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时代需要公众史学
视频
如今是人人可用手机记录信息、人人可用网络信息的时代。笔与书,曾是精英的专利。史学走出学术,走向历史书写;走出上层,走入民间。由听故事到讲故事,由纸、笔到手机、网络,就有了公众史学。听专家讲大历史故事,自己讲小历史故事,是公众史学的主旨。
一、史学由服务组织到服务公众、由服务小众到服务大众的转型
传统史学是在直接服务政府及其精英的历史需求下诞生的。“政府型国家”时代的历史书写,偏重政府组织史,偏重精英史,与下层百姓史无关,可谓“史不下庶人”。后来,至多给下层提供上层故事的消费而已。直接服务于公众的史学的产生是近古以来的事,始于宋元的“讲史”“话本”及后来的“演义”。通俗史学的产生过程是与城市民众的成长相关联的。20世纪以来的专业史学,虽然强调服务人民,但多为间接的服务,实际也远离大众。因为史学论著的写作门槛高,普通人直接消费不了。近代以来,民间公众的成长速度更快,到21世纪进入了公众时代,提出了新的“民史”“公众史”写作要求。大历史知识的民间消费,本质上仍是大历史。只有书写对象下移,提倡“公众史”或“小历史”写作,才能拉近史学与民间的关系。以前的历史建构方式是适合少数人的、也是书写少数人的方式。公众历史是一种全新的历史建构方式,是一种真正大众的历史建构方式。可以说,三千多年中国史学的发展,经历了历史书写对象由政府上层向民间下层的转移。书写对象与参与对象的变化,这正是梁启超区分“君史”与“民史”的核心指标所在。以前只讲国家史即可,今日要同时讲国家史与公众史。前者适合官员与学者,后者适合普通人。普通人更适合听个人、家族故事。公众史与国家史在讲的方式上相比,更符合现代社会的特征,也更实事求是。
二、由生活世界而文本世界的历史书写
历史和现实生活世界是息息相关的。史学不能成为故纸堆,也不能过于高大上,要进入现代生活世界。历史是人类的历史,自然应回归生活世界,让广大公众所享用。史学如何进入生活世界?历史研究是不太可能的,只有通俗化作品可以,只有图像可以,只有视频可以,只有小历史作品可以。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提供大历史通俗消费知识。近三十年通俗史学的发展,让史学重新进入生活世界,让普通人得以享受。二是重视当代公众历史书写。历史研究多有贱今尚古倾向,前朝史研究往往只有专家可以做。当代史是与生活世界距离最近的领域,必须优先发展当代史的书写活动。当代史的深加工研究可能一时难以展开,但初加工的历史书写是可以做的。历史记录是第一层面的,没有当代历史记录,后人无法做深度加工研究。
历史,发生于生活世界,存在于文本世界。生活世界是人类在地球上实际生活的空间,文本世界是通过文字、图像、声音来反映人类生活的空间。文本世界是对生活世界的建构,生活世界借文本世界得以永生。“实体历史”瞬间消失,留下的是大脑记忆。人类的大脑记忆,一部分外化后在一定时空内流传,一部分封存了,最后可能全部消失。要想长久传承下来,必须转化为文本,成为“文本历史”。生活世界的全部活动都是过去,只有一部分会被打捞起来成为文本,那部分就是后人可知的“历史”。由大脑记忆到文本记忆,似一步之遥,实为一大突变。人类身后的世界是一个历史的世界,历史的世界是一个文本世界;如果没有留下文本,人在身后世界的存在是残缺不全的。没有文本记录,几十年以后就是一笔糊涂账,谁也搞不清;有了文本历史,既可记录下身前的言行及荣耀,也可在身后继续得到长久传承。所以,公众与其每天多看别人写的东西,不如多将自己的思想变成作品,这才是利己的真正存在。史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史学就在生活之中,将生活变成史学,公众史学可以称为“生活中的历史学”。
三、人人参与当代历史的书写
从历史参与人员来看,古今中国史学经历了传统“小众参与”到今日“大众参与”的转型。在“政府型国家”时代,只要小众来做历史记录即可,先是职业史官,后是专业史家。史官是政府专职官员,是政府历史的专门记录人;史家一开始就是学者型的,是一种历史再加工、再编纂的职业学人称号。当代史记录是人人可以做的领域,人人都是历史记录者。“人人都是”,完全是“社会型国家”时代的产物。“人人即国家”,是一种典型的以人为本位的国家观念。在人人的社会,史学自然要关注人人。在纯文本时代,人人成为记录者是不可能做到的;但在技术发展、公民观念盛行的时代,这是可以做到的。历史参与是一种历史自主权,是文化参与权的一个部分。人人参与写历史,可写大历史,更提倡写小历史。小历史书写离公众近,直接关乎其历史利益权,更容易发挥长项。人得用天上地下的立体眼光来思考,人在天地之中行走,天地都看见,得留下影、留下声、留下故事。人人是历史的记录者,手机是我们记录历史的主体工具,人人可享受历史故事。公众史学是适合业余玩的史学,是终身可玩的史学,是生活化的史学,是实践化的史学,是应用的史学。人人参与,是一种新的事物。要适应这样的局面,形成这样一种新的传统,得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四、口述史是实现当代公众史记录的最好路径
笔书是读书人的专利,而口述是非读书人的主渠道。所以,“口述史”对应“笔书史”,是大众参与历史书写的主要途径。口述史离生活世界最近,口述史搜集到的是大脑记忆,大脑记忆是对生活世界的直接反映,大脑本身就处于生活世界之中,有内在的感悟力。口述史是通过个人的嘴巴来叙述的个人历史,所以一定是个人本位的。口述是人类最基本的表达手段,有可能成为新的强势的历史再现方式。人人有自己的历史认识,人人会说。在技术发达的时代,就有可能人人参与,从而人人有可能成为历史书写的对象。以前的历史建构活动都是史家单方向进行的,口述史是一种全新的多方面的历史建构活动。多方的参与,让多人有了参与的机会。口述史是一种直接的历史研究,能直接从生活世界中筛选有传承价值的人物与事件,在生活世界询问相关的人物。这样的历史建构更为全面,更有自觉的历史意识。自觉历史意识视野下的选择判断,可能留下更有价值的当代史记录。
五、公众史学是一个以公众为本位的史学体系
史学得以与当代生活、当代人相结合。当代普通人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史学就是公众史学。建立这样的生活型公众史学,是我的理想所在。现代社会是公众社会,史学自然应服务公众。什么是最好的历史学,能服务当代公众的史学无疑是最好的史学之一。历史可以是当代的,其书写对象可以是你本人,也可以是你身边的人,人人的历史都是历史。历史记录的手段,不再仅是文字,也可以是照相、录音、录像。历史是什么?是他的故事。公众史学是人文史学,重在讲人类的故事。人得学会讲故事,那样会使你在生活中更有吸引力。我们想通过公众史学,让大家活得更明白,更有文化意义。
笔者所理解的中国公众史学,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一个中心点:以公众为本位,以个人为本位。它是相对于“国家”这个组织本位而言的。公众史学是“公众本位”的史学,区别于传统“国家本位”的史学。“公众”是对应“组织”产生的一个现代“人群”概念,公众是一个人人集合概念,是由无数公民主体组合而成的群体概念,“个人”的集合即为“公众”,是一个不否认单数存在的复数概念。使用“公众”可以建构起更为清晰的“个人本位”的公众史学体系。所以,坚持使用“公众史学”而不是模糊的“公共史学”。
2.三大关注领域:书写公众、公众参与、公众消费。史学与人世间的结合,至少可以从被书写者、参与者、服务者三大方向来联想。书写帝王、史官参与、帝王消费的史学,就是君史/国家史学体系;反之,书写公众、公众参与、公众消费的史学体系,或者说“书写大众的历史”“写给大众阅、听的历史”“由大众来书写的历史”,就是公众史学体系。公众史学是史学的公众化,意味着书写公众、公众参与、公众消费三大方向的变革。
3.四大理论:书写小众与书写大众、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历史书写与历史研究、小众参与和大众参与。
用历史记录对象视野来重新解读梁启超的君史与民史说。不同的历史观察视野决定了不同的历史书写方式与书写内容。中国史学正由传统的国家书写向民间书写转型。民史理论,解决了人人入史问题,即从书写小众向书写大众的转型。“国家历史”与“公众历史”的二分建立在国家与社会二元划分之上。这是两种不同的国家历史观察与建构体系,前者“组织本位”,后者“个人本位”。公众史学的理论基础是民史理论。没有民史理论作支撑,公众史学学科建设会迷失方向。
由生活世界向文本世界的过程就是历史书写,将生活变成文本就是历史书写的任务。历史学是一门以记录人类历史为己任的学科。生活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人类活动世界,文本世界是通过文本来呈现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具有一度性,必须成为大脑记忆,进入文本世界,才能超时空传承。人要超越世俗社会,进入永久的彼岸世界,最基本的手段是留下历史记录。历史书写是历史学的基本层面,历史研究是更高水平的提升面。
历史学是一门处理人类活动记忆的学科,主要工作可分为历史记录与历史研究两大层次。历史记录是“无中生有”,是当代人借助大脑记忆等进行的当代历史建构活动,是历史知识的初加工或历史文本的初生产,借助已有历史记录等作进一步推理分析的历史研究是历史知识的深加工或再生产。之所以要区分历史记录与历史研究,主要是为了凸显“历史记录”的重要性,丰富历史学活动的想象空间。在单一“历史研究”下,历史记录完全边缘化,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今日中国公众史学的建设,最要发扬的就是传统的历史书写。中国史学要走一条由下而上的改良道路,基本的途径是恢复历史记录功能,弥补历史记录上的短板。
人人都是历史记录者。公众史学的发展,可以实现史学由小众参与到大众参与的转变。历史上的史学参与者主要是史官与史家,人数不多,可称为“小众参与”;公众史学则提倡人人参与,因为数量太多,必须人人参与才可能完成。所谓公众参与,主要是记录、研究、欣赏、接受、实践、保护,是一项多类型的非常广泛的活动。要鼓励更多的业余爱好者来参与到民间历史的书写与解释活动中来。
4.六大分支:公众历史书写、公众口述史学、公众影像史学、公众历史档案、公众文化遗产、通俗普及史学。公众史学是研究公众历史的学问体系。它是一个学科群,是由几门分支学科组合而成的体系。
公众历史书写,主要关注了个人史、家族史、社区史三大领域。
个人史就是个人的成长历史,是独立的个人历史建构方式。个人史书写有五大特征:一是主体性写作,二是独特的人性体验,三是由微观到宏观看历史,四是发现身边的历史,五是动态化的写作。个人史在形式上是私人史,但在本质上是公共史。
家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家族文化载体,没有家谱就没有完整的家族传承。传统宗谱编纂成本过高,当今更适合编五世小家谱。
社区是公众直接生活的区域,社区史可以凸显小共同体建构,公众社区史是公众的历史。“大家来写村史”解决了书写对象与参与者的民众性问题,但没有从体裁上保证人人进入历史书写之中。传统村史的“大历史”缺陷,可以借宗谱的“小历史”精神来弥补。
建构之途,除了传统的笔书史外,更强调现代的口述史与影像史。公众口述史学,既是当代历史记录的主要手段,也是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与融合。口述史解决了公众写史主题与写史路径两大难题,使人人入史、人人参与得以可能,这是一种全新的真正大众化的历史建构方式。口述史打通了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的隔阂。口述史是直接从大脑中挖掘历史记忆资源的活动,是一种直接的历史研究活动,它是历史的声音再现。传统的历史文献学是文献整理之学,而口述史则是历史文献建构之学,口述史妙在于没有文献处建立历史文献,让从来不受记录关注的人物及其历史得以记录下来。口述历史向民众敞开了大门,有一种史学向下的趋势,有可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史理想。
文字解决了大脑记忆的抽象转化问题,但人类社会外形保存必须借助图像技术,故而有了公众影像史学。从历史上看,公众影像史学经历了绘画、照相、录音录像三大阶段。绘画与照相是静态的,录音录像是动态的,最接近生活世界面貌。录音解决了人类声音的保存问题,录像解决了人类立体的动态的保存问题,这突破了传统史学通过文字再现历史的限制。
与国家史建构一样,公众史的建构也离不开公众档案的积累。历史是靠文本建构起来的学问体系。由家庭档案管理,可以提炼出“公众历史档案”。公众历史档案是以公众为中心的档案体系建构,它是以公众为对象、公众参与、也为公众所用的档案体系。公众档案的内涵,包括公众家庭档案与公众个人档案两部分。公众建档的主体和直接实施者是千家万户。公众档案在生活世界有实用价值,在文本世界有历史文化价值。
由组织本位的文化遗产保护转型为人人可参与的“公众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管理与保护,正由传统而现代,由上而下,由局部而整体,由静态到动态,由少数人参与到多数人参与,经历着社会化、公众化过程。这种发展趋势,与公众史学的人人参与要求相吻合。公众文化遗产是公众可参与的、公众也可欣赏的、以公众为对象的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是由实物、图像、声音、文字综合建构起来的人类文化遗产再现形态,是公众可以触摸的历史。
“个人本位”的讲故事原则使通俗普及史学成为国人重新想象历史的基本方式。通俗史学包括了通俗历史知识生产与消费两大层面,前者如专家讲史、公众写史,后者如历史影视剧、通俗史学读物。专家通过电视通俗讲史是一种借助现代媒介进行的大范围内讲史活动。《百家讲坛》开专家通俗讲史之风,引导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人文讲坛风。专家讲史,既要有专家叙述型讲史,也要有专家分析型讲史。公众写史主要是公众通俗写史,本质上是人文解读。它的任务是普及历史知识,没有学术含量要求。它最大的贡献在于表达方式的更新,用今日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说历史。公众通俗写史的意义,表现为坚持了“以人性写历史”原则,弥补了现行科学历史教育与历史研究的不足,也标志着历史解释权与书写权的开放。在通俗史学中,历史影视剧无疑是现代社会最为流行的,也最容易引起争议的历史通俗方式。文学艺术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但不妨碍我们对历史剧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
总之,公众史学是“一个崭新的史学范畴”。如此,史学服务公众能走向体制化,这种体制化的史学就是公众史学。扩大历史书写对象,扩大历史参与人群,扩大历史享受空间,就能让史学由“小众之学”变成“大众之学”。公众史学是属于公民大众的史学,每个人都是公众史学的主体。公众史学是一种以个人为本位的历史服务机制。历史是人类的历史,个人是最基本的主体,由个人史到群体史,公众史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视野。
六、大学教学需要读本
编纂《公众史学读本》的直接原因是公众史学教学的需要。近几年,公众史学在中国日益受人关注,不少高校拟在本科生或研究生中开展公众史学教学,而目前尚没有这样的教材。公众史学教学刚起步,需要提供相关的读本,供学生深度阅读之用。近几年,笔者既关注公众史学的学科建设,又重视专业建设,近年的教学项目都是围绕公众史学展开的。2013年的公众史学会议上,有学者提出了编纂公众史学读本计划,主要汇集欧美学人的相关论文,偏重深度阅读,供研究生阅读之用。笔者觉得此倡议不错,于是亲自动手编纂了一部《公众史学读本》,偏重中国学人的论文,用于研究生教学。笔者的想法,不同学人对公众史学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公众史学读本编纂活动也应是多元的。2014年,公众史学列入宁波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其文本成果就是《公众史学读本》。2015年,公众史学列入校核心通识课程建设行列,探讨公众史学在非专业公选课的教学模式,就成为我的关注点。不久又列入宁大慕课建设计划、宁波市慕课建设计划,探索现代网络教学模式。2015年8月,慕课视频正式在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上线。2015年下半年,又在优课联盟上线。2016年初,该课程在宁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上线。2017年初,又列入浙江高校在线精品课程平台。慕课的出现使传统的教室教学成为线下教学,而慕课成为线上教学。如何结合两者的优势,就成为我探究的问题。2016年初,笔者参与了宁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2017年上半年,在历史专业“史学概论”课中,也较大篇幅地引进了公众史学的内容。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对研究生、本科生的公众史学教学有了全新的感觉。
到2016年8月,笔者决定重新编一部《公众史学读本》。因为三年过后,自己的教学思想有了全新的变化,框架设计也有了新的想法,可以选择的好文章也更多了。2016年9月后,关注《公众史学读本》的出版经费筹划事宜。适逢宁波大学进行教学行政管理改革,教学课题评审权下放学院,由学院自行组织。听说此事后,笔者及时申报了教材建设项目。2016年12月中旬,通过学院组织的专家评比,成为宁波大学教材建设项目,从而得以最终实现出版读本的心愿。列入规划以后,学院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在更好的出版社出版,争取有机会评奖。如此,也就给原来的读本编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1月,学校教务处邀请专家来讲学,大力推荐超星学习通APP的使用。感觉学习通用于教学,真的神奇而方便。2017年3月初,经过技术员当面的点拨,终于学会了学习通的使用技巧。除了课程应用有16项功能(学生只有9项)外,还有“资源”,有最新的书目,有当期杂志,有当日的报纸,数量相当大,相当于拥有了超星与中国知网。直接可以在手机上阅读文章与图书,这极大地解决了课外阅读推荐问题,这是传统线下教学时代无法想象的。学习通太适合文科教学了,可以大大提升教学的效率。为此,笔者花了一堂多课时间,指导修课学生们学会学习通的使用。学习通的引入,给我们提出了移动数据时代的学习模式更新问题。我决意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更新教材体例,突破单一读本的局限,决定将教材与读本的各自优势结合起来,希望有教材之系统性,又有读本之材料性。甚至,也想将线上讲义与线下教案、课前文选与课后实务结合起来。笔者的目标是编纂一部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的研讨性的教材型读本,既可供本科生使用,也可供研究生使用。
经过反复考虑,读本体系仍用慕课的体系,确定为十六讲。这十六讲设置的逻辑安排是:第一讲是导论。第二至第十讲是当代公众历史记录,先谈历程与历史,强调当代公众历程必须转化成文本历史。接着分三大方面来思考,一是书写对象的扩大,由大人物到小人物,涉及小人物的三种建构单元——个人史、家族史、社区史。二是参与人群的扩大,由小众到大众,由代理到自理。三是参与方式的扩大,由传统文献到口述史、影像志、纪录片。第十一、第十二讲是公众文化遗产,涉及公众历史档案与文化遗产保护。第十三至第十六讲是通俗史学,涉及通俗读物、历史影视剧、专家通俗讲史、公众通俗写史四大方面的生产与消费。
每一讲的体例由线上讲义、线下教案、课前文选、课后实务四大部分组成。
线上讲义,供课前系统知识预习之用,主要依据已经在优课在线、浙江高等学校在线精品课程平台、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平台上运行的“中国公众史学通论”慕课字幕而来,希望让学生对各个部分有一个简明扼要的系统的了解。
线下教案,供线下教与学参考之用,重在话题的提炼、问题的积累、案例的收集、图书的推荐、视频的引导。课程教学改革,核心是要解决线下教案活动能有趣引入且有效的问题。课程教学要好玩,这是多数学生的追求,自然也是教师的一大希望。理想的课堂教学,应是一种师生心灵互动的交流活动。由于是实时的交流,经常会有思想火花迸发,这样的教学活动必须要有记录。收集到学生的真问题,这是一个核心考虑。要研究学生的思想与知识、兴趣状况,这是做好教学的第一任务。要创设问题训练的环境。“依文本说故事提问题”,这是台湾清华大学历史学张元教授探索出来的通识历史教学模式,值得学习。“依文本说故事提问题”,可分成三个环节,一是提供文本,二是说故事,三是提问题。在前面系统阅读与深度阅读基础上,提炼出相关的迷惑问题,用于课堂讨论之用。从现实的案例或故事入手,引出基本理念。通过不同主题,选择不同的材料,寻找不同的启迪。问题与案例相结合,教学才会成功。这一部分是最能体现课堂智慧的地方,这是师生共同对话的过程,却少见这样的教学过程记录。其他老师上课怕手机,我上课不怕手机,恰恰相反,我要求大家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的全部记录功能。
课前文选,供课前深度阅读之用,是相关论文的汇编,经典阅读的引导。这是一部专题性研讨读本,是可以引导学生探索的材料,且是不同专题的材料。按专题分成不同的部分,不同部分提供不同的阅读材料。从近十年的论文、网络文章中选择材料。之所以选择近十年,是因为公众史学是近几年兴起的,相关文章集中于这个时间段。由于近年对公众史学的大力推广,这些选文似乎都是很容易找到。有人希望收录一些网上难以下载到的文章,或者约一些、翻译一些新稿子,这样可以确立它成为后人研究不可不读的必备文献。这个设想很好,应该有这样的公众史学读本,但不是本书的目标所在。本书是教材,课前文选重在启蒙,面向初学者。说白了,它就是给那些不会找论文的新手或不喜欢电子文本的人提供阅读方便的,让他们一册在手,不用再上网自己去寻找。选材原则有三:一是学术新意与通俗易懂,讨论话题面要宽一些。时间上,以近十年为主。二是专业作者不分内外,涉及编者本人在内的公众史学同行作品。笔者目前为全面思考公众史学学科建设的人,写的论文较多,故收录也多,别人仅是就某一个部分有所思考而已。通过这些选文,也可以让学生知道圈中有哪些人物在做相关研究。为了尊重作者的知识产权,目录中分别标示作者名。三是节选为主,不是纯粹的论文选汇编,而以适用为原则,加以精心剪辑。本读本以中国学人作品为主,主题以论述中国公众史学为主,兼及海外论述公众史学的文章。由于数量较多,分为内外两篇,内篇分十六讲配置课前文选,每讲保证两篇以上。外编则是欧美公众史学研究介绍。论文的原标题学术范还太浓,有的概念不好懂。考虑是给初学者阅读的,所以部分标题作了修订,也使之有更强的连贯性。注释格式作了统一调整。
课后实务,用于学生的课后实务操练,重在提升学生的历史写作表达能力。这涉及了课程考试的改革。通过多年的探索,笔者也探索出了此课程的考试新模式,基本精神有七:一则通过项目实践,实现观念更新、能力提升的基本培养目标。发挥考核的杠杆调整作用,将其当作外在动力,从监督与回报体制上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二则加强动手能力训练。取消传统的卷面考试,代以书面实践项目。这不是作业,而是项目,因为有探索性与实战性。检查学生水平的方式,不再是看其卷面答题能力,而是观察其实践能力。这可以训练学生认真负责的做事精神,破除学生应付作业的坏习惯。书中得来总觉浅,观念的更新也要实践来支撑,所以课后要加强实务项目的操练,通过动手操练,提升自己的历史写作能力。课后实务操作技术尽量细化,用实践、技术来解决观念问题,这是我全新教育思想所在。三则平时成绩累计制,每个学期学生做自传、家谱、教学报告三大项目。由期末的一次压力转化成平时的多次压力,这可以改变大学平时没人管、考试时压力过大的弊端,大大提升平时学习的效率,降低集中考试的心理压力。四则考核的多样化,通过项目提升动手能力。通过自传、口述史、家谱,训练其小历史书写的意识与能力。通过教学总结,实现教学效果反馈信息搜集方式的更新。五则加强团队合作。做项目时,不完全是独立进行,而是在老师的培训下,以群体合作模式完成。一是推动讲故事活动,分成小组,单独组织活动。讲时录音,以备检查,也备存档。二是合作做口述史项目,选择公共选题展开合作。三是做家谱时与家族成员合作。通过合作,可以发挥自己的管理组织能力。三大合作可以提升团队合作精神,破除单枪匹马奋斗意识,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六则以说话、写作为导向的学习与考试。传统的教育是一种以考试教育为导向的学习,新模式提倡以写作为导向的学习。说与写,是两大训练目标。以说话、写作为导向的学习,可以获得不少基本素养与能力的训练。重在历史写作训练。文学写作可以虚构,而历史写作属非虚构写作,是实构,必须有精确的时间与地点,有故事情节,有事件本末过程。语言多用叙述,少用抒情与描写。通过这样的项目操练,既可提升自己的历史写作能力,也可完成小历史的书写目标,让自己、家族人员进入文本化的“历史”行列之中。七则确立项目操作的基本原则:明确攻关清单,采取倒扣式、达标式、积累式的项目操作法。现代社会普遍实行项目制度,项目制是一种透明的、可预期、可准备的做事法,重在观察符合标准、态度认真的人才,通过水平见高低。目标清楚,计划性强,平时做事更有方向感,效率更高;否则,糊涂地过日子,到时缺乏相关的准备。学期第三周时,建立明确的三大做事项目目标,回家时可作准备。在手机或电脑上建立三大文档,拷贝相关要求,仔细研究相关要求,阅读相关样本,琢磨透其精神。此后,围绕目标分别准备,由易而难,日积月累,逐步添加,逐步完善,精益求精。准备一个学期,即可轻松、高质量地完成。也就是说,一次讲清,同时操作,分次提交。譬如教学报告,每周听课以后,有什么想法及时记录下来,如此期末时稍加整理即可成稿。否则平时没有积累,临时写作是写不好的,必定痛苦。老师要的是学生真实的想法,真实的想法是听课时产生的,当时如不及时记录,事后就容易遗忘。
这样的综合体例设置表达了笔者的基本教学思想。教学改革,除了改革老师“教”的方式之外,更重要的改革学生“学”的方式。只有两者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状态。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归纳为“不知不觉”“后知后觉”“先知先觉”三大境界。所谓“先知先觉”,就是课前预习,做足功课,有准备地来学。所谓“后知后觉”,指课后知道自己的不足,马上补救。所谓“不知不觉”,就是什么都不做,课前不做,课后也不做。线上讲义适合课前系统而浅度地了解所学的内容,课前文选适合课前的深度阅读。学习方式的更新,重引导学生由“不知不觉”到“后知后觉”,由“后知后觉”再到“先知先觉”。如果养成提前做足功课、延伸阅读的好习惯,会让自己处于十分有利的位置,掌握主动权。课上重在更新观念,课后重在提升能力。课堂的设置、问题的归类、讨论的进行,就是为了更新观念,不断在原来陈旧的观念上,嫁接新知识,更新观念,从而适应新的课程提供的思想。宁波大学在非专业的本科生中开设系统的公众史学课程,在全国高校中都是首创。笔者作为公众史学专业课程的建设者,经历了几番教改,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希望固化课程改革的成果,供别人参考之用。
本教材建设的意义,主要有三大方面。
1.由教材向读本的转型。在探究式教学课改理念下,到底是编传统式教材还是编新型的研讨性读本,这是值得思考的。传统教材编纂的弊端有二:一则过于系统,声音单一。中国人最喜欢编纂教材,提供一种完整的知识让人系统地记住,这显然是知识规训教育的产物。二则参考书目空置。有的教材里开出了参考书目,只可惜一学期内选课多多的中国本科生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阅读那么多参考书目。如何在教材与读本、参考书目与阅读材料之间取得平衡,这是值得研究的。据说,国外的大学教学多不编教材,只发阅读材料,这样的教学理念正是研讨性教学。由此可知,编教材或编读本,代表了不同的教学理念。从探究式课程教学来说,应编纂研讨性读本。
2.由课外阅读式读本到研讨性读本。说到读本,大家马上会想到,中国也有类似的读本。此读本,非彼读本。现行的读本多是以教材之外的辅导读物形式出现,这样的读本仍没有太多人来读,从而无法实现扩大阅读的目标。即便是辅导读物性质的读本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经典作品意识过浓,只选经典作家、领袖论说、著名学者的作品。二是体例的排列与内容的选择缺乏分类。缺乏主题或话题性,是现存读本最大的不足。新形态的研讨型读本,汲取了两者之长,克服了两者之短。读本可以提供直接的论文资料,了解最新的动态。它想展示多元声音,提供不同材料,让学生自己来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整合材料,自己得出结论。
3.由知识消费性读本到知识生产型读本。传统的教材或读本多为知识消费,而非知识生产。公众史学非常强调动手能力的训练。如此,应该编纂知识生产型的读本。教材建设理念的突破,适应了探究式教学的新常态。
2017年4月,传来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新形态教材建设项目申报的消息。所谓新形态教材,指“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嵌入二维码的纸质教材为载体,嵌入视频、音频、作业、试卷、拓展资源、主题讨论等数字资源,将教材、课堂、教学资源三者融合,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的教材出版新模式”。我多年来的教学改革正是朝这一方向努力的,于是马上申报了这一建设项目。7月初,有幸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新形态教材项目,感谢专家们的厚爱。知道教材入选以后,我又对教材作了较大的修订。最大的变化是每讲里面四部分名称的改变,原来用二字,称为概要、课堂、文选、实务,现在改为四字,同时又对口语化的字幕作了规范性修订。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读本的最终形态,也离不开浙江大学出版社编辑们的辛苦劳动。
这样的读本是讨论课意义上的读本,是前人没有编纂过的,因而是值得编纂与出版的。英国有类似的《公众史学读本》,值得翻译过来。王希教授也曾有意编选《公众史学读本》,惜遇诸多文章作者、原刊杂志社授权过于复杂而未果。笔者初次尝试此类读本编纂,不懂此类版权规定,以为只要取得作者同意即可。本着一片公众史学学科与教材建设的热心,“无知无畏”地完成了读本的编纂。待读本编纂近于尾声,与北京大学的钱乘旦教授、王希教授联系作者授权时,他们一致善意地提醒我,可能还要取得相关杂志社的授权。于是马上请教我校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南志刚教授,果然说有此类规定,既要取得专家许可,也要取得杂志社的许可,否则出版社也不敢出版。此消息一时让我头大,从而也理解了别人不敢做读本的苦衷所在。不过,我是一个敢于做事的人,既然做到这个份上,就不能因麻烦而中辍。于是,进一步联系相关杂志社。我首先联系了华东师大孟钟捷教授,通过他取得了《历史教学问题》主编沐涛教授的同意。他们的全力支持,让我重新鼓起了做事的勇气。此后,又一一与其他作者及杂志社取得了联系,获得了他们的授权。如此,让人感觉头大难办的事,就在尊重产权、版权声中化解了。在此,真的要感谢各位专家及各杂志社的全力支持,从而让更多的青年学子得有机会阅读分享。这部读本的出版,希望能开一个先例,多少实现一部分学人的心愿,满足新手们的学习需求,推动公众史学在中国的发展。
钱茂伟于宁波大学
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