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大学校园规划的组织管理

2.1.1 管理机构

大学校园规划编制的发起单位即规划管理部门承担了从最初的规划编制到最终的规划管理的实践,工作链条长,涵盖内容广泛。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其主要内容包括:制订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流程,确定工作内容与工作步骤,明确核心节点;搭建规划编制的管理、技术、咨询团队;协调、组织各方在规划编制中的参与,如技术团队基础资料收集的实地调研与座谈会,咨询团队的听证会等。规划管理部门的核心任务是组织编制工作的开展,确保编制工作有序、顺利地推进,并实现编制方式方法的科学、公正与公开。

校园规划编制与管理执行机构的核心任务是组织完成新规划的编制或既有规划的修编,包括校园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在明确了土地使用性质、地块容积率、绿地率、限高等要素的基础上,为校园基本建设提供依据。

校园规划的编制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校园规划编制所涉及的部门极为广泛;校园规划的首要目标是为了实现大学教学、科研发展对物质空间的需求,因此校园规划编制的管理机构需要有熟悉学科事业发展和校园规划与建设的人员;同时,需要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包括院系、行政部处等,全面收集资料,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听取建议,为编制切实可行的规划夯实基础。

此外,由于校园规划编制伴随着动态的规划管理及不断修编的可能,该编制机构须为常设机构,日常及时收集整理规划实践中反映的问题,不断更新基础资料,做好各参与者之间信息的沟通,将校园使用者的意见及时地反映到规划修编当中。这样的资料储备与信息对称为校园规划的动态修编提供了可能。

在论证决策方面,相关的机构主要起到从民主到集中的组织管理作用。民主包括两个层面,首先是指在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将学校建筑的广大用户,包括师生员工、社区居民和政府规划管理部门的意见纳入到决策体系当中,其次,是在校内的最高决策层面的人员组织构成方面充分吸纳民主的元素,将教师、学生、社区代表补充进校最高规划编制决策班底。集中的内涵则是指在广泛征求、吸纳了用户意见后通过使用方代表及学校管理者构成的决策机构实行集中表决。

2.1.2 主体构成

在大学校园规划编制的众多主体中,我们重点关注决策咨询部门。他们在规划的制订与实施过程当中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作为大学校园规划建设决策咨询部门,校园规划与建设委员会的设立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作为推动广泛参与、集体决策的重要组织形式,校园规划与建设委员会的建设可以避免片面乃至极端的规划及设计理念与方案,推动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的科学、透明发展。然而,受到各高校文化传统与校园建设历史发展影响,其职能及人员构成存在差异,明确校园规划与建设委员会的职能定位与机构组成是确保其有效指导校园规划与建设工作的重点。

1.职能定位

2001年北京大学成立校园规划委员会,作为学校相关规划的审议机构,职能包括:根据学校办学的指导方针及学科规划和事业规划,对与北京大学校园规划有关的议题进行审议;根据校园总体规划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每年度审议一次由发展规划部组织编制的校园近期建设规划;根据校园总体规划,对校园重要基建项目的立项申请进行审议;根据校园总体规划,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讨论并向北京大学规划委员会或校长办公会提出建议;制定北京大学校园建设和管理章程,保证校园规划的顺利实施。

1982年台湾大学成立校务发展委员会校园规划小组,该小组目前的工作核心是计划审议。校园规划的计划提案由作为申办单位的系所、学院、中心、二级行政单位(如总务处、学务处、教务处、研发处)等委请建筑师或顾问公司进行规划设计,校园规划小组依据校园规划原则,就人本交通、生态环境、通风、采光、节能、绿地老树保护、开放空间、历史保存、景观美化、公共艺术、校园安全、建筑密度、容积率、(实验室)废弃物及毒物处理、水电、雨污水、基础管线设施、兴建及运营成本分析、运行计划、经营管理、推动时间等各方面进行审查。

由此可见,大学校园规划委员会需要履行的关键职责基本可以概括为两项,首先是立项,即通过项目的重要性、必要性与可行性,审议项目能否在校园中进行规划建设;其次是规划方案的审议,依据各校校园规划的原则和校园发展的目标,审议项目的具体方案。在此基础上,审议的内容根据各校要求,深度、范围有所不同。例如台湾大学在可行性研究中涵盖了运营成本、经营管理内容。站在发展的角度上看,基建项目规划与建设并不是某个时点的产物,其对校园景观与管理的影响是深远的,涉及方方面面。

2.机构组成

北京大学校园规划委员会由学校相关领导及发展规划部、财务部、保卫部、基建工程部、资产管理部、总务部、教育基金会和医学部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组成。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二人,委员若干人。近年来,还增加了教师、学生代表委员。

台湾大学校务发展委员会校园规划小组设召集人一人,委员若干人,均由校长聘请具有空间规划相关专长的本校教师担任,总务长自动当选为委员。委员会约两周召开一次,历次召开委员会时,咨询委员、各学生社团代表以及规划基建项目相关的系所、学院、总务处等单位应邀列席。[1]

由此可见,机构成员组成基本包括了校园规划与建设方面专家,项目相关院系代表,学生、教师代表,以及校方及相关行政部门的负责人。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园计划委员会中还包括了来自香港规划署及建设规划咨询公司的两位校外人员。斯坦福大学校园规划委员会还包括了斯坦福社区组织 Stanford Campus Residential Leaseholders是独立的非营利性社区组织,包括斯坦福校园内850间民宅的住户,均为教师和学生。代表和斯坦福大学基金管理公司的代表,同时其校园规划委员会还包括若干子委员会,其中的常设子委员会为历史价值小组,向校园规划委员会成员提供规划与基建项目对斯坦福校园历史风貌的影响建议。

2.1.3 基本目标

大学校园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基本目标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使校园规划与建设能够满足学校教育功能的需求,适合学校远近期事业的发展需要;二、维护校园历史与自然景观风貌,延续校园文脉;三、促进校园与周边社区及社会的协调发展与融合,实现大学与城市的共融共生。除此以外,因各所高校所处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及使命不同,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下是中西方不同大学校园总体规划基本目标的介绍,有助于全面了解各个大学在总体规划中核心目标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南加州大学Park校园2007年编制的“2030年校园总体规划”旨在认真考量并适应未来的需要,利用校园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一个安全、富有吸引力、可持续的校园与周边城市社区http://www.usc.edu/community/upcmasterplan/guiding_principles/.。其总体规划的编制指导原则包括:①服务校园物质空间增长以支持南加州大学的教育发展目标与使命;②不断推动花园校园建设;③作为催化剂促进对校园周边住宅、商业及公共设施的公共及私人投资;④重视校园及周边社区历史建筑的遗产价值;⑤改善校园公共道路系统,服务步行、自行车与机动车;⑥改善校园交通与停车基础设施与组织管理。

印度孟买大学Vidyalankar科技学院占地4.4公顷,其校园规划主要包括了五个层面:土地利用模式、设计理念、校园基础设施、外部服务和景观规划。其校园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校园基础设施的功能性,支持学院的教育和管理项目,为学习、生活在其中的人营造健康并具吸引力的环境,并将满足校园运转与社区需要作为长远指导思想 http://www.vit.edui.n/about-vit/our-campus.。印度管理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由著名建筑大师路易斯·康规划设计,占地27万平方米,学校希望通过紧凑的建筑布局与空间展示学校的威严,通过公共空间的设计传达出学校希望加强学生之间、老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不仅学习,并且思考 http://wwwi.imahd.erneti.n/institute/campus/heritage-campus-louis-kahn.html.

东京大学 http://www.fc.u-tokyo.acj.p/todai.php? language=en.的校园总体规划希望构建一个基石,在此,人们可以清晰地展望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东京大学包括本乡(Hongo)、驹场(Komaba)、柏市(Kashiwa)三个校区,其中本乡校区历史最为悠久,主要集中了东京大学的传统学科,例如医学;驹场校区主要集中了基础科学;柏市校区位于东京外的千叶县,汇集了尖端科学与大量实验室,并建设了大量的外籍教师与学生住宿设施,成为服务东京大学国际化的核心校区,同时注重城市与校园的融合,推进参与式校园规划的开展。三个校区分工清晰明确。

1.资源的高效利用

长期以来,中国大学校园建筑布置多遵循低密度的布局原则。而城市规划与校园规划的主要调控方向也是确保容积率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通常不超过1.0)。为了维护校园整体风貌,处于文物保护建设控制地带的学校还面临着建设高度的控制,即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控制了特定地块的建筑规模和建筑形态。因此,如何高效地规划并利用空间资源成为校园规划调控的重要目标。

如前所述,首先是对地下空间的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整体规划与开发利用有利于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在现行的城市规划管理框架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承载能力。其次是对历史建筑的更新利用,在文物部门指导下进行建筑结构修缮改造,更新使用功能,不但能够扩充校园用房的数量,同时也使文物建筑焕发了青春活力,富有活力地继承校园历史文化脉络。

清华大学科学馆(主体为三层建筑,总建筑面积3550m2)与清华大学大礼堂、图书馆、清华学堂等组成了清华大学早期建筑群。科学馆在2005年进行了修缮加固,功能由原有的普通物理实验室更新为杨振宁先生创建的高等研究中心,充分发挥了文物建筑承载的功能,是对“文物保护”的一次全新阐释,也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2.资源的公平利用

资源的公平利用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

首先,是土地资源能够在不同学院之间公平使用,面对捐赠资金已经成为院系用房建设资金主要来源的事实,与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的学科更容易获得资金上的支持,例如金融、法律、工学学科等;而基础学科与人文学科,例如数理化、文史哲、教育等则处于相对弱势,空间资源分配的不公平问题也会凸显出来。这里的土地资源公平使用应当与学校学科、事业发展规划密切相关,发展需求最为迫切的学科、院系应当放在用房建设的优先位置上,实现公平合理。

其次,是空间资源在不同群体之间使用的公平。教师办公空间与学生教室享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相同级别的教师应当有相同标准的办公空间,不同级别的教师其办公空间应有合理的差距标准。表2-1为纽约大学Albany分校对各类教研人员用房制定的面积标准。

表2-1 纽约大学Albany分校对各类教研人员用房制定的面积标准*

*表中数据及单位采用原始数据,1平方英尺约折合0.0929平方米。

3.校园的可持续发展

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既包括资源的高效利用,又包括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是要给未来的发展留有空间与余地[2],是所有参与校园规划的决策者、管理者、咨询机构需要谨记的。未来的需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量、质及财务可持续。既要给未来的发展留出物理空间,又要在当下的决策中考虑到未来需求变化对空间变化的需求。例如,学生交流需求的增加将使公共空间的需求增大;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使现有教室格局需求发生变化,乃至某些现有教育设施将会消亡;机动车规模扩大对校园整体管理将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对步行及非机动车系统相对独立安全的需求增强,等等。在规划、建设时,要考虑到财务可持续,避免重复建设,避免因为功能考虑缺失而导致的“推翻重来”等。这要求规划的决策者具有长远、科学的眼光,算“大账”,以避免任期内视野狭窄而造成的短期行为。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校园空间的可持续与高等教育发展密切相关,学科事业发展长期处于动态调整阶段,校园空间要给未来留出空间,适应乃至引领高等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与突破创新[3]

专栏一 清华大学校园总体规划修编

清华大学校园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服务,与学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发展相结合,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考虑并尊重师生员工的多元化需求,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在服务学校学科事业发展、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导下,在工作中注重促进校园土地科学化利用,确保教学科研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创造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和谐发展的空间。以校园总体规划为指导,对分散的教学科研资源进行整合,加强学科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通过组团布局及功能分区,激发校园活力,改善部分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的情况;对与校园主导功能无关、占地过大、与整体布局有矛盾以及以营利为目标的单位逐步实施搬迁;同时,通过改造升级与整合市政基础设施,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安全利用。

清华大学在2011年11月重新修编了《清华大学早期建筑文物保护规划》,在尊重校园历史,注重历史风貌保护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再利用,发挥历史建筑价值的同时,使得文物资源焕发了新的青春与活力。

(1)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

高校土地是稀缺的教育资源,对于处在周边城市快速发展中的清华大学来说,必须注重土地集约利用,以提高用地效益,服务于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因此校园规划编制与管理必须服从校园总体空间环境的优化,以有限的土地资源提供最优的教学科研环境。项目立项时强调在确保校园良好景观的背景下,校园建筑合理布局,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合理确定校园建设规模,关注土地资源利用效益。

清华大学按照学科功能相近的特点考虑各建筑组团的布局,目前已形成了西部理科片区,东部理工、社科片区两个主要的教学科研区域,在建筑风格上也对两个片区进行了适当区分,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红”“白”两区。

(2)根据学科事业发展目标优化各类用房配置。

校园总体规划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各类用房结构与规模的合理有效配置,为高校教学科研的良性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清华大学在校园用地规划与各类房屋配置过程中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首先,有效利用现有房屋资源。校园规划若要发挥指导意义,需要在规划编制时就与需求分析紧密结合,否则很可能形成“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尴尬局面。因此,应当充分考虑项目建设意向,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并对具体建设实现引导。校园规划编制过程中,面对各院系及学校提出的近期与远期项目建设需求,需采取审慎态度,评估其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可行性。特别是在必要性方面,认真考察各单位现有房屋使用情况,空间利用是否合理;是否有效发挥既有建筑的功能;非教学科研需求是否占用了过大的面积;是否由于设备落后老化、房屋有待修缮等原因造成了目前的使用困难,而通过装修改造而非新建可以改善使用情况等等,通过深入的调研访谈,研究房屋使用存在的诸多问题,为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第九次校园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充分结合各使用单位提出的需求,结合现有各类建筑规模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困难,依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要求,明确了清华大学2011—2020年的发展空间和发展任务,并为校园的远期发展提出了指导性的思路。

其次,以校园总体规划为指导,严格落实校园规划管理。对于各院系提出的改建、扩建需求,结合短期与长期校园规划中对各院系发展空间的安排,结合校园景观规划的建设,深入分析各院系提出的解决方案,认真考核解决其现实问题的各种措施,严格控制不符合校园总体规划设想的各建设提案,从规划管理的实际工作层面确保了校园规划的权威性与管理的严肃性。

最后,在既有房屋资源使用方面,清华大学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上也进行了探索,2011年11月,组织编制完成了《清华大学早期建筑文物保护规划》,提出清华大学早期建筑都与日常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因此不能采取静态的保护方式,而是应该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控制,达到使遗产价值延续和发展的保护目标。在如上原则指导下,通过丰富历史建筑的教学、展示等功能,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师生对遗产价值的了解,并对遗产所代表和传承的人文精神产生认同。

(3)校园规划引领校园建设向通用型科研办公用房方向发展。

在校园规划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规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学科内容与类型的丰富,交叉学科的兴起,对既有建筑的布局、形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规划常常被突破。近些年,清华大学基建规划处通过调研学校各院系的发展特点,及时与各使用单位进行沟通,积极了解教学科研建筑在国内外建设的新的发展动向,将建设通用型科研办公用房作为规划建设的主要引导方向。

在具体操作层面,首先,根据学校学科构成特点,为短期、临时科研课题组提供物质空间支持。在第九次校园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跳出了以往为个别院系建楼的模式,以服务科研项目组或课题组工作为指导,开工兴建综合科研楼,建筑面积逾十万平方米,以适应科研项目的灵活性,推动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

其次,通用型建筑意味着众多用户的共同使用,面对稀缺的空间资源,提出了将不同单位的相同需求在最大程度上进行整合,院系共享大型报告厅、多功能厅;对实验设备用房条件要求较高的设备进行集中布局,例如集中布置电镜等对振动要求较高的设备,力争实现规模效益。同时,为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的通用性,结合各学科需求特点,提出实验室设计要尽量采用大空间,提供湿实验室等。

如上措施增强了校园规划的弹性,更好地应对学校学科、事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诸多变化,也确保了校园空间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4)确保校园规划管理与项目立项的科学性,确保校园规划的实施。

校园规划的实施落实在空间上,核心是一个个的基建项目,校园规划作为先导,项目建设作为成果,承上启下的核心环节就是基建项目的筹划机制。清华大学于1985年建立校园基建规划委员会,并将其作为常设机构,成为学校规划管理最重要的咨询机构,校园基建规划委员会不仅包括学校领导,也包括了规划、建筑、结构、环境、景观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并涵盖了学校相关重点部处负责人及项目涉及的使用单位与相关单位,还在逐步吸收学生、教师代表参与,共同商讨校园总体规划的编制,考察项目的选址与具体设计方案,共议校园建设与发展大计。

基建规划委员会成员以校园总体规划为依据,对于不符合用地布局、功能分区的选址方案,以及与校园既有建筑风格不协调的设计方案,提出具体意见交由设计单位与使用单位重新修改完善,在宏观上对校园规划管理的实施进行把关。通过较为完善的项目筹划机制,从基建规划处与学校基建规划委员会两个层面把握了校园规划实施的正确方向;各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师生员工的参与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同时也推进了决策的顺利实施。

专栏二 欧美高校绿色循环贷款可资借鉴的经验

长期以来,循环贷款在西方国家用做开展环保项目,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方面已相对成熟。例如,循环贷款在美国水环境保护项目中就以“国家清洁用水周转基金”与“国家安全用水周转基金”两大“国家周转基金”形式存在。该基金将联邦、州与其他项目资金相结合,通过低息贷款促进水环境保护项目开展,基金贷款收益作为基金总额的增值部分加以循环利用。同时,西方国家近20年来针对高等教育机构设立的“绿色循环贷款”具有规模灵活、项目多元化、参与者广泛、积极鼓励创新等特点。中国高校作为促进全社会节能减排的重点机构,利用创新的金融手段扩大建筑节能减排,将在改善校园环境、降低运行费用的基础上,对全社会起到示范作用,也能够为中国绿色金融工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1.美国绿色大学建设资金筹措方式

美国大学绿色循环贷款的应用较为普遍,高校希望以此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与资源消耗,通过节能项目每年节省的运行开支为该项目的持续运行或其他节能项目的开展筹措资金,为教学科研提供实践的机会,并营造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的文化氛围。根据“十亿美金绿色行动”数据统计,参与其绿色循环贷款计划的各个学校贷款模式不同。首先,向大部分学校提供无息贷款,向部分学校提供低息贷款,如科罗拉多大学绿色循环贷款利率为2%,明尼苏达大学利率为5.5%。其次,贷款偿付期限不同,从1年到10年,中位数为4年,部分学校还规定了最长偿付期,从3年到6年不等。不同学校不同项目的收益率也不尽相同,年收益率从29%(爱荷华州立大学)到47%(西密歇根大学),中位数为32%。贷款支持的项目种类多样,有照明设施升级、用水设施改造、生物燃料应用等。参与的人员包括师生员工乃至周边社区居民,很多学校还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基金的管理与项目审批。

哈佛大学于2000年推出“绿色校园行动”计划,2008年其资金来源中30%由学校拨付,该行动提供的各项环保节能服务75%~80%由各院系支付,并从2001年开始推出绿色循环贷款,利率为零,任何能够提出具体绿色校园工作方案的人均可申请,贷款偿还期为10年。截至2008年已发放贷款1200万美元,支持180个项目,包括更换节能照明设施,通过HAVC系统调整无功设备以降低网损,大力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等项目。校园绿色循环贷款的平均投资回报率超过30%,即平均每个项目三年左右即可收回贷款[4]

斯坦福大学于1993年启动能源改造计划(ERP),该计划的资金不同于一般的循环贷款资金直接来自节能项目节省下的开支的模式,而由校财政资金统一拨付,但该部分经费规模与每年各项目节省开支数额紧密相关,同时ERP根据申请人将项目归为四个类别,即学术单位、医学院、住宿与餐饮机构、体育与休闲部门,其中学术单位电力消耗占总电力消耗的57%,考虑到其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相应地将改造资金向该部门倾斜。鉴于ERP主要面向中小型项目,主要是终端设备升级改造,为了促进大型设施节能工程开展,斯坦福大学启动了楼宇整体能源改造计划(WBERP),包括升级楼宇电力设施、供暖、空调冷冻水系统等,研究表明,校园内12座大楼消耗的能源达总量的33%,若进行整体改造,每年将节省开支400万美元,四年左右即可收回投资,即2004—2010年投资的3000万美元。2007年改造完成的斯托夫化学楼节省电能消耗35%,空调冷冻水消耗减少65%,暖通与空调耗能减少46%,每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碳达762万吨 http://annualreport.stanford.edu/2010/places_spaces.html.

迈阿密大学的绿色循环贷款旨在通过可持续的投资收益支持创新技术与实践,推动迈阿密大学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其贷款的具体实施方案是:节能改造后节省下来的运行开支,20%归项目执行者,80%重新进入基金,直到项目收回总成本的120%,超出部分归属项目执行者。

卡尔顿学院的绿色循环贷款资金来源于学院校方、卡尔顿学生联合会和卡尔顿环境咨询委员会(EAC),选择项目的原则包括两个:①能否减排;②偿还贷款的能力。EAC下属的可持续贷款委员会(SRF)负责提出项目建议名单,由EAC最终确定贷款项目。该贷款的使用条款如下:①节能项目节省下的运行支出须全部偿还循环贷款,直至项目成本全部收回;②若六年内偿清成本,结余中的90%归属基金,10%归属卡尔顿学生联合会,直至其收回110%的初期总投资,总计19250美元;③六年后,项目的全部结余将归属学校。一般情况下,项目偿付期预计在四年,另有至少两年的结余可返还给基金。此外,学校鼓励并协助各项目申请州政府的循环贷款以扩大投资规模。

2.英国高等教育机构绿色循环贷款实施情况

英国早在2001年开始征收“气候变化税”,所有用电(除居民用电外)需上缴“气候变化税”。英国2008年制订了《气候变化法》,首次为温室气体减排制订了法律约束性指标,提出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20年削减26%~32%(在1990年基础上),2050年削减80%。英国高等教育机构成为该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1)英国高等教育机构绿色循环贷款设立基本情况

2009年,主管创新、大学与技能的大臣致函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对高等教育机构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提出了要求。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与萨利克斯财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绿色循环贷款,旨在帮助英格兰的高等教育机构开展温室气体减排工作。英国碳基金投资建立了萨利克斯财务有限公司,该基金是由英国政府2001年投资设立的按照企业形式运作的非营利组织,其运作资金主要来自“气候变化税”。萨利克斯财务有限公司为公共部门,包括中央政府部门、地方政府、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及高等学校提供面向节能产品的低息贷款。

该绿色循环贷款的目标包括:降低机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通过降低能源消耗,降低长期运行成本;促进高等教育部门能源高效利用项目的实施;加强与碳基金的合作。

绿色循环贷款在2008—2011年间总计提供3000万英镑给高等教育机构,其中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提供2000万英镑,萨利克斯财务有限公司提供剩余的经费。其中小微项目贷款为2000万英镑,转型项目贷款为1000万英镑。

该小微项目贷款的模式是,机构申请基金开展节能项目,项目运行期间,机构节省的开支用于偿还基金,直至贷款偿还完毕后机构可以自留节省下得的开支;但是,如果机构将节省下的支出再次投入节能项目运行或新的节能项目,则这部分的支出优先于偿还贷款。转型项目贷款则主要针对规模较大的项目,旨在改变机构能源消耗的传统方式,为全社会节能方式提出重要创新的项目,其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从100万到400万英镑不等。上述两大类绿色循环贷款的特点如表2-2所示。

表2-2 两大类绿色循环贷款的特点

2)绿色循环贷款开展项目回顾

(1)小微项目贷款实施。

截至2010年7月,英国高等教育机构共计384个项目获得了小微项目贷款,其中照明升级工程占总项目比重的13%,车辆管理项目占11%,分列前两位。项目平均投资约2万英镑,其中最低项目投资70镑,最高38万英镑。据统计,384个项目在整个使用周期内将减排221903吨二氧化碳,年减排17353吨。小微项目贷款已经成为降低碳排放的催化剂,其资金循环使用的性质促使项目执行者不断推动工程开展,以确保为项目的可持续运行提供资金支持。

(2)转型项目贷款实施。

转型项目贷款的第一个客户是东英格利亚大学,其于2009年开始修建全英国第一座生物质气化综合供热供电设施,该工程耗资860万英镑,每年将减排二氧化碳6718吨,每年将节省能源开支达170万英镑。该项目的建设同时成为世界范围内节能项目的创新与建设的典范。虽然选址于校园并靠近居民区这个城市中的敏感地带,但其在环境保护与环境融合方面都被校方及当地居民普遍接受,为项目的推动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转型项目是哈珀·亚当斯大学建立的厌氧消化厂,学院利用校办农场废物及食物残渣制造可再生能源。该项目每年节省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13000吨,不仅解决了学院主校区的用电问题,还成为了主楼供暖热源,每年创收37万英镑。该厌氧消化系统由大学附属的全资公司经营,租用学校场地,在项目运行的头十年以固定的价格为学校提供能源(电能与热能),支付贷款后的利润划归学校。厌氧消化技术在欧洲被广泛使用,但在英国的利用尚不成熟。采用这项技术,经处理后的食物残渣可作为农作物种植的养分,做到了对废弃物的充分利用。

第三个项目是兰卡斯特大学建设的2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也降低了该校对进口电力的依赖。预测该设施建成的第一年将减少6600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每年节省用电支出110万英镑,而项目造价730万英镑,预计5.7年将收回成本。该项目同时带动了兰卡斯特大学的新能源中心的快速发展。

这三个项目总造价约2000万英镑,平均一年减低二氧化碳排放达28000吨,占目前各高校一年排放量的1.3%;项目生命周期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总共达325000吨,占目前各高校总排放量的15.3%。毫无疑问,转型项目贷款对高校减排的作用巨大。

美英两国绿色循环贷款在组织模式上略有不同,前者更强调大学的自主性,为投资相对较小的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后者节能项目的开展是在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的统筹规划与管理之下,贷款审核统一,门槛相对较高,但便于战略性转型项目的开展。虽然两国的贷款组织模式不同,参与各方存在差异,各项目运行结余归属部门不同,但在低息或无息的资金供给以及资金循环使用方式上一致,并都在节能减排及降低运行成本方面效果显著。这也为我国高等教育机构提升建筑物能源使用效率,以创新的思路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