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腧穴性能的探索

腧穴是因其对某一病证有治疗作用而确定下来的,因而穴位具有“有效性”或者说“功能性”,这是腧穴最基本的特性。其次,十四经经穴是经络学说的一个重要方面,经穴是处在经脉上的点,因而经络的基本功能,如“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疾病、反映证候”、“传导感应、调整虚实”,同样也是穴位所具有的功能。而经脉病候和经脉的主治规律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在”,十二经脉内属脏腑,外联肢节,经穴在内属外联之间具有“输注气血”、“反映病痛”和通过调节气血阴阳而有“防治疾病”的功能,而且随经穴所在不同经脉,不同节段而功能不一,这种穴与经的关系,可以称之为腧穴的经络属性,也是腧穴最基本的性能。

对于腧穴性能的辨识,古今文献中都曾作过较多的探讨,近代有以药性喻穴性的,如合谷穴能发汗,可类比为解表药,足三里能止泻,相同于消导药等,究属穴位尚有双相调节作用的功能,殊难划一,现选几则较有参考意义者试作简要评述。

一、经穴主治功能的规律性与特殊性

十二经脉各有不同的经脉病候和主治范围,而每一经脉上的穴位,既有能主治该经脉所属脏腑的病,也都能主治经脉循行部位的形体疾患,这就是经穴主治的共性和规律性,但同一经脉上不同节段,不同部位的穴位,又多有异于其他穴位的治疗作用,这是其个性和特殊性。举足太阳膀胱经为例,该经整条经脉的穴位都能治疗头、项、鼻、背、腰等部位的疾患,神志病以及一切热病,但分布在背部的腧穴又多主肺、心、胆、胃不同脏腑的疾病。分布在膝腘部的委中穴是治腰背痛要穴,但又能治发热腹泻。至阴穴能矫正胎位、治难产等。这些特殊性,其他各经经穴也都具备。

五输穴所处都是向心循行的经脉,每经的腧穴始于井穴而入于合穴,主治各脏腑病证,但五输穴备有其特殊性。《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俞;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这两段经文对五输穴井荥输经合66穴中具有相同性能的一面和不同的特殊性都叙述得十分清楚。前人对经穴中具有特殊性能的腧穴,还用募穴、郄穴、八会穴等名称来区别其与其他穴的不同特性。

近代的许多实验研究也证实经穴具有一定特异性,如针刺足三里、阑尾点可引起肠蠕动的亢进,而针刺非经穴时并不产生这种结果。针刺足少阴肾经照海、复溜、阴谷穴及肾俞、京门(肾之募穴)对水利尿都具有显著影响,而刺足阳明胃经解溪、足三里及胃俞穴对水利尿无显著影响。因此实验结果证明针刺足少阴肾经穴位对肾功能具有特殊性。

根据盛老先生多年来对腧穴主治功能的探索,并通过临床实践,认为只有通过对腧穴特殊性的认识,才能区别穴与穴之间性能上的差异,并进而掌握这一部分腧穴的作用规律性,在辨证取穴时才能用穴精练,组方合理。具体地说,腧穴的特殊性可以从以下五点来辨识:

1.同一经脉的腧穴,它们虽有相同作用的一面,但又有不同作用的一面,其不同作用就是其特殊性。

2.某一腧穴虽对几个脏腑的功能和病变发生影响,但对其中的一个脏腑的影响是主要的,对其他脏腑的影响是次要的。应认定这一腧穴对某一脏腑的特异性。

3.某一腧穴对某一疾患或症状有特效而其他穴位所不及者,如少商治急性咽喉炎,曲池穴治颈淋巴结炎等。

4.某一腧穴对躯干某一部位的疼痛或功能障碍具有特殊的相应关联者,如合谷治口齿疾患,中渚治颈项痛,内关治胸痛等均具有特殊性。

二、应用中医基本理论阐述穴性

古人在腧穴命名时,以水系喻脉,以天地阴阳、山川溪谷、五行等喻人体部位,并据部位处的特征而定穴名,更有据人体脏腑及其功能、腧穴的主治特点而命名,20世纪80年代曾有较多“穴名释义”一类专著可以参考。

近现代出版的针灸学教材和针灸学专著中应用中医基本理论来说明穴位功能者,举常用穴风池穴为例,因风池穴主治感冒、头痛、头晕、项强痛、眼病、鼻炎、耳鸣、耳聋、高血压、偏瘫、癫痫、脑疾患等病症,因此解释其效能为“疏风解热,聪耳明目”。合谷穴的主治范围更广,文献中用合谷主治头痛、目痛、牙痛、鼻衄、喉痹、耳聋、耳鸣、口眼歪斜、中风口噤、疟疾、风痛、疥疮、发汗、止汗、堕胎等不下20多种病症。而归纳其效能为“疏风、解表、镇痛、通络”。这和归纳风池穴的效能一样,显然还不能全面概括其主治范围。风池与合谷既然都具“疏风”,它们有何区分?要说明这点还需先从文献整理到临床再实践,对腧穴的主治病症的作用范围作进一步确定,然后才能对其性能作出恰如其分的归纳和分类。

早在20世纪50年代广西李文宪著有《针灸精粹》,书中有《穴性括要》一章,将十二经穴分气、血、虚、实等八类,每类30多穴,每一穴位条目下依次分述部位、穴性摘要(古人治验)、手术(刺灸法)等。兹据其分类,节录各类部分腧穴如下:

1.气类共41穴。

气海:固元气,凡一切气疾俱宜取此。

尺泽:调肺气。

陷谷:调胃气。

神门:降心郁内结之气。

膻中:升脾气、降胃气。

中脘:解郁、升清降浊利气。

大敦:泻肝气。

膏肓:补阳气。

关元:驱腹中一切冷气。

合谷:升清降浊,理大肠气、宣诸气。

足三里:能引气又能降气、调中气。

2.血类共20穴。

三阴交:通经行瘀,清血生血,凉血固血。

委中:清血。

间使:行血。

曲泉:清血、凉血、养血、活血。

行间:行瘀、破血结。

交信:调经血。

血海:调血。

膈俞:统理全身之血。

足三里:清血、养血、行血、补血。

阳陵泉:行血。

3.虚类共28穴。

神阙:补气血,益肾精。

关元:固下元,益肾精。

中极:益精,补气血。

膏肓:益气振阳。

足三里:益胃、补气血。

复溜:补肾气,滋阴振阳固精。

太溪:益肾滋阴振阳。

4.实类共46穴。

神门、大敦、少冲、通里、阴陵泉俱泻心。

公孙、腕骨、商丘皆泻脾。

阳陵泉、行间、太冲、蠡沟、中封俱泻肝。

其他如寒类列27穴,热类43穴,风类26穴,湿类40穴。但往往一穴重见于二三类之中,如足三里既归气类,又属血类,再归于寒类。大椎穴既归寒类能发表寒,又重见于热类能清表热,这说明腧穴具有双相调节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穴性的认定和归类是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还需要继续加以整理和研究。

三、腧穴特性与临床取穴要点

腧穴数以千计,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虽可从经穴、经外奇穴、特定穴等分类方法了解腧穴性能的概要,并根据中医辨证选取穴位,但一病可取多穴,一穴可主多种病症。初步入临床者,往往茫茫然心中无数,所以,从临床应用角度来说,医者一方面要多熟悉常用腧穴的特性,更要掌握正确取穴的方法,或针或灸方能取得预期效果。

1.腧穴的五个基本特性

(1)主治部位相应性:

经络学说认为穴位通过经络与内脏相通,可以反映脏腑疾病,也可通过针灸调节经气沟通内外而起到治疗作用。一般来说,脏腑、经络、腧穴三者是相关联的,这本是循经取穴的基本要点,但一条经络路线上少则11穴,多则40多穴,究竟哪一穴对该脏腑或躯干病痛最为有效呢?何况还存经外奇穴、新发现的有效穴等可容选择,而取穴宜少而精,所以要熟悉穴位特性。针刺者对常用穴与某病症的效应相应性或者称相关性是必须了解的。前人总结的五总穴歌诀“面口合谷收”,就是指明合谷穴对面部、口腔部疾病如头痛牙痛等最有效,这种相应特性为本经其他穴位所不及。

(2)功能多样性、双相性:

一个穴位的主治功效可表现为多样性,如足太阴脾经阴陵泉以治本经本脏病症如腹胀、水肿、泄泻等脾胃病,但又主遗精,阴茎痛等肾和生殖器官病,而对小便失禁和小便癃闭针刺阴陵泉都有显效而呈现双相作用。

(3)分布部位对称性:

十二经腧穴以任督脉为中轴左右对称分布,主治作用相同,在针治脏腑疾病时一般都取双穴。取双穴可加强调节经气的作用,从针刺操作上来说,左右两穴的针感应是相同的,但在临床上对于一些针刺感应出现较慢的患者,或因取穴大致上是正确的,但进针角度、深度不合而迟迟难得气者,可先从另一侧穴位调整,探索针刺得气点,然后再调节先前所针的穴位。

(4)穴位深广度有层次性:

穴位不只是体表定位的一个点,而是一个立体空间,它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深度可从皮脉肉筋骨五体分层次。穴位的广度因穴而异,小者如攒竹,仅在眉头眶上狭缝中,大者如环跳穴,在股骨大转子旁其形如环故名,可以有多处进针点和可 多方向刺,针刺感应也不同。

(5)针感遥传性:

针刺入腧穴以得 为第一要务,在得气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调气。不同腧穴的得气情况不同,皮薄肉少处的穴位常以点刺出血或以知为度,在肌肉丰满筋骨间隙处穴位,针感常能向远处传导,并且比只有局部针感的效果好。

上述五点特征,前两点关系到辨证 穴,后三点是针刺选穴和行针时须先明了才能扎好每一根针。

2.正确取穴的要点

腧穴功能是通过刺和灸来体现的。因此正确取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了解腧穴概念、腧穴特性的基础上,准确取穴是针灸临床基础。传统的师徒间传承,“点穴”是一项必修课。如取不准穴位,也就无从谈针感如何了。

腧穴的位置前人用骨度法、折寸法、同身寸法等从体表定位,但腧穴分布于全身如十井、十宣等肢端穴,腹背等较平坦处的穴位用自然标志和折寸法等定穴较容易,而在筋骨之间的穴位常需在一定的姿势或在动态中才能准确取到“真穴”。

(1)取穴时要注意患者体位的安定:

元代窦汉卿《标幽赋》论取穴时说:“大抵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应。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可知古人取穴是十分认真的。《灵枢·本输》也记载了不少需在动态中寻求“真穴”的例子,如“取曲泽,屈而得之;取中封、冲阳,摇足而得之;取阴陵泉、阳陵泉,伸而得之。取阴谷,屈膝而得之;取委中,委而取之;取天井,屈肘乃得之;取小海,伸臂乃得之;取曲池,屈臂乃得之”。而在针刺入穴后,“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呿,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刺两关者,伸不能屈”。都指出正确取穴需先作好一定姿势。

(2)用“阿是法”定穴:

"阿是法”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导找“阿是穴”,在找到“压痛点”、“疾病反应点”处选定为穴,作为刺激点,称为“阿是穴”、“天应穴”。而另一种含义是为了正确取穴,用揣、按、爪、切等方法,寻找穴点的凹陷或节缝间隙,在重按指压时是否有酸痛等感觉,询问病者“阿是”与“不是”可以作为取穴和进针方向角度等的参考。因为在临床上根据一夫法、同身寸法等取穴时往往有一定的出入;而更需要明白的一条,在取穴下针时强调的是“穴”,不是“经”,经穴分布,用折寸法,较易取,而取经外奇穴就并非如此,因而需用阿是法来最后确定穴点所在。孙思邈《千金翼方》中所说的“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就是用阿是穴的方法。

在经络和腧穴的形成过程中,阿是法是主要定穴方法。《内经》中有三处谈到取穴定位之法。

1)应在中而痛解:《灵枢·背腧》:“愿闻五脏之腧,出于背者……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这里虽指取背俞穴,其他四肢经穴、胸腹部穴也可仿用,如颈椎病手臂麻木,在曲池与手三里之间常有压痛点,用“阿是法”按压到该点时,便觉手腕酸胀大减。

2)久应于手:《灵枢·卫气》:“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针,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乃刺而予之。”这是指取大经的内侧腧穴,气街当指足阳明胃经气冲穴、足三里等穴,其深处有动脉应手,久按可令气血宣散,避免误刺血管。“久应于手”,是取准穴点的方法之一。

3)按而循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这是指刺脉的方法,用“按而循之”找到进针的穴点,刺而疾发针,再疾按其针孔的刺法,而按、循找到穴点是第一步。

总之,用阿是法取准穴位,是施行针刺手法的基础,通过逐步摸索、积累经验以后,才能熟谙其穴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