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应急处理

1.清除毒物
应及时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以迅速排除尚未吸收的毒物。尤其对误食毒伞、白毒伞等毒蕈者,其发病迟缓,就诊时距食蕈多在6小时以上,仍要进行上述治疗。洗胃用1∶5000高锰酸钾、1%~4%鞣酸溶液、0.5%活性炭混悬液或浓茶反复洗胃,无腹泻者于洗胃完毕可经口予以活性炭和硫酸镁导泻,以清除未吸收毒素。摄入24小时后来医院者,给予高位灌肠。如患者已有严重的呕吐和腹泻,则不必催吐和导泻。同时补液利尿,促使已吸收毒物排出体外。
2.血液净化疗法
尽早血液净化治疗毒蕈中毒,疗效肯定,且可治疗并发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有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持续床旁血滤、血浆置换等。
3.抗胆碱药
主要用于含毒蕈碱的毒蕈中毒,对抗胆碱能兴奋表现,可解除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对中毒性心肌炎所致的房室传导阻滞(AVB)和中毒性脑炎所致的呼吸中枢衰竭具有治疗作用。可根据病情用阿托品0.5~2mg皮下注射,每0.5~6小时一次,必要时可加大剂量或改用静注,直至瞳孔扩大、心率增快、面色潮红、症状缓解。此后逐渐减量和延长用药间隔。也可以应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肌内注射,轻者1~2mg;中度中毒2~4mg;重症4~6mg,每8~12小时一次。
4.巯基类络合剂
用于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患者,即使在假愈期没有明显内脏损害时,也应给予此药。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含巯基的药物与某些毒素如毒伞肽等相结合,打断了其分子中的硫醚键,使其毒力减弱,保护了体内含巯基酶的活性,甚至恢复部分已与毒素结合的酶的活力。常用药物有二巯丙磺钠、二巯丁二钠等,由于患者肝脏损害多数严重,故不宜用二巯丙醇。①二巯丁二钠:0.5~1g稀释后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首剂加倍,症状缓解后改为每日注射2次,连用5~7天为1疗程。②二巯丙磺钠:5%溶液5ml肌内注射,每6小时1次,症状缓解后改为每日注射2次,至5~7天为1疗程。
5.肾上腺皮质激素
适用于溶血型毒蕈中毒及其他重症的中毒病例,尤其是有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脑炎、严重的肝损害和出血倾向的病例。如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200~300mg/d或地塞米松10~20mg/d加入液体中静滴,病情好转后改用泼尼松口服。
6.抗蕈毒血清的应用
对于白毒伞等毒性很强的毒蕈中毒,有条件时可用特定抗毒蕈血清治疗。
7.对症治疗
发生溶血者,用5%碳酸氢钠25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对有精神症状或有惊厥者应予镇静止惊,并可试用脱水剂;可应用细胞色素C、腺苷蛋氨酸、肝细胞生长素等保肝护肾药物。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