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拉沙热

拉沙热(lassa fever)是由拉沙病毒(lassa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寒战、咽炎、胸骨后疼痛和蛋白尿,可出现多系统病变。拉沙病毒的储存宿主为啮齿类动物,尤其在多乳房鼠( Mastomys natalensis)中可引起持续的无症状感染,其尿液中含有大量病毒。拉沙热在西部非洲广泛流行,特别是塞拉利昂、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等国。有研究报告西非每年有300 000万~500 000万拉沙热病例,其中多达10 000例死亡。
【病原学】
拉沙病毒是单链、双节段、有包膜的RNA病毒,归属于沙粒病毒属( Arenavirus)。沙粒病毒有20余种血清型,其中6种已分别在西非、阿根廷、玻利维亚、委内瑞拉、巴西和美国引起严重出血热。根据沙粒病毒抗原特性和地理分布的不同,将沙粒病毒分为旧世界沙粒病毒(old world arenaviruses)和新世界沙粒病毒(new world arenaviruses)两大类。旧世界沙粒病毒在全球均有分布,包括 lassa virus(LASV)、mopeia virus(MOPV)、Ippy virus(IPPYV)、mobala virus(MOBV)、淋巴细胞脉络丛脑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LCMV);新世界沙粒病毒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和北美洲,根据其基因序列分为A、B、C三个种系。A种系包括:pirital virus(PIRV)、flexal virus(FLEV)、paranávirus(PARV)、allpaahuayo virus(ALLV)、pichinde virus(PICV)、bear canyon virus(BCNV)、whitewater arroyo virus(WWAV)、tamiami virus(TAMV);B种系包括:sabiávirus(SABV)、machupo virus(MACV)、junin virus(JUNV)、tacaribe virus(TCRV)、cupixi virus(CPXV)、guanarito virus(GTOV)、amapari virus(AMAV);C种系包括:latino virus(LATV)、oliveros virus(OLVV)。在2003—2004年玻利维亚流行出血热时患者中新分离出的chapare virus是一种新的病毒,已被证实是属于沙粒病毒的B种系。基于完整的S和L的RNA片段的多基因分析表明,MOPV和MOBV有一种密切的进化关系。
拉沙病毒呈球形,直径约为70~150nm,其包膜表面分布有7~10nm大小的T形刺突,主要由糖蛋白构成。基因组为螺旋形的核蛋白所包绕,长度约为400~1300nm。电镜下,病毒内部可见电子致密颗粒,其主要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形状类似于沙粒,病毒也因此而得名。
沙粒病毒的基因组由一个小RNA片段(sRNA)和一个大RNA片段(lRNA)构成,大小分别为3.4kb和7kb。sRNA为双义链,其中正义链编码病毒核蛋白(NP),负义链编码糖蛋白前体蛋白(glycoprotein precursor,GPC),GPC可经蛋白酶SKI-1/S1P裂解成为GP1和 GP2。GP1是作为受体结合部位的表面糖蛋白棘突(surface glycoprotein spike)的一部分。GP2与其他包膜病毒的跨膜融合蛋白有一致的结构。而l RNA编码病毒RNA聚合酶L以及小的锌结合蛋白Z。NP和L蛋白一起与RNA结合组成核蛋白,或者参与核衣壳的构成,一般认为Z蛋白作为基质蛋白参与形成病毒颗粒。基因组链狭长的末端是聚合酶的核化场所,也是其转录起始点,同时它还影响L和S基因片段包装成病毒体单位。沙粒病毒的聚合酶L是所有负链RNA病毒中最大的,它决定了LASV的许多功能;L蛋白可能决定复制的速率,因此也决定了一种病毒是否有毒性;NP通过控制病毒对干扰素的敏感性也影响病毒的毒性;Z蛋白作为一种基质蛋白,不仅影响着病毒的装配和增殖,而且它阻止病毒复制的能力可能决定了病毒能否长期居于培养基中。拉沙病毒的各分离株在基因型、血清型和致病特征方面均不相同。应用抗拉沙热病毒单克隆抗体可对不同病毒分离株进行血清学鉴别和分型。对从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分离到的Josiah株和Nigeria株拉沙热病毒的sRNA分别进行完整测序,证实这两种病毒基因存在相当大的差异。随后对其他分离株(如尼日利亚的LP株)的小段sRNA测序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近年来随着sRNA全长片段扩增技术的进展,发现和鉴定了一些新的沙粒病毒或者沙粒病毒分离株。对沙粒病毒sRNA的测序,鉴定出四种沙粒病毒分离株:来源于塞拉利昂的Jisiah株,来自尼日利亚的Nigeria株和LP株,以及经旅行者带入德国的AV株。对sRNA测序发现沙粒病毒各分离株之间的基因差异极大,但是从种系发生上来看,AV株似乎与塞拉利昂的Josiah株最为接近。
沙粒病毒感染的一个关键标志是在感染细胞中出现双链RNA(dsRNA),受感染细胞通过细胞免疫哨兵蛋白(如RIG-I和MDA-5分子)可以感知这类dsRNA,从而启动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引起IFN调节因子3(IRF-3)向核内的转位。进入细胞核后,IRF-3激活IFN-α/β的表达,IFN可引起受感染细胞的抗病毒反应,同时也激发周围相邻细胞对病毒入侵做出快速反应。包括LASV、Junin、Machupo和LCMV在内病毒的NP蛋白抑制了初始IFN反应,进而抑制了IRF-3分子的核转位,对IFN的抑制会导致病毒的复制不受约束,也无法诱发适应性免疫应答。2010年Hastie等人发现LASV NP的3D结构与核酸外切酶DEDDh家族非常相似,后经生物学实验证实NP的确具有核酸外切酶活性,其特异性的作用底物为双链RNA结构,该特殊活性对于抑制IRF-3核转位以及抑制初始免疫应答至关重要。NP是具有抑制免疫功能的核酸外切酶,该重大发现为研究沙粒病毒感染提供了新的方向。
沙粒病毒在体外不稳定,56℃、pH 5.5以下或pH 8.5以上、乙醚等脂溶剂及去氧胆酸盐等均能使其灭活;紫外线、γ射线等也易将其灭活;0.1%~0.15%的β-丙烯内酯可以完全灭活病毒,但却保留其抗原性;在-70℃或冷冻干燥条件下能长期保存病毒活性。通常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E6)、乳仓鼠肾细胞(BHK-21)分离和增殖沙粒病毒,并可形成空斑。
【流行病学】
1956年John Rose医生首次报道了塞拉利昂的拉沙热病例,当时他称之为Yengema热,该名称来源于他工作的城镇名。1969年该病才首次被证实是由病毒引起,当时两名传教护士死于尼日利亚东南部的拉沙镇,并从护士血液中分离出了拉沙病毒。此后,该病在尼日利亚各地均有暴发。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塞拉利昂、几内亚和尼日利亚的高危人群达5900万,每年有300万人发病,死亡人数达6.7万。一些专家认为高危人群包括西非从塞内加尔到尼日利亚的大部分人口,而且高达2亿或更多。特别是在马诺河(Mano River)流域,该病的发生率最高。通过旅游者,拉沙热周期性地从西非输入到欧洲、美国、日本和加拿大,1969—2004年,全球有24例输入性病例报道。
(一)传染源
拉沙热的天然储存宿主是多乳房鼠( Mastomys natalensis),该鼠种的雌鼠乳房比较多,通常有8~12对乳房。它有7个亚种,几乎分布在整个非洲,以撒哈拉沙漠以南为主,从外表看与褐家鼠或小家鼠相似,体长12~30cm不等,毛色多样,有棕色、红色、黄色、灰色等。多乳鼠虽然是野鼠,但因为食性很杂并且繁殖能力强,与人类生产活动接触比较密切。多乳鼠感染拉沙病毒后并不发病,其可长期携带病毒,其子代鼠亦携带病毒。病毒感染多乳鼠后在其体内散在分布,包括泌尿生殖系统,多乳鼠通过排泄物将病毒排出体外,污染环境。人吸入含有病毒的鼠排泄物的气溶胶后导致感染,也可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品、水或通过破损的皮肤而感染。感染拉沙热的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亦为传染源,可导致医院内感染。
(二)传播途径
拉沙热为人兽共患疾病,人类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受染动物及其排泄物而感染,水平传播一般发生在咬伤或者密切接触时,在疫区与受感染的啮齿类动物接触是发病的主要因素,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拉沙热患者的血液、尿、粪便或其他分泌物,以及通过污染的针头等途径感染。拉沙热患者中一部分人有呼吸道症状,病毒可经咳嗽从咽喉部排出,通过飞沫直接或经过空气进行传播。因此,拉沙病毒可发生人际传播或医院内感染,医院内暴发流行亦有报告。拉沙病毒在啮齿类动物之间的传播方式除了上述人与人之间的方式互相传播外,绝大多数是垂直传播,这可能是病毒感染持续不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易感人群
人对拉沙病毒普遍易感,隐性感染及轻症病例占80%,约20%感染者会引起严重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感染后会产生免疫力,但目前尚不清楚免疫的有效期限。孕妇感染拉沙热后病死率明显升高,妊娠末3个月孕妇感染后病死率超过30%。儿童感染后病死率也相当高,据统计在塞拉利昂的一家医院暴发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0%~50%,1岁以下婴儿病死率为71%,而胎儿感染病死率100%。
(四)流行特征
拉沙热具有传染力强、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的特点,症状不明显,传染源不易被发现,从而容易造成疫情蔓延。
1.地区分布 拉沙热主要分布于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等西非国家,在布基纳法索、中非共和国、冈比亚、加纳、科特迪瓦、马里、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等国家也存在拉沙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证据(图11-1)。居住在拥挤、脏乱的钻石采矿地区的居民发病率最高,医务人员也是高危人群中的重要群体。据估计,每年新发病例数达100 000人以上,其中约1000~3000人死亡(病死率1%~3%),住院患者的病死率为15%~25%。最近一次的暴发发生在塞拉利昂,从1996年1月—1997年4月一共报道了823例患者,其中153例死亡(病死率18.16%)。
2.人群分布 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病,无性别、职业和种族差异。医院中直接照料患者的医护人员,以及病理和实验室人员,受感染的风险很大。
3.拉沙热无明显季节性,全年均可流行。
4.自1969年首次报告以来,美、英、德、荷兰、以色列、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均有输入性病例的发生。
图11-1 拉沙热在西非国家的分布(粉红色)
蓝箭示从尼日利亚此病的发源地(红色)向周邻国家的传播扩散
【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一)发病机制
拉沙热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拉沙病毒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进入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如通过气溶胶方式受到感染,病毒可在咽部淋巴组织内增殖,出现咽炎症状。此后病毒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感染,累及多个器官,尤其是肝脏。在拉沙病毒感染动物模型中,发现树突状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是拉沙病毒的初始靶细胞,但不导致细胞凋亡,因此在整个感染过程中均有大量的病毒复制和释放。病毒在感染组织局部和区域淋巴结中进行复制后,病毒经淋巴和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广泛播散到实质脏器,包括肝、肾、脾、胰腺、肾上腺、乳腺、子宫、胎盘、生殖腺等多个部位。
导致多器官损伤的主要机制为病毒的直接作用,以肝损伤最为常见。出血原因主要为血小板和内皮细胞功能丧失所致。拉沙热患者血清中炎性介质升高,如IL-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IFN、IL-12、IL-6、RANTES等。在死亡病例中,IL-8水平较低或检测不到。IP-10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功能、趋化T细胞和NK细胞参与感染和休克。重症病例表现为细胞免疫反应受到抑制。
与其他许多啮齿动物源性病毒类似,啮齿动物的免疫系统和非人灵长类免疫系统对拉沙病毒的反应截然不同,同时其他沙粒病毒如阿根廷的胡宁病毒(Junin virus)引起的免疫反应与拉沙病毒亦不同。LASV和LCMV似乎主要依赖细胞免疫应答来清除病毒,在病毒感染的早期,可诱发短暂的体液免疫反应,产生经典的IgG和IgM反应,但是抗体的产生与病毒的清除并不重叠,因此在人类和非人灵长类体内高滴度的抗体水平与高病毒血症是同时存在的。动物实验中,给动物注射抗血清可以形成被动保护,但必须在病毒感染的同时或者感染后不久即应用。但在临床观察中,并未发现含有高滴度抗体的恢复期患者血清有保护效应。因此,机体对LASV的清除可能主要依赖于细胞免疫应答。
拉沙热的血管功能障碍似乎是其发病机制中的中心环节,目前LASV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机制尚不清楚,其可能的机制包括病毒感染的直接效应和(或)通过病毒诱导释放的、宿主来源的可溶性因子的间接效应。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所引起的血管内皮改变主要是由病毒感染诱导的宿主反应,而不是病毒的直接损伤作用。在非人灵长类以及拉沙热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在休克或死亡之前有内皮细胞功能衰竭的表现。血管功能障碍的表现中,颜面部水肿似乎是微血管通透性增强的结果。休克的发生可能系病毒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管内和组织间隙中体液的失衡,以及凝血功能障碍、血压调节失调等多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了低氧、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发生。
营养不良聚糖(dystroglycan,DG)是一种小的细胞表面分子,不同类型的血管内皮细胞均表达有该分子,其将细胞外基质与细胞内部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连接在一起。DG翻译后经修饰形成α-DG和β-DG,其中α-DG上有沙粒病毒的结合位点。在大部分哺乳类细胞中,LASV在内皮细胞(如HUVEC)中可以大量复制而不会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但是LASV会引起细胞功能的改变,如IL-8分泌水平的降低。截至目前,LASV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感染及其损伤机制仍未完全阐明。
体外研究发现出血通常与轻微的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功能障碍有一定关联,并且出血量并不像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显著。尽管经常发生轻微的血小板减少,但出血时所释放的可溶性活性介质似乎是引起血小板凝集功能缺失的主要因素。血小板功能缺陷似乎与血浆中的抑制分子介导相关,而该分子目前还未明确。LASV与其他沙粒病毒家族成员一样,不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其他类型细胞发生明显的细胞病变,导致细胞溶解。因此,在拉沙热死亡病例的尸检中并未发现有特殊的血管病变,此外,在感染了LASV的非人灵长类实验中也未发现有血管坏死表现。与埃博拉和马尔堡出血热等其他病毒出血热不同,拉沙热患者的凝血功能受损轻微,很少会发生DIC,提示拉沙热有其独特的发病机制。
本病炎细胞浸润通常较轻微,主要由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组成。目前尚未发现有直接证据表明免疫复合物、补体系统以及DIC参与了拉沙热的发病过程。
(二)病理改变
本病病例尸检资料较少,现有的少数病理所见多为非特异改变。普遍认可的病理发现是肝细胞的坏死,但是损害的范围及程度又不足以说明肝衰竭是死亡原因。肝脏外观表现为肝脏肿大,切面苍白。肝索和肝窦状隙可见凋亡小体。电镜下肝脏细胞内可见大量的病毒颗粒。肝细胞质致密,可见嗜酸性包涵体,胞核固缩或消失,肝小叶内点、灶状坏死并有出血,但其网状组织构架完好。炎症细胞较少,可见到库普佛细胞。心、肺、肾、脑等器官可见充血和水肿,胸腔、腹腔和心包可有血性渗出,面颈部和肩背部皮肤可见散在的出血点和水肿。镜下心脏显示为充血和轻度的间质性水肿,肺部同样会有充血水肿,胸膜表面有散在出血点。肾脏呈局灶性肾小球坏死,脾呈现出血,但白髓发生萎缩,脾淋巴细胞滤泡减少,脾静脉内膜有淋巴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
拉沙病毒感染会引起广泛而多样的临床表现,其表现既可以是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也可导致多器官衰竭以致死亡。目前尚不清楚拉沙热的病情严重程度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别,但推测与感染的途径和病毒感染量、患者有否基础疾病、遗传基因等多方面的差异有关。
拉沙热起病多隐匿,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经过大约10天左右的潜伏期(3~21天不等)后,患者发热会逐渐加重,伴有头痛、厌食、疲倦,周身不适等一般症状,几天内会逐渐出现喉咙疼痛,伴或不伴有咽炎、胸骨后疼痛、耳鸣、眼结膜充血、恶心呕吐、肌痛、关节痛、腰痛、腹痛、腹泻等。同时,颈部淋巴结会增大;扁桃体有时会有渗出物,而被误诊为链球菌咽炎;偶有干咳,可伴有呼吸频率增快及肺部的啰音,但此期不会出现明显的肺部症状及咳痰表现。浅肤色患者的胸部、面部和上肢等部位通常会出现斑疹或瘀点,而非洲黑人则无此体征。黄疸不是拉沙热的典型表现。
起病4~7天后,少数患者逐渐出现面部和颈部的水肿、出血、低血压、休克以及蛋白尿。在病程第2周,可出现面、颈、躯干和臀部皮肤的微小斑丘疹。胸骨后疼痛,肝区触痛明显。发热一般持续7~17天,第2~4周开始恢复,多数患者周身虚弱乏力可持续数周。与其他病毒性出血热不同,拉沙热的出血症状并不是主要表现,并且出血主要局限在黏膜表面。住院患者中只有不足20%的患者可见明显的出血,大部分都是口、鼻部的轻微渗血,便血少见。在拉沙热病程的终末期,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障碍表现,包括定向障碍、步态不稳、谵妄、呃逆、嗜睡甚至昏迷等,致死性病例表现为多脏器功能障碍/衰竭。目前尚不清楚上述表现是拉沙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感染引起免疫反应的结果,抑或是终末期患者的非特异性表现。有时会在疾病末期出现胸水和心包积液。本病在妊娠期尤为严重,超过80%的孕妇可发生流产。孕妇感染拉沙热后的母婴死亡率明显增高,特别是在妊娠前三个月的时候,可出现阴道出血和自发性流产,胎儿死亡率接近100%。“肿胀婴儿综合征”包括婴儿全身水肿、腹部膨胀、出血等,死亡率极高。目前尚不清楚这是拉沙热在婴儿中的特殊表现,还是与其他并发的危险因素有关。
文献报道,儿童重症感染病例可出现严重全身水肿、口唇起疱、腹胀和出血等,病死率高。恢复期可出现短暂性头发脱落、步态不稳、共济失调,25%的患者可发生第八脑神经性耳聋,1~3个月后仅半数患者可恢复部分功能。
拉沙热引起患者死亡一般在起病10~14天后,预后不良的指征包括休克、出血、神经系统障碍、高病毒血症(抗原或基因拷贝数)、AST>150IU/L。尽管各地病死率不同,但是估计住院患者的死亡率在20%左右。而西非LASV的流行种群有明显差异,甚至在马诺河联盟区域国家(包括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也有不同,动物实验证实某些病毒分离株致死率更强。营养不良、疟疾、HIV感染等共存疾病对本病的影响尚不清楚,尤其是在拉沙热流行的偏远农村。
后遗症主要为神经、精神系统后遗症,如听觉异常、耳聋、前庭功能障碍、幻觉、痴呆、躁狂、抑郁等。其中感觉神经性耳聋是拉沙热的一个主要慢性后遗症,尽管有报道耳聋的发生率占25%,但近年来从肯尼亚的经验来看,该数字估计偏高。耳聋通常在恢复期出现,一般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病毒血症水平及AST水平不相关。耳聋可以是单侧或双侧,大约75%病例的耳聋是永久性的,耳聋的类型与自发性神经性耳聋类似。
【实验室检查】
在拉沙热发病早期,一般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有轻度的血小板减少(一般≤100×10 9/L)、轻度的淋巴细胞减少、中度的血细胞浓缩、血尿素氮增高、蛋白尿,可出现管型等。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血小板和淋巴细胞减少,可能伴有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白细胞增多。血淀粉酶和转氨酶水平通常增高,AST水平一般大于ALT水平,提示这些酶的来源不单单是肝脏,可能是多组织多脏器的缺血和损伤。粪便潜血一般呈阳性。
抗LASV-IgM抗体一般于发病后第2周出现,第3周出现IgG抗体,目前多采用ELISA法检测。一般情况下,拉沙病毒抗原于发病后1周出现。通过对拉沙热幸存者的分析发现,LASV特异性IgM可以在首次感染后持续数月到数年之久,并发现患者存活率和血清中低水平的IL-6、IL-8、IL-10、CD40L、BUN、ALP以及AST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由于病毒抗原阴性而IgM阳性在疫区健康人及非致死性拉沙热病例也可见到,因此IgM抗体阳性不能确定为西非疫区急性拉沙热,只有通过病毒抗原检测、核酸检测或者病毒分离才能诊断急性LASV感染。
核酸检测采用RT-PC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病程5天内的大多数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病毒核酸,发病后30天内在半数以上患者中仍可检到。
病毒分离时采集发病14天内患者血清或全血标本,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目前,多采用将病毒分离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核酸检测等技术结合起来,以确保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Bausch等人比较了IFA、ELISA、RT-PCR和分离病毒的差异,结果显示用ELISA检测LASV急性感染者抗原和IgM,其灵敏度为88%,特异性为90%,抗原检测对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价值较大,抗原血症水平往往与存活率呈反比关系。ELISA检测早期患者体内IgG抗体可帮助排除急性感染。因此ELISA成为诊断拉沙热的首选方法。为了更有效地诊断、治疗和预防拉沙热,更加敏感特异的诊断技术和试剂研发势在必行,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的重组LASV蛋白已成为检测诊断中的有力工具。
【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在疫区尤其对有明确或可疑暴露史、发热38℃以上、对抗疟疾药物、抗生素无效的患者应高度怀疑此病。
1.流行病学资料
生活在拉沙热流行地区或3周内有疫区旅行史。
2.临床特点
发热、头痛、咽炎、胸骨后疼痛和蛋白尿可作为早期诊断线索。诊断拉沙热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咽炎、胸骨后疼痛和蛋白尿,对判断预后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咽痛和呕吐。
3.实验室检查
一般实验室检查均无特异性,多可发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血清中特异性病毒抗原阳性,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升高且超过急性期4倍以上,从患者标本中检出拉沙病毒RNA,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到拉沙病毒。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流感、疟疾、伤寒、黄热病、钩体病、其他病毒性出血热如埃博拉出血热等相鉴别。拉沙热的临床表现偶尔与盆腔炎、无菌性脑膜炎或胃肠炎相类似。拉沙热也可与某些类型的肺炎混淆,尤其是以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表现为主的患者,但白细胞减少是诊断该病的重要线索。既往经验中,少数确诊为拉沙热患者的血中可检出疟原虫,因此,对来自西非拉沙热疫区的患者,或有过疫区旅行史的患者,当血中疟原虫阳性时,仍需考虑双重感染的可能。
【治疗】
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应采取严密隔离至少3~4周,至患者血液或尿液标本检测病毒阴性3次以上。患者的血、尿、分泌物和污染物中均含有病毒,因此必须严格消毒。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隔离制度,接触患者应穿隔离衣、戴口罩和手套。
(一)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补充血容量,防治休克,密切观察心、肺功能,监测血压、肾功能,继发细菌感染时应使用抗生素。
(二)抗病毒治疗
近年来研究发现利巴韦林(ribavirin)是有效的治疗药物,发热期即可使用,愈早愈好,病程1周内接受治疗可降低病死率。首选静脉给药:成人首剂30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2g,之后每6小时给药1次,剂量16mg/kg,每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g,持续4天。再改为8mg/kg,每次最大剂量不超过0.5g,连续6天。儿童按体重给药,剂量与成人相同。口服药物,成人首剂2g,之后按体重给药,体重≥75kg者,1200mg/d,分2次;体重<75kg者,1000mg/d,分2次;疗程10天。儿童30mg/kg,一次服,之后15mg/(kg·d),分2次,持续10天。干扰素和其他抗病毒药对本病的疗效不明显。
(三)免疫血浆
1969年就开始使用免疫血浆治疗,但除了在免疫血浆的获得、检测、控制、储存等方面存在困难外,免疫血浆的疗效在动物实验中相对有限。可使用免疫血浆1~2单位/次,10~12小时可见效。
【预防】
(一)预防措施
1.加强国境检疫,预防疫情输入
对来自西非流行地区的人员、动物和货物做好检疫工作,严防疾病传入我国,尤其加强对可疑病例和染疫动物的检疫。口岸检疫部门一旦发现病例,要及时通报卫生部门做好疫情调查和处理。
2.加强对出境人员防病知识的宣传
防止拉沙热流行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切断人与鼠类之间的接触。前往流行地区的人员应避免与鼠类接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鼠类进入家中,避免接触鼠类污染的食物和物品。注意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和食物储藏等工作。避免与疑似病例接触。
(二)控制措施
1.医学观察、留验和隔离
对疑似病例应就地实行医学观察,进行留验处理。对确诊病例,必须在专业的传染病治疗机构进行严格的隔离治疗。由于可以发生院内感染,因此必须采取严格措施隔离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隔离区内采取呼吸防护措施。男性患者必须禁止性生活3个月,直到精子内检查无病毒为止。
2.消毒
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血和患者接触过的所有物品以及血液检查用的实验器械、可疑污染场所,都要选择敏感消毒剂进行喷洒、喷雾或熏蒸消毒处理,常用消毒剂有0.5%的次氯酸钠溶液或加去污剂的苯酚(石碳酸)。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法尚有高压消毒、焚化或煮沸。此外,可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实验室检验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如果没有生物安全三级以上的实验条件,则尽可能减少检验次数,操作时做好个人防护。对所有的可疑污染物品和场所要进行严格和彻底的终末消毒处理。终末消毒常选择0.5%的次氯酸钠溶液或石碳酸复合物进行,也可选用甲醛熏蒸的方式进行。
3.个人防护
凡是接触、护理染疫动物和病例的人以及进行疫点处理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全套防护服和防病毒面罩进行操作。
4.接触者管理
该病的潜伏期可短至3天,使得有必要迅速和有效开展接触者追踪。凡在患者传染期内可能密切接触的所有人员都应进行隔离观察,每天测量两次体温,直至最后一次接触3周后,一旦体温高于38.3℃,则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

(蒋伟 白雪帆)

参考文献

1.Charrel RN,de Lamballerie X.Zoonotic aspects ofarenavirus infections.VetMicrobiol,2010,140(3-4):213-220.
2.Emonet SE,Urata S,de la Torre JC.Arenavirus reverse genetics:new approache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arenavirus biology and development of antiviral strategies.Virology,2011,411(2):416-425.
3.Fisher-Hoch SP,McCormick JB.Lassa fever vaccine.Expert Rev Vaccines,2004,3(2):189-197.
4.Gunther S,Lenz O.Lassa virus.Crit Rev Clin Lab Sci,2004,41(4):339-390.
5.Hastie KM,Liu T,Li S,et al.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Lassa virus nucleoprotein-RNA complex reveals a gating mechanism for RNA binding.Proc Natl Acad Sci U SA,2011,108(48):19365-19370.
6.Idemyor V.Lassa virus infection in Nigeria:clinical perspective overview.J Natl Med Assoc,2010,102(12):1243-1246.
7.Jeffs B.A clinical guide to viral haemorrhagic fevers:Ebola,Marburg and Lassa.Trop Doct,2006,36(1):1-4.
8.Khan SH,Goba A,Chu M,et al.New opportunities for field research on th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Lassa fever.Antiviral Res,2008,78(1):103-115.
9.Kunz S.The role of the vascular endothelium in arenavirus haemorrhagic fevers.ThrombHaemost,2009,102(6):1024-1029.
10.Ogbu O,Ajuluchukwu E,Uneke CJ.Lassa fever in West African sub-region:an overview.J Vector Borne Dis,2007,44(1):1-11.
11.Richmond JK,Baglole DJ.Lassa fever:epidemiology,clinical features,and social consequences.BMJ,2003,327(7426):1271-1275.
12.Hastie KM,Kimberlin CR,ZandonattiMA,etal.Structure of the Lassa virus nucleoprotein reveals a dsRNA-specific 3′to 5′exonuclease activity essential for immune suppression.Proc Natl Acad Sci U SA,2011,108(6):2396-2401.
13.Marion Russier,Delphine Pannetier,Sylvain Baize.Immune Responses and Lassa Virus Infection.Viruses,4:2766-2785.
14.Titus Ibekwe.Lassa fever:the challenges of curtailing a deadly disease.PanAfriMed J,2012,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