几年前,杨振宁办了一个物理学的实验班,从数理化入学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里选了三十几个人,按杨先生的想法是开两门课,一门课“中国哲学精神”,要我去讲;另一门课“西方哲学精神”,请何兆武先生去讲。我们两个人给实验班共讲了20个小时,后来学生都写了一些读书笔记,有些我在文档中也引用过。看来虽然搞物理学,多少懂得一些中国哲学,他们觉得收获很大,收获在哪里,我记不得他们的原话,你可以参考一下。虽然是两回事情,但是中国的古典哲学对搞物理学的年轻科学工作者来讲,会提供丰富的理论素养,你不妨试验试验。

:张先生好,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您之前说过儒家有一个“活水”的观念,这就是它为什么能够这么昌盛的原因。我想请您具体说一下这个“活水”是什么,还有它究竟是怎么来的。另外,您说过儒家之所以能够这么昌盛,是因为它符合国情,我想请您能不能具体地讲一下为什么儒家就适合中国国 情,而老子就不适合。其实我觉得天人之学可能更多地是从《老子》这本书而来,既然中国文化是天人之学,那么为什么老子不适合中国国情,而儒家观点反而更适合中国国情?

:儒家我没有展开,我自己的思想有一个变化。过去老是批儒,后来慢慢觉得儒家的道理很现实,我们到今天都可以用它。我举一个例子,孟子看一个人,他首先看人性,认为是善良的,为什么善呢?他说从人的本心来看,他有恻隐之心,有羞恶之心,有谦让之心等,这都是先天就有的。过去我们就批判,先天哪有这些东西,就批“抽象人性论”,不肯定这个,儒家谈“仁”就没有一个立足点。但是孟子把“四心”看成是一个“端”,“端”就是开始,就是一个萌芽,最后你能不能成才就要看这些先天性的东西,你在实践里能不能把它发扬光大。实践就要读书,除了读书以外还要多经历生活困难、磨难,使自己更加成熟。到最后,孟子的结论是人性善是个萌芽,结合实际生活充分发扬光大,最后目标是人皆可以成为尧舜,成为圣贤。儒家最不得了,人人皆可以成为君子,成为圣贤。战国末期的荀子认为“人性恶”,但是通过学习,可以把恶变成为善,通过勤学苦练,正如他在《劝学篇》里所讲的,对一个人来讲,“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要实践,要学习,所以这篇文章叫作《劝学篇》。经过学习锻炼之后,人人皆可以成为大禹,所以他讲路之人皆可为禹,路上行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可以成为大禹那样的大圣人,作出大的事业。

再以佛教为例。中国佛教从印度传来,印度后来佛教衰落了,后来印度教代替了佛教。印度本来的佛教,在人有没有佛心的问题上争论很大,没有“人人皆有佛心”这种看法。印度种姓制度把人束缚得紧紧的,有些人有佛心,然后经过修行成佛了,有些人没有佛心,一辈子修行也不能成佛,所以印度的佛教后来不行了,被印度教代替了。佛教来到中国以后和中国文明相结合,变了。唐朝的禅宗,老是讲六祖慧能,他没有读过多少的佛教经卷,他无非淘淘米、洗洗菜,然后听讲佛经,记下一点。慧能这个人的悟性高得不得了,一句他能够推广到十句,他最后提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在唐朝,中国有很多佛教的宗派,例如华严宗等,风行二三十年就没有了,但是禅宗一直到宋代而不衰,因为和中华文明结合起来了。去年“七一”,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我参加了一个中央的理论研讨会,听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在他的报告里,我觉得有两段最有感情,一段为牢固地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讲得很有激情;另一段就是“七一”报告最后收尾“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这是他做共青团工作积累的经验,对青年寄予着厚望,也充满着感情。大家看,21世纪胡锦涛总书记说“人人皆可成才”,两千多年前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两千年前荀子讲“涂之人可以为禹”,盛唐时期讲“人人都有佛心,人人皆可以成佛”,大家从这里就可以感觉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它不只属于少数人,也不是绝对完满的,它属于所有的中华民族的子孙们。所以,中华传统文化的青春和活力,只会向前发展,不会消灭,也不会停滞。我希望同学们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要有一定的造诣,去开拓你们未来、非常光明的前途。人人皆可以成才,在座的将来许多人会成为国家的栋梁,许多人将成为科技战线上的领军人物,许多人将成为中国文化方面的领军人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