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围脖”:中医眼科名家博客问答实录
- 张健
- 4691字
- 2020-08-28 17:59:09
近视分类
近视分几类
答:近视的分类至今尚无统一的标准,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按屈光度分类:
①轻度近视眼:一般以3个屈光度(-3.00D)以下为轻度近视;②中度近视眼:3个屈光度(-3.00D)以上,6个屈光度(-6.00D)以下者为中度近视;③高度近视眼:6个屈光度(-6.00D)以上者为高度近视。
(2)按病理状态分类:
①轴性近视:轴性近视眼屈光间质的屈光力正常,但由于身体在发育过程中,眼球过度发育,加上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导致眼球的前后径(眼轴)加长。因此,平行光线入眼后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这是一种较常见的近视,其近视的程度与眼轴的长短成正比,眼轴越长,近视度数越高,眼轴越短,则近视度数就低。另外,眼轴的长短与眼球的突出程度也成正比关系。②屈光性近视:眼球前后径(眼轴)长度正常,但屈光间质的屈光力超出常度。因此,平行光线射入眼内也只能结成焦点在视网膜之前。这也是一种较常见的近视眼,其近视度数的大小与眼屈光间质的屈光力的大小成正比,屈光力越大,近视度数越高,屈光力越小,则近视度数越低。屈光性近视还可分为:①弯曲性近视(曲率性近视):眼球大小正常,但角膜和晶状体前后表面的弯曲度过大所致。在角膜的有:角膜膨隆或圆锥角膜。在晶状体的有:球形晶状体,晶状体位置倾斜,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睫状肌痉挛等。②指数性近视:因晶状体屈光指数的增加而产生的近视,可见于早期老年性白内障。屈光指数的改变也可见于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而致的近视常是一过性的,因此在血糖水平稳定之前最好不要更换镜片。当患者称视力突然减退而没有眼底改变,且近视镜片可以矫正视力时,应考虑到糖尿病。
另外,由于玻璃体液化,可使其本身的屈光率降低,使眼屈光组的屈光力相对增加,而形成屈光性近视。
(3)按病变性质分类:
①单纯性近视:又称一般性近视。婴幼儿因眼球较小,均系远视,但随年龄增长,眼球逐渐发育,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时开始,到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一般都低于-6.00D。这种近视眼患者绝大多数的眼是健康的,用适当的镜片即可将视力矫正至正常标准。②病变性近视:又称进行性近视,即幼年时即发展很快,20岁以后眼球仍然发展,并有病理性变化者。其特点是眼部组织合并发生一系列变性的病理变化,即伴有视网膜、脉络膜、玻璃体、巩膜的变性。表现为视盘颞侧有弧形斑、豹纹状眼底、视网膜脉络膜的萎缩斑、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混浊与液化。由于眼底变性,矫正视力常不能达到1.0。中年以后常发生各种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从而严重影响视功能,且有一定的遗传性。
(4)按是否由动态屈光(即调节作用)引起分类:
①假性近视:当眼看近物时需要调节,如注视目标过近,且持续时间过长,其调节的强度就会增加,甚至在看远物体时,起调节作用的睫状肌松弛不充分,此时看远就不清楚,表现为近视状态。如果改正阅读习惯,适当休息或应用睫状肌麻痹剂后,这种近视状态就会消失,因为这时并未形成真正的近视,而是一种调节功能过强的现象,也有人称之为调节性近视。假性近视是动态的屈光不正。②真性近视:当假性近视长期得不到纠正,眼球发生结构上和屈光方面质的改变时,就发展为真性近视。也有些真性近视有遗传因素,眼轴在发育中逐渐变长,并不一定要经过假性近视的过程。真性近视是眼的屈光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即无调节作用时,眼的远点在有限距离内。从本质上讲,真性近视是静态的屈光不正。③混合性近视:真假性近视同时存在的状态。散瞳后近视屈光度有较多的降低,但仍为近视。青少年近视学子在学习任务繁重和身体发育过程中,多为此种近视状态。
如何区别真假性近视
答:假性近视,又叫屈折性近视或调节性近视,常见于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在看近处物体或近距离工作时间持续较长时(如读书、写字等),眼睛睫状肌过度收缩,甚至引起痉挛现象,这时晶状体的凸度会加大,屈折力增强,看远处物体就会模糊不清。但是,患者眼球本身并没有延长,如果经过适当的治疗或注意用眼卫生,改变长期持续性过度地看近物等不良习惯,视力是可以恢复的。
真性近视,又叫轴性近视。它是在假性近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眼轴延长,但晶状体的屈折力正常。
一般说来,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如果从屈光系统的角度看,无论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都是屈折力过强的结果,平行光线进入眼内之后,成像焦点落在视网膜前面。但假性近视经过适当的治疗后可以恢复到正视眼状态,因此,也可以说假性近视是真性近视的前期阶段。不注意用眼卫生,过度近距离用眼,造成睫状肌痉挛,使晶状体经常处于持续变凸状态,屈折力增加,即所谓假性近视。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眼轴的变长,从假性近视变为真性近视。
对于真假近视的区别,比较常用的有两种方法:①云雾法:先让患者戴度数较高的凸透镜片,注视5m远的视力表,这样可以使患者处于痉挛状态的睫状肌放松,消除调节作用。开始患者会感到视物模糊不清,几分钟之后,便会稍感清楚些。以后逐渐减低凸透镜片的度数(换镜片时,必须放上第二个镜片之后才能取下第一个镜片)。如果递减至没有度数的平光镜时,视力恢复到正常或较试验前视力有明显提高,证明为假性近视,或有一部分假性近视存在。②散瞳法:一般14岁以下的少年,由于调节力过强,常用散瞳的方法使调节麻痹来进行验光检查。多用1%的硫酸阿托品滴眼剂散瞳,每日2次,连续3~4天;14岁以上者,可用2%氢溴酸后马托品滴眼剂,每10分钟滴1次,共4~6次;也可用快速散瞳剂托吡卡胺滴眼剂,每5分钟1次,共3~4次。如果散瞳后视力较散瞳前有提高,或已恢复到正常视力时,说明有假性近视成分,或者完全为假性近视。
真性近视是怎样形成的
答:真性近视是相对假性近视而言。它是指眼的屈光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无调节作用,当从无限远处来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光之后,在视网膜之前结成焦点,而在视网膜上形成不清楚的图像。从本质上来讲,假性近视主要是由于调节痉挛引起的,是动态的屈光不正,而真性近视则是静态的屈光不正。造成近视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眼球的前后轴过长,形成所谓的轴性近视;另一个是眼的屈光系统的屈光力量过强,而形成屈光不正性近视。
近视眼的成因,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遗传学说和视近学说两类。现简要介绍如下:
(1)遗传学说:
主张遗传学说者认为近视是一种遗传现象,不受后天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庄司义认为近视中特别是高度近视是由遗传而来。也有人认为在相同条件下,具有遗传因素的人一般易患近视。上海胡诞宁提出近视发病的多因子遗传学说和高度近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规律。山东医科大学在农村对7182人进行调查,亦证明我国的高度近视眼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但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使其表现度减弱或外显不全。褚仁远等对双生子近视眼的研究证明同近视有关的各屈光参数与基因遗传有关,但环境因素对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烟文平等认为单纯性近视眼有一个近视遗传因子,由于近眼工作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近视,且逐渐进行,到成年即停止;而变性近视则是由两个近视遗传因子结合发生的先天性近视,不受近眼工作等后天因素的影响。
总之,遗传学说是一个古老而又复杂的课题,各种观点争论仍在继续,但大多数的学者认为,每个人是否发生近视,都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说明即使有遗传因素,如能改善环境条件,加强近视的防治工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发生与发展,这对青少年近视防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视近学说:
主张视近学说者最早见于1887年的Cohn,他认为近视是没有先天性的,多由近距离工作引起,并用猴子的实验来证实看近距离形成近视的依据。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随着科学的进步,关于近距离工作和阅读资料相应增多,人类近视眼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城市学生近视眼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其中又以重点学校或重点班级,以及毕业班尤为突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学生的近视眼有所减少,战后,学生近视率猛增,目前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我国是近视率发病较高的国家之一,“文革”期间虽有所下降,但当前近视发病率又有迅速增长的趋势。还有不少资料表明近视的发病与患者的用眼卫生习惯有密切关系,如持续读写的时间过长、距离过近等、发病率就高。家族中有近视者的发病率高于无近视者,则又说明遗传与近视的发病有一定关系,但不及视近因素明显。
当前国内外多数学者同意把近视分为:一般近视和变性近视两型。前者多见于近视度数低的青少年,一般无并发症,多为后天因素,但不排除遗传因素;变性近视的屈光度在-6.00D以上,有各种并发症,具有遗传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环境的诱导或促进因素。
假性近视的发生原因是什么
答:假性近视又称为调节性近视。它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睫状肌的持续收缩,过度调节,形成调节痉挛,使晶状体屈光度增加,眼球处于近视状态。在调节麻痹时,这种近视状态即可消失。因为此时并未形成真正的近视,而是一种调节功能过强的现象,故又称调节性近视。
假性近视的临床特点为:①远视力低于近视力。②视力不稳定:假性近视是调节反应异常所引起的,在由近转为看远时,由于调节处于逐渐放松的过程中,视力可好转,再看近时又可变坏。③对目前所用的各种疗法都表现为治疗时有效,而停止治疗后视力又可下降。④由于青少年眼睛调节力较强,故易发生假性近视,但少数从事近视工作的壮年人也可发生。随着年龄增加,调节反应时间逐渐延长,正视眼的老年人在看近之后突然看远也可能发生暂时性近视,也有人称之为生理性假性近视。
根据假性近视的定义我们知道,所有足以引起调节紧张或调节痉挛,看远时不能放松调节的因素,均可促使假性近视产生,如使用缩瞳药物、病灶刺激调节中枢或局部炎性刺激等。但我们这里所讨论的仅限于青少年假性近视。青少年假性近视是青少年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眼病,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在于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过近的读书距离;过长的阅读时间;暗光下看书写字(照明不足);不合适高度的桌椅以及不健康的身体等等。因此,我们在近视眼的防治工作中,要教育广大青少年在学习工作中注意克服以上不利因素,争取拥有一双好眼睛。
什么叫混合性近视
答: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视近负荷是导致单纯性近视眼最重要的原因。视近负荷包括过近用眼及视近时间过长。近距离工作和近视眼的发生及发展存在剂量梯度效应。研究发现阅读时间长的学生近视眼患病率高于阅读时间短的学生。阅读及近距离工作时间越多,近视眼进展越快( P<0.001);阅读距离越近近视眼进展越快( P=0.002)。同胞间屈光度一致性随其年龄差的增加而减小。相差2岁的比数比(OR)为5,相差10岁的只有2.5。因同胞之间无论差几岁,其遗传背景是相似的,对比数比随年龄差增加而减小最合理的解释是,年龄相差小的同胞比年龄相差大的同胞相比,其所暴露的环境更相近。
近视根据其表现分为真性近视、假性近视和混合性近视。
混合性近视也叫中间性近视或半真性近视,它是指平时呈现近视状态,使用睫状肌麻痹药物后或雾视后,近视的屈光度降低,但还不能全部消失者。这类近视的发生既有调节因素,也有器质性因素,调节松弛后减少的屈光度是调节紧张的结果,余下的屈光度则是器质性因素的结果。
混合性近视与假性近视、真性近视不同。根据1985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屈光组制订的关于真性近视、假性近视之定义,该草案分别命名为:
(1)假性近视:
指使用硫酸阿托品后,近视屈光度消失,呈现为正视或远视。
(2)真性近视:
指使用硫酸阿托品后,近视屈光度未降低或降低的度数<-0.50D。
(3)混合性近视:
指使用硫酸阿托品后,近视屈光度明显降低≥-0.50D,但仍未恢复为正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