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学导论(第3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科)规划教材)
- 张金华
- 15753字
- 2020-08-28 13:37:42
第一节 护理学相关理论
理论是对特定领域内的某些现象和本质进行系统的描述。护理理论是对护理领域中的现象和活动进行系统的描述和总结,是经过护理实践检验证明的理论体系。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护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引用了许多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如系统理论、人的基本需要理论、压力与适应理论、成长与发展理论等,使其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这些理论用科学的方法,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护理工作的性质,表明了护理学的范畴,确立了护理理念和护理价值观。
一、系统理论
系统作为一种思想,早在古代就已萌芽。例如我国传统医学中的阴阳五行之说就系统地概括了人对自然环境、四季气候的变化、观察和适应;中医学中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即“内因”和六淫(风、寒、署、湿、燥、火)即“外因”的平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都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系统的一种认识和运用。但系统作为一种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提出。20世纪60年代后,系统理论得到广泛应用,其理论与方法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一)系统的概念
系统(system)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统一体。系统的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系统是由各要素(子系统)所组成的,这些要素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功能;二是指系统中的每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这些要素集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后,就具有各孤立要素所不具备的整体功能。
(二)系统的分类
系统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维中。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系统是千差万别的,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它们进行分类。
1.按组成系统的要素性质分类
系统分为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自然系统是自然形成、客观存在的系统,如人体系统、生态系统等。人造系统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组建的系统,如计算机系统、护理管理系统等。现实中许多系统属于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相结合的复合系统,如卫生系统、教育系统等。
2.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
系统分为闭合系统和开放系统。闭合系统是指不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开放系统是指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闭合系统是相对的、暂时的,绝对的闭合系统是不存在的。开放系统与环境之间是通过输入、转换、输出与反馈来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的(图3-1),并以此保持与环境的协调和平衡,从而实现自身的稳定。
图3-1 开放系统示意图
输入是指物质、能量和信息由环境进入系统的过程。如人进食,学习新知识等。转换是指系统对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处理、吸收和转换的过程。如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对知识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等。输出是指将经过系统吸收、处理、改变后的物质、信息和能量散发到环境的过程。如排泄、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人服务。反馈是对开放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控制的过程。系统输出的产物与系统的预期目标做比较后,反馈给输入,从而影响和修正以后的输出结果,最终达到预期目标。
(三)系统的基本属性
1.整体性
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系统各要素功能之和。系统的整体功能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系统的整体功能有赖于各要素根据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是实现目标的基础;二是系统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要素功能之和。各要素功能并不是简单的相加,只有将各要素组成一个整体系统后,才能产生孤立要素所不具备的特定功能。
2.目的性
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其特定的目的。系统结构不是盲目形成的,而是根据系统的目的、功能和需要来建立系统及子系统的。系统和各子系统相互协调与外界环境发生作用,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结构实现自身的平衡与稳定,从而求得系统的生存与发展。
3.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各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内部联系和协调作用。任何要素发生结构或功能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如持续过大的心理压力,可能会导致消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
4.动态性
动态性是指系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系统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恰当的运动和变化,以此调整自己的内部结构,实现与环境的互动与平衡。
5.层次性
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将系统分为次系统和超系统。次系统是较简单、低层次的系统;而较复杂、高层次的系统为超系统。对于一个系统来说,它既是由一些子系统组成的一个超系统,又是组成更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如家庭系统既是人的超系统、又是社区的次系统。
(四)系统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1.用系统理论的观点看待人
(1)人是一个自然系统:
人是自然系统中的一个次系统,要根据自身的能力适应环境的变化,求得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有赖于机体对环境变化的识别和进行适应性调整,因此,护理活动的目的是帮助护理对象正确识别环境中的变化因素,指导其采用恰当的适应方法和手段,实现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2)人是一个开放系统:
人是通过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来适应外环境的变化,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另外,人与环境的平衡处于动态平衡,健康与疾病也总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因此,要用开放的、动态的观点对人实施系统的护理。
2.用系统理论的观点看待护理
(1)护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护理系统包括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研究等子系统,各子系统内部又有若干层次的子系统。要使如此庞大复杂的系统最大效益地发挥作用,必须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优化内部结构,调整各部关系,使之健康协调发展。
(2)护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护理系统与社会各界有着密切的信息、资源、技术、人才等的交换,以此求得自身的稳定和发展,实现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目标。
(3)护理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社会的进步、医疗技术的更新、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人们对护理要求的提高,必然对护理的组织形式、工作方法、思维方式有新的要求。护理系统只有适应这些变化,勇于创新,才能主动求得生存与发展。
(4)护理系统是一个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系统:
护士和病人是构成护理系统最基本的要素。由于护士的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决定了病人的康复与护士的能力密切相关。因此,提高护士收集和分析资料、正确判断、科学决策、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的能力是保证护理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3.系统理论促进整体护理理念的形成
护理的服务对象是人,人是由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等多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当任何一个要素出现不适或发生病变都会影响其他要素的功能,因此,护理系统为护理对象提供的服务应该是整体的、全面的护理。
4.系统理论构成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
护理程序是护理实践的一种工作方法,是一个开放系统,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图3-2)。
图3-2 护理程序系统模式示意图
二、需要理论
人都有维持生存的最低需要。需要的满足程度与个体的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当个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出现紧张、焦虑等失衡状态,甚至导致疾病。学习需要层次理论,旨在帮助护理对象满足和维持最基本的需要,促进身心健康。
(一)需要的概述
1.需要的概念
需要(need)是有机体、个体和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人是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整体,在整个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产生最基本的需要。如产生对食物、水、氧气、排泄、休息的生理需要;产生对情爱、交往、自尊、求知的心理需要。
人的基本需要(human basic need)是指个体为了生存、成长与发展,维持自己身心平衡最基本的需要。人的基本需要是人类的共有特征,个体都必须维持最基本的需要,才能保持身心平衡,维护健康。
2.需要的特征
(1)对象性:
人的需要具有对象性。需要的对象可以是物质的,如食物、衣物、住所等,也可以是精神的,如信仰、获得认可、受到尊重等。
(2)发展性:
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优势需要,如婴儿期主要满足吃、喝、睡等生理需要;幼儿期则出现求知和学习的欲望;少年时代主要满足学习、安全的需要;青年时代主要满足恋爱、婚姻的需要;成年人主要满足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幸福的需要;老年人更重视尊重的需要。
(3)动力性和无限性:
需要是人行动的动力,也是人开拓创新的源泉。人通过不断追求目标,在劳动中获得生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同时,又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因此,需要不会因暂时的需要满足而终止。当低一级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向更高级的需要发展,个体在不断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4)共同性和独特性:
人的基本需要属于人类的共有特征,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个体都必须共同拥有一些最基本的需要。但是,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生活方式、所属人群等等的不同,人的文化修养、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也会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的内容、层次和满足需要的方式就具有独特性。
(5)社会历史制约性:
需要的产生和满足受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群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必须根据自身所处的条件,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需要,合理地提出和满足需要。
3.影响需要满足的因素
需要的满足受自身的内在因素及其所处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内在因素包括生理、情绪、认知、个人等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
(1)内在因素
1)生理因素:
由于个体的身体素质、疾病、生理缺陷、活动受限等原因影响需要的满足。如因生理缺陷产生自卑、孤独等情绪反应,影响人际关系及爱与归属需要的满足。
2)情绪因素:
情绪状态与个体的躯体功能状态密切相关,焦虑、恐惧、愤怒、抑郁等情绪会引起食欲下降、失眠和人际关系紧张等,从而影响个体需要的满足。
3)认知因素:
基本需要的满足需要个体具备相应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太低或认知障碍的人,必然会影响信息的接收、理解和应用,进而影响个体对自身需要的认识和满足,如营养知识的缺乏,就难以满足机体的营养需要。
4)个人因素:
个人信仰、价值观、个性特点、生活习惯和生活经验等,都会影响个体基本需要的满足程度及方式。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会影响个体对高层次需要的追求。
(2)外在因素
1)环境因素:
环境陌生、温度不适、噪音等均可影响需要的满足。如噪音很容易引起烦躁、焦虑而难以满足休息的需要。
2)社会因素:
政治、经济、社会事件、物质供应等因素会影响各种需要的满足。如人际关系紧张、与亲人分离等会导致个体失去爱与归属的需要。
3)文化因素:
社会道德观念、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会影响个体对需要的认识和满足方式。如商人、政治家、宗教人士在实现自我的方式上就完全不同。
(二)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许多心理学家、哲学家、护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进行不懈的研究。其中以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uman Maslow)提出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最为著名,对护理学的影响最大、应用最广。另外,护理学家凯利希提出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也较广泛地运用于护理实践中。
1.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不同的层次,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顺序,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图3-3)。
(1)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
是指人类维持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包括空气、水、食物、排泄、清洁、休息、活动、避免疼痛等。
(2)安全需要(safety needs):
是指人们希望避免受到伤害、生活稳定、得到保护,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需要。
(3)爱与归属的需要(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s):
又称社交需要。是指被他人或群体接纳,得到家人、朋友、组织的关爱、支持和认同的需要。爱的需要包括给予别人爱和接受别人的爱。
(4)尊重的需要(self-esteem needs):
包括自尊和被尊重的需要。尊重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自信,觉得自己有价值,从而产生巨大的动力,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弱小、无能的感觉,使人丧失基本的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5)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
是指个人的潜能得以充分的挖掘与发挥,从而实现自己理想与抱负的需要。
1970年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在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之间增加了认知和审美的需要。
图3-3 马斯洛人类的基本需要层次论示意图
2.凯利希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1977年,美国护理学家理查德·凯利希(Richard Kalish)对马斯洛提出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在生理和安全需要之间增加了刺激的需要。刺激需要包括性、活动、探险、新奇、操纵等。特别强调儿童需要通过探索和操作来认识周围世界,促进正常的生长和发育;成人在寻求新奇、满足好奇心时,常在探索和操纵事物时忽略了自身安全。因此,刺激的需要在有些时候优先于安全需要。
(三)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
1.首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再考虑高层次需要的满足。维持生存所必需的低层次需要必须立即和持续给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易确定、易观测、有限度,高层次的需要难确定、难观测、无限性。
2.高层次需要的出现是随着前一层次需要的逐渐满足后,高一层次的需要才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因此,前后两层需要之间略有重叠。
3.各层次需要的发展与个体的发育成长是一致的。如婴儿期最主要的是对食物、水、睡眠的需要。
4.各需要层次的顺序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人在同一情况下,需要的层次顺序有所不同。面对饥饿、疼痛、危险,有的人可能会选择满足生理需要;而有的人宁愿放弃生命也要维护自尊。
5.人们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活动基本相同,越是高层次的需要满足的方式差异性也就越大。
6.高层次的需要不像低层次需要那样迫切和清晰可辨,高层次需要的满足需要更多的前提条件,也更具有社会价值。
7.需要层次越高,心理治疗效果越好。在最低层次需要上,心理治疗几乎没有任何效果。
8.人类基本需要满足的程度与健康状况成正比。生理需要是生存所必需的,是保证健康的基础;高层次需要虽然不是生存所必需,但它的满足能够使人更健康,生活质量更高,精力更加旺盛。因此,人的需要满足程度越高,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状态就越好。
(四)需要层次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需要理论对护理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能指导护士明确病人尚未满足的需要,预测可能出现的需要,从而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满足病人需要。
1.需要理论对护理实践的意义
(1)帮助护士识别护理对象未被满足的需要,及时发现护理问题给予解决。
(2)帮助护士更好地领悟和理解护理对象的行为和情感:如手术前病人流露出担心、害怕的表情,说明病人的安全需要未能满足。
(3)帮助护士预测护理对象可能出现的需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提前预防:如新入院病人,可能因环境陌生而出现紧张、焦虑,不利于治疗。因此,对新入院病人进行医院和病区的介绍,帮助病人熟悉环境。
(4)帮助护士识别护理问题的轻、重、缓、急,首先满足威胁生命的需要。
2.应用需要理论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
由于疾病的影响,一方面,个体不能正确识别疾病状态时的特殊需要;另一方面,个体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能力下降。因此,护士应根据优先次序满足病人的需要,恢复机体的平衡与稳定。
(1)生理需要:
疾病常常是导致生理需要无法得到满足的主要原因。如呼吸困难引起缺氧,护士应立即采取措施,满足病人对氧气的需要。疼痛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身心反应,护士应正确评估疼痛,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疼痛的措施,满足病人避免疼痛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患病时病人的安全感会降低。主要由于环境陌生、对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不了解、对疾病的进展和预后等知识缺乏。因此,护士应做好入院介绍,努力提高护理水平,取得病人信任,满足病人安全的需要。
(3)刺激的需要:
由于住院时间长、生活单调会引起情绪低落、体力衰退等,护士应通过美化病区环境,播放轻音乐,鼓励病人活动,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满足病人刺激的需要。
(4)爱与归属的需要:
患病期间因无助感增强,病人更希望得到亲人、朋友和医护人员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因此,爱与归属的需要也变得更加强烈。 作为护士不仅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更要鼓励其亲人、朋友经常探视,指导家属参与护理,让病人感受到亲情和友情,满足爱与归属的需要。
(5)尊重的需要:
患病后病人会因自理能力下降而影响自身价值的判断,认为自己是无用的、成为别人负担的人,从而妨碍其自尊需要的满足,如瘫痪、失明等病人。另外,由于身体形象的改变,也会影响病人自尊需要的满足,如截肢、烧伤等病人。因此,护士在工作中要礼貌称呼病人,认真倾听病人意见,保护病人隐私,尊重个人习惯、价值观念及宗教信仰,维护病人自尊,满足尊重的需要。
(6)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是个体最高层次的需要,其需要的产生和满足程度因人而异。护理的功能是在保证低层次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为病人自我实现的需要创造条件。护士应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个性和追求,帮助病人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条件,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为实现自我而努力。
3.满足护理对象基本需要的方式
护士主要通过以下3种方式来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和解决护理问题。
(1)直接满足病人的需要:
对完全不能自行满足基本需要的病人,护士应采取各种措施满足其生理和心理需要。如昏迷、瘫痪病人和新生儿等,护士应提供全面的护理。
(2)协助满足病人的需要:
对能自行满足部分基本需要的病人,护士应鼓励病人自己独立完成能自理的活动,协助和指导病人完成其难以独立满足的需要。
(3)间接满足病人的需要:
对有自理能力,但缺乏健康常识的病人,护士应通过卫生宣教、科普讲座、健康咨询等形式,为护理对象提供相关知识,间接满足病人的需要。
三、压力与适应理论
压力是一种跨越时间、空间、社会、人格和文化的人类经验,这种经验贯穿于人的一生。每个人都会经历无数的压力。正确认识压力,学习有效应对压力是人类生存的必备能力。
(一)压力、压力源、压力反应
1.压力(stress)
压力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tringere”,意思是紧紧捆扎或用力提取。 Stress一词中文翻译为:压力、应激或紧张。压力是个复杂的概念,不同时期、不同学科对压力有不同的解释。目前普遍认为,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的过程。
2.压力源(stressor)
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指任何能够对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刺激。按其性质将压力源分为四类。
(1)躯体性:
指对身体直接产生刺激的刺激物。包括理化因素、生物因素和生理病理因素。如温度、放射线、酸、碱、细菌、病毒、妊娠、疾病、手术等。
(2)心理性:
指来自大脑中的紧张信息而产生的刺激。如准备考试、参加竞赛、求职竞聘、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出现对立冲突、受骗等。
(3)文化性:
指文化环境改变对个体产生的刺激。如到了陌生的环境,由于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气候饮食、社会价值观等不适应而引起的紧张。
(4)社会性:
由于社会现象及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刺激。如生离死别、搬迁、旅行、角色改变、下岗、失恋、人际关系紧张、社会动荡、经济危机、自然灾害等。
3.压力反应(stress response)
指压力源作用于个体所产生的一系列身心反应。压力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理反应(physiological reaction):
如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血糖升高、肌张力增加、敏感性增强、胃肠蠕动减慢、免疫功能降低等。
(2)情绪反应(emotional reaction):
常见的情绪反应有焦虑、忧郁、否认、依赖、自卑、孤独、恐惧、愤怒等。
(3)认知反应(cognitive reaction):
压力带来的认知反应分积极和消极两种。积极的认知反应可使人注意力集中,判断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消极的认知反应指情绪过度激动或抑郁,使认知能力降低,对事物的评价和应对无效;具体表现为感知混乱、判断失误、思维迟钝、非现实性想象、行为失控、自我评价丧失等。
(4)行为反应(behavioral reaction):
适度的压力可使人更努力、更积极,学习和工作能力增强,有利于挖掘个人潜能。压力过大、持续时间过长,个体的思维能力、对行为的控制力会降低,表现为记忆力减低、思维狭窄、频繁出错、语速加快、重复无目的的动作(如不断吸烟、来回踱步)等。
(二)塞里的压力与适应学说
汉斯·塞利(Hans Selye)是加拿大生理心理学家,是最早研究压力的学者之一,他提出的压力理论对压力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压力之父”。
1.关于压力
塞利认为:压力是人体应对环境刺激而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压力源是引起机体全身系统反应的各种刺激,分积极压力源和消极压力源。
2.关于压力反应
塞利从生理的角度阐述人面对压力时产生的生理反应包括全身适应症候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和局部适应症候群(local adaptation syndrome,LAS)。GAS是指机体面临长期的压力而产生的一些共同症状和体征,如心跳加快、头痛、头晕、体重下降、疲乏、失眠、颤抖、尿频、恶心、呕吐等症状。LAS是指机体应对局部压力源而产生的局部反应,即出现在身体某一器官或某一区域的反应,如局部炎症出现红肿热痛的反应。
3.适应反应的三个阶段
(1)警报期:
机体在压力源的刺激下,一开始抵抗力水平会下降,紧接着,绝大多数机体开始防御,出现一系列以交感神经兴奋为主的改变,表现为血压及血糖升高、心悸、肌肉紧张度增加等,促使抵抗力水平上升,且高于机体正常抵抗水平。
(2)抵抗期:
若压力源继续存在,机体进入抵抗期。此期,警报期反应的所有特征都已消失,机体将保持高于正常水平的抵抗力与压力源抗衡。抗衡的结果:一是机体成功的适应压力获得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并且机体的抵抗力比原有水平有所提高。二是压力过大,机体抵抗力无法克服,即进入衰竭期。
(3)衰竭期:
机体所有的适应性资源和能量被耗损殆尽,抵抗水平极度下降,已经没有能力应付压力源。如果没有外界的帮助,机体会产生严重的疾病,甚至衰竭死亡(图3-4)。
图3-4 适应的三个阶段示意图
(三)对压力的防卫
1.第一线防卫——生理心理防卫
(1)生理防卫:
包括遗传因素、身体素质、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等。如完整的皮肤和健全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免受微生物的侵袭。
(2)心理防卫:
指心理上对压力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心理防卫与个体应付压力源的既往经验、智力和教育水平、生活方式、支持系统、经济状况、性格特征有关。逆境对于一个性格坚强的人来说是一种挑战;相反一个性格内向、孤独、很少与人交往的人,面对生活的改变,可能就出现生理和心理的问题。生活中人们常在潜意识的状态下运用某些心理防卫机制来解除一时的情绪冲突。如退化、潜抑、否认、转移、选择性忽视等。
2.第二线防卫——自力救助
当压力源较强而第一线防卫又较弱,应采用以下四种方法进行自力救助减轻压力。
(1)正确对待问题:
面对压力,不能否认问题的存在,但也要看到压力带来的积极作用。首先对压力进行识别和评估,针对压力的强弱、来源、持续的时间,再对自我能力进行评估并制订处理问题的具体办法。
(2)正确对待情感:
人们遭受压力源刺激时,往往表现出愤怒、焦虑、沮丧等情绪。对付这些不良情绪的方法是承认正在经历的情感,分析这些情感是怎样产生的,应用曾经成功用过的应对方式,采用恰当的方式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如散步、听音乐、与朋友交谈等。
(3)利用可能得到的支持力量:
支持系统是指那些能给予自己物质上、精神上帮助的人组成的系统,包括家人、朋友、同事、有此类经验的人。支持系统的帮助对缓解压力产生的不良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能使个体顺利度过困境。
(4)减少压力的生理影响:
压力是无法避免的,只有提高抗压能力,才能减轻压力反应。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减轻压力反应的基础。因此,提高保健意识,维护和促进健康,是加强第一线防卫的有效措施。其主要方法有: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坚持锻炼、控制吸烟和酗酒、常做深呼吸、听音乐、散步等。
3.第三线防卫——专业辅助
当压力源导致身心疾病时,必须寻求专业辅助。由医护人员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药物治疗和护理,借助外力提高机体的应对能力,帮助机体康复。这时,若得不到及时的、恰当的专业辅助,可致病情加重或演变成慢性疾病,成为新的压力源,如高血压、心脏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相关链接
情绪ABC理论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创建的。A(activating event)表示引发情绪的事件,B(belief)表示个体对此事件的信念,即一些评价与解释,C(consequence)表示个体产生的情绪结果。
同一事件(A)之下,不同的人对这件事的评价与解释不同(B 1和B 2),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结果(C 1和C 2)。因此,埃利斯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该事件的评价与解释所引起,即A→B→C,正是由于人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自己产生情绪困扰。
通常,人们不喜欢C时,都会去找A的原因,尤其是与创造A有关的人。但B是唯一可以由你完全掌控和改变的因素,而且引发C的不是A,而是B。所以,与其去改变外部的人或事物(A)不如改变你自己的信念(B)!
(四)适应
1.适应的概念
适应(adapt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意为使配合或适合。词典将适应定义为:“适应是生物体以各种方式调整自己去适合环境的一种生存能力及过程。”适应是所有生物得以在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应对压力的最终目标。
2.适应层次
(1)生理适应:
指通过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对机体的要求,包括代偿性适应和感觉适应。如刚开始长跑时出现心悸,喘不过气来,腰腿酸痛,长期坚持,这些反应都会消失,这是肌肉、心肺等进行代偿性适应的结果。由于固定刺激持续作用人体而引起感觉灵敏度的降低;所谓“久居芝兰之室,不闻其香”就是感觉适应。
(2)心理适应:
指当机体经受压力时,通过调整自己的态度、情绪和认识去应对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的过程。一般可应用心理防卫机制和学习健康行为来应对压力。
(3)社会文化适应:
社会适应是指调整个人行为,使其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信念、法律等要求。所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就是要求每个人都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文化适应是指调整个人行为,使之符合一种文化观念、传统习俗和礼仪规范的要求。“入乡随俗”就是一种文化适应。
(4)技术适应:
是指人类对现代化的先进科学技术所造成的新压力源的适应。人们通过技术改革与创新,改变周围环境,控制环境中的压力源,更好地适应环境。遗憾的是人类在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人类适应能力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新的压力源。如汽车的出现解决了交通问题;同时也引起空气和噪音污染,造成新的压力源。
(五)压力与适应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1.病人面临的压力及护理
(1)住院病人常见的压力源
1)环境陌生:
住院病人对病区环境不熟悉,对医生和护士不了解,对医院的饮食不习惯,对医院的作息时间不适应等。
2)疾病威胁:
病人感受到疾病对生命、对躯体形象、对今后生活等可能带来的威胁。
3)缺少信息:
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等缺少应有的信息资料。
4)丧失自尊:
病人因患病而失去自我照顾的能力,必须由他人帮助完成生活上的照顾,如进食、如厕、穿脱衣裤等。
5)不被重视:
医护人员没有及时地协助病人获得基本需要,忽视了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等。
6)与家人分离:
因住院与家人、朋友分离,担心家人、朋友对自己不关心。
7)经济问题:
担心住院费用高,家庭难以承受。
(2)帮助病人减轻压力的方法
1)协助病人适应医院环境:
护士应主动热情地接待病人,介绍医院及病区的环境、规章制度、主管医生和护士、病室的病友,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和谐的病区环境,消除病人的陌生感和孤独感。
2)指导病人用适当的方法应对压力:
护士应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宣泄自己的痛苦和想法,理解他们出现的情绪变化。同时,给予恰当的心理疏导,指导病人进行放松训练来缓解心理压力。
3)及时提供疾病的相关信息:
护士应及时向病人提供关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预后等方面的信息,鼓励病人参与治疗和制订护理计划,消除病人对治疗和护理措施的疑虑和恐惧,满足心理安全感的需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4)锻炼病人的自理能力:
自理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护士应向病人解释自理的重要性,鼓励和指导病人最大限度地完成力所能及的自理,以此恢复自尊心和价值感,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5)调动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是病人在疾病状态下最好的社会资源,护士应利用这种资源,帮助病人获得各种支持,减轻病人各方面的压力,促进其康复。
2.护士面临的压力与适应
(1)护士面临的压力源
1)工作环境复杂:
医院是个集社会学、心理学和医学生物学的复杂体系,是个充满焦虑、变化和沟通障碍的场所。不仅如此,护士还得面对如细菌、病毒、放射线等有害因素,经常感受人世间的生离死别。
2)工作任务紧迫:
护士工作常常要面对诸多的急症抢救、重症监护、病情变化、突发事件等紧急任务,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实施抢救。
3)工作负荷过重:
由于护理要求的提高、工作范围的拓展,护理人员出现严重短缺,致使护士超负荷工作,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
4)复杂的人际关系:
护士需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如护患关系、医护关系、护护关系、护士与行政、后勤、病人家属等之间的关系。因此,进行有效沟通,处理好各种关系是开展护理工作的前提,这无疑将增加护士的心理压力。
5)高风险的工作:
病人维权意识的提高,新医疗技术的开展、环境中职业损伤因素的增多、护理保险的缺乏等等,都说明护理工作是一个职业风险极高的工作。
6)自我价值下降:
我国目前对护士等级职责的界定尚不清晰,导致工作价值认同感偏低;加之长期紧张的工作压力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缺乏工作热情。这样,既影响个人价值的体现,又影响护理工作质量。
(2)护士缓解工作压力的对策
1)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护士应努力掌握各种沟通技巧,提高与人们交流合作的能力,减少因人际关系紧张带来的压力。
2)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医学和护理学的日新月异,促使护士只有坚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护理工作发展的需要。
3)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面对压力可寻求支持系统的帮助。
4)正确对待压力:
压力无处不在,只有主动克制不满情绪,消除不良刺激,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应对各种压力的心理防御技巧,才能应对各种刺激。
5)健康的生活方式:
适量的运动、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广泛的兴趣爱好、及时调节和宣泄不良情绪,均有利于释放压力保持健康。
四、成长与发展理论
成长与发展(growth and development)又称为生长与发育。人类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自然过程,包括生理、心理、社会、认知、情感、人格、道德、精神等多方面的发展。护理的对象是从生到死各年龄组的人群,护理人员必须学习成长与发展理论,对人的生命全过程有所认识,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提供动态的护理服务。
(一)成长与发展的概述
1.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概念
(1)成长(growth):
又称为生长,是指生物体或细胞从小到大的增殖过程,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的改变,是机体在量方面的增加。成长是可以测量、可以观察的,如身高、体重、骨密度、牙齿发育的情况等均为人体的客观指标。
(2)发展(development):
又称为发育,是指生命过程中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是机体在质方面的变化。发展是学习的结果和成熟的象征,是不易被测量到的,如思想和行为改变、技能增强、新观念出现等。
(3)成熟(maturation):
成熟是成长与发展的结果,由遗传基因所决定,又受环境因素影响。成熟是相对某一生命阶段中人是否完成了相应的成长与发展而设置的衡量标准。
成长、发展和成熟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能截然分开。
2.成长与发展的组成部分
(1)生理方面:
是指身体体格的生长以及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增强和成熟。
(2)认知方面:
认知发展是指获得和使用知识的能力增强。表现为观察能力、判断力、记忆力、理解力、推理能力、想象力、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增强。
(3)情感方面:
情感是指人在各种需求得到满足或不被满足时所产生的主观感觉和内心体验,如人的喜、怒、哀、乐、悲、恐、惊等心理体验。
(4)精神方面:
是指人对生命的意义、生存价值的认识,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5)社会方面:
是指个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与他人、群体及社会相互作用的能力不断发展。
(6)道德方面:
是指人的是非观念和信仰的形成,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道德价值观念。
3.成长与发展的规律
(1)规律性和可预测性:
虽然每个人的生长发展速度各不相同,但每个人都要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
(2)顺序性:
人体各器官功能的生长发育都遵循预期的特定顺序。一般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3)连续性和阶段性:
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成长与发展在不断地进行着,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并非是等速进行的,它具有阶段性,而且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有其特点。
(4)不平衡性:
人的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和心理社会发展的速度快慢不一,各有先后,存在不平衡性。
(5)个体差异性:
人的生长发展虽然是按照一般规律发展的,但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发展也存在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和速度通过各个发展阶段。
(6)关键期:
是指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对环境刺激最敏感、发展某些技能和能力的最佳时期。
(二)成长与发展的相关理论
1.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说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医生,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之父”(图3-5),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其学说包含三大理论要点。
图3-5 弗洛伊德
(1)意识层次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环境中的人及事物变化的综合察觉与认识,是直接感知的心理活动部分。潜意识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深层的心理活动部分。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潜意识的心理活动是一切意识活动的基础。潜意识中潜伏的心理矛盾、心理冲突等常常是导致个体产生焦虑不适乃至于心理障碍的症结。
(2)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
1)本我:
是人格最主要的部分,是潜意识欲望的根源,包含遗传的各种内容,是与生俱来。本我受快乐原则支配,目的在于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
2)自我:
是大脑中作用于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结构,其功能是在本我的冲动和超我的控制发生对抗时进行平衡。自我考虑现实,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
为维持社会准则的一种特殊结构,属良心和道德范畴。其发展源自于与环境的互动,特别是权威形象的影响。超我受完美原则支配,按照尽善尽美原则限制自我,达到自我完美的境界。
(3)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主要从性心理发展的角度论述人格发展,他将性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表 3-1)。
1)口欲期:
0~1岁,此期原欲集中在口部。原欲是一种原始本能冲动。婴儿的吸吮和进食欲望若能得到满足,可带来舒适和安全感;若未得到满足或过于满足则会造成人格的固结现象,形成自我为中心、过度依赖、悲观、退缩、猜疑、吸烟、酗酒等人格特征。
2)肛门期:
1~3岁,此期原欲集中在肛门区。健康的发展建立在控制排便所带来的愉快经历上,从而养成讲卫生、有秩序的习惯,学会控制自己。此期产生固结会造成洁癖、吝啬、缺乏自我意识或自以为是、冷酷、固执等人格特征。
3)性蕾期:
3~6岁,此期原欲集中在生殖器。孩子最初的性情感是向双亲发展的,男孩通过恋母情结而更喜欢母亲,女孩通过恋父情结偏爱父亲。健康的发展在于与同性别的父亲或母亲建立起性别认同感。此期产生固结则会造成性别认同困难或难以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表3-1 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与护理应用
4)潜伏期:
6~12岁,此期孩子把性和攻击的冲动埋在潜意识中,把精力投入到学习、游戏、运动等各种智力和体育活动上。愉快感来自于对外界环境的体验,喜欢与同性别的小伙伴一起玩游戏或做各种活动。此期发展顺利,可获得许多人际交往的经验和能力,促进自我发展。此期产生固结会形成强迫人格。
5)生殖期:
13岁以后,此期原欲重新回到生殖器,注意力转向年龄与自己接近的所喜爱的异性伴侣身上,建立起自己的生活。此期逐渐培养其独立性和自我决策的能力,性心理的发展趋向成熟。此期发展不顺利会导致性功能不良,难以建立融洽的两性关系。
2.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艾瑞克森(Erikson)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及人类发展学教授,他将弗洛伊德的理论扩展至社会方面,故称为心理社会发展学说。他认为人格的各部分是在发展的各阶段形成的,个体应该通过这些阶段的发展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艾瑞克森将人格发展分为8期,每一时期都有一个主要的心理社会危机要面对,危机处理是否恰当将导致正性或负性的社会心理发展结果。解决得愈好就愈接近正性,也就愈能发展成健康的人格。
运用艾瑞克森学说,护理人员可通过评估患者所表现出的正性或负性危机解决指标,分析在其相应的发展阶段上的心理社会危机解决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表3-2)。
表3-2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过程
续表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
认知发展理论是由瑞士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提出的,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皮亚杰将认知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0~2岁,这一阶段婴儿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他们只有动作的智慧,没有表象与运算的智慧。他们依靠感知运动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这个阶段的儿童行为发展经过三个层次:本能时期、习惯时期和智慧活动萌芽时期。儿童出生的第一个月只是遗传性反射格式,通过第二分阶段的习惯形成,使一些单一的反射动作加以整合、联结,如寻找声源,眼睛跟着运动的物体移动等,大约在9个月到1岁左右开始出现了最初的感知运动智慧。
(2)前运思阶段:
2~7岁,此期儿童的思维特点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从别人的观点或角度看事物。但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开始出现象征或符号的功能,如儿童能借助语言、物品或某种示意手段来象征某些事物。例如,儿童捡到两片连在一起的树叶,会把树叶想象成海鸥在飞翔。正是这种消除自身为中心的过程和具备象征的功能,才使得表象或思维的出现成为可能。但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他们的判断受直觉思维支配。例如当两根等长的筷子两端对齐时,儿童会认为筷子是一样长;当将其中一只筷子向前移动一小段距离时,儿童则认为被移动的这只筷子长些。因此,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思维的直觉性以及思维的集中性。
(3)具体运思阶段:
7~11岁,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开始进行心理运算,能在头脑中依靠动作的格式对事物的关系进行逆反、互反、传递等可逆运算。例如我们将一只足球放在一些篮球中间,再当着儿童的面把足球放到一些排球中间。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够推理出这是同一个足球,物体不会因为改变地点而变大或变小,因此,这只足球不会因为在篮球中间变得更小,在排球中间就变得更大些。具体运思阶段的儿童,虽然在推理上、解决问题和逻辑方面已经超过了前运思阶段的儿童,但其思维还具有局限性,对抽象的语言推理还不能完成。因此在具体运思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但这种思维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4)形式运思阶段:
11岁以上,这一阶段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成熟思维,是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儿童能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会应用运思符合来替代其他东西,不再依靠具体事物来运思,能对抽象性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思维,能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