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国内连词共时研究综述

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1898)到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1924)再到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1943),对连词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对连词的界定与其体系的构建上,还谈不上对连词使用规则的研究,因此不是本书关注的内容。以下几点反映的主要是近些年来连词研究的成果。

1.2.1 连词的位置及与副词的区分

传统的语言学研究主要根据词语出现的位置判断连词与副词的区分以及连词内部的分类。副词的典型位置是用在主语之后、动词之前,而连词的典型位置是在主语之前。

但是只依靠表层位置不能把连词与介词、副词区分开。赵元任(1968/1996:652)指出:“中文里的连接词跟介词、副词很难分得开。比如:‘你跟他一块儿走’的‘跟’可以是介词,也可以是连接词。而‘你假如不来,我就不去’,‘假如’跟‘就’都像是连接词,但却用在典型的副词位置,也就是在主语跟动词之间。”

在给连词分类时,赵元任把介词性连词列为单独的一类,却没有把连词与副词分开。他把连词分成四类:(1)介词性连接词。比如“跟”“同”。(2)超造句性连接词。这类词的用法是由它出现的句子以外的因素而定,有点像代名词出现之前一定先有个名词一样。这种依赖性不是造句性的而是超造句性的。但是不必把这些词另立一类,因为所有能作超造句性用法的连接词也都有普通造句性的用法。比如“但是”“不过”“否则”“而且”。(3)关连连接词。有很多成对的关连词是把几个分句连成复合句或复句。比如“越……越”“虽然……也/但是/可是”“因为……所以”。(4)主要分句的省略式。比如“谁知道”“总而言之”“这就是说”。这些词有些要是加上重音,就还保留本来完整的意义跟主要分句的性质。

可见,赵元任在分类时把连接功能作为分类标准,不太区分这个关联词到底是连词还是副词。比如,他把“越……越”与“虽然……但是”归为一类,其实这两类还有细微的差别:前者分句间没有停顿,后者分句间可以有停顿。

屈承熹、纪宗仁(2005)的做法与赵元任有相似之处,认为在任何语言中,副词与连接词两种词类都会有某种程度的重叠。对于汉语而言,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将二者完全分开。他们将连接词分为四类:(1)名物连接词,即“跟、和、同”;(2)子句连接词,如“但是、不过、而且、何况、即使、否则”等;(3)副词性连接词,如“就、再、还、可是”等;(4)连用连接词。第四类又包括重叠连用连接词,如“越……越、又……又”,以及非重叠连用连接词,如“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曹逢甫(2005:281)证明,在底层结构,这两类联接语一样,都出现在子句句首的COMP(complementizer)位置,而且由于各种子句主题都可以提升为句子主题,因此在表层结构中,这些子句联接语就位于表层的各种主题之后。而“也、还、才、却”等在深层结构中从来不在COMP位置出现,因此与主题提升规则无关。这样,如果把出现在第一个子句中的联接语看作是[+前项接连],出现在第二个子句中的看作是[-前项接连],深层结构中在COMP位置出现的是[+连词],不能在COMP位置出现的是[-连词],那么汉语所有的子句联接语干净地分为四类:

表1-1 子句联接语分类

不管是称“就、都、越”等词为副词性连接词还是连接性副词,都说明这些词的性质比较复杂,既有连接性,又有修饰性。而典型的连词不具有修饰性,因此本书不研究这类词。

出现在主语前后不仅被用来区分连词与副词,还用来区分连词内部的小类。朱德熙(1982)早就观察到,连词并不一定只能在主语前边出现,有的连词还可以在主语后边、谓语前边出现。连词可分两类:第一类连词往往既能放在主语前边,也能放在谓语前边;第二类大都只能在主语前边出现。对第一类连词来说,如果前后两个分句主语相同,放在谓语之前比较常见,如果主语不同,放在主语前边比较常见。朱德熙还指出,有的复句因为连词的位置不同,意思就不一样。如:

(10)不但我没见过,连他也没见过。

(11)我不但没见过,连听说也没听说过。

陆俭明(1983)的研究显示这一说法并不准确。陆俭明细致地考察了汉语中表示主从关系的连词,他的结论是,不论前后分句的主语相同与否,前置连词出现在主语前还是出现在主语后绝大多数是两可的;不管前后分句主语是否相同,后置连词基本上都是放在主语前头。

1.2.2 连词在分句中的位置

朱德熙(1982)指出,按照汉语语法的传统分析方法,连词是作为一种语法手段而不是作为结构成分来看待的。他把讨论的范围限制在只包含两个分句的最简单的复句里,发现有的连词只能在S1里出现,比如“虽然、要是、如果”等,有的连词只能在S2里出现,比如“但是、可是、所以、而且”等。有的时候第二类可以在一句话开头出现,这时的连词越过了句子的界限跟上文的话在意义上相联系。有的时候第一类连词在S2前头出现,这类句子可以看成是一种倒装句。第一类连词常常和副词配合起来用,比如“既然……就、即使……也、无论……都”。

李晓琪(1991)的考察较为详细,她首先根据分句定位原则把复句中的关联词分为四类:只能出现在第一分句里(A);只能出现在第二分句里(B);在几个分句中重复出现(C);只能在分句之间出现(D)。她又进一步根据主语定位的原则,把关联词分成三类:前置定位关联词(只能出现在主语前);后置定位关联词(只能出现在主语后);非定位关联词(既可以出现在主语前,又可以出现在主语后,并且不引起句意改变)。结果发现,C、D都出现在联合复句中,A、B绝大多数出现在偏正复句中。

1.2.3 连词连接逻辑语义关系

学者们对分句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分类时,总是会同时指出哪些连词(或关系词)可以加在这些关系之间。因此也可以把这些分类看作对连词的语义分类。

吕叔湘(1942/1990)从表达的角度对事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他把这些关系分为:离合与向背,异同与高下,同时与先后,释因与纪效,假设与推论,擒纵与衬托。每一类都可以用关系词连接。廖秋忠(1992)是从篇章角度考察连词的非常重要的文章,他考察了现代汉语篇章中的连接成分。廖秋忠的连接成分包括跨句和跨段两类。他首先对篇章中使用的连接成分加以列举、归类,然后列举篇章连接成分(只用于跨句或跨段的),并指出它们的一些特点。

教科书[4]一般是先把复句类型二分,再在大类下面分小类。复句二分为联合、偏正复句。联合复句指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可以再分为并列、选择、递进、承接等。偏正复句指分句之间有主要、次要之分,可以再分为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目的等。

二分法影响最大,但是有些学者针对二分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分类方法。邢福义(2001)不赞同这种二分法,他把复句分为三大类:因果类、并列类、转折类。因果类包括因果句、推断句、假设句、条件句、目的句等,并列类包括并列句、连贯句、递进句、选择句,转折类包括转折句、让步句、假转句等。每类都有相应意义的连词作为标志群。

邵敬敏(2007)反对“联合”与“偏正”的二分法,因为“联合”强调的是并列事物之间的“相加”,而“偏正”强调的是“主次”(轻重),这种命名方法违背了逻辑分类的基本原则,无法概括内部各个分句之间的类型本质共性。他也反对邢福义的三分法,他认为三分法没能从语言哲学的背景上加以剖析,在逻辑语义上论证也不够充分。邵敬敏突破了现有复句类型的旧框架,在“空间”与“时间”的背景下,把复句类型分为基于空间范畴的“平等”“轻重”与基于时间范畴的“推理”“违理”共四大类型,建立起以语义特征为标志的汉语复句新系统。

王维贤(1997)把关系意义分为事理、认识、心理,主张在标准逻辑的基础上,引进新的因素和符号,发展新的逻辑系统,描写复句中关联词语所表示的分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并对之加以形式化。比如,“因为A,所以B”这种因果句所表示的逻辑语义关系是,在预设A相关蕴涵(衍推出)B的条件下,断定A,因而断定B。方向红(2004)面向信息处理,提取连接词的抽象类义,确定连接词与关联词的逻辑语义。她所说的连接词指在两个语言成分间起逻辑连接作用的词,包括连词与副词。她把复句关系分为合取、析取、蕴涵。

1.2.4 连词的功能

连词的使用标明了逻辑关系,但是在连词的实际运用中却有不对应的现象。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渐渐发现只用逻辑语义不能概括连词的连接功能。沈家煊(2003)根据Sweetser(1990)的理论,划分出了汉语复句三域:行域、知域、言域,成功地解释了某些语言事实。有些复句在行域不成立,在知域是完全可以说的,比如“既然小风浪经得住,大风浪当然也经得住了”就是一个“既然”用于知域的例子。

在话语分析方面,方梅(2000)指出:在自然口语中,连词的意义在使用中常常发生语义弱化;弱化连词主要有话语组织功能和言语行为功能;弱化连词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只有表示后事、推断、结果的关联词语具有非真值语义的表达功能。方梅指出弱化连词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不能和语义上相对应的连词搭配使用。显然,研究弱化连词应该在语篇中进行。张旺熹、李慧敏(2009)认识到“研究虚词可以从话语分析出发,考察其所在的语境和所表达的功能”。方梅(2012)结合会话结构分析了连词的意义与功能。这为我们从语篇角度研究连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