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 Ⅱ Reading Comprehension

Part A

TEXT 1

参考译文

每周六上午九点,5万多名跑步者出发绕当地公园跑5000米。公园跑步现象开始时只有十来个朋友,已经在英国激发出400项活动,在国外更多。活动是免费的,由成千上万名志愿者管理。跑步者从4岁小孩到祖父母;他们的用时从Andrew Baddeley的13分48秒到60分钟不等。

公园跑步在继续,但是伦敦奥运会的“遗产”却没有继承下来。在10年前的一个星期一,宣布了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伦敦举行。策划文件中做出保证,奥林匹克的伟大遗产将是把一个国家的体育爱好者从沙发上拉起来。人民身体状态更好、更加健康,培养更多胜者。但是事与愿违。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成年人数量确实上升了,到2012年持续上升了近200万人;但是人口总数上涨更快。更糟糕的是,这一数量现在加速减少。反对党声称,每周进行至少两个小时体育活动的小学生几乎减少一半。肥胖症在成年人和孩子中有所抬头。官方还在反思,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什么没能“激励一代人”。公园跑步提供了答案。

公园跑步不是比赛,而是时间的考验:你唯一的竞争者是闹钟。这种风气能带动任何人。一个气喘吁吁第一次来跑步的人在跑过终点线听到掌声所获得的欢乐,不亚于看到一个体育天才精彩表演时的欢乐。相比之下,举办奥运会的人想要的是更多人参与体育,产生更多优秀运动员。这样的双重目的容易造成混乱:对成功而不是体育参与的强调令新手感到胆怯。

的确,国家参与这种基本上属于“草根”阶层社区体育协会活动的策划有点儿荒唐。如果政府想扮演一个角色,它就应该真正参与公共产品的提供,确保有足够的运动场地空间,确保有钱铺设网球场和英式篮球场,鼓励为学校提供所有这些活动。但是,一届又一届政府主持出售绿色空间,从地方当局挤出钱来,越来越不在教育中重视体育。未来的政府不要在所谓有价值的策略上唇枪舌剑,它们需要做更多事情来提供让体育繁荣的条件,或者至少不要让这些条件变坏。

题解

21.[A]意为:获得很大普及。

第一段提到,跑步活动起初只有十几个朋友参加,后来发展成5万多人,激发了400多项活动,涉及成千上万名志愿者,跑步者包括小孩和老人,每个人完成5000米所用时间各异。在第一段中,set off意为“出发”, event可以指体育活动(sports events), staff作动词意为“充当工作人员”。

[B]意为: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

[C]意为:加强了社区的联系。

[D]意为:成为一个官方节日。

22.[B]意为:促进体育的参与。

第二段第一句是本段主题句,本段主要讨论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遗产为什么没有得以发扬光大,激励更多体育爱好者参加体育锻炼。所谓奥运会遗产,就是本段第三、四句提到的内容,即让更多体育爱好者离开沙发起来参加体育锻炼,让国人变得更fitter, healthier,培养出更多体育获奖者。遗憾的是,这一遗产没有在英国发扬光大。在第二段中,Planning documents指奥林匹克组委会的官方文件,level somebody away from指把某人从某个地方拽起来,或使人从某个东西上站立起身,词组in the run意为“连续”, Official retrospections指官方对没有发扬奥运会传统所做出的反思。

[A]意为:促进人口增长。

[C]意为:改善城市的形象。

[D]意为:在中小学增加体育课时。

23.[C]意为:不强调培养精英。

第三段提到parkrun的宗旨与奥运会组织者(Olympic bidders)的宗旨之间的差别,前者更强调自觉,不强调竞赛,不强调体育锻炼在选拔运动员上的作用。第三段的文字比较难,time trial可以直译作“时间的考验”,这里指能否定时参加锻炼;ethos意为“风气,精神”,所谓The ethos welcomes anybody指不强调竞争的这种风气能吸引人参加体育锻炼。第三句是一个比较级句子,比较的对象是joy over...first-timer being clapped over the line和(joy)about top talent shining,其中puffed-out指跑得气喘吁吁,clap指给人鼓掌表示赞赏,over the line指跑过终点线,而不是“沿着跑步线路的两边”(那样应该说along the line); top talent shining指顶级运动天才的精彩发挥。在最后一句中the stress on success over taking part是说强调成功(即获得名次)而不是强调参与。

[A]意为:目的在于发现天才。

[B]意为:集中于群众竞赛。

[D]意为:不吸引初来乍到者。

24.[D]意为:投资搞公共体育设施。

第四段提到,政府不该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策划,但是它可以参与提供各种公共产品(common goods也可以译成“公共利益”),比如投钱建运动场所,包括运动场、球场等。这些东西都属于体育公共设施。

[A]意为:组织“草根”阶层体育活动。

[B]意为:监督地方体育协会。

[C]意为:增加对体育俱乐部的资助。

25.[B]意为:批评的。

在最后一段,作者认为政府没有必要参与群众活动的策划,但可以出钱建造体育设施,鼓励学校开展体育活动,但是遗憾的是,一届又一届的政府只管出售绿地,而不是把绿地留给体育爱好者锻炼身体之用;它们从地方政府那里挤出钱,而不是资助地方政府投资体育;它们对鼓励学校开展体育运动倾注的精力越来越少;它们只考虑这策略那策略,就是不为体育的繁荣创造条件。可见,作者对政府是批评态度。在最后一段中,the state指国家,netball指流行于英国的没有篮板只有篮球筐的篮球运动,successive governments指连续多届政府,preside over意为“掌管,主管”, selling green spaces指搞房地产开发。在最后一句中them指conditions。

[A]意为:宽容的(或容忍的)。

[C]意为:不确定的。

[D]意为:同情的。

TEXT 2

参考译文

随着对孩子使用屏幕的关注增多,家长容易忘记自己的屏幕使用方式。Jenny Radesky在研究数字游戏后指出,“技术被设计来吸引你着迷,而且,数字产品也是为了促进最大程度的参与。摆脱它们很难,给家庭日常活动造成很多麻烦。”

Radesky通过让母亲和孩子成对做食物测验,来研究吃饭时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使用。她发现,在做测验练习时使用设备的母亲,与其孩子主动进行语言交流的时间少20%,非语言交流的时间少39%。在另一次观察时,她看到手机成为家庭紧张关系的来源。家长想看邮件,而她们的孩子情绪激动,想吸引她们的注意力。

婴儿天生能通过看家长脸色来试图理解他们的世界,而且,如果面无表情和没有反应——我们沉迷于设备时经常是这样,孩子们就会感到极度心神不安。Radesky引入20世纪70年代发展心理学家Ed Tronick设计的“静脸实验”。其中,她要求一位母亲以正常方法与其孩子交流,然后再变得面无表情,不给孩子任何视觉的社交反馈。孩子在试图吸引母亲注意力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痛苦。Radesky说,“家长无须在所有时候都无微不至,但是需要有一个平衡,而且家长需要对孩子用语言或非语言表达的情感需要做出反应并保持敏感。”

另一方面,Tronick自己表示担心,对孩子使用屏幕的担心可能产生于一种“强迫性的意识形态,它要求家长总是应该与孩子交流”:“它基于某种幻想式的、非常符合白人和中上层社会标准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认为,如果你没有让孩子听到3万个单词,你就是在忽视孩子。”Tronick认为,只是因为孩子没有从屏幕上学习,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价值——特别是如果它给了家长洗澡、做家务或摆脱孩子休息一会儿的时间。他说,家长可以从设备的使用中获得很多东西,比如跟朋友说说话,或者做完某项工作。这可以使他们感觉更幸福,这允许他们把更多其他时间留给孩子。

题解

26.[B]意为: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力。

第一段提到,数字产品的目的就是promote maximal engagement,这个词组跟Radesky说的前半句话意思差不多:Tech is designed to really suck on you in,这里suck on you in指吸引你加入,engagement指吸引人的注意力或让人参与某事。而且,一旦被吸引,你就很难摆脱(disengage)这些电子产品,结果给家庭日常事务带来麻烦(bleed-over意为“添麻烦,受打扰”)。

[A]意为:简化日常事务。

[C]意为:改善人际关系。

[D]意为:增加工作效率。

27.[D]意为:减少了母亲和孩子的交流。

第二段提到Radesky的一项实验,她让母亲和孩子配对来做一项食物测验,结果发现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母亲明显降低了与孩子的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另外,在一次观察研究中,她发现(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看邮件的母亲不理睬孩子,无论孩子怎么哭闹着想吸引她们的注意力。可见,这些研究都发现,母亲减少了与孩子的交流。本段第二句中start的宾语是interactions,指母亲主动开始与孩子交流;在最后一句中,making excited bids for意为极力想得到,其中excited是说小孩子哭闹或大声嚷嚷等一些情绪激动的行为。

[A]意为:使得孩子失去了胃口。

[B]意为: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

[C]意为:减缓了婴儿的语言发育。

28.[D]意为:家长要对孩子的情感需要做出反应。

第三段提到,Radesky借用Ed Tronick设计的实验,来看看面部表情在孩子身上引起的反应。结果发现,家长看手机或平板电脑时经常面无表情,当孩子想与母亲交流时,看到母亲无任何表情的孩子就会心里发慌(disconcerting),会感到非常痛苦(distressed)。Radesky得出结论说,家长要对孩子的情感需求做出反应并保持敏感。第三段中,be wired to do something指天生善于做某事,not giving her any visual social feedback指母亲脸上没有表情,让孩子搞不清母亲的态度。

[A]意为:孩子很容易习惯面无表情。

[B]意为:语言表达对情感交流不是必要的。

[C]意为:孩子对家长情绪的变化不敏感。

29.[C]意为:保证与孩子不断交流。

第四段提到的ideology实际上指全社会或某个社会群体的习惯性看法,这种看法被Tronick称作“强迫性的”,即不是自己自愿地这样认为,而是社会强迫自己这样认为。这个看法是:你必须要长篇大论地跟孩子交流,否则就是忽视孩子。这里所谓3万个词汇,并非真正指具体数量,expose your child to 30,000 words实际上是说要跟孩子大量交流。

[A]意为:保护孩子不让他们接触不切实际的幻想。

[B]意为:每年教孩子至少3万个单词。

[D]意为:始终关注孩子使用屏幕。

30.[A]意为:给其家长一些闲暇时间。

在最后一段,Tronick先介绍那种oppressive ideology,然后对它进行了批评。在他看来,即使孩子不从屏幕上学习,孩子看屏幕时至少可以给家长一些闲暇时间,让他们干点其他事情。而且,一旦这些事情做完,家长心情就很愉快,会有更多时间留给孩子。因此他说,孩子看屏幕是有其价值的。在最后一段中,very white, very upper-middle-class ideology是说这种看法是白人和中上阶层人的典型看法;get some work out of the way字面意思是不让某些工作成为自己的障碍,即把这些工作做完。

[B]意为:使家长变得更有创造力。

[C]意为:帮助他们做作业。

[D]意为:帮助他们更集中精力。

TEXT 3

参考译文

今天,广泛存在的(让高中毕业生)直接上大学的社会压力,以及为了满足快速变化的世界(对他们)越来越高的期待,经常导致学生对隔一年上大学的可能性不予考虑。毕竟,如果你认识的每一个人都在秋季上大学,多待一年是愚蠢的,不是吗?而且,在上完12年学之后,花一年做跟学习无关的事情也感觉不自然。

虽然这可能是事实,但也不是谴责隔年上大学足够充分的理由。在永不停止的冲向终点的社会竞赛中——不管是冲向研究生院、医学院还是高薪职业,总是有人担心会落在别人后面。虽然存在常见的一些错误认识,但隔一年并不会阻碍学业的成功——事实上它可能提高成功率。

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研究表明,隔一年上大学的学生比不隔一年的一般来说为上大学做了更好的准备,在大学里成绩更好。隔年上大学没有拖后腿,反而推动了学生,让学生为独立、新的责任和环境变化做好了准备——而这些都是一年级学生经常最难对付的。隔一年的经历可以减缓适应大学、投身全新的环境带来的打击,让学生更容易集中于学业及各种活动,不会出现适应障碍。

如果你不相信隔一年去探索自己的兴趣有什么内在价值,那么考虑一下它对未来的学术选择造成的经济影响吧。根据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近80%大学生最终至少改变自己的专业一次。上完高中基本的必修课程,并没能使学生在提交大学申请时真正了解自己所选的某个专业,这并不奇怪,但是选修过大学课程以后,他们转向另外一个专业。这样做未必是坏事,但是根据各大学的情况,假如你在换专业的游戏中太迟作出决定,补学分可能是很费钱的。比如在波士顿大学,如果你想从一个系转到护理学院,你就得多上一年。隔一年上大学,先把事情弄清,对你事后减轻压力并节省钱有帮助。

题解

31.[C]意为:跟别人做不一样的事情令人感觉奇怪。

第一段提到三个常见的理由,来说明为什么有必要高中毕业后立刻上大学,而不是延迟一年再上。一是现代世界变化快,有必要立刻上大学接受新知识;二是别人都是高中毕业后直接上大学,自己多待一年岂不是太傻;三是中断一年的学业做跟学习无关的事情,这样做不自然。可见,只有选项C与第二个理由对应。在第一段中in conjunction with意为“与……一道,与……一致”。

[A]意为:他们认为这样做在学业上是误入歧途。这个选项表达的意思跟第三个方面有差别,它说的是延迟一年上大学在学业上是误入歧途,而原文第三个理由是说中断学业去做跟学习无关的事情不自然。这里所谓“不自然”是说打乱了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的生活失去了连续性。

[B]意为:他们指望大学里有很多乐趣。

[D]意为:选修校外课程似乎没有价值。

32.[D]意为:减轻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压力。

第三段提到对美国学生和澳大利亚学生的研究,结果发现,隔年上大学的学生为大学做了更好的准备,成绩更好,更独立,能更好地承担新的责任,适应环境快。事实上,第三段整个是一个引用——引用别人的研究成果,用来说明第二段最后一句这个转折句提出的观点。

[A]意为:让学生别产生不切实际的思想。

[B]意为:降低职业选择的风险。

[C]意为:减轻一年级学生的经济负担。

33.[A]意为:适应。

首先,从构词上来看,这个词来自名词climate(气候),因此acclimation最基本的意思是适应气候。从上下文来看,第三段多次提到be prepared for,也提到struggle with(指极力适应或应对),最后用了adjust to(适应),可见,本段的主要意思是说隔一年上大学的学生适应能力更强,不会出现适应障碍(acclimation blunders)。在第三段中,pull back和push ahead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指拖后腿,后者指促进学生的进步;when it comes to意为“在……方面”, academic作名词,指大学课程与学习(university courses or studies), blunder指因为莽撞而犯下的错误。

[B]意为:应用。

[C]意为:动机。

[D]意为:竞争。

34.[D]意为:选对专业。

第四段第一句是本段主题句,本段主要是讲隔一年上大学的经济方面的影响(financial impact),即如何帮你省钱。接着作者提到有80%的学生在上大学前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上了大学选修过课程之后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因此就发生了换专业率很高这样的事情。众所周知,在美国,学费跟学分是紧密相连的,如果你换了专业,就要按新专业的要求去补修一定数量的课程及学分(make up credits)。这就需要交更多学费。因此最后一句说,如果隔一年上大学,利用这一年找到自己的专业兴趣(explore interests,见本段第一句),你就能省去换专业的钱。本段中,future academic choices具体指对专业的选择,词组make up意为“补偿”,词组figure out意为“弄明白,搞清楚”。

[A]意为:避免学业上的失败。

[B]意为:确立长期目标。

[C]意为:转到另一所大学。

35.[A]意为:支持隔一年上大学。

在做这类题时,考生一定要回顾一下全文。本文开门见山,在第一段第一句就提出建议,学生不要忽视高中毕业后隔一年再上大学的可能性。第一、二段同时也驳斥了反对隔一年上大学的各种理由。第三段从隔一年上大学有助于学生做好上大学的准备这个角度,论证了隔一年上大学的好处,第四段从选专业这个角度论证了隔一年上大学的好处。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就是为隔一年上大学辩护。

[B]意为:隔一年上大学的基本常识。如果这个标题是正确的,作者应该不仅说隔一年上大学的好处,而且要给学生提出具体建议,比如不上大学的这一年应该做一些什么事情,以便为上大学做好准备。但是这显然不是文章的重点内容。

[C]意为:隔一年上大学又开始流行了。

[D]意为:隔一年上大学:一个两难选择。

TEXT 4

参考译文

虽然经常被看作西部各州的一个问题,但是野火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是全国关注的事情,因为它影响联邦政府税收,野火生态学和控制方面的专家Max Moritz教授这样说。

在2015年,美国林业管理局第一次花掉每年预算55亿美元的一半多来救火,比20年前做这类事情花掉的钱几乎多一倍。事实上,联邦政府拨给该机构的钱现在很少用在别的工作上——比如森林保护、水域和文化资源管理、基础设施的维护,这些当然也是影响所有美国人生活的东西。

另一件全国关注的事情是,来自其他机构的政府资金是否正在被投入易发生火灾地区的建设。正如Moritz所说,联邦政府的钱是否被经常花在建造可能被野火毁掉的房屋上?

他说,“对全国来说,从政府开支的角度来说,这早已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我们需要用放大镜来看一看这件事情。比如说,“等一等,这样行吗?”“你是否愿意把这些资金改投到别处,比如集中投到这个地方更低风险的区域?”

研究者们说,这种看法需要在美国社会今天看待火灾的方式上发生相应的改变。

一方面,有关野火的对话需要包括更多方面。在过去10年里,焦点一直是气候变化——由温室气体引起的地球变暖怎样使火灾更糟。

Moritz说,虽然气候是一个关键因素,但是不能因为关注它而以忽视其他相关问题为代价。

他说,“人类的系统和我们居住的地域是联系在一起的,二者的作用是相互的。”他指出,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形成“一个过于简单化的解决方法。我们对这个问题和解决方法的认识变得很狭隘”。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Balch教授说,人们继续把火灾看作需要全力控制的事件,并且只有在必要时才能让它发生。但是承认火在人的生活中是不可避免存在的,这种态度对形成法律、政策和尽量使火安全燃烧的做法至关重要。

Balch说,“我们已经与容忍火失去了联系。了解并试图弄清今天人与火的联系真的非常重要。”

题解

36.[B]意为:消耗了创纪录高比例的预算。

第一段提到,森林火灾不仅是西部各州的问题,也是全国人民关注的事情,因为它影响到联邦政府税收。接下来的第二段具体提到2015年的森林火灾花掉联邦政府多少钱——联邦政府的钱当然是通过税收得来的,而且2015年有史以来第一次(for the first time)花掉了每年森林保护预算的一半多用来救火,结果造成用于其他工作的钱相对减少。在第一、二段中,wildfire/fire指野火,这里具体指森林火灾。第二段中词组in effect意为“实际上,在效果上”。

[A]意为:耗尽了前所未有的管理精力。

[C]意为:严重损害了西部各州的生态。

[D]意为:引起基础设施支出的大涨。

37.[D]意为:确保政府资金花得更安全。

在第四段中Moritz说使用放大镜是一个比喻。因为第三段之后开始谈联邦政府拨款怎样花的问题,因此这里说用放大镜来看一看这个问题,肯定是指看一看政府的相关机构(不仅是林业局)是不是有效地使用了联邦政府的拨款。比如他提到,用政府的钱把房子建在易着火的地区(fire-prone districts)显然是不对的,相反,应该把房屋建在不容易着火的地方(lower-hazard parts)。

[A]意为:为易起火地区募集更多资金。

[B]意为:避免把联邦政府的钱改变投资渠道。

[C]意为:找出这个地区不会起火的区域。

38.[C]意为:其他因素也不应该被忽视。

第五段提到,美国人需要改变对火灾的看法。从下文来看,这里的意思是说改变对火灾原因的看法。因此第六段第一句说,有关火灾的讨论应该是more inclusive,从下文来看,这里说的是不要仅仅认为气候变暖是造成更多火灾的原因——还有其他原因,但是这些原因经常被人忽视(come at the expense of the rest of the equation)。这里at the expense of意为“以……为代价”,这里指不考虑某些方面;equation不是“等式”的意思,而是指一个综合体——这里指导致火灾越来越多的各种综合原因。因为,正如第八段所说,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火灾的增加是各种原因综合造成的,那么我们很容易找出过于简单化的解决方式。

[A]意为:公开辩论还没有结论。

[B]意为:救火条件正在改善。

[D]意为:对火的看法已经发生改变。

39.[A]意为: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

在第八段第二句Moritz指出,认识不到这一点会导致对什么是解决方法的过于简单化认识。本句中that指第一句提到的人与环境互相影响这一事实,an overly simplified view of what the solutions might be是说找到的解决方法过于简单,对认识和解决火灾问题无济于事。简而言之,错误地理解人及环境之间的关系会导致错误的解决方法。

[B]意为:发现自然的基本组成结构。

[C]意为:探索人类系统的机制。名词mechanism指fundamental processes involved in or responsible for an action, reaction, or other natural phenomenon(促成或导致某个行为、反应或其他自然现象的基本过程)。

[D]意为:将地域在人的生活中的作用最大化。

40.[B]意为:与之和解。

文章最后两段引用了Balch教授的话,她的基本观点是,人们不应该把火看作一个控制对象,而应该把它看作人的生活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部分(inevitable presence in human life),这样人们才能找到解决火灾的方法,制定合理的法律与政策,采取安全有效的行动。可惜的是,人类已经不会living with fire了,这个词组可以译成“容忍火(的存在)”或者“与火共存”。所以她最后指出,正确认识人与火的关系至关重要。在最后两段中,out of necessity意为“出于必要”; live with意为“忍受,容忍”, disconnected ourselves from living with fire就是说把容忍火的存在这种事已经抛在脑后,完全没有去考虑它;词组tease out指靠哄骗得到某物,或搞明白、理清楚某事。

[A]意为:去除。

[C]意为:为之付出代价。

[D]意为:远避之。

Part B

参考译文

美国制造业的衰落是一个老调重弹,特别是在唐纳德·特朗普看来。在为他自己的“墨西哥制造”制衣流水线辩护时他说,“我们不再制造任何东西了。”

毫无疑问,制造业在最近几十年遭受了重大打击,而且外贸交易也提出了问题——新的打击是否会击中制造业。

但是也可以从一个不同方式来看数据。

在全国范围内,工厂主现在正在竭力应对一个新挑战:他们不能雇用太多工人,结果最终可能雇用得太少。尽管有贸易竞赛和外包,美国制造业仍然需要雇人代替每年数万退休的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而千禧一代未必对接替他们的位置感兴趣,因为其他行业以同样的或更好的工资来雇用他们。

对工厂主来说,这些全都造成了对工人的激烈竞争——而且也对上调工资造成压力。Jay Dunwell是一个家族公司Wolverine螺旋弹簧公司总裁,他说,“工人更难找,他们不愁找工作。他们也许到了工作年龄,但是却被其他行业拽走了,这些行业跟制造业状况一样好。”Dunwell先生开始带高中生来工厂参观,让他们接触企业文化。

RoMan制造厂是制造变压器和焊接设备的企业,由Robert Roth的父亲在1980年合作创立,Robert密切关注着他近200名工人的年龄,今年有5人退休。Robert Roth让三个社区大学学生在这里参加工作实习项目,起始薪水是每小时13美元,在两年后提到17美元。

在变压器厂的一个工作台旁,年轻的Jason Stenquist被他正在组装的铜圈搞得很紧张,两个人的来访也让他感觉紧张。这是他第一周上班。当被问到职业选择时他说,自己在高中时想上医学院,后来改成电气工程。他说,“我喜欢用工具工作。我喜欢创造。”

但是为了赢得这些年轻人,制造业主还要清除另外一个障碍:家长,这些人经历了美国自大萧条时代以来最糟糕的经济衰退,他们告诉孩子们远离工厂。千禧一代“记得自己的父母亲被解雇的事。他们将之归罪于制造业的衰退”, Birgit Klohs说,他是The Right Place的高管,这是一家密歇根州西部的商业开发机构。

这些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从1970年的1700万降到2013年的1200万。复苏开始时,工人的短缺首先出现在高技术行业。现在,短缺正出现在中等技能的人上。

“缺口存在于不需要技能的工作和需要大量技能的工作之间”,蒙特卡姆社区学院商学教授Rob Spohr说,“有足够的人去承担麦当劳等地方的工作,这些地方不需要多少技能。缺口存在于二者之间,问题就存在于这个地方。”

大激流城的Julie Parks指出在吸引千禧一代进入制造业领域时遇到的另外一个关键问题: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虽然他们的家长们满足于长时间工作,但年轻人更珍惜灵活性。她说,“加班对这一代的人没有吸引力。他们真的想要享受生活。”

题解

41.[E]意为:Jay Deuwell说,对企业主来说,工人更难找到,因为竞争很激烈。

第五段第一句是本段主题句,指出制造业企业主面临的两个压力,一是雇人难,二是支付工人更高工资的压力。然后引用了Deuwell先生的话,他说的话表达了基本相同的意思,其中they指上一段提到的millennials,这个词指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也被称作Y Generation,动词pluck意为“摘,拉”。

42.[A]意为:Jason Stenquist说,他改学了电气工程,因为他喜欢用工具工作。

第七段引用Jason作为例子,其中提到他年龄不大,被采访的时候是到工厂上班的第一周,所以工作起来还有些紧张。他告诉采访者(two visitors指包括本文作者在内去工厂采访的人),自己本来想学医,但后来改成电气工程,因为他喜欢用工具工作,喜欢创造。

43.[G]意为:Birgit Klohs说,制造业的衰退应该对年轻人的父母被辞退负责。

第八段第一句是本段主题句,本段主要是说千禧一代的家长如何反对孩子选择制造业就业:因为他们经历了制造业最糟糕的日子,经历了被辞退的历史。然后引用Birgit Klohs的话说,年轻人记得他们的父母的这种经历,他们也认为,父母之所以被辞退,制造业的衰退难辞其咎。

44.[B]意为:Rob Spohr指出,有足够的人填补不需要多少技能的工作岗位。

第十段引用Rob Spohr的话,目的是为了说明第九段最后一句话提到的现象,即在中等技能领域出现了工人的短缺。Rob Spohr具体指出,在不需要技能的工作和需要大量技能的工作之间(即mid-skill levels)人手最缺。然后他提到麦当劳的工作,他显然认为麦当劳的工作属于jobs that take no skills(即不需要技能的工作),能干这种工作的人大量存在。

45.[F]意为:Julie Parks指出,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能吸引年轻人进入制造业。

最后一段提到Julie Parks的看法,在她看来,吸引年轻人进入制造业还有一个关键考虑,即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因为年轻人不喜欢加班,他们想在工作之外好好享受生活,不想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加班加点(overtime)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