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社会互动

7.1 复习笔记

一、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

1.社会互动的含义

社会互动,又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互作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社会互动的含义:

(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能互动。

(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

(3)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大多数互动过程中,人们不仅交流信息,而且还交流思想和情感。

(4)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

(5)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6)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7)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2.社会互动的理论

(1)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特别注意符号沟通问题。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符号沟通是将人从动物界区分开来的主要标志。符号互动论关于社会互动的基本观点如下:

a.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是运用符号进行的,是符号互动。

b.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要理解某个行动,就要对行动者赋予其活动的意义做出解释。

c.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一方面,意义的确定有赖于互动的背景和情境;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意义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双方的协商而确定的。

d.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e.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当代符号互动论有两个主要派别:

a.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注重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他们认为人的行为是无法预测的、非决定性的,互动是一个角色创造的过程。

b.以库恩为代表的衣阿华学派主张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他们认为人的行为是被其地位、角色所决定的,根据个体的参照群体,可以预测其自我评价,并进而预测其行为。

(2)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是一种以角色概念为核心的解释人类行为的研究趋向。角色与互动是密不可分的,主要表现为:

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互动依赖于一定的角色规范和人们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这一能力使人们能够辨别和理解他人使用的交往符号的意义,从而预知他人的反应;

角色的形成和扮演是在互动中完成的。

(3)参照群体理论

“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个体将其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

参照群体理论的主要内容

参照群体理论揭示了非面对面的人际接触对个人行为的制约作用,反映了个人与群体的互动的特殊方面。对个体来说,参照群体有两个基本的作用:规范作用;比较作用。前者是指参照群体在个体内化价值规范,形成社会态度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后者是指参照群体往往是个体对自我、他人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比较性标准。

参照群体理论是研究个人的客观社会地位与其社会观点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机制的工具,是探明个体动机与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的工具。

对参照群体理论的批评意见

参照群体论者将社会关系归结为人际关系,忽视了个体所属的社会结构,难以全面解释社会互动的特点。

(4)戏剧理论(“印象管理理论”或“印象整饰理论”)

戈夫曼采用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他的理论主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在别人心目中创造印象。这一理论认为,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

戈夫曼在《互动形式》一书中对互动时的礼仪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四类人际礼仪:

a.表达式礼仪,用来表示对他人的问候、恭维和感谢等;

b.回避式礼仪,表示对他人的隐私与个人空间的尊重;

c.维系式礼仪,用来维持人际关系,使之不中断;

d.认可式礼仪,用来表示对别人身份的认可。

对戏剧理论的批评意见。戈夫曼夸大了人类行为的表演性与虚伪性,印象整饰并非互动行为的全部,不少时候人们会表现真实的自我。

(5)社会交换论

该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有霍曼斯(G.Homans)、布劳(P.Blau)和埃默森(R.Emerson)。

社会交换论着眼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用代价和报酬来分析社会关系,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

该理论相关命题有:

a.成功命题。一个人的某种行动越经常得到报酬,这个人就越愿意从事该行动。

b.刺激命题。如果某种特定刺激的出现曾经成为一个人行为得到酬赏的原因,那么现在的刺激越是同过去的相同,这个人就越可能采取这种行动或与此类似的行动。

c.价值命题。一种行动对某人越有价值,那么他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d.剥夺—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内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酬赏,随后而来的同样酬赏对他来说就越没有价值。

e.侵犯—赞同命题。

第一,当某人的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酬赏或者得到了未估计到的惩罚时,他将会被激怒,并可能采取侵犯行为,所预期的酬赏变得更有价值;

第二,当某人的行为获得了期望的酬赏甚至大于期望的酬赏,或者未遭受预料中的惩罚时,他会很高兴,并可能采取赞同行为。该行为的结果也变得更有价值。

上述命题中所说的酬赏是指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得到的收获,它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四类。他们的价值依次增高,最有价值的酬赏是他人的服从,即控制他人的权力。

评价:

a.社会交换论试图以交换的观点来解释人类互动的本质和规律,其理论基础是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强调个人的目标和报酬,认为每个人都尽量避免痛苦和增进快乐。

b.忽略了人类行为的社会前提,带有浓厚的心理还原主义色彩。

(6)本土方法论(“俗民方法论”)

该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哈罗德·加芬克尔(H.Garfinkel)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

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详细考察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的社会现实并对其赋予意义时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

本土方法论者认为社会互动是由形成人们正常交往基础的规则所决定的,这些规则通常是理所当然、心照不宣的,但是,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则,互动就不能顺利进行。即互动双方要有“共同语言”,并遵守“共同语法”,否则就无法沟通。

二、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

社会互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情境不同,人们的互动方式往往不同;不同的情境、不同类型的互动在过程上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社会互动的情境

(1)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根据参与互动的人数划分)

两人关系可以获得在其他任何社会形式中不可能存在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从而产生一种排他的特征。这种亲密性有可能使两人的冲突更加强烈。

当三人组中有两人发生冲突时,由于相互关系的不同,第三者可能扮演多种不同角色,主要有:

a.中间人—中间人以局外者的身份、公平和客观的态度来调解双方的冲突,但他并不能解决冲突;

b.仲裁人—仲裁人是冲突双方都认可的、能以公平的态度做出解决冲突的最后决定的人;

c.从中渔利者—利用两人实际的或潜在的冲突来获取个人利益的人;

d.分裂者和征服者—故意挑起和助长两人之间的冲突以便从中获利。

在多人关系中,会产生社会网络,互动形式更为复杂。在大型群体中,个人面对的不仅仅是其他个人,而是似乎超越了个别成员之上的客观结构。在正式组织中,往往会形成明确的分工和严密的组织规范来制约人们的互动。

(2)工作情境、社交情境、熟悉情境(根据互动的目的划分)

工作情境。在这种情境下,互动双方有特定的目标,有明确的分工,言谈举止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且很少情感的交流。

社交情境。社交情境下,人们往往是为了互动而互动,并无其他的目的。人们通常会进行轻松愉快的交谈,这种交谈具有重要的沟通功能,成为社交双方增进了解的工具。在社交情境下,人们的互动能带来思想上的愉悦,可能有一些感情投入,从而促进关系的发展。

熟悉情境。主要是指我们与熟人之间的日常交往的场合。这时互动双方并没有特定的目的,行为方式上可以较为随便,不必严守工作规则或社交礼貌,按社会习俗行事即可。

上述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人们在情境面前享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情境及其对应的行为方式往往是由互动者协商决定的。

(3)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关系(根据互动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的性质划分)

情感关系,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中的人际互动和社会交换遵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则。

工具关系,是个体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这种关系只是他达成目的的工具,交往双方并不预期有亲密的情感关系和长期交往,这时的互动和交换遵循公平法则。

混合性关系,界于情感性关系与工具性关系之间,它既有情感性成分,又有工具性成分。彼此都预期将来还会继续交往,而且有一定的情感联系,这时人们多以人情法则行事,交情的深浅和面子的大小对互动方式和互动结果有重要的影响。

2.社会互动的过程

(1)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

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斯(R.Bales)提出一种小群体研究方法——互动过程分析。他认为,小型群体的面对面互动包括12类互动范畴,涉及取向问题、评价问题、控制问题、决定问题、紧张问题和整合问题六项功能性问题,互动可以分为下列阶段:

定向阶段,主要解决情境辨识的问题。参加互动的成员在开始互动时往往首先要确认是何种情境。

评价阶段,主要解决态度确定问题。明确了互动情境后,成员们往往要考虑自己对此情境持何态度。

控制阶段,主要解决行为选择问题,即对此情境做些什么。

这三个阶段并不是直线发展的,有时可能会重复某一阶段;在互动的各阶段中往往伴随有情绪的因素;在多人互动中,人们与谁互动,进行哪方面的互动都有较强的选择性。

(2)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

竞争。互动双方争夺同一个目标。这时双方只是一种排斥关系,而非对立关系。

冲突。由于激烈的竞争,双方可能产生对立情绪,出现以攻击对方为目的的行为。

顺应。冲突在少数情况下会以一方消灭另一方而结束互动,但大多数情况下,冲突的一方或双方会部分地改变其思想、态度和习惯来适应对方,以避免、减少或消除冲突。

同化。顺应的结果使双方在很多方面日益接近、融合,趋于一致,实现同化。

3.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

社会变迁,尤其是根本性的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1)社会转型必须通过长期的、广泛的社会互动来实现。转型难免引起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竞争、冲突和顺应,引起新旧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只有通过长期的、有效的社会互动,才有可能理顺各种关系,实现新旧更替。

(2)社会转型必然引起互动情境和互动方式的根本变革。

三、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

1.社会互动的维度

互动的维度分析是对互动本身的构成进行分析,即要找到一些具体的指标来描述特定互动的状态。一般来说,互动有下列四个维度:

(1)向度

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的关系的性质,主要包括:情感关系、地位关系和利益关系。情感上的亲疏爱憎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互动的两个最基本向度。而且,情感向度上遵循回报性,地位向度上遵循互补性。

(2)深度

深度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可以从互动双方利益关联的大小、情感投入的大小、互动延续的时间长短和互动规范的复杂程度等几方面来分析互动的深度。

(3)广度

广度反映社会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有些互动局限于特定的领域,有明确的行为规范。有些互动则涉及很多方面,互动方式上较为灵活。

(4)频度

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寡。互动频度的差别往往影响到人际关系的深浅和好坏。

综合考察社会互动的四个维度,可以了解互动双方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

2.社会互动的类型

(1)分类

按情感关系,可分为友好的互动、敌意的互动及情感无涉的互动;

按利益关系,可分为合作、竞争、冲突;

按地位关系,可分为强制、服从与平等协商;

按互动广度,可分为单一角色性互动、多重角色性互动;

按互动深度,可分为表层互动与深层互动;

按互动媒介,可分为言语性互动与非言语性互动;

按互动单位,可分为人际互动与群体互动;

按互动途径,可分为直接互动与间接互动。

(2)主要的互动类型

合作。合作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成功的合作应具备以下条件:a.目标一致;b.对于如何达成目标能够取得基本共识;c.行为配合;d.要讲信用。

竞争。竞争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竞争具有以下特点:a.它必须是人们对于一个相同目标的追求,目标不同就不会形成竞争;b.这个被追求的目标必须是比较少的和比较难得的;c.竞争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得目标物,而不在于反对其他竞争者。

冲突。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的方式与过程。

a.冲突与竞争的区别包括:

第一,冲突的更为直接的目的是要打败对方,它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

第二,冲突的双方或各方,有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接触,是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

第三,冲突各方所争夺的目标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

第四,冲突在形式上比竞争要激烈得多,它往往突破了规章、规则甚至法律的限制。

b.冲突的种类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第一,从冲突的规模上划分,有个人之间的冲突和集团之间的冲突;

第二,从冲突的性质上划分,有经济冲突、政治冲突、思想冲突、文化冲突、宗教冲突、种族冲突、民族冲突以及阶级冲突;

第三,从冲突的方式或程度上划分,有诉讼、辩论、口角、决斗、械斗、战争等。

c.冲突可以反映出社会、组织或人际关系中的问题,促使社会变迁、组织变革和人际关系的调整;团体之间的冲突还可以增进团体内部的团结一致;有时,冲突还是人际之间、团体之间、文化之间加深了解和理解的前提。

强制。强制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互动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某些要求行事。强制的核心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统治或制约。在强制性互动中,所借助的力量可以是物质的力量,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力量。

顺从与顺应。

顺从是指互动中的一方自愿地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即一方服从另一方。顺从是任何群体以至社会都不可缺少的互动行为,没有顺从,任何群体、社会都将无法运行。

顺应的含义比顺从更广泛些,除顺从的含义外,它还指互动的双方或各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顺应的种类包括:

a.和解,即互动双方改变敌对态度建立友好关系;

b.妥协,即双方通过确定一些条件而暂时平息冲突;

c.容忍,即暂时采取克制态度以避免发生冲突。

四、集合行为

集合行为又称为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1.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

(1)集合行为一般具有三个特征:

人数众多。它是同一时间内采取相同行动的许多人共同做出的。

无组织性。它通常是自发的、非理性的,它变化无常,很少处于均衡状态。

行为者相互依赖。集合行为中,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从与组织行为对比中理解集合行为的特点:

在行为产生的原因上,组织行为主要是解决那些程序化了的经常事件,而集合行为往往是处理某个社会突发事件;

在行为方式上,组织行为一般遵循正常的社会规范和角色关系,而集合行为往往采取非常规的方式;

在互动特点上,组织行为一般是经过组织层次产生的制度化行为,而集合行为是通过个人情感相互刺激产生的;

从持续时间上看,组织行为是长期的重复行为,组织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达到长远目标,获得长期利益,而集合行为持续时间短,主要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

2.集合行为的理论

(1)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集合行为理论》,1963)

斯梅尔塞认为,集合行为实质上是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为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尝试。集合行为的发生有六个“必要且充分”的基本条件:

环境条件。它是集合行为产生的背景,包括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两类。

结构性压力。这是指社会因素对人们产生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促使人们自发地集体努力去解决问题。

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要出现集合行为,人们还必须对他们的处境形成某种共同感受,对某些问题产生共同的看法,出现相似的普遍情绪。

诱发因素。诱发因素的作用在于肯定人们中间已经存在的怀疑与不安,助长普遍性的社会情绪。

行为动员。这是在以上各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传递信息和压力感,唤起大众情绪的行为。

社会控制能力。集合行为是否产生还要取决于社会控制的成败。

(2)模仿理论(《模仿律》,塔尔德,1901)

该理论认为,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他们往往会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出现哭泣、吼叫、模仿等简单的初级行为。这时他们便会本能地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的多数人的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合行为的产生。

(3)感染理论(《乌合之众》,勒朋,1895)

该理论认为集合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集群的特征表现为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暗示的影响使集群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

(4)紧急规范论

该理论认为,在集合行为中虽然没有群体规范,但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之间通过互动会产生一种“紧急规范”。紧急规范一旦产生,同样会对在场者形成规范压力,迫使他们去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

(5)匿名理论

该理论认为,匿名使人产生责任分散的心理,降低人的群体遵从性,降低人的社会约束力,使他容易从事越轨行为。

(6)控制转让理论

该理论认为,正常情况下,每个行动者都控制着自己的行动,而在集合行为中,行动者已经把对自身行动的控制转让给他人。这种控制转让是理性行动者采取的有目的的明确行动,控制转让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效益。

3.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

(1)恐慌

恐慌是指人们在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所出现的紧张心态及违反常规的行为。

(2)谣言

谣言是从不知名的来源发生、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而传播的信息。谣言传播本身就是一种集合行为,它也是各类集合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集合行为中的一个信息渠道。

谣言的加工有四种方式:

简略化。谣言传播时可能使原有信息越来越简短、概括,失掉许多重要成分。

片面化。对原有信息断章取义,突出或夸大其中的某些内容。

同化。接受者根据自己的信念和态度对原有信息添油加醋,再传播给他人。

逻辑化。传播者对原信息的空白处、不合理处加以补充以自圆其说后再往下传。

(3)流行

流行是指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外表和行为的风格,是一段时间内为人们广为崇尚的生活模式。流行具有新奇性、消费性、周期性、选择性等特点。

人们追求流行是个性表现与从众心理的统一

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希望自己显得与众不同、引人注目的心理需求;

另一方面,追求流行又是对某种行为方式的仿效,是适应社会生活的从众行为。

流行的功能

a.流行具有许多积极的功能,包括表达社会感情,形成社会风气,增加社会的同质程度,传播新的价值观念,促进生活方式的变革,促进社会控制等。

b.流行也有一些负功能,例如流行时讲究新奇、奢侈,往往会给社会财富带来很大浪费。流行还会刺激起人们的攀比心理,使一些人不顾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去赶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