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晌午,吃过早饭的兄妹俩在门前空地上晒太阳,小家伙最近越来越硬实了,双腿越来越有劲,不愿躺坐反而喜站,林玉经常托着小家伙俩小胳膊,小家伙笔直站在哥哥腿上,四下张望,有时还蹦跶几下。。。。
万里无云且无风,冬日阳光洒在身上,晒得兄妹俩懒洋洋的,不一会,小家伙就沉沉进入梦乡。放下妹妹,少年蘸水洒地,正准备扫舍整理家当。。
园里来了几位陌生人,有年轻人,有中年人,更有仆人,为首中间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老者一身素衣,国字脸,鼻直口方,银须垂胸,一看便是德高望重之人。
少年赶忙放下扫把,不明所以,旁边一中年人欲言,老者抬手制止,笑道“老夫卢照邻,也算是此村老叟,呵呵”。少年忙上前行礼。
老人看了少年一眼道“小友莫慌,自你兄妹俩居住于此,家人书信曾提及,老夫一年回家两三次,一直未曾得见,年关将至,回村过年,昨日回来天色已晚,今日正好天气不错,出来散散心,活动活动筋骨,正巧也过来看看,不知你兄妹俩在此住得还习惯?可适应?”。
说完老人分开众人上前,缓缓踱步,围着园子和草屋,细细打量,偶尔点头,不时露出缅怀神色,林玉瞬间明白了什么,杵在原地紧张地竟不知所措,更不知如何开口。。。
老人回身时,望见少年神情举止,开怀笑道“呵呵,不要紧张,老夫不是来责怪你没问过我这个主人,擅自住在这里。更不可能让兄妹二人你离开,这里久无人住,家中后辈懒惰,不打理修缮,几近荒废。如今你们来了,在这里帮着照料打理,增添人气,重新焕发生机。老夫喜闻乐见,所以说起来,老夫还得谢谢你们。。。”
林玉松了一口气,立马回过神来,膝盖一弯,欲要跪下,老人急上前,一把抓住少年双肩,“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苍天和“双亲”,老夫又没做什么,你何须行此大礼?”
少年一时间,像抓住救命稻草般颤声“当得起,当得起”,声音夹杂着哽咽。
老人,看着少年,一时百感交集。三间草屋,于老人,微不足道,但在兄妹俩看来,寒冬时节,俨然是安身立命之所在。
天下间,只恩情如山海,万钧之重。
唯赤子心,为最正,最真,最纯。
一瞬间,老人有了决断,笑看向少年“不请老夫进去坐坐,呵呵。”少年忙领着进屋,其他众人在园里待候。
屋里空荡荡的,家陈四壁可以形容。一张床,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一个盛碗筷的小橱柜,墙上挂着一个小竹箱,这就是全部家当。
老人坐南朝北缓缓坐下,少年赶忙去橱柜找寻,才发觉连个茶壶茶杯都没有,茶叶更是没有,一时窘迫的脸红了。
后者看了一眼,及时解围道“老夫不渴,你就别忙了,来,坐下”。少年坐在下首,正襟危坐,目不斜视,迎着老人的目光,毫无一丝怯懦,目光纯净平淡。
老人赞许地点点头,捋了捋银须,微笑与少年闲聊起来。。
此村地属大齐黎州,黎州有八郡,渭川郡,只是靠近东南大山的一个小郡。村子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村里有五户大姓,分别是卢,周,郑,何,常,剩下的都是后来定居在此,有三姓,萧,沈,连,再加上少年家,村里现在总共九姓人家。
说得少年心里暖烘烘的,毕竟得到了老人的认可,代表着也得到了村里人的认可。卢老十年前已经搬迁至黎州城,祖宅只留几个子侄居住打理。一年也就清明,冬至,春节以及祖上祭祀日回村里。
村里的郎中姓萧,住在村后,脾气有点古怪,吃软不吃硬,脾气对了,诊金也是可以不收的。
连家有位告老还乡的大官,最高曾做到户部右侍郎,在家舍前面盖了几间书舍,村里不少孩子在里面求学读书。这位老侍郎不苟言笑,对孩子们学业极为严格,孩子们都怕极了老头。。。。。等等。
看少年露出疑惑表情,解释道:“虽然老夫不在家十几年,但是家书从来不曾懈怠,一年往来家书上百封。家中日常琐事,邻里乡亲间,红白之事,人情礼帛。都要一一过问,逐一标注。烽火连天时,家书抵万金,太平盛世年,家书亦是家业基。这也是卢氏家训之一”,少年肃然起敬。
说到民俗禁忌,如去人家,不能站在别人家的当门口,或久靠在门外的门框上,这样做主人会反感,认为不让客人进来,不好客。又如,客人在时,不要扫地,有失礼节,会引起客人反感。
快过年了,大年三十,吃鱼不能吃光的,要留一点,叫年年有余,初一不做活,不发脾气,不骂人,年首图个好彩头。。。。
老人娓娓道来,事无巨细,无丝毫不耐烦地讲给少年听,少年一一记在心里,时而点头,遇到不明白的,也不会憋在心里,而是认真仔细地请教,老人目光中欣赏味愈浓。。。
端着瓷碗,喝了几口清水,揶揄笑说“水清无鱼”,少年羞愧不已,老人哈哈哈大笑。
“可曾读书识字?”老人询问道,少年点点头,一老一少,一问一答,几番下来,老人啧啧称奇,在这个年纪,能有如此学问悟性,极为不易。再想想自己的儿孙,老人就一肚子无名火,卢家好歹也算是书香门第,自己更是远近闻名的儒者,老人生有三子,长子生性木讷,书读百遍千遍,都记不住,更况明其义。欣慰的是礼仪孝悌,倒是严尽恪守,中规中矩,美名远扬州郡,传言庙堂之上都有所耳闻。。。
二子倒是悟性颇高,少年有为,实指望“青出于蓝”,传承家门儒风,可惜自考取功名后,一味钻研权谋术,纵情声色犬马。几年下来,官场倒是熟稔的很,学问却不进反退,差点没把老人气了个半死,怒骂一顿之下,父子间闹得很不愉快。这不临近年根了,推说公务繁忙,只派人从京城送来一大堆礼品,然后没了下文,老人气得两天没吃饭。
三子喜商不喜文,深谙商谋诡略,圆滑世故。年纪刚过而立之年,已主家中产业,卢家几年下来财富翻了几番,财力雄厚,富甲数州。
此子逢人三分笑,遇人常点头,结交颇广,乐善好施,倒是颇有善名。
去年老人七十大寿,冲着他面子,来祝寿者竟达三十多桌,三教九流,官匪兵盗,龙蛇混杂,无奇不有,让众人着实大开了一把眼界。。
至于第三代,身处富贵,宠溺纵容,书读得不多,陋习倒是不少,更是一代不如一代。每次想起来,老人就窝心生火,黯然神伤。。。
见老人思绪飞远,傅云默然无声,静静相陪,一时间,室内寂静,落针可响。。。
等老人回过神来,又和少年闲扯了半天,欢声笑语不止。不觉已经中午,傅云瞅瞅外面一群人,又偷偷扫向角落,老人爽朗大笑“云小子,老夫还有事回去,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走走亲朋好友,串个门子,就不陪你聊了,有机会咱好好再聊”,少年如释重负。
“哦,对了,临来时候,从州府里带了不少年货,登门拜访,总不能空着手,一点小意思。接着摆手道
“呵呵,可不许拒绝啊,过年送礼,谓之“馈岁”,必须得收下,要不老夫可不高兴了”后面话直接堵住了少年临到嘴边的话。
送众人出园子外,老人拍了拍少年肩膀,笑了笑,领着一群人回往村里去了,
可谓乘兴而来,怀兴而归。。。
目光一直等到看不见众人,林玉才转身,回到屋里,少年还是有种不习惯不真实的感觉,老人和他聊那么久,还送了那么多东西,到底为何?种种因由,思来想去,终是想不出所以然来。
虽然他年纪小,但是一路艰险下来,已经老练世故,懂得分辨是非,更何况,他天生对善恶忠奸,有敏锐的察觉。只是非亲非故,老人为何如此?少年心头很是疑惑,也生出了几多情绪,有感激,喜悦,彷徨,惆怅,还有一丝迷茫。。。。
少年心,此时如千山万水。
愣愣地看着一大堆东西发呆,这么多东西,得花好多好多的银子吧,咋一点不会心疼吗?少年替老人想到,不禁有点心疼。
半晌后,仔细一一清点完,认真在薄上列出清单。
世间,礼尚往来最简单,若夹人情,最是复杂。
把小家伙哄睡而下,掖好被子,林玉长出一口气,坐在桌前端起书来,娓娓翻来。。
冬夜漫漫,灯下少年静读,默默无语。。。
接下来几天,陆续有人踏园,村里四大姓主事,也都一一而至。无不携礼而来,空手而归。傅云以礼相待,借花献佛般,端出茶具茶叶,沏茶斟水。
来者言谈里,无不是是旁敲侧击,询问卢老的来意,人心不古,可见一斑。让少年不免意兴阑珊,却是神色自若,做足礼数。
每次客人走后,林玉都仔仔细细盘点礼品,一一在册,年月日时,人名及礼,来去为何?精填细书。。。。
人分高下,情分厚薄,林玉有数本名册,亦分三六九等,只凭自解独悟。
世间,礼尚往来最简单,若掺人情,最为复杂。只因礼重,情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