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证

治燥当分内外二因,秋伤于燥,冬生咳嗽,是外因也。水亏精弱,真阴日涸,是内因也。贵在生津润燥,保肺救脾,滋养肾阴,思过半矣。

炙甘草汤(一名复脉汤)

原治心悸,王焘治肺痿,孙真人治虚劳,三者皆是津液燥淫之证。

炙甘草 桂枝去皮 人参 麻子仁 生地 阿胶 麦冬去心 生姜 大枣 加清酒仝煎。

《至真要大论》云:燥淫于内,金气不足,治以甘辛也。苐药味不从心肺而主乎肝脾者,是阳从脾以致津,阴从肝以致液,各从心肺之母以补之也。人参、麻仁之甘,以润脾津。生地、阿胶之咸苦,以滋肝液。重用地、冬浊阴,恐其不能上升,故君以炙甘草之气厚,桂枝之轻扬,载引地、冬上承肺燥。佐以清酒芳香入血,引领地、冬归心复脉。仍使以姜枣和营卫,则津液悉上供于心肺矣。喻嘉言曰:此仲景伤寒门中之圣方也。

① 苐:同“第”,下同。

清燥救肺汤

主治诸气郁,诸痿喘呕。

桑叶经霜者 石膏 胡麻仁炒,研 甘草 杏仁炒黄 人参阿胶 麦冬 枇杷叶去毛净,蜜炙

燥曰清者,伤于天之燥气,当清以化之,非比内伤血燥,宜于润也。肺曰救者,燥从金化,最易自戕肺气,经言:秋伤于燥,上逆而咳,发为痿厥。肺为娇脏,不容缓图,故曰救。石膏之辛,麦冬之甘,杏仁之苦,肃清肺经之气。人参、甘草生津补土,培肺之母气。桑叶入肺走肾,枇杷叶入肝走肺,清西方之燥,泻东方之实。阿胶、胡麻色黑入肾,壮生水之源,虽亢火害金,水得承而制之,则肺之清气肃而治节行,尚何有喘、呕、痿厥之患哉?嘉言喻氏此方可谓补轩岐之不及。

清燥养营汤

治外燥,皮肤皴揭,筋爪枯。肝血虚,则风热而金燥。

当归 熟地 白芍 秦艽 防风 甘草 生地 黄芩

证为血虚而水涸。当归润燥养血为君。二地滋肾水而补肝,芍药泻肝火而益血为臣。黄芩清肺热,能养阴退阳。艽、防散肝风,为风药润剂,又秦艽能养血荣筋,防风乃血药之使。甘草甘平泻火,入润剂则补阴血,为佐使也。

活血润燥生津饮

治内燥,津液枯少。

当归 白芍 熟地 天冬 麦冬 栝蒌根 红花 桃仁研泥

归、芍、地黄滋阴可以生血。栝蒌、二冬润燥兼能生津。桃仁、红花活血又可润燥。

生脉散

治热伤元气,倦怠气短,口渴汗出,金为火制,水失所生而致咳嗽喘促等证。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人参甘温,固其中气;麦冬甘润,保其肺气。肺气为火所乘,则散涌而不收,故以五味酸而敛之。若有兼症,以治变之法随证加减可也。

参乳汤

人身之燥,非血不泽,此方救燥病之根。

人参 人乳

人参味甘益血。人乳本血所化,味甘咸,入脾、肺、肾三经,补益精气血,阴血充足则内燥平。

益血润肠丸

治气血两虚,诸般秘证。

熟地 当归 肉苁蓉 麻仁 杏仁 枳壳 苏子 橘红阿胶 荆芥

气虚则寒,血虚则热,寒热相搏而凝结之病。生地黄、当归、阿胶、麻仁、杏仁、苁蓉补血而润下者也。气行则血行,故以橘红、苏子、枳壳以通之。荆芥少去其胃脏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