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5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含10套名校考研真题】
- 圣才电子书
- 2843字
- 2020-11-19 02:23:25
导 论 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
1哲学
(1)哲学的定义及其要点(见表1)
表1 哲学哲学的定义及其要点
(2)哲学基本问题在本体论方面和认识论方面互相联系
①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
从人的认识的实际发生过程来说,只有回答了本体论的问题以后才能回答认识论的问题。认识论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认识论是不能脱离本体论的。
②本体论也不可能离开认识论
任何关于本体的理论,都是通过一定的认识路线而形成的,本体论总是渗透着一定的认识论。离开了认识论,离开对人的认识能力、认识本质、认识过程进行考察的本体论必然是独断的、不可靠的。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见表2)
表2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2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1)唯物主义的发展阶段(见表3)
表3 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
(2)唯心主义流派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见表4)。
表4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见表5)
表5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4)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见表6)
表6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考点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见表7)
表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2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1)批判传统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见表8)
表8 批判传统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
批判传统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促使马克思深入而全面地探讨了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新唯物主义,即现代辩证(历史)唯物主义。
(2)人类的实践活动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所构成的矛盾运动,它既是一种物质运动的客观过程,又是主体活动的创造过程,现实世界的物质性和辩证性,正是在实践活动中被揭示出来并加以确证的。
(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见表9)
表9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3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见表10)
表10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考点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1确立辩证的思维方式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着人类达到了对辩证思维的真正自觉。因此,我们应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式,分析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方式,并对之进行创造性转换。
(2)我们应有高度的自觉,确立一种现代的辩证思维方式,从而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哲学的反思和预见功能。
①哲学的反思功能
a.哲学对于人与世界认识关系的研究是一种反思,对于人与世界实践关系的研究也具有反思的性质。反思既是对思维对象的反复思考,又是对思维本身的反身思考。
b.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看,反思首先是反复思考,是对思维对象的再思、三思、多思。反思具有反复思维与反省思维的双重含义,是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辩证统一。
c.哲学的反思不仅仅是面对过去,更重要的是面向未来,揭示未来的发展趋势。
②哲学的预见功能
一般说来,预测包括预报和预见。
预报是指对某一事物在确定的时空范围内必然或可能出现的判断,而预见是以规律为依据的关于发展趋势的判断,或者说,是一种只涉及发展趋势的规律性的判断。
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既能预见又能预报,哲学只能预见而不能预报。哲学预见具有科学预测所不能取代的独特地位。
在现时代,仅仅有局部的预测显然不够,还需要哲学的反思和预见,没有哲学的反思和预见很难形成一种具有倾向性的综合性、整体性的意见。
2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1)人生观的含义
人生观就是关于人生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2)人生观是哲学问题
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是关于人的“生”的学问,是教人们如何生存、如何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只有哲学才能真正“看透”人生。从根本上说,人生观是一个如何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是个哲学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
(3)人生观与世界观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
②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现实的人不能脱离现实世界,人既然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就不能脱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生观的核心是解决“自我”的问题。对人生问题的体悟有赖于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综合理解。
(4)人生观与价值观
①人生观与价值观密切相关。价值观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核心是对人生和事物的评价。价值观既是如何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论与方法,更是怎样评价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论与方法。
②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哲学不仅要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且包含着对事物意义的理解和评价,对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的评价。如何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怎样评价人与世界的关系,这是激发人们进行哲学思考的深层理论问题。这一问题也就是价值观问题。
③世界不会自动地满足人,人用自己的行动让世界满足自己。这就是人与世界的价值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孤立地从认知关系去理解和解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相反,它认为人对世界的认知关系本身就蕴涵着人对世界的价值关系。
④价值观的深层意义,就在于它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根本尺度或标准的哲学反思。
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中去理解人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也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此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并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求得个人的发展。
3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
(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内在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并蕴涵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深刻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
(2)哲学与政治的关系
①政治需要哲学。脱离了哲学的政治缺乏说服力和凝聚力,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同,所以哲学变革构成了政治变革的先导。
②哲学也不可能脱离政治,哲学总是以自己的独特方式蕴涵着政治。哲学总是具有自己特定的政治背景,总是或多或少地蕴涵着政治,具有这种或那种政治效应。
③哲学命题的理论意义与政治效应并非等值,但哲学具有这种或那种政治效应却是无疑的,而且同一个哲学命题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往往产生不同的政治效应。
④哲学不能成为某种政治的传声筒或辩护词,因为哲学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哲学也不能远离甚至脱离政治,因为哲学与时代的统一性首先是通过它的政治效应来实现的。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要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
(4)不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深刻把握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①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确立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原则,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
②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念的过程中,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