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2.1 考点精讲

考点1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1.心理发展的含义

(1)心理发展的概念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学生心理的发展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过程,高级的心理是在低级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又是一个逐渐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也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表现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定向性与顺序性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比如感知能力最先发展,其次是运动、言语等能力,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最晚。

不平衡性

即使对同一个体而言,不同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也有所不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也不尽相同,发展所需的最佳时期与条件也不同。比如1~3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小学中年级是由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期。

差异性

不同个体的心理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顺序性,但各种心理机能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等因人而异。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有人善于言辞。

2.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心理发展的重要特征

(1)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乳儿期(0~1岁);

婴儿期(1~3岁);

幼儿期(3~6、7岁);

童年期(6、7岁~11、12岁);

少年期(11、12岁~14、15岁);

青年期(14、15岁~25岁);

成年期(25~65岁);

老年期(65岁以后)。

(2)童年期和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

童年期

a.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b.学习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通过识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从口头言语逐步过渡到书面言语。他们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时的抽象逻辑思维仍须以具体形象为支柱。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这一特点,制约着其心理各方面的发展。

c.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中,个性的发展占有重要地位。通过集体活动,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对自我已有一定的评价。尽管小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容易脱节,但对道德概念的认识已从直观具体的、比较肤浅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象的、比较本质的认识,并开始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来评价道德行为。

少年期

a.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b.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c.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烈。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d.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通过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伦理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但因自我控制力不强,常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

e.到了14、15岁,个体发展进入青年初期,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逐步与成人接近。

3.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a.纵向的方面是指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准备。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成熟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有效学习所必须考虑的前提条件。

b.横向的学习准备是指每个年龄阶段出现的各种内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力结构丰富的环境影响,有利于生理器官和功能的发展,进而促进心理发展。心理发展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实现。

(2)关键期

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比较容易,心理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同时,在关键期中,个体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敏感,有时又把关键期称为敏感期。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在学习任何内容时都有一个最佳年龄。如果不考虑儿童学习的最佳年龄,就会对儿童的认知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始某一种教学时,除必须以儿童的成熟和发育为前提之外,还要考虑将教学建立于儿童正在开始且尚未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即教学应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从而造成了智力发展的障碍。

考点2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1.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儿童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这一阶段的儿童只有动作智慧而没有表象和运算智慧。在这个阶段,儿童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其中主要是通过看、抓取和嘴的吸吮等方式。

虽然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是这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以后复杂认知结构的基础。

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婴儿从被动反应发展到积极而有意的反应;从看不见物体就认为物体不存在,到物体在眼前消失仍然认为物体有可能存在;通过操纵物体来了解其属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包括:

单维思维

皮亚杰认为,前运算儿童只能从单维进行思维,考虑高度却不能顾及宽度,反之,考虑宽度却忽略了高度。

思维的不可逆性

可逆性指改变人的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前运算儿童不能这样思维。

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此时儿童的思维有如下特点:

多维思维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在对事物进行分类时,不再像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只能进行单维度的分类,而是能够根据物体的多个维度进行分类。

思维的可逆性;

去自我中心

儿童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意识到别人持有与他不同的观念。他们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看法。去自我中心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儿童与别人顺利交往、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条件。

具体逻辑推理

这一阶段的儿童虽缺乏抽象逻辑推理能力,但能凭借具体形象的支持进行逻辑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本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进入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2.认知发展阶段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普遍性:思维发展的顺序是不可改变的。

(2)特殊性:不同个体上存在差异。

3.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认知发展的每一阶段,都由一种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来决定学生的行为,教育则要适应于这种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即以学生认知结构为出发点,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内容,进行教学。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大量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育一定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考点3  小学生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1.人格的发展

(1)人格的含义

人格又称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基本态度,培养责任感。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含义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2.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概念,是伴随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在与周围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a.认识成分,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了解与评价;b.情感成分,个体的自我体验;c.意志成分,属于对自己的控制。

(2)自我意识的发展

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儿童1岁末,开始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并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按照自己的姓名、身体特征和活动能力来看待自己,并做出一定的评价。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社会自我

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批判性正在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也逐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概括程度的评价。但他们的自我评价通常不涉及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自我的调节控制能力也较差,常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社会自我到少年期基本成熟。

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在青年初期开始形成和发展的。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通过对自我的发现,产生独立的愿望,了解未来对自己的重要意义。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和全面,并具有社会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

(3)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低,其人格发展主要受外部因素的制约。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青年的人格发展较多地受到自我意识的调节。

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若个体自认为品德高尚,就会在生活中自觉维护真理和正义,拒绝自以为不正义的事情。反之,个体自认为能力差,解决问题时就会优柔寡断,稍遇障碍便停滞不前。

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个体的自我调控影响他们对环境的筛选,使他们主动接受环境的积极影响,拒绝环境的消极影响。同时,个体的自我调控制约人格发展目标的确定,并影响人格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

3.社会性发展

(1)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

社会性认知: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

小学儿童社会性认知的发展趋势

a.从表面到内部,即从对外部特征、外部行为的注意到更深刻的心理品质特征的注意;

b.从简单到复杂,从问题的某个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的看待问题;

c.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

d.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

e.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

(2)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

与父母的交往

进入小学后,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发生某些变化,例如:双方交往时间减少;发生冲突的数量也减少,并开始具有解决冲突的多种不同的方式;父母对儿童的关注也有所减少;对儿童控制程度也在变化,由直接控制逐步转为引导、教育儿童自我控制、自我监督。

与同伴的交往

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频率更大,共同参加的社会性活动也进一步增加,社会性交往也更富有组织性。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有: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与教师的交往

小学儿童与教师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彼此相互影响。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对教师充满崇拜和敬畏,对教师要求绝对服从。大约从三年级开始,儿童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开始对教师做出评价,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喜好,对喜欢的教师报以积极反应,并重视教师的评价,对不喜欢的教师予以消极反应。

考点4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1.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1)认知过程的概念

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2)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和稳定的风格。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场独立与场依存;

沉思型与冲动型;

辐合型与发散型。

(3)智力差异

智力与智力测量

a.智力的定义

智力是指人能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

b.智力测量

智力测量是指依据智力量表将智力发展水平表示成数字的过程。

智商(IQ)是表明智力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概念。

智力的差异

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故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a.智力的个体差异,反映在个体间和个体内。个体间的差异指个人与其同龄团体的稳定的平均数比较时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个体内差异指个人智商分数的构成成分的差异。

b.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等。

(4)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

2.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1)性格的概念

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2)性格的差异

性格的特征差异

心理学家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a.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对劳动、工作和学习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等;

b.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c.性格的情绪特征,指个体在情绪活动时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d.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的性格特征,如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以及坚韧性等方面的特征。

性格的类型差异

性格类型是指一个人身上所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划分性格的类型,主要有:

a.依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两类。

b.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c.根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3)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性格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更应重视性格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考点5  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1.特殊儿童的概念

(1)广义:是指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既包括智力超常和才能非凡的儿童,也包括各种身心障碍的儿童。

(2)狭义:仅指盲、聋、弱智、言语障碍和肢体残疾等身心有缺陷的残疾儿童。

2.特殊儿童的类型

(1)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超过140的儿童。

(2)弱智儿童:通常是指智商低于70的儿童。

(3)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

(4)聋、哑、盲儿童。

3.特殊儿童的教育

(1)随班就读

让需要进行特殊教育的缺陷儿童进入普通学校的课堂进行全日制或半日制的教育活动。

(2)普通班加巡回辅导

将特殊儿童置于普通班中,由巡回辅导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向特殊儿童提供部分时间的教学,或对普通班教师进行咨询,商讨关于特殊儿童的辅导策略。

(3)普通班加资源教室

资源教室是为中小学特殊儿童设立的、与普通教室分开的补救教学场所,配有特殊的材料、设备和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它有两种用途:

对学生作个别辅导或小组教学,通过补救学生所缺乏的技能或补偿其弱点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由受过特殊训练的教师对那些普通教师难以处理的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

(4)设置特殊班

将教育需求相近的特殊儿童集中在一个班级内接受教育。这种特殊班通常附设在普通中小学里,对象为轻度和中度的残疾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