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走近公众史学

微课

线上讲义

从今天开始,我将为大家讲授一门全新的课程。所谓全新,新到什么程度,整个学科刚处于建设的初期。下面讲公众史学第一讲,题目是“走近公众史学”,希望大家对公众史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一、什么是公众史学

公众史学是什么,得从美国的公共史学说起。20世纪70年代,美国遭受经济危机,历史系研究生就业困难,毕业后必须改行才能就业。1976年,美国加州大学芭芭拉分校历史系两位教授罗伯特·凯利教授(Robert Kelly)和韦斯利·约翰逊(Wesley Johnson Jr.)想改变这种现状,让偏理论的历史学科面向公共领域,为公共机构服务。他们从洛克菲勒基金会获得一笔为期三年的基金,开始了公共史学研究生项目的试验,就这样出现了public history这个词。这个词翻译成中文时有三种译法,“公共史学”“大众史学”“公众史学”,主流的译法是“公共史学”。什么是公共史学?公共史学是空间层面的概念,我们现在来看一下什么是公共。公共,相当于“公域”,对应“私域”,所谓公共史学就是在公域中应用的史学。

纯粹作为美国的公共史学来说,翻译成什么都不是问题;但是当我们借鉴美国的公共史学,建设自己类似的学问体系时,该用什么名称就是值得讨论的。2004年传入中国香港时,他们用的是“公众史学”,譬如香港中文大学有一个“比较与公众史学文学硕士课程班”。香港有公众史学,似乎朝香港化方向努力了,但基本套路沿袭美国公共史学模式。中国台湾的周梁楷教授将之引入台湾时,选择了“大众”,译为“大众史学”。所谓大众,它是人群内部的划分。按周教授的说法,“大众”对应“小众”,类似佛教中的大乘与小乘。“大众史学”这个概念的缺陷,可能导致大众与精英的对立。而且在大陆,让人有一种群众运动的感觉。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本土词汇,他想让它朝中国本土化方向建设,这是值得肯定的。陈新教授推广此学科时,主张用“公众史学”,这个术语逐渐为大家所接受。什么是公众史学呢?关键是要理解“公众”是什么意思,陈新教授作偏正结构理解,认为公众的重心在“众”字不在“公”字,三人为众,表示多元性。台湾刘静贞教授将“公众”拆开来理解,表示既有公共又有大众。我也有类似的看法,公是公民,众是大众,公众就是“公民大众”。“公众”对应“组织”,尤其是“国家”。“公众”是由公民个体组成的群体概念,其本质是以人为本位,可兼精英、大众于一体,这样就解决了精英与大众共同存在的问题。理解了公众,也就可以给公众史学下定义了。所谓公众史学,是公众本位的新史学,区别于传统的帝王本位旧史学,这近于梁启超提出的“民史”与“君史”概念,君史是以帝王将相为中心的传统国家史,而民史则是以民众为中心的现代国家史。

那么,公众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是公众历史。从这角度来说,公众史学是研究公众历史的学问体系。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使用“公众史学”更为理想。它主体明确,反映的是以人为本位的新思潮。其实,即使美国的公共史学,其内涵也在扩大,涉及了人民史学,当下译为“公众史学”更好。

二、公众史学的中国本土性

我们发现,中国人理解的公众史学内涵,与美国的公共史学很不相同,中国公众史学学科体系的形成,有着自己的史学资源与实践活动,有自身的探索过程。中国的史学有着近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史学资源更为丰富,当然它受到了美国公共史学学科建设思维的影响。

这个探索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通俗史学、应用史学与美国公共史学的并立。史学要为社会大众服务,这是中美史学共同的宗旨。但因为国家形态不同,文化史学传统不同,想象的方式也不同,美国选择了公共史学,而中国选择了应用史学与通俗史学。通俗史学是中国的传统,宋朝以后讲史与通俗演义写作繁荣。通俗史学,可以理解为史学传播的民间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时候,以蒋大椿为代表的学院派学者,主张在基础史学之外,另提“应用史学”,为现实服务,为此,部分历史系增设了文博、档案、旅游、文化产业等新专业,以求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可惜中国应用史学的发展并不理想。

第二阶段,以大众史学替代通俗史学。1987年,在中国出现大众史学。1989年,罗义教授首次借用“大众史学”,他指的是通俗史学现象。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李小树教授对从古至今的中国通俗史学发展历程作了系统研究,称为“大众史学”。这样的概念替换,正反映着中美史学的兼容性。

第三阶段,按公共史学模式建设中国的大众史学或公众史学。2007年开始,陈新教授已经预测到,后现代主义思潮将促成公众史学的兴起,公众史学研究也可能在中国兴起。2012年,他明确提出中国公众史学理论基础与学科框架建设理念,为此作了较多的探索与实践。

第四阶段,建设名实相符的中国公众史学。中国公众史学的建设,最终是由中国史学学者来完成的。我的基本观点是,中国的公众史学有自己的渊源与实践基础,中国的公众史学来源,远的可以从中国传统史学中寻找,如史学的通俗化、史学的民间化,中国公众史学也有自己的实践基础,并不比美国落后多少。中国无公众史学之名,但有公众史学之实,公众史学学科建设虽晚,但公众史学实践活动不晚。中国公众史学是中国物种,不是西方的舶来品,我们要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公众史学学科体系,中国公众史学建设必须立足中国史学传统与现实,才可能有生命力。我经过多次的思考,完成了中国公众史学体系的建构工作。我理解公众史学的学科框架,主要有六个分支:公众历史书写、公众口述史学、公众影像史学、公众历史档案、公众文化遗产、通俗普及史学。

总之,中国公众史学学科的形成,是典型的立足中土、借鉴西洋,我们仅是从美国公共史学发展中得到灵感,借用其必须有的统一名称与学科化建设思维,将当代中国这些民间性、应用性史学分支现象,建构为一个中国公众史学学科框架而已。

三、公众史学学科建设现状

学科是现代社会中知识体系生存与发展的普遍模式,学科建设是一种整体的知识谱系建构与队伍培养方式。20世纪后3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进行公众史学的学科建设。近3年,我们加快了公众史学学科建设的步伐,学科建设将呈现前所未有的变化,这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众史学国家级研究项目的陆续开展。我主持的中国公众史学研究,列入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5年5月结题,最终定名“中国公众史学通论”。

第二,公众史学学术研讨会与历史嘉年华活动的开展。历史的嘉年华活动是中国第一个开放性公共历史节,是从2010年开始的,目前已经举办了五届。2013年5月开始,重庆大学举办了首届公共史学研讨会,这次会议得出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中国公众史学的实践已经走在了理论之前。2013年11月,在苏州又召开了全国公共史学学术研讨会。2014年6月,在宁波大学召开了中国公众史学研讨会。此后,2015、2016年又召开了2次中国公众史学年度研讨会。

第三,公众史学成果发表园地的开辟。

第四,公众史学研究机构纷纷出现。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宁波大学,都成立了公众史学研究中心。

第五,公众史学课程开始进入高校课程建设,并受到关注。公众史学必须在大学教学体制中占有自己的位置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目前,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宁波大学,已经面向历史系或全校本科生开设了公众史学课程。2014年3月,公众史学列入宁波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2014年11月,公众史学又列入宁波大学通识核心课程。宁波大学还在历史本科教学中设置公众史学模块,与历史学模块、方志学模块并列为三大模块。可以说在公众史学课程体系设置与建设方面,宁波大学走到了全国高校的前列,且又重视网络课程建设。2014年初,河南师范大学王记录教授开设了通俗史学课程,并录制了《走向大众的历史》视频,入选教育部视频公开课,挂在爱课程网上,这是目前第一个面向社会开设的公众史学视频课程。这个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我做的公众史学慕课,就是一种网络化视频教学的尝试。

第六,公众史学研究队伍的初步形成。2014年7月,上海师范大学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公众史学师资培训班;2015年7月,重庆大学举办了第二届全国高校公众史学师资培训班。通过这些培训活动,全国的公众史学师资逐步得到培育。

第七,公众史学成为研究生论文选题。

第八,公众史学学科框架及其分支的初步形成。宁波大学应该说走在了中国公众史学学科框架探索的前列,《中国公众史学通论》的出版,可以说标志着中国公众史学学科框架建设的成功。

第九,公众史学研究机构的建立。我们已经成立了一些类似机构,如公共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中国公众史学研究会也在筹办之中。当然,也可成立公众史学高校联盟之类的机构。

第十,公众史学案例库建设的开始。案例库的积累是原创性理论产生的土壤,也是建构学科体系的重要前提。我们在这方面率先尝试着做了一些公众史学案例选择,挂在中国公众史学网上。

第十一,公众史学学科推广的开展。

第十二,借助新媒体传播公众史学。我们现在已经用微信、微博、网站、博客这些方式来传播公众史学,尤其是中国公众史学网积累了相当多的资料,它的口号是“人人都是史学家”。

公众史学的下一步目标是成为未来中国新增的专业硕士。专业硕士招生量大,且面向社会各界,更近于公众史学的学科定位。至2012年,中国有39种专业硕士,与历史学比较接近的是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教育硕士。美国有发达的公共史学硕士与博士学位制度,香港有比较与公众史学文学硕士学位课程,中国内地也可以考虑建立类似的专业硕士学位。一旦公众史学列入教育部专业硕士之列,就可实现学科被国家管理者认可的目标。

总之,中国公众史学发展势头将会越来越火,有了学科,有了学会,有了网站,有了新媒体,有了年会,有了专业,有了人才,有了成果,中国的公众史学就可以扬帆起航了。我们借用复旦大学张广智教授的话:21世纪是公众史学的时代。我们只要好好努力,这样描写的状况肯定是可以实现的。

四、公众史学建设的意义

公众史学建设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公众史学建设可以使历史学大众化。历史学的出路,无非是往高走与往低走,往高走肯定有问题,因为没有多少人可以跟得上,前景必然萧条。只有往低走,后面跟随的人才会增多,香火才会旺盛。当代历史的书写,是可以成为多数人玩的历史写作事业。中国公众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建构一套以公众为中心的史学体系,把史学还给人民。公众史学,是适合业余玩的史学,是终身可玩的史学,是生活化的史学,是实践化的应用史学。只有调动千军万马参与,才能够发挥其公众史学的作用。这是一种适应未来社会的新史学形态。

第二,中国公众史学的学科建设,也想解决中国的中学与大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根本性缺陷。说到中国历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有人指它有政治意识形态性,这个问题不太严重,意识形态控制历史教材编纂,这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事。再来,中学与大学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二:一是教材内容的国家性而非民间性。其结果是使读书人形成了一种国家史观和精英史观,只有国家的历史是历史,精英的历史是历史,而民间的历史不是历史,公众的历史不是历史,这是与为人民服务宗旨完全相反的。二是只有消费性而没有生产性。它只关注了历史知识的普及与消费,而忽视了历史记录的参与,历史知识的消费可以讲是短暂的,只有历史知识生产的参与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只有将历史学的旁观者、历史知识的消费者,训练成历史学的参与者、历史知识的生产者,历史学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真正的大众之学。

第三,公众史学希望有益于青年学生。公众史学可以称为“生活中的历史学”,公众史学可以教给你什么东西?这门课将会教给你一些全新的历史学理念知识技能,它会告诉你历史学并不总是高大上的,并不只是关注国家及其帝王将相等精英人物,历史并不是遥远的过去,历史就在身边。而且历史学不是只有史官、史家可以垄断的行业,而是人人皆可以参与的一种新兴行业。公众史学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公众史学就在生活之中,它会让你形成公众史学观,重视文本。借公众史学,我们可以完成自己的个人史、家族史、社区史,可以让你熟悉口述史,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的功能,养成拍照、录音、录像的习惯,借此可关注通俗普及史学,如通俗读物、历史影视剧、网络写史、专家讲史的欣赏与创作。总之,让你体验到人人都是历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