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内经》五体针法诠新
- 金亚蓓 金肖青
- 3572字
- 2020-08-29 04:07:02
第四节 经穴的穴组现象与腧穴横向组合应用
腧穴的概念,自宋明完成以经统穴的归纳形式以后,一穴一名已约定俗成,但从腧穴发展变化和临床实际应用来看,并不尽然。经穴的穴组现象和组合穴及其临床应用是腧穴学研究中所应重视的两个内容。
一、十二经穴穴组现象
腧穴的概念在《内经》中就有明确的认识,首先是内脏疾病的反应点,《灵枢·九针十二原》:“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同时也是产生治疗作用的部位。《灵枢·背腧》:“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更是针刺产生针感的部位,所以《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之而气至,乃去之。”
腧穴经过后世的不断发展,针刺部位即腧穴从“以痛为腧”,最后逐步发展为以经统穴,这是两个不同的阶段。当经络系统的逐步完善,从《内经》160穴、针灸甲乙经》349穴,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十四经发挥》时354穴基本定型,确立了腧穴的名称、归经、定位,从而在临床及教学上普遍应用。
虽然国家标准《经穴部位》的颁布明确了各经脉腧穴的规范,但在临床运用时发现,腧穴在经脉上的分布有疏密不均的情况。如手太阴肺经,在腕上寸口处有密集三穴,而关后至肘部仅仅只有两个穴位。其他的经脉上的腧穴分布也有同样的情况。因此,对这些密集处经穴从解剖的神经、血管、肌肉进行分析,并对主治证归类后发现,其组织结构与其主治功能均十分相似。这些腧穴可归纳成组,这是一种“穴组现象”。
穴组现象的特点是:
1.在同一经脉上,1~3寸之间有2~3个穴位。
2.同一穴组穴位的局部组织,神经、血管、肌肉分布大致相同或完全相同。
3.《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大成》等所载腧穴主治功能,穴组各穴的主治有两种以上主治证相同。
经初步归纳十四经的穴组有:
手太阴肺经:太渊、经渠、列缺。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间使。
手少阴心经:神门、阴郄、通里、灵道。
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
足太阴脾经:大都、太白。
足少阴肾经:太溪、大钟、水泉。
足厥阴肝经:行间、太冲。
足阳明胃经:条口、下巨虚、丰隆。
足少阳胆经:悬钟、阳辅。
足太阳膀胱经:上髎、次髎、中髎、下髎。
督脉:神庭、上星、囟门、风府、哑门。
任脉:上脘、中脘、建里、阴交、气海、石门。
二、穴组形成的原因
对于在同一经脉上出现的穴组情况,分析起来可能有三种原因。
1.针刺不同机体组织的变化
根据经与穴的发展过程分析,在刺穴疗法之前,有一个很长的刺脉疗法时期。因此腧穴中有相当一部分正是早期的刺脉部位逐渐演化而来。在“气穴”、“气府”的腧穴概念未形成之前,古人的针灸部位是很广泛的,有刺灸脉者,有刺肉者,有刺筋者。既然是刺脉,其刺激部位就应当有一定范围而不是一个点。故早期用于刺脉刺络之一的脉可能又相应的演变为二穴三穴,l寸之内可分为二三穴。如在手太阴的寸口脉、手少阴经的神门脉等古代切脉部位都有腧穴密集的分布。对这些由脉诊部位演绎而来的腧穴,近代学者称“脉口穴”,与分布在脉口相远而属于“脉气所发”的腧穴名为经脉穴。穴组现象正是从刺脉向刺穴演变过程中所形成。
2.针刺术式改进的因素
古代以石为针,只能用于体表的揩摩或浅表刺出血,从金属针的出现到《内经》九针的规范化刺法,其中如锋针、毫针、长针等当时来说比较纤细的针具,能刺入到穴位的较深处,从而可以在腧穴的空间进行刺激而发挥其更佳的作用。针刺法也从原来以刺络取血向刺经刺穴的取气方向发展,所刺的点也因而名为“气穴”。从原来做体表揩摩或浅刺刺络的针法到金属针以作点状而深入的刺激,因而在一线一脉之上,自然地就可能分成几个“气穴”的点,并且是多针齐下、多穴点同刺的。这在《内经》的刺法中可以得到印证。如“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是邻近两个穴点同刺,“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是同时刺三个点,其他如扬刺“正刺一傍刺四”,豹文刺“左右前后同刺”,都是局部多刺激点的针法,因而可以想象这些刺法也是穴组形成的一个原因。随着刺法的发展,在金元明时期出现的透穴刺法,常常是一针二穴或多穴。如列缺透太渊治疗寒痰兼咳嗽,头维透悬厘治疗眼昏、眉目间痛。也可以是作为二穴同用的穴组现象。
3.天人相应观的人为推寻
在天人相应观的影响下,人为地为凑合一岁之数而增添穴点,这在《内经》中有文可据:“黄帝曰:余闻气血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帝曰:余已知气穴之所,游针之居,愿闻孙络溪谷,亦有所应乎?岐伯曰: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素问·气穴论》)实际上在《内经》中记载仅160穴。后世遵经义而增加穴位数使之达到一岁之数,在这过程中,势必会在比较常用而有效部位分列出多个穴点。当然也不能排除因不同针灸医家在同一部位有不同的穴点定位经验,其后整理者兼收并蓄导致近处穴点并列的可能。
三、腧穴横向组合的应用
除了经脉上有穴组现象外,腧穴的横向组合应用也是经络与腧穴相关的临床实际。如背俞与督脉同节段腧穴,腹部腧穴与任脉同水平穴,四肢异经同部位的腧穴的作用类似,部位组织结构相同的情况,它们之间也有共同点,笔者称之为“横向组合”穴。它的特点是:
1.在同一水平横面上有2~5个穴位。
2.局部组织、神经、血管、肌肉分布大致相同或完全相同。
3.据《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大成》等所载腧穴主治功能,穴组各穴有两种以上主治相同。
(1)组合穴在背部穴组:
命门、肾俞、志室;
脊中、脾俞、意舍;
灵台、督俞;
悬枢、三焦俞、肓门;
中枢、胆俞、阳纲;
神道、心俞、神堂;
身柱、肺俞、魄穴;
风池、风府。
(2)组合穴在胸腹部穴组:
曲骨、横骨、气冲;
中极、大赫、归来
关元、气穴、水道;
石门、四满、大巨;
阴交、中注、外陵;
神阙、肓俞、天枢;
下脘、商曲、太乙;
建里、石关、关门;
中脘、阴都、梁门;
上脘、腹通谷、承满;
巨阙、幽门、不容。
目前在国家标准已明确的组合穴有四神聪、八风、八邪,二白、腰痛穴等,如四神聪由4个穴点组成一个穴位,八风、八邪由8个穴点组成穴位。这些经外奇穴的确定,说明其作用明显,对某些病证的作用突出,优于常用的经穴,也可从一个侧面说明组合穴的运用是临床上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样,从刺法的角度,两个穴同时运用可加强刺激,如二白穴与间使相近,一穴在经上,另一穴在经旁,也与此有关。
这些横向组合的腧穴,其作用相同,说明这些穴位对相近位置的脏腑有共同作用。虽然它们隶属不同的经脉,但在胸腹部又有它们的共同特点。
胸腹部腧穴横向组合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五脏六腑的募穴与俞穴都集中在背部、腹部。关于募穴和俞穴定义如下:募穴是五脏六腑之气汇集于胸腹部的腧穴,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因此在对脏腑病取用时,胸腹的诊断和治疗,是以脏腑所属经来决定的。故在胸腹部横向取穴,将更有助于疾病的治疗,更符合临床的运用。横向组合穴应用除了如上述背腹部腧穴的邻近组合,而且五输穴的“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如十井穴同刺治昏厥是横向同用之范例。同时,疾病的发生、发展不单是一经病变所产生的。因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都是与其他经脉脏腑有密切的关系。如从消化功能来说,正常生理是由胃的和降、脾的升清、肺的宣发、肝的疏泄和肾的精气的推动等共同完成的。就十二经病候而言,一病可涉及多经,故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提出合生证之说,“手足阴阳经合生见证”,包括了表里经同时受病、手阴阳数经同时受病所发生的病证。“耳聋手太阴、阳明、少阳,太阴、足少阳”数经合病,发生耳聋,治疗可取手太阴、阳明,手足少阳经穴。“膈咽不通不食,足阳明、太阴”,“肠满胀,足阳明、太阴”。脾胃相为表里,膈咽不通不食,肠满胀,是两经“合生见证”。“鼻衄,手足阳明、太阳。”因手足阳明经、太阳经均循行于鼻部,故鼻衄是大肠、胃、膀胱经的三经“合生见证”。所以横向多经取穴是有着一定指导意义的。
四、腧穴穴组的临床应用
了解了腧穴穴组现象,可以知道目前一穴一针的刺法在诊治思路上是比较狭隘的,在针刺临床操作上,邻近穴多穴同刺和一穴多针刺法是十分常用的。现列举下列阐述:
治咳嗽,取列缺穴。按透针刺法可沿皮斜透至太渊穴。取穴时须屈肘、微握拳,掌心向内。如因故不能取此姿势,不易透刺时,可既刺列缺,又同时刺太渊。
治截瘫、前列腺炎、盆腔炎、尿失禁等病症时八髎穴常8穴同用,或上、次髎穴同用。
治胃脘痛,上脘、中脘穴同用。
尚有一穴用一穴多针刺的方法医治脉口部、肘膝等处的软组织损伤。如肘痛取曲池穴、肘髎,而在曲池穴的外上方常多针同用;针治腕关节扭伤,取阳谷、腕骨、养老等穴组时,腕骨穴可多针同刺。
此外,经穴穴组即在一脉之上的数穴,可以交替使用,或在选点定穴时,以寻找最敏感的一点为穴,如神门、阴郄、通里三穴中,阴郄穴较敏感,得气也较快,对暴喑、狂躁等实证可选此穴,不必因神门主神志病而拘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