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解剖学丛书:腹盆部分册(第2版)
- 刘树伟 邓雪飞 杨晓飞
- 10522字
- 2020-08-28 18:05:25
第四节 腹部大血管、淋巴和内脏神经
腹部各器官的血管、淋巴和神经将在后述各相关章节中描述。此处主要叙述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淋巴结、胸导管腹段和内脏神经。这些结构绝大部分位于腹膜后隙内。腹膜后隙位于腹后壁,在腹膜壁层与腹内筋膜之间,内含大量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其内除上述血管、淋巴和神经外,还容纳成对的肾、肾上腺和输尿管。
一、腹部大血管
(一)腹主动脉
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a)为胸主动脉(thoracic aorta)的延续,在第12胸椎下缘前方,经主动脉裂孔(aortic hiatus)进入腹膜后隙处续接,沿腰椎体前方下行,达第4腰椎体前方稍偏左侧,分为左、右髂总动脉,分叉的位置相当于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水平。
1.体表投影
腹主动脉在体表的投影为一宽约2cm的垂直带状区,上达幽门线中点以上2.5cm,或剑突下方2~3cm处,下达脐下1cm处,或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稍偏左侧。瘦小的人在腹肌松弛的情况下可在腹前壁扪及腹主动脉的搏动,消痩患者仰卧时,甚或可以在下腹部看见腹主动脉的搏动。
2.毗邻
腹主动脉前方,自上而下的毗邻器官主要有:肝左叶、小网膜、腹腔丛、食管末段、横结肠系膜及系膜根、脾静脉或门静脉起始部、胰、左肾静脉、十二指肠水平部、主动脉丛以及小肠袢等。腹主动脉的后方与上位4个腰椎体及椎间盘、前纵韧带和第2~4腰静脉邻接,后外侧为腰淋巴结链。腹主动脉右侧上部邻接右膈角、右腹腔神经节、右内脏大神经、乳糜池及胸导管起始部;下腔静脉在上部隔右膈脚与腹主动脉相邻,第2腰椎以下,腹主动脉右侧紧邻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的左侧,与膈肌左脚和左侧腹腔神经节以及左内脏大神经为邻,在第2腰椎处,与十二指肠升部、十二指肠空肠曲结节,左腰交感干沿腹主动脉左缘下降,肠系膜下血管经腹主动脉下部左侧经过。
3.分支分布
根据分支发出的部位,腹主动脉的分支可以分为腹侧、背侧和外侧4组(图4-6)。各分支动脉将在后续章节详细描述。
图4-6 腹主动脉的分支
(1)腹侧组分支:
由腹主动脉前壁发出,为分布到腹腔不成对器官的脏支,包括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
(2)外侧组分支:
由腹主动脉侧壁发出,为分布到腹腔成对器官的脏支和壁支,成对的脏支包括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和睾丸动脉(或卵巢动脉),主要分布于肾、肾上腺、睾丸(或卵巢)。膈下动脉为成对的壁支,但也发出肾上腺上动脉到肾上腺。
(3)背侧组分支:
由腹主动脉后壁发出,包括4对腰动脉和一条单一的骶正中动脉,分布至腹腔和盆腔后壁。
(4)终支:
成对的髂总动脉,主要分布于下肢和盆部。
(二)下腔静脉
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收集膈以下的静脉回流,由两侧髂总静脉会合而成,注入右心房下部。下腔静脉入口的左前方有下腔静脉瓣,下腔静脉瓣在胚胎时期大而有功能重要性,出生后已经退化,成人仅有下腔静脉瓣的残余,实际上无静脉瓣的作用。
1.体表投影
下腔静脉的体表投影为一宽约2.5cm的带状区,下端在第5腰椎水平,离正中线右侧2.5cm,向上达第6肋软骨胸骨端。从下腔静脉体表投影下端至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1cm的连线,稍凸向外侧,为髂总静脉和髂外静脉的投影。
2.毗邻
下腔静脉起始部前方有右髂总动脉跨过,由此向上,达十二指肠水平部以下,下腔静脉前方有腹后壁腹膜被覆,空肠、回肠、肠系膜根及其内的血管和右侧睾丸或卵巢的血管跨过前方;十二指肠水平部以上,下腔静脉前方有十二指肠水平部、胰头和十二指肠上部掩盖。十二指肠上部以上,下腔静脉行于网膜孔后缘,并隔着网膜孔与肝十二指肠韧带及其中的胆总管和门静脉为邻。网膜孔以上,下腔静脉上行于肝后缘的腔静脉窝内,肝静脉在此处注入下腔静脉。
3.长度
下腔静脉的长度因个体、年龄和性别不同而有差异,由左、右髂总静脉会合处至注入右心房入口,国人平均总长度为25.7~27.1cm。下腔静脉各段长度分别为:肾下段13.2~14.1cm,由起点至右肾静脉上缘;肾上段2.6~2.7cm,由右肾静脉上缘至肝静脉窝下缘,临床外科通常将肾上段和肾下段称为肝下下腔静脉;肝段7.8~8.1cm,由肝静脉窝下缘至右肝静脉上缘,此段又称为肝后下腔静脉;膈下段是由右肝静脉上缘至穿过膈肌处,又称为肝上下腔静脉;膈上段1.8~1.4cm,由膈至右心房入口处。
4.属支
与腹主动脉的分支类似,下腔静脉的属支也分为壁支和脏支两种。壁支为膈下静脉和腰静脉,脏支为肾静脉、右睾丸(卵巢)静脉、右肾上腺静脉和肝静脉(图4-7)。具体的属支静脉将在后续章节介绍。
图4-7 下腔静脉的属支
5.下腔静脉的发生
下腔静脉的胚胎发生十分复杂,各段来源不同。胚胎早期,有三对静脉连于心管尾侧的静脉窦(右心房发生来源的一部分),它们是卵黄静脉、脐静脉和主静脉。这三对静脉在发生过程中部分消失、转化,局部保留、演变,彼此连接形成下腔静脉。
成对的卵黄静脉来自卵黄囊,汇入静脉窦。由于肝细胞索与卵黄静脉内皮细胞相互突入生长,形成许多肝静脉窦,从而将卵黄静脉分为近侧和远侧两段。左侧卵黄静脉和静脉窦左角在发生过程中退化消失,而右侧卵黄静脉近侧段演变成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肝段,而其远侧段演变为脐静脉。
主静脉有前、后主静脉之分,前主静脉收集上半身的静脉血流,而后主静脉收集后半身的静脉血回流。下腔静脉发生与后主静脉有关。两侧的后主静脉行于中肾嵴背侧,随后,后主静脉被中肾嵴腹侧出现的下主静脉部分取代,而下主静脉又被更背侧出现的上主静脉部分取代。这些先后出现的主静脉之间、主静脉与卵黄静脉之间、两侧主静脉之间都有丰富的吻合。但是,在发生过程中,上主静脉及各静脉之间的吻合大部分都相继退化、消失,最后,只留下右下主静脉收集下半身的静脉血流。因此,下腔静脉各段的来源不同,膈上段来源于卵黄囊静脉的头侧段;肝段来源于肝静脉窦以及肝静脉窦与右上、下主静脉之间的吻合;肾上段来源于右下主静脉;肾段来源于右下主静脉与上主静脉之间的吻合;肾下段来源于保留的右上主静脉尾侧部分。
6.下腔静脉畸形
下腔静脉发生来源复杂,变异出现率为1.4%~4.4%,比其他大血管变异多见。常见的变异如下。
(1)双下腔静脉:
最多见。于脊柱两侧各有一条下腔静脉主干,其口径相似或右侧较粗。右侧下腔静脉行经和毗邻与正常下腔静脉相同;左侧的下腔静脉起自左髂总静脉和髂间静脉汇合处,于左髂总动脉后方上行,接受左肾静脉,于肠系膜上动脉起点下方,跨越腹主动脉前方,与右侧下腔静脉汇合(图4-8)。双下腔静脉是胚胎时期的左主静脉退化不全所致。这类患者一般无功能异常,故只能在临床检查或尸检中发现。
图4-8 双下腔静脉
(2)下腔静脉肝下段中断:
由于胚胎时期右下主静脉未与肝静脉融合所致。下腔静脉与奇静脉或半奇静脉通连,以致下腔静脉肝下段中断。表现在:①腹腔内脏和下肢血液从奇静脉系回心,因而其异常扩大;②肝静脉独立回流至右心房,注入处在正常下腔静脉开口处。
(3)左位下腔静脉:
胚胎发育中,右侧后主静脉和上主静脉完全退化,而左侧后主静脉或上主静脉反而发育,导致此类畸形。左位下腔静脉位于左侧脊柱旁沟,分两种情况。①在肾静脉平面远侧,下腔静脉起自左、右髂总静脉汇合处,经左髂总动脉后方,主动脉后方上行,接受两侧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和左睾丸(卵巢)静脉。右睾丸(卵巢)静脉注入右肾静脉(图4-9);②在肾静脉平面近侧,有三种不同的回心途径:经半奇静脉继续在脊柱左侧上行,与左位上腔静脉汇合;于肠系膜下动脉起点下方,越过主动脉前或后方,转入腹主动脉右侧的正常途径上行;经半奇静脉于膈肌上方跨越纵隔,与奇静脉汇合,注入正常的上腔静脉。
图4-9 左位下腔静脉
(4)先天性下腔静脉膜状或纤维状闭塞:
下腔静脉腔内有隔膜形成或呈纤维性闭塞,但下腔静脉的主干数目和行径均正常。这种畸形大多发生在膈的平面。下腔静脉内血液将经腰静脉、腰升静脉、奇静脉和半奇静脉汇入上腔静脉;同时一侧或双侧肝静脉血流受阻,返入门静脉系或经尾状叶与下腔静脉间的吻合支回流。
二、腹后壁淋巴结和胸导管腹部
腹后壁淋巴结和淋巴管多位于大血管周围,它们收集下肢、盆部、会阴部和腹部的淋巴回流,汇入乳糜池,经胸导管流入静脉系。这些淋巴结包括由远侧到近侧的髂外淋巴结、髂总淋巴结和腰淋巴结。左、右腰淋巴结的输出管分别合成左、右腰干,腹腔不成对内脏的淋巴经各级淋巴结群回流,它们的输出管最后合成单一的肠干,肠干和左、右腰干组成乳糜池,乳糜池是胸导管的起始部。
(一)腹后壁淋巴结
1.髂外淋巴结(external iliac lymph nodes)
约有8~10个,沿髂外血管排列,往往2~3个聚集成群,根据与髂外血管的关系而分为三群:前群、内侧群和外侧群,各群之间有淋巴管相连。髂外淋巴结接受腹股沟深、浅淋巴结群的输出管,收集下肢的淋巴回流,此外,还收集腹前壁下部、会阴浅层和外生殖器、闭孔周围、膀胱底部、前列腺、尿道膜部、子宫颈和阴道上部的淋巴回流以及髂内淋巴结的输出管。髂外淋巴结的输出管注入髂总淋巴结。
2.髂内淋巴结(internal iliac lymph nodes)
位于盆腔内,沿髂内动脉及其分支排列,收集直肠下段、膀胱、前列腺、子宫和阴道上段的淋巴回流,输出淋巴管注入髂总淋巴结。
3.髂总淋巴结(common iliac lymph nodes)
约4~6个,沿髂总血管排列,可分为内侧群、外侧群和中间(前)群:外侧群在髂总血管外侧,是主要的引流淋巴结群;中间群与内、外侧群有淋巴管相连;内侧群在髂总血管内侧,其最内侧的1~2个淋巴结位于腹主动脉分杈下方,第5腰椎体或骶骨岬下方,接受骶淋巴结的输出管。髂总淋巴结接受髂内、外淋巴结的输出管,此外,还直接接受直肠、前列腺、膀胱、子宫颈和阴道的淋巴回流。髂总淋巴结通过外侧群的输出管向上注入腰淋巴结。
4.腰淋巴结(lumbar lymph nodes)
约30~50个,沿主动脉和下腔静脉排列(图17-20),分为左、右腰淋巴结和中间腰淋巴结群,左腰淋巴结在腹主动脉周围,右腰淋巴结在下腔静脉周围,中间腰淋巴结在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之间(图4-10)。
(1)左腰淋巴结:
又称为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s),位于腹主动脉周围,可分为主动脉前、后淋巴结和主动脉外侧淋巴结。
1)主动脉外侧淋巴结(lateral aortic lymph nodes):
沿腹主动脉外侧排列,上达膈的主动脉裂孔,下至左髂总动脉起始部。除接受左髂总淋巴结输出管之外,还收集左肾、肾上腺、输尿管、睾丸、卵巢、子宫上部和左侧腹后壁的淋巴回流。其输出管合成左侧腰干,注入乳糜池。
2)主动脉前淋巴结(preaortic lymph nodes):
位于腹主动脉前方,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干起始部的周围,由上而下可分为腹腔淋巴结和肠系膜上、下淋巴结,它们分别收集这三条腹主动脉单一脏支所分布器官的淋巴回流,包括腹部消化管和肝、胰、脾,是这些不成对脏器的终末淋巴结群,各群的分布和收集范围已详述与有关章节。肠系膜下淋巴结的输出管向上注入肠系膜上淋巴结,肠系膜上淋巴结的输出管注入腹腔淋巴结,或与腹腔淋巴结的输出管合并组成肠干(intestinal trunk),汇入乳糜池。
3)主动脉后淋巴结(postoaortic lymph nodes):
位于腹主动脉后方,收集腹后壁深部的淋巴回流,接受主动脉外侧淋巴结的输出管。其输出管汇入左腰干或直接注入乳糜池。
(2)中间腰淋巴结(intermediate lumbar lymph nodes):
位于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之间,又称主动脉腔静脉间淋巴结。通常位于肾血管平面以下,中间腰淋巴结除有淋巴管与左、右腰淋巴结相连以外,还接受右髂总淋巴结输出管和右侧成对腹腔器官的淋巴回流。
(3)右腰淋巴结:
在下腔静脉周围,又称腔静脉淋巴结,位于下腔静脉外侧和前、后方。右腰淋巴结接受右侧髂总淋巴结的输出管,还收集右侧右肾、肾上腺、睾丸、卵巢、子宫和右侧腹后壁的淋巴回流,右腰淋巴结的输出管组成右腰干,右腰干注入乳糜池。
(二)胸导管腹部
胸导管(thoracia duct)由左、右腰干和肠干三者合成的占90%,其中肠干与左、右腰干三者汇合于一点的占53%;肠干先汇入左腰干或右腰干,然后左、右腰干再汇合成胸导管者占37%。
图4-10 腹后壁淋巴结
肠干可为1~4条,以一条者多见,注入腰干的最多。腰干较粗且长,较易游离,同时与睾丸静脉或卵巢静脉的副支管径近似,距离也近,是淋巴干与静脉吻合的可选部位。
左、右腰干汇合处以上的淋巴管起始部呈囊状膨大,称乳糜池(cisterna chyli),出现率49%~70%。乳糜池位于第1~2腰椎体前方,腹主动脉右侧,膈肌右脚内侧缘的后方。乳糜池形状复杂多样,可呈圆形、梭形、锥形甚或串珠形状,长度平均25.5mm,宽度平均6.7mm。
胸导管的类型很多:
①正常型胸导管:出现率84.7%,以单干起始,居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食管后方,行经后纵隔,达第3、4胸椎高度,沿食管左侧上行至左颈根部,注入左静脉角;
②双干型胸导管:出现率10.7%,以两干起始于腹腔,居胸主动脉两侧,于第5胸椎以下不同平面处,左干合并于右干,上方行径如正常型胸导管;
③分叉型胸导管:出现率3.3%,于腹腔内以单干起始,沿胸主动脉右侧上行,于主动脉弓后方分为二支,左支向上如正常型,右支开口于右静脉角或右颈内静脉;
④右位型胸导管:出现率0.7%,以单干起始于腹腔,沿胸主动脉右侧上行,开口于右静脉角;
⑤左位型胸导管:出现率0.7%,于腹腔内以单干起始,于胸主动脉左后侧上行,开口于左静脉角。
三、腹部内脏神经
(一)概述
腹部的内脏神经是指分布到腹部内脏器官、血管和腺体的神经。它和躯体神经一样包括内脏感觉和内脏运动两种功能成分。内脏感觉神经将神经冲动由周围传向中枢,故称内脏传入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将中枢的神经冲动传向周围,故称为内脏传出神经。内脏运动神经管理内脏器官、心血管和腺体的活动,这些活动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关。因此,内脏神经又称为植物性神经或自主神经。
1.内脏传出神经
指分布于内脏各器官、血管和腺效应器的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分布由低级中枢、节前纤维、内脏神经节、节后纤维组成,两者在结构和功能上均有不同。
(1)结构不同:
腹部交感神经节前神经纤维来自胸部和上腰部脊髓节的交感神经中枢,而交感神经的节后神经元在腰部脊柱两侧的腰交感干神经节和脊柱前方的椎前神经节,包括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节、肠系膜上神经节和肠系膜下神经节。腹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纤维一部分来自脑干的迷走神经背核,其节前纤维构成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另一部分来自骶部2~4脊髓节的副交感神经中枢,其节前纤维经骶神经和盆内脏神经参与下腹下丛即盆丛,并经上腹下丛到肠系膜下丛;腹部的副交感节后神经元分布在器官旁或器官壁内,后者即胃肠道的黏膜下神经节和肌间神经节。
(2)神经递质不同:
一般来说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末梢释放的化学介质均为乙酰胆碱,而大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只有支配汗腺和骨骼肌血管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但副交感节前和节后神经纤维末梢都是释放乙酰胆碱。所以一般将交感神经称为肾上腺素能纤维,而将副交感神经称为胆碱能纤维。临床注射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效应,注射乙酰胆碱或其他交感抑制药物可以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效应。
(3)效应器官表现不同: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均参与调节心血管和内脏器官的活动。交感神经兴奋时,皮肤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脑和肌肉的血液供应增加,腺体分泌和肠管蠕动减少,括约肌张力增加,身体处于消耗能量的应激状态;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血管扩张,心率减慢,外周血流量增加,肠管蠕动和腺体分泌增加,使身体处于蓄积能量的静息状态。一般来说交感神经活动的生理效应迅速、广泛,而副交感神经神经的生理效应迟缓、局限。在一般情况下,交感和副交感的活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在中枢神经、体液包括神经递质的统一调节下,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2.内脏传入神经
指伴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分布的内脏感觉纤维,它们是内脏感觉神经元的周围突,内脏感觉神经元位于感觉神经节,即脊神经节和迷走神经节内,周围突将心血管和内脏器官的感觉神经冲动传入各感觉神经节,经感觉神经元中枢突传入脊髓后角和脑干内的有关核团。因此内脏传入神经可分为交感传入神经和副交感传入神经。内脏感觉神经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参与腹腔丛及其副丛的分支分布到内脏器官。对比躯体感觉神经,内脏感觉具有迟钝、定位不明显、节段性不强等生理特点。
(二)腹部交感神经
1.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腹部的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主要来自胸第5~12脊髓节,经白交通支连于相应的交感干神经节,不与交感干神经节的神经元发生突触,组成内脏大神经、内脏小神经和内脏最小神经,在膈的后缘由胸腔进入腹腔,连于腹腔神经节(celiac ganglion)和腹主动脉肾节(aorticorenal ganglion),在节内与节后神经元突触,由节后神经元的轴突参与组成腹腔丛。
(1)内脏大神经(greater splanchnic nerves):
由胸第5~9交感神经节分支组成,斜跨椎体前方,在奇静脉外侧穿过膈肌脚,终止于腹腔节。
(2)内脏小神经(lesser splanchnic nerves):
由胸第9~12交感神经节的分支组成,在内脏大神经的外侧下行,穿过膈肌脚,终止于腹腔节的下部,又称主动脉肾节。
(3)内脏最小神经(lowest splanchnic nerves):
由胸第11~12交感神经节的分支组成,作内脏小神经外侧穿过膈肌脚,终止于主动脉肾节或肾丛。
2.交感神经节
由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聚集而成,节前纤维与节后神经元在神经节内发生突触。腹部交感神经节有两类,一类为椎旁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即交感干神经节;另一类为椎前神经节,位于脊柱前方(图4-11)。
图4-11 腹后壁的神经
(1)腰交感干(lumbar sympathetic trunk):
为胸部交感干的延续,连于各腰交感干神经节之间,位于腰椎体的前外侧面,腰大肌起点的内侧和前方。每一侧腰交感干有4~5个腰交感神经节。
右侧腰交感神经干在下腔静脉、腰淋巴结和右侧输尿管后方。作右侧腰交感干切除术时,须将下腔静脉拉向内侧,方可显露右侧腰交感干。左腰交感干常被腹主动脉和左腰淋巴结掩盖,做左腰交感干切除术时,须将腹主动脉拉向右侧,方可显露左腰交感干。腰交感干和神经节在脊柱两旁与脂肪和淋巴组织混杂在一起,手术时往往难以分辨,其组织硬度和韧性较强,是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主要特性。两侧腰交感干在腰动脉和静脉的前方下行,在髂血管后方跨过骨盆入口,延续为骶部交感干。
腰交感干神经节(lumbar sympathetic ganglions)为交感干串珠状的膨大,一般每侧有4~5个。两侧交感干神经节的大小、数目和形状不完全对称,其形状多为扁的卵圆形,有节间支相连。交感干神经节为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聚集而成,但由交感干或交感干神经节发出的分支并非都属于节后纤维,尚有一部分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组成内脏神经,这一部分节前纤维不在交感干神经节突触,而是在腹腔节或其副节才与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突触。
(2)椎前神经节:
包括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节、肠系膜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各神经节位于相应动脉根部。内脏大、小神经在此类神经节与节后神经元相接触。
3.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从腰交感干神经节发出的分支可以概括为灰交通支、内脏支和血管支,但并不是每一个交感神经节都有这几种分支。
(1)灰交通支(grey communication branches):
为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组成,连于相应的腰神经,并随腰神经的分支分布到有关的血管、皮肤的汗腺和立毛肌。
(2)内脏支:
为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组成,往往有3~4支,第1腰交感神经节的内脏支参与腹腔丛、肾丛或肠系膜上、下丛;第2腰交感神经节参与肠系膜下丛;第3~4腰交感神经节的内脏支参与下腹下丛。这些节前纤维在腹腔节、肾节、肠系膜上下神经节内与节后神经元突触,节后纤维随神经丛分布到有关肠管。
(3)血管支:
为节后纤维组成。各腰交感神经节均有血管支,参与腹主动脉丛,并随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分布到腹部、盆部和下肢的血管。
(三)腹部副交感神经
腹部副交感神经有两种不同的来源,一部分来源于迷走神经,另一部分来源于盆内脏神经。
1.迷走神经(vagus nerve)
副交感节前纤维起自脑干的迷走神经背核,随迷走神经颈部和胸部的分支分布到颈部和胸部的有关器官。迷走神经本干在食管两侧继续下行,在食管腹段两侧迷走神经组成前、后干。由于胚胎发生中胃肠道转向,左侧转向前方,而右侧转向后方,故左侧迷走神经主要参与前干,而右侧迷走神经主要参与后干的组成。迷走神经前、后干分别在食管的前、后方,经食管裂孔进入腹腔。迷走神经前干分支到胃、十二指肠、胰和肝;迷走神经后干分出胃支和腹腔支。胃支分布到胃幽门和胃后壁;腹腔支主要终于腹腔丛,但也分出小支到肝、脾、肾、肾上腺和肠系膜上丛,随该丛分布到结肠左曲以上的肠管。
2.盆内脏神经(pelvic splanchnic nerves)
副交感节前纤维起自骶部第2~4脊髓节段的副交感中枢,即灰质前后角之间的中间外侧核,其纤维经S2~4骶神经前支,组成盆内脏神经,参与构成下腹下丛(盆丛)。下腹下丛内散在着一些神经节,为交感或副交感节后神经元聚集而成,下腹下丛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部分在这些节内与副交感节后神经元突触,大部分则随下腹下丛分支分布到肠管壁内与副交感节后神经元突触,以及与盆内器官壁内和壁旁副交感神经节内与节后神经元突触。下腹下丛除直接分布到盆腔内的膀胱、直肠和生殖器官之外,尚有部分上行与上腹下丛联系,上腹下丛接受腰部交感神经纤维,并将骶部副交感纤维输送到肠系膜下丛,分布到乙状结肠、降结肠和结肠左曲附近的横结肠。
(四)内脏神经丛
腹部的内脏神经在腹膜后隙内组成内脏神经丛(splanchnical plexus),交织在大血管周围,并随血管分支分布,包括腹腔丛、肠系膜上丛、肠系膜下丛、腹主动脉丛和腹下丛,各丛又分出若干副丛,随血管分支分布到有关器官(图4-12)。内脏神经丛通过腹后壁的腰交感神经干和来自胸部的内脏大、小和最小神经接受交感神经纤维,并通过迷走神经和下腹下丛接受副交感神经纤维。
1.腹腔丛(celiac plexus)
图4-12 腹部内脏神经丛
是最大的内脏神经丛。位于第1腰椎平面,腹主动脉前方,腹腔动脉根部,包绕于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周围。腹腔丛前方有胰和网膜囊后壁的腹膜掩盖,两侧跨过膈肌脚前方,达到肾上腺内侧缘。腹腔丛向上与胸主动脉丛相连接,向下延续为腹主动脉丛,向两侧延续为肾丛。腹腔神经丛内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来自内脏大、小神经,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来自迷走神经后干分出的腹腔支(图4-13)。
图4-13 腹腔神经丛
腹腔丛的分支沿腹腔动脉各级分支形成副丛,随肝动脉组成肝丛,分布至肝、胆;沿胃左、右动脉构成胃上丛,沿胃网膜左、右动脉组成胃下丛,胃上、下丛分布至胃;沿脾动脉组成脾丛,分布至脾及胰体和胰尾;沿肾动脉构成肾丛,分布至肾;沿膈下动脉构成膈下丛,分布至肾上腺。腹腔丛及其副丛包含交感神经节后神经纤维、副交感节前纤维和内脏感觉纤维,例外的是分布到肾上腺的副丛内的交感神经只有交感节前纤维,没有节后神经元,因为肾上腺髓质在发生上与交感神经节来源相同,在功能上相当于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神经冲动可以促使肾上腺髓质合成并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腹腔丛内有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聚集成团,称为腹腔神经节,在腹腔动脉根部两侧,接受内脏大神经来的节前纤维。在两肾上极内侧与腹主动脉两侧还有主动脉肾节,接受内脏小神经来的节前纤维。由腹腔节发出的纤维大部分是节后纤维,但是还有少量节前纤维,它们止于腹腔丛的副丛内散在的神经节和肾上腺髓质。
2.肠系膜上丛(superior mesenteric plexus)
位于肠系膜上动脉根部,腹主动脉前方,腹腔丛下方,二者无明显界线,有时将二者视为一个整体。实际上作腹腔丛阻滞时,神经阻滞药不可避免地会向下浸润到肠系膜上丛。肠系膜上丛内也有神经细胞聚集,形成肠系膜上节(superior mesenteric ganglion),为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它们的节后纤维和副交感节前纤维随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分布,上自十二指肠水平部和胰头,下达结肠左曲,包括阑尾、盲肠、升结肠、结肠右曲和横结肠。
3.腹主动脉丛(aortic plexus)
位于腹主动脉前方和两侧,向上与腹腔丛和肠系膜上丛联系,向下延续为肠系膜下丛,并有腰交感干来的内脏神经参与组成。腹主动脉丛发出分支组成睾丸(卵巢)丛随睾丸(卵巢)动脉分布至睾丸(卵巢)。腹主动脉丛内也含有一些散在的交感神经细胞,为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部分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在腹主动脉丛内与节后纤维突触,其节后纤维随腹主动脉副丛分布到睾丸或卵巢。
4.肠系膜下丛(inferior mesenteric plexus)
位于腹主动脉前壁,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丛内有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组成的肠系膜下节(inferior mesenteric ganglion)。肠系膜下丛的分支围绕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分布,分布至结肠左曲以下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肠系膜下丛通过腹主动脉丛和腹下丛接受来自盆丛的骶部副交感节前纤维。
5.腹下丛(hypogastric plexus)
由腹主动脉丛向下的延伸,通常将第5腰椎以上称为上腹下丛(superior hypogastric plexus),而第5腰椎以下称为下腹下丛(inferior hypogastric plexus)。上腹下丛在腹主动脉分杈前方,向下逐渐分成两束,沿盆腔后外侧壁向下分布,又称为盆丛(pelvic plexus)。下腹下丛中散在一些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神经细胞组成节,腹主动脉丛的交感神经纤维通过上腹下丛向下延伸参与下腹下丛;下腹下丛的副交感神经纤维通过下腹下丛参与腹主动脉丛,并随肠系膜下丛分布到结肠左曲以下的肠管。
下腹下丛位于直肠筋膜外侧,盆膈上筋膜和内脏筋膜的间隙(骨盆直肠间隙)内,男性位于直肠、精囊腺、前列腺和膀胱后部外侧;女性位于直肠、子宫颈、阴道上部和膀胱后部外侧。参与下腹下丛的交感神经纤维来自上腹下丛和骶部交感干神经节的节后纤维;参与下腹下丛的副交感神经来自第2~4骶神经前支发出的盆内脏神经。它们是骶部脊髓节副交感中枢发出的节前纤维。下腹下丛的副交感节前纤维除随上腹下丛和肠系膜下丛分布之外,还随下腹下丛及其副丛(包括直肠丛、膀胱前列腺丛或子宫阴道丛),分布到盆腔内脏器官,包括直肠、膀胱、前列腺、输精管、子宫和阴道。还随阴部丛分布到会阴部的外生殖器官。
(五)内脏感觉神经
1.内脏感觉神经纤维联系
上述的腹腔丛及其副丛内均有内脏感觉神经,能将腹腔内脏的感觉神经冲动传向中枢。这些内脏感觉纤维混合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内。这些感觉纤维是脑神经节或脊神经节内的假单极神经元的周围突,它们的中枢突随相应的神经进入脊髓或脑干,终止于内脏感觉中枢;它们的周围突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分布到血管和内脏器官壁,终止于感觉神经末梢特化的感受器。
2.内脏感觉生理特点
内脏器官的感觉神经冲动在不同的中枢水平形成内脏反射,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同时感觉冲动传向更高级的中枢,最终引起内脏感觉。内脏感觉对饥饿、膨胀、痉挛性收缩、缺血坏死等刺激较敏感,然而对切割、挤压、电烧等刺激不敏感。一般痛觉刺激感觉不敏感,定位不准确,此与内脏感觉神经传导较弥散有关。
3.内脏牵涉性痛
当内脏某器官发生病理改变时,患者自感某器官疼痛外,可感到体表某一特定的皮肤区域或深部组织疼痛,称内脏牵涉痛(referred pain)。牵涉性痛产生的机制:一定内脏器官的内脏感觉纤维与胚胎发生同源体节的躯体感觉纤维,共同投射到相同脊髓节段后角,经同一节段的脊髓后角胶状质发出纤维,构成脊髓丘脑束向上投射,由于内脏传导的不特意性,投射到中枢可产生错觉所致。内脏各器官内脏牵涉痛在体表均有特定部位,可离病理改变器官较近或较远,如肝、胆病变,可表现为右肩胛疼痛;胃溃疡可产生剑突下或上腹部同;阑尾炎早期可表现为脐周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