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和创新点

一、本书的研究思路

如前所述,本书主要拟解决的问题是产学研各方如何联结形成社群,形成后的社群又如何治理。

产学研各方行动者之所以要形成社群,关键在于有共同的利益,这是一种利益导向下的联结。之所以一直存在产学“两张皮”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而且不同的利益诉求没有得到有效的结合。那么,不同利益诉求如何找到共同点,形成社群呢?也就是说研究要解决的是行动者如何联结的问题。

借用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把具有自身运作逻辑和客观关系结构的产、学、研领域作为关系场域(field)来理解,而不是作为建制化的组织单位来理解,如学术场域、产业场域。学术场域与产业场域,一开始是互不干涉的,具有不可通约性。但是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演变,学术场域与产业场域独立发展的状态被不断打破,两个场域的边界相互渗透,相互交融,逐渐由不可通约转变为可通约,并且形成了一个新的产学社群场域。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奠定了本书的分析思路,但是场域理论没有给出联结的具体步骤,因此借用了行动者网络理论中的转译的概念。通过转译的四个步骤(moments),即问题化(problematisation)、利益锁定(interessement)、招募(enrollment)和动员(mobilization)Michel Callon.Some elements of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Domestication of the scallops and fishermen of St.Brieuc Bay[M]//Power J L.Action and Belief:a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Routledge,1986:196-223.,解释了产学研合作方联结的机制和过程,实现了将偏好简单聚合转换为偏好转换的目标。

但是,转译之后形成的社群,仅能认为是一个初级社群。判断一个社群的创新成熟度,一个关键判断依据是看社群是否形成了新的惯习。如果新联结成的社群,其内部行动者的惯习尚未发生变化,仍旧是旧惯习在支配行动者的行为,那么即使组织结构再合理,关系再紧密,我们也仍然认为这个社群是一个较为初级的社群;如果新联结成的社群,其内部的行动者已经形塑了新的创新惯习,并且新惯习指导行动者的行为,那么这个社群我们可以认为是较为成熟的社群。而初级社群要发展成为高级社群,关键在于治理,本书借助多中心治理理论,提出通过外部与内部两方面的治理,来形塑社群行动者的新惯习。

本书的基本研究思路如图1.1所示。

图1.1 产学研社群的“转译—治理”模式

二、本书的基本架构

本书共分六章。

第一章是导论。以创新理论的发展为线索,把对产学研合作的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线性的技术创新阶段、非技术性的制度创新阶段、“系统性+地方性”的学习创新阶段、开放式创新阶段和用户参与的创新社群阶段,在这五个不同的阶段,对产学研合作的研究表现出不同的研究侧重点和研究方法。通过对产学研合作研究现状的梳理,发现现有文献存在三点不足:一是研究视角维度上,实践性有待深化;二是研究对象维度上,个体性有待加强;三是研究方法维度上,跨学科有待强化。针对当前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结合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个方面研究产学研各方如何联结形成社群,另一个方面研究社群关系如何长期维持。

第二章介绍本书的分析框架。介绍场域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并对为什么使用这三个理论研究产学研社群做了说明和交代。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是本书的主要理论基础,它能较好地解释产学研社群的关系空间特征,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产学研合作是一个依靠自生秩序创新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通过管理秩序创新的过程。但是,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并未阐述产学研社群作为一个新场域的形成机制问题,而行动者网络理论提出的利益转译机制能较好解释产学研社群形成、发展、变迁的动力问题。

产学研社群是多目标的高复杂的异质性系统,但是主体之间在法理上是平等的,这些不同的主体,依靠各自的优势,通过对话增进了解,通过协商达成共识,从而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以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引入多中心治理理论能对产学研社群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章分析产学研社群的历史和结构。以知识生产为线索,将大学(包括科学研究机构)与企业(产业)的合作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孤立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接触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协同发展阶段。产学研社群,作为一个场域,放在整个社会空间中去分析,它也仅仅是社会空间的一小部分,是一个大场域内部的小场域。它所处的外部场域是权力场域。权力场域影响各个子场域的发展,同时,就产学研社群的形成过程来看,权力场域在其中也发挥了非常大的影响力。

就产学研社群的内部结构而言,它是学术场域与经济场域叠加的结果,内部的行动者根据其掌握的资本多少,可以分为主导者、核心参与者、跟随者。根据其规模的大小,可以分为个体行动者、集体行动者和单位行动者。不同的行动者在内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第四章分析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知识如何拓展的问题。考虑到传统的知识转移模式存在的不足,本书引入了行动者网络理论中的转译概念,用转译来分析知识拓展的过程,提出知识拓展的过程分为四个步骤(moments),分别是问题化(problematisation)、利益锁定(interessement)、招募(enrollment)和动员(mobilization)。转译,本质上是一个异质性创新社群内不同行动者不断进行协商的过程,因此,它具有异质多元、开放协商的特点。最后,应用转译理论,具体分析了宁波市石墨烯创新社群的联结过程。

第五章研究产学研社群的发展问题。在第四章研究产学研社群如何联结的基础上,还需要讨论合作如何长期维持的问题。产学研社群长期行为的维持,需要多中心的治理,既包括外部治理,也包括内部治理。外部治理主要指提高场域的自主性、发展公共论坛以及利益的保护。内部治理的基本保障是内部行动者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场域内部的秩序或结构由行动者之间协商而定,而不是由外部给定;基本要求是内部的行动者都具有自主治理的能力,即行动者具有在场域中行动的资格;关键是行动者之间合作机制的建构;最终目标是形成相互协商、相互信任、相互监督,具有共同情怀的治理格局。

第六章是结语,对本书进行总结,并提出了研究中的不足以及下一步研究可以拓展的地方。

三、本书的主要创新

(1)将产学研社群的合作,划分为两个过程:一个是技术层面,主要是利益的转译,另一个是文化制度层面,主要是长期合作行为的维持。习惯上,我们强调加强产学研社群的合作,往往是从一个整体去考虑,去推进,也就是把产学研合作的过程当作一个“黑箱”去处理,这就忽视了产学研合作内部的特点。事实上,产学研社群之间的合作,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分阶段的,因此,我们需要从两个不同阶段的特点去理解产学研社群的发展。在技术层面,重点是尊重产学研创新的自主性,在文化制度层面,重点是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

(2)提出产学研之间知识的扩散,是转译而不是转移。一直以来,知识转移被认为是产学研社群活动的主要内容。对知识转移的研究,早期聚焦在专利、授权、新设立公司等方面,后来逐步扩展到了人才流动、咨询、联合研究等方面。虽然研究领域拓展了,但是,从知识转移的角度研究产学研合作始终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研究视角的单向性问题。知识转移研究关注的是大学到企业的知识转移,忽视了企业到大学的知识转移。

转移的基本词意就是将某物从一地转往另一地,或从一种存在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用在产学研合作中,转移对应的行为,主要是知识转移、技术转移。在后学院科学中,由于知识复杂性和地方性的增加,仅仅通过生产知识的研究人员的参与,知识也是难以从研究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的,即使转移,也会引起知识的“粘滞性”等问题。而转译,可以是通过设置一系列新问题来解决老问题,也可以是一系列相关问题的存在意义在不同领域的表达。转译虽然承认不同问题领域的差异是不能被彻底消除的,但是,它认为这些差异之间是可以联合(unity)的,转译强调问题之间的相互依赖,并且推动不同问题之间的沟通。

(3)提出从初级社群发展到高级社群的关键在于惯习的改造。产学研社群的发展,固然可以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实现。但是,在具体实践上,我们发现,相同制度约束下的产学研社群,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走向,有的发展得很好,成效显著,有的却发展得不好,甚至连基本的交流活动都难以开展。这就给我们提出了问题:影响产学研行动者行为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本书提出,关键因素在于惯习的改造。只有对行动者长久以来形成的惯习进行改造,行动者的行为才可能发生本质上的改变,因为行动者的惯习是外部社会结构和内部心智结构联合作用的结果,改造惯习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缺一不可。

(4)间接提出了社群的生命周期的概念。毫无疑问,社群的出现,是一个缓慢进化的过程和结果,内部的行动者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从初级社群到高级社群,就是进化的结果,体现出了社群有生命周期的特点,而这一点恰恰是被当前的研究所忽视的Ellen van Oost, Stefan Verhaegh, Nelly Oudshoorn.From Innovation Community to Community In-novation[J].Science, Technology, &Human Values,2009:34(2):182-205.。社群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社群缺少有效治理,就会失去生命活力而步入衰老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群进化的目的在于活得更有活力而不是追求长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