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性别与女性心理学

一、性与性别

性(sex)即生理性别,是生物学术语,指的是按照基因和性器官的不同将有机体分为雄性和雌性。性别(gender)指社会性别,是带有心理学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概念,是一种社会标签,用来说明文化赋予每一性别的特征和个体给自己安排的与性有关的特质。“sex differences”用来描述非人动物两性个体的差异;“gender differences”用来描述人类男女两性的差异。[1]

二、性分化与性激素

性是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前提,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性分化(sex differentiation)是指在性别决定的基础上,进行男性和女性性状分化和发育的过程。人的染色体共46条、23对,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1对为性染色体,女性为XX,男性为XY。性染色体携带着生命所必需的影响性决定和男女分化的基因。由于性染色体的差别,决定了激素性别及内外生殖器官的区别,也就是说性染色体的差别控制着性分化的方向。正常的性分化虽然在卵细胞受精时,性染色体的核型已经决定了性别,但是在胚胎发育的第6~7周(也有说是第5周)时,在解剖学及生理学上仍不能区分性别,这是因为主性器官(性腺)尚未分化成男性或女性。生殖器官与泌尿器官均源于胚胎的中胚层,分化出生殖腺嵴(原始性腺)、中肾管(午非管)及副中肾管(苗勒管)。

如果早期性腺分化为睾丸,则中肾管保留并发育为男性生殖系统;如果原始性腺发育为卵巢,则副中肾管发育形成女性生殖系统。正如J.莫尼所指出:“胚胎的本质首先是发育为女性,因为形成女性生殖结构,不需要胚胎性腺释放激素。”也就是说男性及女性的生殖器官在胚胎上是同源的,只是由于性染色体决定的原始性腺分化,才使它们分化为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统。

总之,人类的两性是由遗传所致的第23对染色体的不同所决定的。而两性的进一步分化,则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实现的。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两性发展出特定的身体结构、功能,甚至发展出特定的行为。性激素的作用始于胚胎期,在青春期以后迅速增加,对个体发育成为具有全部性特征的男性与女性至关重要。大约在胚胎发育的第8周后,内部无区别的生殖器官按照Y染色体是否出现而发展成相应的睾丸或卵巢。男性睾丸和女性卵巢是与性有关的腺体,均被称为性腺。它们形成后便产生雄性或雌性激素,使胎儿进一步分化。除了性腺之外,人的大脑垂体也分泌影响生殖器官和性行为的激素,但它对两性分化所起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调节性腺间接实现的。

在整个哺乳动物中,使个体雄性化最重要的睾丸激素是睾酮。而胎儿卵巢分泌不多的雌性激素在性的分化中似乎只起很小的作用。因为切除卵巢并没有明显地影响雌性个体的发育;然而切除睾丸或在雄性发育的适当时机采用药物阻断雄性激素的分泌,原本应发育成长的雄性哺乳动物会完全发育为雌性外表。

当人类胚胎长到两三个月时,如果出现睾酮,在这种雄性激素的作用下,男性外部生殖器官(尿道管、阴囊、阴茎)和附属管道(储精囊、输精管、射精管)发展起来,女性管道退化;如果没有睾酮的作用,则女性性器官(小阴唇、大阴唇、阴蒂、子宫、输卵管、阴道)得到发展,而雄性系统退化。

除了在胎儿期性激素对两性分化具有巨大作用之外,青春期是性激素对性分化作用的又一明显时期。应该说,从出生到8岁这段时间里,性激素的分泌是非常少的,对性别差异的贡献不大。而进入青春期以后,两性激素的分泌量都开始增加:其中男性比女性有规律而且连续不断地分泌更多的雄性激素;而女性则周期性地分泌雌激素和黄体酮。此时性激素的作用是发展两性的第二性征,在这一时期男性开始出现雄性特质,如声带增厚、喉结出现、长出胡须;而女性胸部发育、脂肪丰厚并开始出现月经周期,形成典型的雌性特征。至此,男女两性生理上的性特征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发育成了成熟的男性与女性。

性激素除了影响人的生理结构发育成长之外,对人类的行为模式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动物实验表明,睾丸激素与攻击性行为和雄性性行为密切相关。有研究认为男性与女性性情的不同,如男性较暴躁、女性较温和,可用其躯体内部的不同性激素分泌的情况加以解释。此外,女性性激素水平在月经周期的波动与女性在此周期的情绪波动的关联,也表明性激素水平对两性行为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当然,两性不同的性激素可能是男女某些行为差异的基础,但这种生物因素只是当环境为之提供条件时才能对人的行为造成影响,性激素和社会环境是在相互作用中决定人的行为的。

三、性别同一性与性别角色

(一)性别同一性

性别同一性是指人们对自己性别的意识和体验,是人们对自己性别身份的确认,反映着人们对自己性别的归类。

性别同一性某种意义上讲是性别形成的核心和关键。性别同一性不是遗传和生理结构自然决定的,而是社会环境与父母对性别的确认及抚养方式决定的,取决于后天的教养。社会环境和抚养方式对性别同一性的决定性必须符合一定条件:①性别必须在儿童生活早期(18个月至3岁)得到确认;②父母对儿童性别确认迟疑含糊会导致性别分化的不完善。

性别同一性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性别同一性的不同决定两性行为、人格等方面的差异,生物学的两性差异只是一个必要的前提,而社会环境与父母对性别的确认及抚养方式似乎在决定两性行为、人格等方面的差异上起的作用更大。

(二)性别角色

角色是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外在表现;是对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规范,以及相应的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处于特定社会地位上的人的行为期待;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和谐有序相处的基础。性别角色(gender roles)是社会按照性的分类赋予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特定位置和与之相关联的行为模式。Gilbert认为性别角色是指存在于特定历史或文化情境中的对两性分工的规范性期望和社会互动中与性别相关的规则。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指个体逐渐形成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规范和与之相符的行为过程。社会学习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指出,社会环境对塑造及强化学习者的性别角色有重大影响,例如,学习者会观察、模仿身边的角色模范(models)而形成对性别的理解(Mischel,1966,1993)[2],班杜拉(Bandura,1986)[3]更清楚地指出这些影响学习者的角色模范包括在家庭、学校、朋辈、书本及传媒中的角色模范。

心理学家把人的性别角色分为了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四类。按照心理学的理论,每个人都可以是双性化的。所谓“双性化”,是指一个人兼有男性化与女性化的气质。双性化者并非“变态”,相反,众多研究表明,双性化者兼有男性和女性较为优良的品质,往往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与性别角色相关的概念还有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冲突。社会角色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特定位置和与之相关联的行为模式,它反映了社会赋予个人的身份与责任。性别角色冲突包括角色内冲突与角色间冲突。角色内冲突(intrarole conflict)是指个体承担的同一角色中的不同方面的需要与期望之间产生冲突,而引起的心理困境。角色间冲突(interrole conflict)是指个体承担的两个或多个社会角色之间,出现的社会需要与期望之间的矛盾,而引起的心理困境。

四、女性心理学的产生

美国女权运动有两个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20年代左右,当时的女权斗争主要是反抗制度性歧视,争取普选权、同工同酬、受教育权、婚姻自由权等。1919年宪法第19条修正案授予女性投票权。第二次浪潮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左右,主要是追求男女在社会经济上的平等,反抗那些“不成文的性别歧视”,第二次浪潮成果模棱两可的较多。女权运动使女性与性别成为关注的主题,心理学领域也开始自省他们对女性的认识中是否存在固有的思维定式或刻板印象。

心理学家发现,女性确实被许多研究忽略了。而且,与女性相关的理论都是以男性为标准建立的,女性的行为被解释为男性标准的一种偏离。通常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不被质疑,而且被当作对女性行为的准确刻画。性别比较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性别差异上,并经常受性别偏见的影响;性别差异往往被归因于生物性差异,而非社会文化的影响。

心理学家认识到,大部分关于女性与性别的心理学知识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他们开始反思心理学的概念和方法,着手开创一种新的以女性为学科对象的研究。

心理学中的女性研究者是促成这一转变的决定性力量。20世纪70年代,女性心理学作为心理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得到承认,美国的全国性心理学权威组织——美国心理学会,于1973年成立第35分支机构——女性心理学分支,标志着女性心理学正式走上心理学的历史舞台。

五、女性心理学的界定

美国心理学家珍尼特·希伯雷·海登和B.G.罗森伯格认为女性心理学就是“说明男女两性的心理什么时候相同,什么时候相异,告诉人什么是女性心理。”日本心理学家服部正认为女性心理学就是要“在充分吸收性差异心理学的基础上,重新紧紧扣住并重新探索女性的心理本质。”美国妇女心理学家玛莎·迈尼克认为,女性心理学是“在一定时间内研究团体内妇女体验的变化”。

总之,不跟男性比较,单纯研究女性心理是很难使人认识清楚女性心理的;而如果没有差别的介绍两性心理,那就是性别心理学(psychology of gender),不是女性心理学。另外,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如果站在女性主义的角度研究女性心理学,那就是有政治倾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feminist psychology),不科学。

因此,女性心理学是在两性比较的基础上,研究女性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心理科学。之所以称为科学,是因为女性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更好地让女性了解自身的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以便科学地指导自我实践,从而使广大女性工作更有成效,生活更加幸福。

六、女性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女性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女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规律。女性心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女性(当然也不排除男性),因此,其知识内容也主要是为女性服务的,用来指导女性的成长、发展。女性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性别差异心理

女性心理学要讲清楚造成性别差异的进化因素、生理因素、社会化因素等方面对女性心理与行为的导引与塑造结果。

基于进化因素来认知两性差异,可以使我们更客观地认识两性差异的基因渊源。避免对两性差异主观地从道德、政治角度进行批评和评价。

基于生理因素来认知两性差异,可以使我们更科学地认识男女两性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而不是在任何方面都要求平等。

基于社会因素来认识两性差异,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从个性社会化的角度来认知文化因素对女性行为的塑造和认知发展上的限制,使我们更清楚地理解女性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哪些所谓“劣势”是文化逼着我们学来的,即文化引导“制造”的劣势,使女性产生“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一旦认识清楚这个问题,就可以使女性更理性地决策,是主动打破这种精神层面的文化限制以求自我实现,还是灵活适应亚文化环境,以求安度人生。

总之,只有基于进化因素、生理因素、社会化因素基础上对两性差异的理解,才是科学的、全面的。

(二)女性特殊的心理特性

女性有自己独特的认知特点、决策特点、情绪情感特点。通过对这些特点的了解,可以使女性更好地驾驭这些特点,从而有效避免认知上的盲点、决策上的限制和情绪情感上的困扰。进一步学会打破限制,提高决策的成功率,学会营造积极情绪,管理消极情绪。最终,提高自我成就感和幸福感。

(三)女性的审美修饰心理

爱美是人的天性,可以说更是女人的天性。但美有美的规律,由于人类视觉进化上的限制,存在视错觉,因此,美感是在视错觉基础上而获得相关审美对象的审美体验。其实美更多的是一种视觉感受,女性身体美和服饰是分不开的,通过对视错觉的基本规律的了解,通过精心设计可弥补自身的某些“缺陷”和不足,帮助女性更科学地设计个性化的服饰搭配,有效美化自身形象,从而达到完美的视觉审美效果。

(四)女性的恋爱、婚姻与家庭心理

爱情是两个独立自我的完美融合,婚姻是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恋爱与婚姻是女性生命中的两大主题。通过学习两性恋爱心理特点、婚姻家庭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变化规律,可以帮助女性更理性地恋爱、采取有效方法处理婚姻家庭中的问题,从而营造幸福美满的婚姻家庭生活。

(五)女性的自我职业发展心理

柏拉图说过:“女人的自然本质有多少不如男人的地方,就有多少优越于男人的地方。”在职业选择与发展上绝对地讲求男女平等是不现实的,对女性的发展也不一定是有利的。其实,在尊重男女差异的基础上,女性发挥和运用自身优势是个人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的关键。女性在某些素质方面、在适应未来领导环境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如果女性能很好地找到自身优势与工作的结合点,扬长避短,就能促进工作、事业成功。

(六)职业女性的压力管理

职业女性要时刻面对来自工作、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处理、造成堆积,长时间就会引发身心问题。管理压力并不是要消除压力,因为适度的压力对人是有益的,完全没有压力的工作会变得单调乏味。另外,压力也不可能完全消除掉,压力管理就是要将压力控制在适当的水平。压力管理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对压力源的管理;二是对压力反应的管理。通过对这两方面知识的学习,可以为女性有效应对压力、保持充沛精力奠定良好基础。

当然,女性心理学也包括女性自我概念的建立、女性的职场心理等内容,并且女性心理学内容体系将随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心理学研究的进展不断充实新的内容。

以上是女性心理学要研究的内容,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也是广大女性学习女性心理学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