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药市场营销学(第2版)
- 罗臻
- 3016字
- 2021-03-30 21:42:39
第4节 医疗机构市场购买者行为分析
一、医疗机构的购买行为类型
医疗机构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的主要类别有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市场是指医疗机构购买医药商品为消费者提供医疗服务而形成的市场。医疗机构市场最大的特点是它直接承担着治病救人的任务,更关注医药商品的质量、疗效和副作用,所以医药商品的质量与疗效是第一位的。
医疗机构的购买类型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按医疗机构购买活动的稳定性程度划分,可分为直接重购、调整购买和新购买;按医疗机构参与购买活动的权限不同,分为自主购买、集中招标采购、医药分家模式。这里重点讨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相关内容。
(一)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概念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指多个医疗机构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组织,以招投标的形式购进所需药品的采购方式。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从源头上治理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规范医疗机构药品购销工作,减轻社会医药费用负担。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范围一般是指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服务的临床药品。常规使用及用量较大的药品必须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二)国家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
目前我国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实行以省(区、市)为单位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政策;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发挥集中批量采购优势,招标和采购结合,签订购销合同,一次性完成采购全过程,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促进基本药物生产和供应。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是本省(区、市)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的主管部门,负责搭建省级集中采购平台,确定具备独立法人及采购资格的采购机构开展基本药物采购工作,并对基本药物集中采购过程中采购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协调解决采购中出现的问题。市(地)及以下不设采购平台,不指定采购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为政府建立的非营利性网上采购系统,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提供药品采购、配送、结算服务。
二、影响医疗机构购买行为的因素
影响医疗机构购买行为的因素包括宏观环境因素和微观环境因素。
(一)宏观环境因素
宏观环境因素包括政策、法律、经济、科技、人口、社会文化等。医疗机构需要根据国家的政策、法律等因素的导向来实施采购。
(二)微观环境因素
1.供应企业因素 供应商的资质、规模、信誉、质量、配送能力等都是医疗机构重点考虑的因素。
2.竞争因素 供应商竞争的激烈程度对医疗机构的采购产生影响。如果同类药品生产厂家数量众多,医疗机构选择空间就比较大。某些特效药品和专利药品,生产厂家数量少,厂家具有市场垄断地位,拥有定价权,医疗机构选择空间就比较小。
3.医疗机构内部因素 包括医疗机构组织因素、人际关系因素、人员因素等。医疗机构的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结构、采购程序、采购目标、采购制度等。此外,采购决策参与成员的个性、学历、从业经验、人际关系等因素直接影响采购决策的结果。
三、医疗机构购买的参与者
医疗机构购买的参与者分为医药商品的使用者、医药商品购买的影响者、医药商品购买的决策者、医药商品购买的执行者四种角色。综合医院的购买参与者一般包括以下成员和部门。
(一)采购员
采购员负责与供货医药公司沟通联系,选择其中一家或两家医药商业公司作为供货单位,并对进药渠道进行管理维护,根据采购药品的品种、数量、金额、时间,制订并执行药品采购计划。
(二)药剂科主任
药剂科主任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审查药品预算、采购计划,负责药品的筛选、药品质量的管理,监控医院药品销售渠道及主要流通环节,保证临床用药的整体水平。药剂科主任是医疗机构采购药品的关键人员,对于药品购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药品进入医院的核心评审人物之一。
(三)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
根据我国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成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组。二级以上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委员由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临床医学、护理和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行政管理等人员组成。成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组的医疗机构由药学、医务、护理、医院感染、临床科室等部门负责人和具有药师、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组成。医疗机构负责人任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主任委员,药学和医务部门负责人任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副主任委员。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应当建立健全相应工作制度,日常工作由药学部门负责。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为:贯彻执行医疗卫生及药事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订本机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推动药物治疗相关临床诊疗指南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制订与实施,监测、评估本机构药物使用情况,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分析、评估用药风险和药品不良反应、药品损害事件,并提供咨询与指导;建立药品遴选制度,审核本机构临床科室申请的新购入药品、调整药品品种或者供应企业和申报医院制剂等事宜;监督、指导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放射性药品的临床使用与规范化管理;医务人员进行有关药事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合理用药知识教育培训;向公众宣传安全用药知识。
所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临床用药需求遴选药物,监管药物的临床应用,保证药物的高效、安全以及符合卫生经济学要求。药品最终能否进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起决定性作用。
(四)临床科室主任
临床科室承担医院治疗病人的临床实践工作,是直接使用药品的场所。临床科室主任负责所在科室的全面工作,对临床用药起主导作用。药品进入医院首先要考虑临床科室的用药需求,有关临床科室主任必须提出临床用药需求申请报告。
四、医疗机构购买决策程序
不同医疗机构购买决策程序不完全一致,下面以综合医院新药自主采购为例来说明购买决策程序。
(一)临床科室需求申请
医院临床科室主任根据患者用药的需要,或因医疗、教学和科研需要,结合对药品临床疗效的判断,提出用药需求申请,送达医院药剂科。
(二)药剂科把关
药剂科的采购部门根据临床科室的申请,结合药品的情况,填写药品购买申请单。然后由药剂科主任对拟采购的药品进行梳理,初步决定能否购进。
(三)主管院长决策
主管院长根据临床科室主任和药剂科所提出的申请,结合自己的认识,对拟购进药品申请进行审核,与药剂科主任共同拟订、提交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的药品购进计划。
(四)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通过
医院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对拟购进药品进行讨论,并以会议表决的形式决定某药品能否进入医院。
(五)药品购进与使用
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通过的药品,药剂科的采购部门便可进行采购,办理入库手续,由药库负责对药品进行管理,并按用药要求将药品分发到门诊药房和住院部药房,门诊药房和住院部药房按医生处方要求,将药品配发至患者,用于临床。
(六)用药效果评价
根据临床科室医师用药效果,进行用药效果评价,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质量稳定性做出综合评价,决定是否继续使用该药品,并将用药效果评价结论反馈给药剂科,药剂科进一步把它反馈给供货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