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含典型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人本主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研)

答: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由马斯洛创立,以罗哲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和其他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人本主义的历史起源:

在历史上人本主义是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它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

作为“主体哲学”或“意识哲学”的一派,胡塞尔现象学也可以被称为人本主义。他同康德一样以自我为出发点,力求为科学知识奠立基础。

来源于现象学的“哲学人类学”的舍勒的反形式主义价值哲学强调人格是道德行动的中心,似乎同人本主义一致。

我们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找到了真正的、完全的人本主义。他的著作《有和无》是把现象学、存在哲学和人本主义冶于一炉的集中体现,是人本主义充分发展的表现。

狄尔泰及其后继者的方法论解释学强调社会、人文科学要求对人本或社会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自然科学采用一般规律来说明所研究现象显然不同。

2世界观与人生观(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1)世界观

世界观是指人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世界观在社会生活中关系到人们对自然、历史的根本性理解,关系到人们对待生活的根本态度以及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本准则。

(2)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人生观决定人们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主要包括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存方式的认识,对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的理解,并具体地表现为对生死、祸福、荣辱等问题的看法。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3)关系

世界观包含着人生观。世界观理论从总体上揭示人与世界的关系,论证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阐发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通过对人的活动的规范和引导,实际地塑造人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怎样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必然渗透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生的不同态度必然包含着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理解。人对自身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从根本上说,人生观是一个如何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世界观问题。

(4)评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存在方式、人与世界关系的本质、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争取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为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以及自由与必然、理想与现实、有限与无限的关系,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和实现人生的价值,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辨析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答:该观点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方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科学之科学”是旧哲学的传统说法,旧哲学认为哲学的对象包括整个世界,哲学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各门科学是哲学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研究对象问题,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

三、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研)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中叶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旧哲学的全面清算和批判继承,使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达到高度统一,使科学性和革命性达到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基本特征,充分表明了哲学史上这一革命变革的实质和意义。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从对象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代替具体科学去研究世界所有领域里的所有规律,它只研究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同时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两个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从而结束了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的状态;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统一,从而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占统治地位的局面。

从作用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自己的科学体系,强调自己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旧哲学由于不懂得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所以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哲学的使命应当是改造世界。

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一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能同时为一切阶级服务,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2)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真理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性的有机统一。其中,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马克思主义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它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研究的对象问题。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它的革命性突出地表现在它始终以革命地改造世界为己任,以全人类的解放和无产阶级的解放为己任。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结束了长期以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的局面,不仅在总体上而且在每一个观点、每一个原理中,都把唯物论和辩证法融为一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发动一次震撼人类思想史的革命,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简述“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这句话的内涵。(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这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马克思指明了自己的哲学即新唯物主义同旧哲学即旧唯物主义在理论立足点和根本目的上的对立。

(1)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和根本目的

立足点

旧唯物主义忽视人的实践性,因而不了解人的社会性及其历史发展,它的立脚点是脱离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个人。旧唯物主义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他们把作为私人利益关系总和的社会,看成纯粹私人根据个人动机不受约束地去追求私利的领域。

根本目的

旧哲学家们不懂得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目的只是“认识世界”,而马克思认为重点在于“改造世界”。

(2)新唯物主义立足点和根本目的

立足点

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而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是它与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分界线。因此,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根本目的

新唯物主义者则认为根本问题在于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去“改变世界”,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实践并不是世界的本原。主体活动必须以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存在”为前提,因为人在实践活动中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人们实践活动对外部世界的影响程度还受到自身的状况和前人实践结果的制约。因此,忽视实践的意义,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降低到旧唯物主义的水平;而离开“自然界优先存在”这个前提,把实践看成世界的本原,就会把“实践的唯物主义”推向主观唯心主义。

3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什么?(复旦大学2015年研)

答: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因而考察社会历史不能离开人及其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清算了唯心史观的思想,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将“现实的人”确立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从而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阐明和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范畴体系。现实的人是指依据一定的物质条件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人。现实的人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的原因:

(1)“现实的人”是一切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从横向来看,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家庭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关系、民族关系、意识关系等等,不管如何复杂,都是由“现实的个人”构成的,都是“现实的个人”相互作用的产物;从纵向来看,人类历史并不是“现实的个人”之外的抽象物,而是“现实的个人”一代代用自己的行动创造出来的。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2)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制约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之一。

当人类进行第一个历史活动,即生产的时候,同时产生了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矛盾,即生产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决定着历史前进的步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人类历史的时候得出这样的结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从这些自然基础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4试述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1)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

含义不同

市场经济是指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

侧重点不同

市场经济侧重于经济运行机制,是指经济资源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与它相对应的是计划经济。商品经济侧重于经济形态,是指人们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产品交换方式,与其相对应的是自然经济。

产生时间不同

商品经济的出现在时间上先于市场经济,只有当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时才形成了市场经济。

(2)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的商品经济客观要求的资源配置方式,

四、论述题

1试用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谈谈对神秘文化应持的态度。(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神秘文化是指包括流传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特殊的风俗(宗教、堪舆学、占卜等)等,是人类想象力的体现。其中大部分属于迷信。随着科学的兴起,神秘文化逐渐兴起。所以神秘文化是存在的,只是我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应该科学、客观地对待神秘文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神秘文化应有一个全面清醒的认识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世界又是普遍联系的。所以,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应该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神秘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包含了早期人类的生存智慧。原始社会的早期文化形态构成了传统文化的源头和哲学基础,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但它毕竟不是科学认识的产物,是精华和糟粕并存的。我们要看到神秘文化的历史文化意义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某些正向功能;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神秘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消极影响。

(2)对神秘文化中的不同内容应区别对待

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对神秘文化进行科学研究,对其中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加于保护,对积极健康的精华部分要大力弘扬,对糟粕部分要坚决地舍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那些已成为民众共同社会心理,对现实没有危害的民俗事项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对那些承载着积极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民俗信仰活动,应充分发挥其道德教化和价值引导功能,挖掘其现代文化价值,使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充分发挥传统信仰中的文化认同和群体凝聚功能,强化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血脉情谊,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对神秘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负面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要加强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无神论等科学思想的学习,坚决抵制有神论观念;

要正确引导和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对神秘文化加于改造;

要坚决取缔那些蛊惑人心、危害社会的各种非法宗教组织、打击“神功异能大师”和不法之徒,以净化社会环境。

总之,根据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应坚持无神论,对神秘文化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应对措施,减少其负面危害性,净化社会空气。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是指实践概念的完备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的伟大变革的关键。实践的观点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它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认识论与本体论的统一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体现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的实践范畴作为自己理论体系的核心,它也就必然具备革命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理论特征。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不仅它肯定了自然界对于人的先在性,即肯定了人周围的自然界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前提,而且更在于它把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即物质生产实践作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以往历史观的根本错误恰恰在于它忽视了这一历史的现实基础,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排除于历史之外,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并由此而陷入了历史的唯心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视为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把物质生产实践视为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也就把历史的观念带进了自然领域。

实践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

旧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主要的就是由于它缺乏实践的观点,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因而也就不能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体现受动性和能动性之统一的实践概念为基础,把实践理解为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社会历史就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基础性的实践活动则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因此,人类历史在本质上也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历史。

实践是认识论和本体论统一的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的认识本身就是实践过程的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是实践过程的内化。实践是以物质工具为中介而对于对象世界的实际的把握,认识则是以语言符号为中介而对于对象世界的观念的把握或象征性把握。这两种把握活动应当是彼此一致且互为前提的。但认识归根到底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源泉,而且是认识的真理性、客观性的标准;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必须回到实践。所以,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即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两个方面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获得了统一。

实践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的基础

在以往的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中,这两种传统基本上是彼此分离的。古代唯物论之中尚包含着某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近代的唯物论则把自身抽象化了。与此相反,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则以一种抽象的形式发展了辩证法,把辩证法理解为思维与存在之间的矛盾对立或相互否定,并最终走向扬弃对立即否定之否定的历史性的运动过程,当然这一过程是局限于观念或精神的领域之内的。显然,这两种哲学传统在以往不仅是分离的,而且是对立的。但它们都包含着各自的合理性,只是在现有的形式上无法把它们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物质实践活动来规定人的本质,这就为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实践是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基础

以实践概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的历史过程,揭示了人的实践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的本质,也就逻辑必然地要将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于社会历史的领域,使哲学唯物主义彻底化,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批判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批判性特征,不仅在于它公开申明自己服务于无产阶级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人类解放事业,而且更在于这种哲学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革命性、批判性的规定。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对于外部自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人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而是以自身的活动否定自然的直接存在状态,赋予它以合乎人类目的或需要的形式。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构成了全部人类活动的基础。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内含否定性、革命性规定的实践概念作为自身的基础,便从根本上决定了它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革命性都是它的内在的本质规定,二者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的统一。正因为马克思丰义哲学是在实践中产生并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客观真理性的科学理论。它才能够成为无产阶级指导实践、变革现实的武器,才能在实践中充分展示它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也正因为这个哲学的实践的本性要求它超出思想理论的主观范畴,化为群众批判现实、变革现实的革命实践,它才谈得上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己,才能获得并保持自己的客观真理性、科学性。

(4)评述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核心、最基础的范畴。只是在实践范畴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超越了以往的全部哲学,构成了一个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统一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1条指出:“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请谈谈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1)基本理解

这句话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在理论立脚点和根本目的上的对立。旧唯物主义不懂得人的实践性,因而也不了解人的社会性及其历史发展,它的立脚点是脱离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个人;而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们之间的全部社会联系和关系,也即社会化了的人类。旧哲学家们不懂得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而只是这样或那样地解释世界;新唯物主义者则认为根本问题在于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去“改变世界”,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2)实践观点

这句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实践观点。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贡献。旧哲学仅局限于理论上“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不仅要求解释世界,更强调在实践中改变世界。

(3)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

科学的实践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全部旧哲学的基本分界。

旧唯物主义虽然确认了人和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但却抹杀了主体的能动性,因而只是从客观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和感性。

唯心主义哲学虽然高度肯定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论证了认识过程是通过主体自身的活动来构造和把握外部对象,但却完全否定了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它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主体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全部旧哲学的根本缺陷就是不了解“感性活动”的人类实践。

(4)意义

马克思的这个著名论断引导了一场哲学史上最深刻的革命性变革。科学的实践观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全部旧哲学的分水岭,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决定性奠基的确切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