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抗争传统——艰辛历程

4年后的1979年,42岁的病理学家Warren发现了一种新细菌,这种细菌是在他对胃活检样本进行检测时发现的,在病人的胃窦部分布着这种弯曲状细菌,而此前的学术文献中从未提起过它的存在。接下来的发现更令Warren惊讶,他发现炎症总是发生在邻近这种胃黏膜上,由此他大胆推断慢性胃炎等疾病的发生极有可能是它所导致。但当他向医学界公布这一发现时,人们再一次用“没有细菌可以在酸性如此强的胃液中存活”对他提出了质疑。Warren并没有在意这些质疑,在缺乏临床帮助的不利情况下他依然独立研究了两年时间。但最后因为缺乏临床的帮助及缺少符合条件临床活检样本等缘故,他无法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1981年,30岁的 Marshall和 Warren(图2-4)出现在了彼此的生命中,他们不再孤军奋战。通过对100例接受胃镜检查及活检的胃病病人的研究,Warren两年前的结论又一次被证实了。这种细菌果然与胃炎相关,而且,他们发现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大多数胃溃疡病人和约一半胃癌病人的胃黏膜中都有这种细菌存在。

图2-4 Marshall和Warren

Warren提供给Marshall的病理检查报告显示了所有病人的体内都存在着一种螺旋形细菌,而其中有一位正是Marshall的病人。Marshall不禁想起了这位病人的症状,她刚来时一直抱怨着胃部有多么不舒服,然而在给她做检查时Marshall却没有发现任何的病变迹象,这样一来他不禁将问题想到了抑郁方面,于是将病人转到了精神科进行治疗。但当他再看到这份报告的时候,觉得事情可能根本不是他所想的那样。于是他将抗生素治疗运用到了一位将近80岁的老病人身上,两周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病人身上的症状基本消失了。于是Marshall开始试图分离这种细菌进行体外培养,希望证实它的存在及是否有被培养的可能。由于当时普遍认为这种细菌在许多特性上与弯曲菌十分相似,于是他使用了与弯曲菌基本相同的方式进行体外培养,不过34个培养标本均以失败告终,培养皿在48小时之后也被处理掉。但是仿佛上帝眷顾,第35个标本的故事绝对是一个奇迹。

1982年4月,西方的复活节,放假回家的Marshall没有时间来监控细菌的生长情况。5天后,当他回来的时候,发现培养基表面有了惊人的变化,弯曲样的菌落已经完全覆盖了培养基表面,这时候他才意识到失败的原因:该细菌的生长周期是3~5天,前面的标本在48小时之后就被废弃,因此没有了观察到结果的机会。Marshall和Warren对于这一培养成果感到十分欣喜,想要立刻向人们介绍他们的新发现,试图告诉医学界胃溃疡甚至胃癌可能是这种细菌引起的,并且根治这种细菌是治疗胃炎、胃溃疡的有效手段。

Marshall去了皇家澳大利亚医师协会年会想要发表他们的这一重大发现。但是却只得到了很多人的白眼,因为那时的医生普遍认为胃病是压力或者辛辣引起的,没有人相信胃病会是细菌造成的。他们没有气馁,给著名的《柳叶刀》杂志写信阐述他们的观点。可惜,换来的还是无视。

给他们足够信心的是临床上观察到越来越多的病例,然而经费问题却制约了他们的脚步。Marshall开始到处写信求助,在大型的制药公司求助无果后,他把目光投向了一些小型的公司,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家小型的药物公司对这项撼动传统观念的治疗方式充满期待,并资助他们开展前期的小型临床实验。在实验中他们发现用抗生素治疗后的疗效显著,比起之前的单纯抑酸剂效果好很多。

1983年,Marshall拿着他的实验结果来到布鲁塞尔的国际微生物学会发表,此结果震撼了许多微生物学家,借此契机他俩再次给《柳叶刀》写了一篇完整的论文,不幸的是又被拒稿了。经过不懈地努力,虽然一年后,Marshall和Warren终于在《柳叶刀》发表了那篇石破天惊的论文“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人胃部发现的不明弯曲杆菌”。但是在这之后仍遭到了各国研究者和医生的嘲讽,认为他的理论完全是一种谬论,毫无依据可言(图2-5)。

图2-5 Marshall和Warren艰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