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诊患者健康教育手册
- 杨丽华 宋南 修红
- 1997字
- 2020-08-28 08:48:44
第十节 慢性呼吸衰竭
(一)疾病概述
呼吸衰竭是由于肺内外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气体交换,在呼吸空气(海平面大气压、静息状态下)时,产生严重缺氧(或)伴高碳酸血症,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呼吸衰竭可分为急性呼吸衰竭(突发因素导致的呼吸功能衰竭)、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肺部疾病合并的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出现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3类。
【病因】
呼吸衰竭的发生往往是缺氧造成的。
1.神经中枢、传递系统和呼吸肌疾病,呼吸道病变,胸廓、胸膜及膈肌疾病,引起呼吸动力损害、气道阻力增加和肺扩张受限所致通气不足、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引起缺氧伴高碳酸血症。
2.肺炎、肺不张、急性肺损伤及肺血管疾病、心或肾功能不全所致的肺水肿和肺广泛纤维化,引起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肺内静脉血分流和弥散功能损害等换气功能障碍,发生缺氧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降低,严重者因呼吸肌疲劳伴高碳酸血症。
3.循环系统,如心力衰竭时出现血压下降,或休克时组织器官灌流不足,或某些理化因素影响氧的携带[如一氧化碳(CO)中毒]等,可导致组织缺氧。
4.吸入气氧分压低或氧浓度低,包括到达高原或高海拔地区,人为接入低浓度氧气(麻醉、机械通气)等。
【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
是呼吸衰竭最早、最突出的表现,表现为呼吸费力伴呼气延长,多数患者有明显呼吸困难,可有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的改变。最初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病情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可出现三凹症。
2.发绀
是低氧血症的典型表现,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90%或氧分压小于50mmHg时,可有口唇、指甲、舌等处出现发绀。发绀的发生与还原血红蛋白量相关,红细胞增多者发绀明显;贫血者发绀不明显或不出现。
3.精神神经症状
急性缺氧可迅速出现精神错乱、躁狂、昏迷、抽搐等症状。慢性缺氧多表现为智力或定向力功能障碍。当有二氧化碳潴留时,开始患者表现出兴奋症状,如多汗、烦躁不安、夜间失眠、白天嗜睡,甚至谵妄现象。随着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引起呼吸中枢受抑制,发生肺性脑病,临床表现为表情淡漠、肌肉震颤、间歇抽搐,甚至昏迷等。
4.血液循环系统症状
二氧化碳潴留使体表静脉充盈、皮肤潮红、血压升高。早期可有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慢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肺动脉高压,可发生右心衰竭,出现体循环淤血体征。严重低氧血症、酸中毒可出现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搏骤停等。
5.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严重呼吸衰竭可损伤肝、肾功能,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氨酶与血浆尿素氮升高,尿中可出现尿蛋白、红细胞和管型。部分患者可引起应激性溃疡而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原则】
呼吸衰竭的处理原则与重症急救原则类似,即ABC方案,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或)高碳酸血症所致的酸碱平衡失调和代谢功能紊乱,维持循环功能稳定,从而为急、慢性呼吸衰竭的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的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具体措施应结合患者呼吸衰竭病理生理特点而定。
(二)健康教育
1.休息与活动指导 因活动会增加氧耗量,故对明显低氧血症患者,应限制活动量,症状轻或病情好转者,可适量活动,活动量以活动后不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增快为宜。与患者一起回顾日常生活中所从事的各项活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活动及休息计划,教会患者减少氧耗量的活动与休息方法。
2.饮食指导 呼吸衰竭患者因呼吸做工增加、发热等因素,体力消耗大,应鼓励患者进食,并鼓励患者多饮水,使痰液易于咳出;对于应用利尿药的患者,指导进食橘子、番茄、香菇等含钾多的食物;恢复期可指导患者选用高蛋白及高纤维素饮食,食物宜软、烂、清淡可口,不宜过咸、过油腻。
3.用药指导 向医务人员了解使用的药物、剂量、用法和注意事项遵医嘱用药。
4.氧疗的护理 对于出院后仍需吸氧的患者,应坚持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即流量不超过3L/min,吸氧时间不少于15小时,否则抑制呼吸,加快病情进展。
5.疾病知识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发病机制、发展和转归。对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年患者应反复讲解,语言力求通俗易懂,使患者理解康复保健的意义。若有气急、发绀加重、咳嗽加剧、痰液增多、呼吸困难加重和神志改变,及早就医。
6.呼吸锻炼的指导 教会患者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以延缓肺功能恶化;指导患者正确进行体位引流及有效咳嗽、咳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通气功能,预防肺部并发症。保持口腔清洁,咳痰后要漱口。
7.增强体质、避免诱因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膳食,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尽量减少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少去或不去人群拥挤的地方,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注意增强体质,避免引起呼吸衰竭的各种诱因,教会患者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方法,如冷水洗脸等耐寒训练。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劝告吸烟患者戒烟。避免对机体不良的刺激,如劳累、情绪激动等。
8.家属应经常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如果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绀、意识模糊,应及时送医院就医。
(于洪菊 高翔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