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初现端倪——多重否定

从1875年开始,德国的解剖学家就已经发现了胃黏膜有螺旋样细菌存在,他们试图分离培养这种细菌,可惜没能在体外培养成功,慢慢地就被人们淡忘了。1893年,意大利的Giulio B博士在狗的胃中也观察到胃黏膜表面有一种螺旋状的细菌存在,可惜,他没有更进一步研究它。

1899年,波兰Walery J从灌胃液中发现了螺旋状细菌,他称之为小皱弧菌。他猜测这个细菌可能是胃炎的致病因。这是世界第一个提出此学说的人。此说甚至被收进当时的胃病手册。遗憾的是,他是用波兰语发表的文章,没引起足够重视。在此之后,Kreint在人的胃内也发现了螺旋状的微生物,但却被认为是“螺旋体”,之后Rosenow,Luger等人也相继发现了这一状况,可是却都没有继续研究。

1954年,美国的Perlman博士却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他在检查了1180个胃病病人的胃黏膜样本之后根本没有发现证明细菌存在的可靠证据,他将此撰写成文登载在著名的《胃肠学》杂志上,再加上当时另外一种流行观点的存在,即胃内是高酸环境,而任何细菌都不可能在胃酸中存活,所以胃内应为无菌环境;并且这种流行观点还认为,那些组织学检查所发现的胃黏膜上存在细菌的报道是由于检查时标本被污染的缘故,因此并不具有说服力。这等于从原理和实验过程上双重否定了幽门螺杆菌(图2-3)导致胃病的假说。

图2-3 幽门螺旋杆菌

当我们再一次看到幽门螺旋杆菌的时候已经是20年之后了,斯蒂尔博士用电子显微镜证实了胃黏膜中这种细菌的存在,并发表在《临床病理》杂志上,从而提起了已经被遗忘多年的假说。不仅如此,斯蒂尔团队还培养了在电镜下观察到被多形核细胞所吞噬的细菌,但结果却长出了铜绿假单胞菌。不过这一意外很快就有了合理的解释,他们经仔细观察后确认培养基上的细菌为螺旋杆菌无疑,而那个意外的“闯入者”是由培养基污染所带来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