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幼儿期保健

1.如何合理安排幼儿期宝宝的饮食
幼儿由于生长发育比较快,对热量和营养的需求比成人大而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因此要合理安排幼儿的饮食。
(1)幼儿期宝宝因为乳牙未出齐,而且消化能力较弱,应该以细、软、烂的食物为主,每天5~6餐,即主餐3次,上下午两主餐之间可以进食奶类、水果,睡前也可以加餐。尽量避免甜食、饮料以及不健康的零食。
(2)从婴儿期到幼儿期,主食开始逐步增多,如软米饭、米粥、面条、面包、花卷、饺子、包子、馄饨等。主食的种类和做法应该经常变换,以增加宝宝的食欲,既满足了膳食多样化的要求,又使幼儿更容易接受。
(3)丰富新鲜的蔬菜、水果对宝宝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作用。蔬菜应避免韭菜、芹菜等含纤维素较多不容易消化的,可以选择嫩叶菜如菠菜叶、青菜叶、胡萝卜、笋瓜、西红柿等营养价值较高的深色或绿色蔬菜;水果也可以多样化选择,如苹果、香蕉、桃子、橘子、无籽葡萄、火龙果等。
(4)可以适量吃点豆腐、豆腐脑。
(5)每天蛋类、鱼虾、肉类总量加起来在100g左右。肉类是铁、锌、蛋白质等营养素良好的来源。但也不能过量,尤其是红肉,否则会导致饱和脂肪摄入过多,长期容易发生超重或肥胖。
(6)注意培养宝宝良好的进食习惯,吃饭前做好就餐准备,避免吃饭前过度兴奋和劳累,进餐时不玩耍,鼓励和培养宝宝自己使用餐具,养成不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不撒饭菜等良好习惯。
2.幼儿进入生理性厌食期该怎么办
宝宝18个月左右时可能会发生生理性厌食,宝宝明显表现出对食物缺乏兴趣和偏食。宝宝此时比较注重就餐仪式,比如喜欢固定的碗、杯子、汤匙,喜欢固定的时间进食;喜欢将各种食物分开,吃完一种再吃另一种。家长可以鼓励宝宝自己进食,为宝宝提供小块、可以用手拿的食物,不要逼迫宝宝吃不喜欢的食物,以免引起宝宝的逆反心理。
3.如何培养良好的大小便习惯
18~24个月时,宝宝开始能够自主控制肛门和尿道括约肌,而且宝宝能够表达自己的便意,能够理解在什么地方可以排泄,为大小便的训练做好了生理和心理准备。
为宝宝准备一个小便盆,样式不要太花哨,避免宝宝分心而影响大小便的训练。选择宽松的裤子,避免穿背带裤,此时宝宝的控制力不够,如果因为来不及脱裤子就尿在裤子上,会让宝宝产生挫败感。
训练初期家长要教会宝宝表达自己上厕所的要求,当宝宝表达自己想要大小便时,把宝宝带到便盆处,让宝宝在便盆上大小便。当宝宝在便盆上如厕后。家长要及时地表扬,给予肯定。在训练过程中宝宝偶尔失败,家长不要责备或者惩罚宝宝,以免造成逆反心理。
4.如何培养幼儿的动作发展
玩具可以促进宝宝的动作发展,应该根据不同的年龄选择合适的玩具。走路令12~15个月的宝宝感觉愉快,他们以扔和捡东西,或者放东西到袋子里为乐。这时候家长可以给宝宝球类玩具,让宝宝丢,可以让宝宝感受到空间的距离感。18个月的宝宝喜欢能够推拉的玩具,如球类、拖拉车、积木、滑梯等。给宝宝一些颜色鲜艳的积木,让宝宝试着拿积木互叠,可以训练两只手的平衡协调能力。2岁以后宝宝开始模仿成人的活动,喜欢玩水、沙土、橡皮泥等,喜欢随意涂画,家长应鼓励宝宝独立活动,增加宝宝动作的协调发展。
5.如何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幼儿期的宝宝智力发育迅速,语言能力不断增强。在这个阶段需要家长多进行引导,激发宝宝的语言潜力,为宝宝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幼儿时期宝宝的模仿力较强,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问问题、唱简单的歌谣,翻看故事书,家长应该充分满足宝宝的欲望,多跟宝宝说话,通过游戏、讲故事、唱歌等促进幼儿语言发展;还可以借助动画片等扩大宝宝的词汇量,同时纠正宝宝发音。
6.如何给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对幼儿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宝宝的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
(1)个人卫生:
培养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不喝生水,不吃未洗净的瓜果,不吃掉在地上的食物。
(2)生活环境卫生:
教育宝宝不随地吐东西和大小便、不乱扔果皮碎屑等。宝宝作为一个社会的未来,注意公共卫生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7.如何做好幼儿期的品德教育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培养宝宝形成良好的品德,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德育应从小进行,从家庭开始。
(1)培养宝宝分享行为:宝宝应学习与他人分享、互助友爱,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能够分享玩具和食物。
(2)由于宝宝的模仿能力很强,家长要给宝宝树立良好的榜样,如果家里有多个宝宝,要平等对待,以免引起心理紊乱,造成宝宝缺乏信心或顽固、任性。
(3)游戏活动是幼儿最为喜爱的一种形式,也是培养孩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形式。在家中可以让宝宝和家长玩一些模拟社会环境、社会角色的游戏。在游戏中,让宝宝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并在解决问题或纠纷的过程中,揭示正确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比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妈妈”要细心照顾“孩子”,“孩子”要尊重长辈,“奶奶”累了,帮“奶奶”捶捶背,“奶奶”病了送她去医院,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游戏让幼儿懂得了尊老爱幼。幼儿在游戏中扮演着各种角色,逐步认识并理解角色的义务、职责,不断学习着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进而使同情心、责任感得到发展,并逐步养成互相帮助的优良的思想品德。
(李 聪 魏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