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小血管病诊断与治疗
- 李建章
- 2189字
- 2020-08-29 02:18:17
第一节 腔隙性脑梗死
脑实质腔隙性病灶病理学可分为3型:Ⅰ型为脑缺血性腔隙;Ⅱ型为脑出血性腔隙;Ⅲ型为扩张的血管周围间隙。前两型又称为腔隙综合征,腔隙性脑梗死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由微量到少量出血引起的出血性腔隙综合征由于临床表现隐匿,误诊率较高。
【概念】
腔隙性梗死所指病灶大小有争议,据尸检发现: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大小为0.2~15mm 3,直径在0.5~20mm,这里是指直径在2~15mm的缺血性梗死,MRI呈长T1长T2信号(早期在DWI上显示较好),呈圆形或椭圆形。这种梗死灶在急性期较大,到慢性期其直径会缩小50%左右,故在后期大部分直径<5mm。主要发病机制是:①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和(或)脑干较大的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血栓形成性闭塞,导致较大的腔隙性梗死,是症状性腔隙性梗死的常见机制;②直径较小的穿支动脉发生脂质透明样变性或纤维素样坏死,可导致较小的腔隙性梗死,多可引起无症状性(或沉默性)腔隙性梗死;③腔隙性梗死也可由微栓塞引起,是由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致远端微栓子栓塞所致。总之,腔隙性脑梗死主要是由穿支动脉疾病导致的脑部缺血损害,按其血管发病机制可分为:①穿支动脉口粥样硬化性穿支动脉疾病;②穿支动脉脂质透明变性/纤维素性坏死;③穿支动脉口粥样硬化联合穿支远端脂质透明变性/纤维素性坏死;④栓塞性穿支动脉疾病及其他病因。穿支动脉口粥样硬化为全身各个系统血管粥样硬化的结果,穿支动脉脂质透明样变性、纤维性坏死和脑白质病变相关,是脑小血管病变的基础。发病病因可能与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过量饮酒、高胆固醇血症等有关。病灶分布虽可广泛,但大部分发生于大脑前和大脑中动脉的长而深的穿髓小动脉(如豆纹动脉、Heubuer回返动脉)、大脑后动脉的丘脑极动脉、丘脑膝状体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旁正中动脉支配区,而脑表面的动脉分支支配区很少发生。按病灶发生频度的降序排列依次为:豆状核、丘脑、额叶脑白质、脑桥、基底核、内囊和尾状核。有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多发生于豆纹动脉支配区,主要位于内囊和豆状核。
有关资料显示:腔隙性梗死约占全部卒中患者的10%~31%,而静态腔隙性梗死患病率约11%~24%。过去认为腔隙性梗死是“良性梗死”,但近研究发现,腔隙性梗死在5年内的卒中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4倍以上。种族上白种人腔隙性梗死患病率为13.4/10万,东方人(日本、韩国、中国)、西班牙人、黑种人和混血儿等则可能更高。
【分类及诊断依据】
腔隙性脑梗死主要是依据影像学诊断的,根据影像学显示腔隙性梗死数量曾将腔隙性脑梗死分为:0级:无病灶显示;1级:1~3个病灶;2级:4~10个病灶;3级:>10个病灶;按病灶部位又将腔隙性梗死分为皮质-皮质下腔隙性梗死、基底核区腔隙性梗死、脑干腔隙性梗死等,但同一部位病灶可引起不同症状,同一症状可由不同部位病灶引起。这种分级,虽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其临床意义,但欠明确。脑腔隙性梗死的价值应该是,把这些数量、大小、部位等量化点与临床病人的多变症状体征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更好地反映脑腔隙性梗死的意义。据此我们试图做以下分类,供同道商榷、参考。
1.单纯(或沉默)型
诊断依据:
(1)单发或少数腔隙性梗死,病灶在脑静止区;
(2)病人无任何主观症状;
(3)检查无明显异常发现(包括心理学及智力检查)。
这在门诊工作中不少见,尤其在患有长期高血压、糖尿病者,甚至在无特殊疾病的高龄老人。值得注意的是:病人的智力检查应与同龄人相比,如低于同年龄组平均水平应属异常;这些病人多系门诊病人,医生限于时间很少进行心理的或智能水平的详查,遗漏了不少症状,这可能是造成“无症状性腔隙性梗死”多的主要原因。
2.功能障碍型
诊断依据:
(1)有脑功能损害症状:头晕、头脑不清醒感、记忆力下降、肢体乏力、睡眠障碍等;查体无或伴有吸吮反射弱阳性,腱反射偏于活跃;采用智能量表等检查,发现有一定程度的认知能力降低等。
(2)影像学显示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灶,伴或不伴轻度脱髓鞘改变或微出血(图3-1-1)。
(3)排除其他原因,确定二者的相关性。
文献中把临床缺乏卒中病史、缺乏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经头颅CT、MRI或尸体解剖检查,发现有脑腔隙性梗死病灶的患者均称为“无症状性腔隙性梗死”。这主要是按有、无神经系统体征来分的,这种分类法是不够确切的。
事实上脑血管疾病从宏观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具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等有确切定位体征的脑血管病,二是由于急性、更多的是由于慢性缺血,导致的无或无明显定位体征的脑血管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脑高级功能障碍,如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及记忆力下降等。
研究认为幕上白质腔隙性梗死可引起轻微的神经心理障碍。如冯树涛报告所谓的“无症状脑梗死”患者中21.3%伴有轻度认知障碍。认知障碍涉及多因素。脑血流灌注减少是其重要原因,在运用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检查时,发现腔隙性梗死患者存在神经代谢异常,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率较低,这种减少可导致认知功能降低。另外执行功能是一个广泛联系的网络系统,涉及顶叶、扣带回、运动前区、枕叶、颞叶、皮质下结构(基底核和丘脑)等部位,累及这些部位的梗死灶都可能会出现执行功能缺损,因此在小血管病中执行功能损害突出。也有认为这些功能障碍与额叶和基底核区组织损害有关,是由于破坏了额叶皮质下的联络纤维。
图3-1-1 腔隙性脑梗死(功能障碍型)
患者,女,63岁,头晕,感记忆力减退。查体:一般记忆力尚可,无明显障碍,右侧肢体反射比左侧稍活跃,余无明显异常。MRI FLAIR示左侧腔隙性梗死,可疑伴胼胝体后部梗死;轻度脑白质脱髓鞘,MRA未显示明显异常
3.轻度器质型
诊断依据:
(1)急性起病多,也可为慢性或腔隙性梗死后遗症;
(2)脑重要结构区发生缺血性腔隙性梗死,包括单发的,或多发性腔隙性梗死中具有责任病灶的腔隙性梗死,病灶多位于内囊、丘脑、尾状核、脑干等部位,伴或不伴脑白质脱髓鞘或微出血;
(3)临床表现有局限性轻度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轻度的偏侧性感觉/运动障碍、共济失调等。
1965年Fasher曾提出21种腔隙梗死综合征,近年来临床发现已远不止这21种,可分出更多类型,且同一部位病灶可引起不同症状,不同部位病灶又可引起相同症状。这种分法好处是“细”,但腔隙性梗死表现复杂、多变,难以对号入座,临床应用不便。因此可统称为“轻度器质性脑腔隙性梗死”,但能明确定位的最好明确分出,正如临床上常采用脑干梗死或后循环缺血一样,曾分出许多型,临床应用较困难,临床医生多将其某些定位明确的疾病分出,如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等,其他多笼统的称其为脑干梗死。
4.重度器质型(类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型)
诊断依据:
图3-1-2 腔隙性脑梗死(轻度器质型)
患者,男,58岁,9月10日出现嘴歪,按脑梗死治疗好转,现已10个月,仍有头晕感。无高血压史。查体:血压116/80mmHg,左侧口角略低,伸舌不偏,左上肢肌张力略高,肌力略差,腱反射略活跃,病理征(-),MRI FLAIR示右侧腔隙性梗死,双侧白质脱髓鞘;MRA示右侧大脑中动脉皮质分支减少
(1)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病灶,伴较重的白质脱髓鞘或(和)微出血;
(2)临床表现有较重的脑功能障碍症状及轻度的脑损害体征,但程度达不到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诊断标准;
(3)排除其他病因性疾病。
这种分类的意义:①把腔隙性脑梗死与临床表现有机地结合起来。②分类诊断名称能反映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逐级严重程度,分类级别越高病情越重,明确反映临床病情发展规律。③方便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