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一)概念
心身疾病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指以社会心理因素为主要致病因素的躯体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的总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1977年,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提出,生物医学模式应该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不仅包括生物医学因素,还包括心理因素、自然和社会因素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很多疾病都能找到其致病的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如同人们熟知的病毒、细菌、遗传一样也能引起躯体疾病。20世纪30年代兴起了一门医学心理学和医学的分支学科,即心身医学。心身医学以人类疾病中的心身关系为核心,以心身疾病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躯体疾病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及其致病方式与条件。而现今,在社会竞争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出现了飞跃的变化,伴随而来很多心身疾病。从此,心身疾病成为并列于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的第三类疾病。
(二)分类
公认的心身疾病有:消化性溃疡、类风湿关节炎、支气管哮喘和冠心病等。近年来,心身疾病的范围有所扩大,几乎涵盖了所有躯体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等,甚至癌症亦被纳入心身疾病范畴内。
按各器官和学科来分,心身疾病分类如下:
1.心血管系统疾病
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神经性心绞痛、心肌梗死、阵发性心动过速以及心律不齐等。
2.消化系统疾病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易激惹综合征以及神经性厌食等。
3.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咳嗽以及过度换气综合征等。
4.内分泌系统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肥胖症以及糖尿病等。
5.神经系统疾病
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痉挛性斜颈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
6.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性功能障碍、月经失调以及经前期紧张症等。
7.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腰背疼痛以及颈臂肩综合征等。
8.皮肤病
荨麻疹、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以及皮肤瘙痒症等。
9.其他
口腔黏膜溃疡、原发性颞颌关节痉挛、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恶性肿瘤等。
二、心身疾病的特点及发病机制
(一)心身疾病的特点
1.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是社会心理因素或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
2.心身疾病必须具有与躯体症状相关的体征,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过程和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
3.心身疾病通常涉及的是自主神经系统所支配的系统或器官。
4.遗传和个性特征与心身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不同个性特征的人易罹患某一“靶器官”的心身疾病。
5.同等强度、相同性质的因素,不同人作出的反应是有差异的。一般人只引起正常范围内的生理反应,而某些对刺激有高敏感性的人则可引起病理生理反应。
6.有些患者可以提供较准确的社会心理因素致病过程,但大部分患者不了解社会心理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却因某种心理因素加重自己的病情。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需要层次。当需要得到满足时,情绪愉快;得不到满足时,则烦闷、沮丧。当人们产生某种欲望和需要时,心理上会出现不安和紧张的情绪。如需要得不到满足,危机情况和紧张事件继续存在,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超过人们的自我调节功能,则会对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许多研究证明:社会心理因素可对躯体健康起有利或有害的影响,保持愉快和乐观情绪,就会有良好的抗病能力。社会心理因素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神经生理、神经内分泌和免疫机制进行的。
1.神经生理机制
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对外界的反应,都离不开产生心理活动的神经系统。任何心理社会刺激都可作为一种输入信息传入大脑,如果这种信息被人所感知,就会产生一定的情绪和生理变化。例如社会心理因素的应激可通过神经系统传入大脑内,引起惊恐、焦虑或愤怒等反应,对大脑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以至导致功能障碍。当发生心理反应时,交感神经中枢兴奋,可引起总体性交感神经反应,而导致血压升高、全身代谢增强、胃肠道功能抑制等。反之,当副交感神经活动亢进时,上述的功能活动起着相反作用。但是,不良的情绪状态可使这两个系统失去平衡,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继而出现症状和疾病。
2.神经内分泌机制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形成一个整体,以调节机体正常活动的兴奋性和协调性。神经内分泌在心身疾病中起着中介作用,在情绪紧张的刺激下,内分泌系统能使机体适应此种刺激。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都会使整个身体的代谢作用和行为或情绪发生变化。心理因素可改变激素水平,因而影响所有的代谢过程,例如高度紧张或抑郁状态时,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增高,一旦这种情况多次反复,可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持续增高,激素水平的改变影响代谢过程。经过反馈作用,促使神经递质更新,血液中儿茶酚胺增高,导致生理反应如血循加快(以增加心脑、骨骼肌的血液供应)、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以及呼吸加速等,可使整个功能的稳定性改变,从而导致心身疾病的产生。
3.免疫机制
免疫系统受神经系统、神经递质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或制约,这三种系统的多种激素对免疫系统有普遍的抑制效应。心理因素可影响激素的分泌,使免疫功能降低而引起疾病。研究发现,支气管哮喘和部分癌症患者在病前多有不良心理因素的暴露史。
三、心身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一)心身疾病的危险因素
1.心理因素
人的心理活动通常与情绪活动如愤怒、忧郁、悲伤、恐惧、焦虑以及痛苦等相关联,虽然是适应环境的一种反应,但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都会使人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果这些消极情绪反复出现,引起长期或过度的精神紧张,还可产生内分泌失调、神经功能紊乱、血压持续升高等病变,从而导致疾病。
2.生理因素
是指心身疾病患者在患病前的生理特点(亦称生理始基)。同样的心理社会刺激,只有其中的少数人发生心身疾病,如有人患高血压,有人患冠心病,有人却患溃疡病,这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生理特点不同,使他们对不同心身疾病有着不同的易患性。例如在溃疡病的发病过程中,胃蛋白酶活性的增高起重要作用。实际上,患者在患病前,其蛋白酶的前体-胃蛋白酶原的水平就已经比一般人高。因此,这种胃蛋白酶原的增高可称为溃疡病的生理始基。然而,有溃疡病生理始基并不一定就会有溃疡病,因为人群中有相当多的人具有这一特征,而其中只有一部分人发病。溃疡病患者是由于社会心理刺激对他们起了“扳机”作用。说明只有生理始基和社会心理刺激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会有溃疡病的发生。
(二)心身疾病的预防
心身疾病是多种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心身疾病的预防包括心身疾病的发现、治疗和处理,也包括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以及如何增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人们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1.第一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是防止社会心理因素长期反复刺激并导致心理失衡的主要措施。社会心理因素对机体造成的健康影响总是通过生理变化起作用。所以,培养比较健全的健康心理素质,提高应对危险因素的能力是预防心身疾病的基础。在社会心理因素刺激的情况下,不断进行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使个体保持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至于某些具有心身疾病遗传倾向的患者,则更应该加强心理预防工作。
2.第二级预防
第二级预防是防止社会心理因素引起心理失衡阶段发展成为功能失调阶段的重要措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心身疾病二级预防的核心。对心身疾病的治疗应从生物、心理和社会各方面进行综合治疗。一方面,要采用有效的生物医学手段在躯体水平处理存在的病理过程,另一方面,要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努力帮助患者消除致病的社会心理因素,及早帮助和指导患者恢复失衡的心理,调整患者的功能失调,阻断病情向躯体疾病方向转化。具体方法有:
(1)心理治疗:
指医务人员在比较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及心理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心理学的语言和非语言的交往及其他心理学的技术改变患者的心理活动,从而治疗疾病的过程。如对患者进行解释、指导和鼓励,使患者逐渐树立信心,处理好心理刺激和心理矛盾,减轻应激性事件对健康的有害影响。
(2)环境治疗:
研究发现,有的患者只要住院或调换环境,即使不用药,病情也会好转。因此,环境治疗就是对患者的家庭、邻里或工作单位作适当调整,通过解释、指导化解矛盾以及协调关系,必要时可考虑请患者短期住院或更换环境。
(3)精神药物治疗:
分为特效药物治疗和精神药物治疗两大类。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可根据病情,配合选用精神药物治疗。
四、社会心理刺激的评估
社会心理因素的刺激能否产生应激状态而影响健康与许多因素有关,如社会心理因素刺激量的大小、作用的方式、持续的时间等。只有刺激达到一定的量、持续一定的时间才可能致病,并且,不同质的刺激,量有所不同。即使同质、同量的刺激对不同的个体产生的结果也可能是不同的。这与个体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有关。因此,评估社会心理因素的刺激既要考虑刺激本身的质和量,也要考虑个体自身的易感性和抵抗力。
社会心理因素的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反应必须累积到一定程度,超过个体自我调节的能力才会导致疾病。张明圆等人编制的正常中国人生活事件常模,列出了65种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最可能遭到的生活事件。该量表简单实用,为评价生活事件刺激的质和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可以用来评估社会心理刺激的质和量。
不同的个体对同一种社会心理因素刺激的反应大小不同。这与个体的身体素质、人格特点、神经类型、认识水平、生活经验、价值观念以及信仰等有关,并且还与个体对付心理压力时的心理应对机制有关。人们对外来的各种刺激必然有所反应,解脱应激状态对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这是人的自我心理防护。人的自我心理防护有的较为积极,可有效地减轻或消除社会心理因素刺激对机体的作用;有的则不太积极,不能完全消除刺激,但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刺激的影响。

(马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