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兵——上兵伐谋 居安思危的兵家谋略
- 北大人文合集(套装共3册)
- 季风 温毓良 金鸿儒
- 14447字
- 2020-03-06 17:15:19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打仗的时间占到了一半以上,所以说在很多时候,一个人只要懂得统兵驭人,就能赢得天下。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兵家谋略,专家学者更多的是从战术理念和人心驾驭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当然也是战争最核心的部分。《孙子兵法》中的战争原则、冷兵器时代的军用战鸽、骑兵团的战法,如此等等,这些在今天看起来或许显得有些落后,但是毫无疑问,正是有了前人的辛苦探索,才有了后来的军事家们精彩的谋略和思想。西夏人对于飞鸽的神奇运用,众说纷纭的《武穆遗书》,传奇色彩强烈的“娘子军”,等等此类的战争故事,它们到底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就是本章要给读者解答的。
1.《孙子兵法》是怎样成书的?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先生,因此这本书也被后世称为《孙武兵法》。据北京大学古代史研究中心考证,孙武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人,父亲孙凭官至齐国国卿,他为少年的孙武营造了很好的学习环境。孙武成年后来到吴国,和楚国旧臣伍子胥一起辅佐吴王阖闾,一度征服了强大的楚国,但是后来在一次对越国的作战中失利,吴王阖闾重伤身死。孙武和伍子胥继续辅佐新王夫差,不仅消灭了越国,还联合鲁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从此称霸于诸侯。吴国称霸后,夫差开始得意忘形,尤其是得到勾践进献的美人西施后,夫差更加肆无忌惮。相国伍子胥因为劝谏心切,又被小人挑拨,最后落得惨死的下场。孙武知道吴国大势已去,就隐退山林,潜心著书,留下了这部《孙子兵法》。
1972年,在山东临沂出土了一部古本《孙子兵法》,共八十八篇,但因为时间久远,其中一些字迹已经无法辨认,因此可以确定的内容只有八十三篇。但现在流传的《孙子兵法》,实际上为曹操修改后的著作,全书共分为十三篇,分别讲述了战争中各个环节的奥秘。
第一,始计篇。讲庙算(谋划)。孙武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主张不打没有把握的仗,也就是要在战前充分考虑敌我情况,知道敌人和自己的优势、劣势,然后制订作战计划,力图在战斗中做到扬长避短。
第二,作战篇。讲如何做战前动员,以及如何在战后快速补充兵员,并做好这些新兵(主要是俘虏)的思想工作。孙武在这里提出了“越战越强”这一军事思想,改变了每打一仗就要消耗一部分军队的力量的情况,其关键就在于如何补充兵员,始终保持军队的作战能力。
第三,谋攻篇。讲“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意思是说军事攻击要服务于政治攻势,在作战时应该用尽一切方法,以保存实力和迫使敌人投降为目的。如果只是单纯地使用军事手段,很有可能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孙武说的“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第四,军形篇。讲物质基础在战争中的作用,其中包括军队的作战能力。主要强调的是尊重客观情况,既不能盲目,也不能保守,抓住自己的优势大做文章,同时防止自己的劣势被敌人利用。
第五,兵势篇。讲的是要在战争中时刻保持警惕,因为无论准备得如何充分,一定还有一些因素是不可控的。这里提出要充分考虑战争中的偶然因素,比如在战场上各个部位都安排兵力后,还要留出一支预备队,以应付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第六,虚实篇。讲如何在战场上占据主动权,总体来讲就是要虚虚实实,不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真实意图,迷惑对方指挥官,使之无所适从。比如,敌人粮草充足,正等待决战,要先断他的粮草,然后发动进攻;敌人得到充分休整后正等待决战,要先不停地侵扰他,让其疲惫,然后发动进攻;敌人构筑了坚固的工事,正等待决战,要先从内部想办法,或者围困,或者将敌人调出防御工事,然后发动进攻等。
第七,军争篇。讲作战要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外在因素就很可能决定战争的胜负,那么一旦处于劣势,就要想办法扭转乾坤。比如,和敌人抢占一处有利地形,敌人近而我方远,就要想办法阻止他们。这个时候,哪怕牺牲一部分利益,甚至是牺牲一部分军队,也要保证大部队先于敌人占据有利地形。总的来说就是,要变被动为主动,在战斗打响前占据有利因素。
第八,九变篇。讲的是要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中做到随机应变。在本篇中,孙武还提出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论,强调的就是领兵作战的将领要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应变,如果君主的命令有可能导致战争失败,也可以不执行。
第九,行军篇。这一篇的内容包括驻军、行军和渡河,以及如何分析判断敌军的驻军、行军和渡河方法。其中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驻军时要注意排水和通风;行军时要注意容易遭到敌人伏击的地形,如密林、峡谷、绝壁等;渡河主要是“击敌半渡”和防止我方军队被敌人“击敌半渡”。再有就是观察敌情,包括敌人是想掩饰,还是在试图迷惑我方等等。
第十,地形篇。这一篇讲的是如何利用地形增强自己的作战优势,得到战场主动权。孙武将地形分为六种加以分析,一是方便相互进攻的地形,需要居高临下;二是方便一方进攻的地形,可以发动突然袭击,也要防止敌方突然袭击;三是相互都不方便进攻的地形,要后发制人,让敌方先进攻,我方以防御为主,等敌人退走时进行追击;四是狭窄的地形,我方需要先占领,如果对方先占领,则看他是否已经构筑工事,如果没有,就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陷此地,如果对方已经构筑好工事,就只好放弃;五是险要的地形,我方需要提前布置兵力,如果被敌方抢占先机,就只好放弃;六是双方都在自己的据点里远距离对峙,这个时候就要做好持久作战的准备,贸然进攻只会丧失主动权,取胜方法可以参考第三种地形。
第十一,九地篇。孙武在这一篇列举了九种战争环境,并分析应该如何应对。我方在自己的国土上发动战争,称为散地,即内战,是要诫勉的;在敌方的势力范围作战,称为轻地,如果没有取胜的把握就要尽快撤离;有地形优势的战场称为争地,需要提前抢占,如果被敌方先占领,不能强攻;敌我双方势力交错的地方,称为交地,要联合其他的势力共同进退;敌我之外的第三方势力的范围,谁先去谁就可以与其结盟的地区,称为衢(“衢”音同“渠”)地,要尽快与其联合;敌人的势力范围的腹心地带,称为重地,应尽快抢掠以补充物资;密林、沟壑、沼泽等危险的地方,称为圮地,要尽量避免涉足,万不得已必须涉足时要尽快通过;入口狭窄、出路漫长的地方,称为围地,一旦落入这样的地区,要沉着应对,积极谋划;奋起反击还有可能侥幸生存,失去战斗意志就必然会被消灭的地域环境,称为死地,如果不幸落入这种环境,就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志。
第十二,火攻篇。讲如何运用火攻取得胜利,其中包括使用火攻的时机、自然环境和攻击目标等。比如,时机需要天干物燥,环境需要风向适宜等,目标包括敌方的人马、粮草、辎重、仓库和器械等等。
第十三,用间篇。讲如何在战争中使用间谍和情报人员。其中包括因间,就是利用敌方的普通人为自己提供情报;内间,指收买敌方的官员为自己提供情报;反间,就是收买敌方的间谍为自己服务;死间,即利用敌方收买的我方的间谍传递假情报,因为他们的情报而造成对方战事失利,最后他肯定会被对方处死,所以称为死间;活间,所有间谍的总称,但主要是指那些专门从事传统情报工作的人,因为很多时候他们一死就会失去情报线索,因此生存下来也是一种工作需要,所以称为生间。
2.《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有哪些区别?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习惯称贤者为“子”,因而孙武和孙膑都有“孙子”的称呼,所以很多人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混为一谈。据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考证,《孙膑兵法》最早称为《齐孙子》,作者为孙宾,后来孙宾受到迫害,被施以膑刑,为了提醒自己报仇雪耻,孙宾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孙膑,所以他所著的兵书最终被称为《孙膑兵法》。
孙膑据传是孙武的后人,生长于齐国,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学成出山,做了魏国的大将军。庞涓念及师兄弟的情谊,把孙膑引荐到魏国当官。但是很快,庞涓发现孙膑的才能比他高,生怕孙膑威胁到自己在魏国的权位,就设谋陷害挖去了孙膑的膝盖骨,使他不能再骑马打仗。后来孙膑发誓报仇,便装疯卖傻,忍辱负重,终于逃回齐国,拜在田忌门下为幕僚,最终打败庞涓率领的魏国军队,并将其乱箭射死。后来田忌遭到排挤流亡楚国,孙膑便辞官归隐,潜心著书,写成了这部《孙膑兵法》。
1972年,《孙膑兵法》在墓葬中被发掘出来,终于重见天日。不过可惜的是,这次发现的《孙膑兵法》不是完整的版本。
1975年,中国文物出版社整理出版了《孙膑兵法》,全书分为上、下两编,每编十五篇,共三十篇。其中上编的具体篇目分别是: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篡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篡、杀士、延气、官一和强兵;下编十五篇是否为《孙膑兵法》的内容还存有争议。
1985年,中国文物出版社再版的《孙膑兵法》为上编十五篇加下编的五教法篇,合计十六篇,这就是今天我们常见的《孙膑兵法》。《孙膑兵法》继承并发扬了孙武和吴起的军事思想,又在诸多方面有新的建树,为后世兵家学者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孙膑兵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首先,提升了审视战争的高度,即战争是政治意志的表现,必须服务于政治。在《威王问》中,孙膑明确表示,战争是君主施行政治主张的保障。国家可以用战争的手段禁止战争,开创和维护和平社会,但是国家绝不可以单纯地依靠战争去达到上述目的,只有政治清明、君臣廉明才是治国大道,战争只能用来消灭那些破坏秩序的不法之徒。因此,发动战争一定要谨慎,因为战争胜利固然可以扩大实力,但一旦失败,国家就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在《强兵》中,孙膑还提到了经济在战争中的作用,认为强大的经济是军队的后盾,而强大的军队又是国家发展经济的有力保障。因此,强兵必须和国家的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才能相辅相成,使国家富且强。孙膑提出的这一理论,显然已经不再完全着眼于军事范畴,而是有了更为高远的全局眼光。
其次,《孙膑兵法》在战争理论方面也有创新。《孙子兵法》的作战思想主要是了解局势,然后根据局势的发展进行分析判断,这就是孙武的“任势”理论。而孙膑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因势利导”的理论,认为将领通过努力可以建立,至少可以改变战争的局势。比如,在两军交锋时,我方士气比较低落,将领就应该想办法激励士兵,使他们的士气高涨起来,然后抓住时机向对方发动反冲锋,而不是一味地避其锋芒,龟缩在自己的阵地上。孙膑在《威王问》说,若两军实力相当,战场优势也不相上下,那么,在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的同时,也应该派出小股部队袭扰敌方,让敌方不能安稳地进行战争准备,逼他动手,然后我军见机行事。
再次,孙膑在《月战》中提出“天地之间,莫有贵于人者”,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孙膑对兵家理论的又一发展。这一理论充分肯定了人在战争中的主观能动性,从此以后,“天时、地利、人和”的顺序被倒置,军队统帅开始注重士兵在战争中的作用。除了重视士兵的身体素质,尤其注重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建设,越来越多的士兵不再是为了吃粮拿饷而作战,而是为了保家卫国而奋勇杀敌。
最后,孙膑对两军交战时的阵法使用提出了很多见解,极大地发展了阵法在战场上的作用。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以战车为主,冲锋时双方都是标准的方阵,差别也只在于方阵联合方式的不同。到了战国时期,步兵成为主战力量,骑兵和战车成为护翼,作战时需要多兵种联合,这样一来,就增加了排兵布阵的可能性和难度。经过分析、归纳,并结合自己的战场经验和理论知识,孙膑总结出了十余种阵法,如索形阵法,用来追击、消灭敌人;囚逆阵法,用来围困疲弊的敌人;危型阵法,用来承受敌人的冲击;云型阵法,这是一种使用弓弩进行攻击的阵型;雁行阵,这是用来行军的阵型,可以在受到攻击时快速反应;锥形阵,这是用于火攻的阵型。此外,还有封行阵、羸(“羸”音同“雷”)型阵、阖燧(“燧”音同“岁”)阵、皮傅阵、错行阵等等。
3.《孙子兵法》为什么会被尊为“兵经”?
我们习惯于将一部集大成的作品称为经典,《孙子兵法》作为我国现存最古老、最权威的兵法典籍,作为兵家的开山著作,当之无愧地获得了“兵经”的头衔。在世界范围内,《孙子兵法》又与《五轮书》、《战争论》合称为“三大兵书”,影响极其深远。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证,我国现存最早的《孙子兵法》文本,是1974年在汉墓中出土的竹简钞本。此外,我国历史上的很多著名人物都曾对《孙子兵法》作过注解,最早是曹操的《孙子略解》,欧阳修也曾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孙子十三篇”,宋朝吉天保著有《十一家注孙子》,清朝孙星衍著有《魏武帝注孙子》,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刘伯承元帅,也曾深入研究《孙子兵法》的奥妙。
实际上,早在孙武著书之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一些简单的兵书,比如《军志》、《军政》和《司马法》等,这些兵法著作非常艰涩,其中包括了辩证思维、统体思维和象类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如今这些著作都已经失传,如果不是孙武集众家著作而成一家之书,后世学者将无法目睹先贤哲人的智慧结晶和思想魅力。与此同时,《孙子兵法》也是对此前兵法理论的一次提炼和升华。
在《孙子兵法》最初著成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一是因为当时的传播途径有限;再者,对于这样一部用于指导战争的经典著作,吴国统治者有意进行封锁,不使之流传到国外。但是《孙子兵法》的魅力很快得到释放,至战国末期,凡兵家学者,几乎人手一本。到了汉朝高祖皇帝在位时,官方系统而周密地编著《孙子兵法》,将之定为官方的军事教材。三国时期,曹操对《孙子兵法》的推崇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部著作,他编著的《孙子十三篇》也成为今天最完整的《孙子兵法》版本。宋朝真宗皇帝在位时,官方编著了“武经”版本的《孙子兵法》,成为后世流传最广的版本。元、明、清三代,虽然《孙子兵法》的注释基本上是民间行为,但《孙子兵法》作为兵家经典的地位却更为巩固。
民国时,《孙子兵法》开始和西方文明融合,一大批近代兵家学者纷纷涌现,使《孙子兵法》焕发了新的生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成立了专门的《孙子兵法》研究机构,标志着《孙子兵法》的研究进入现代化。随后,郭沫若、吴如嵩、杨丙安、陶汉章等多位学者都对《孙子兵法》进行了注释,使《孙子兵法》的智慧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如今,不仅是亚洲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熟知《孙子兵法》,就连欧洲的英、法等国家都有专门的《孙子兵法》研究机构。此外,很多国际知名大学还将《孙子兵法》列为教材。可以说,《孙子兵法》现在已经不仅是中国人的兵经,而且是世界人民的兵经。
4.古代的“三军”都指哪些军队?
据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考证,在我国古代,人们对“三军”的认识并不一致,不过最早的时候,它指的是军队的数量。周朝时,国家对军队数量有明确的规定,其中一万两千五百人为一军。天子(即周天子)可以拥有六军数量的军队,合计七万五千人;接下来的诸侯国,可以拥有三军数量的军队,合计三万七千五百人;然后是大国,可以拥有两军,合计两万五千人;最后是小国,只能拥有一军,也就是一万五千人。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实际上进入了诸侯国掌管实权的时代。虽然这时诸侯国的军队数量已经完全打破了周朝规定,但是诸侯国仍然称自己的国家只拥有三军。由此,“三军”不再指实际的军队数量,而变成了当时军队的统称。比如,孔子在《论语·子罕》中曾经提到:“三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志也”;班固也在《汉书·灌夫传》中提到:“身荷戟驰不测之吴军,身被数十创,名冠三军。”上面说到的“三军”就是“军队”的意思。
三军也是对军队组成部分的称谓。比如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军队分为上、中、下三军;韩国的军队分为左、中、右三军,都是对军队的划分,以方便调配,提升作战能力。对于这一类划分,后世兵家多采用前、中、后三军的称呼,前军是负责侦查、铺路、向导等的少数精锐部队;中军是主要的作战力量,也有人将中军细分为左、中、右三军,三者相互照应;后军是后勤部队,担负运输粮草、器械和医疗等任务。唐朝以后,这样的军队形态逐渐成为定式,为后世兵家所沿袭。至于军队的具体人数和编制,汉朝的时候是五人为一伍,两伍为一伙,五伙为一队,两队为一官,两官为一曲,两曲为一部,两部为一校,两校为一裨,两裨为一军,军就是最大的编制单位。汉朝前后,军队的编制和数量都有所不同,但形式上都与此差别不大。
三军的另一种说法是步兵、骑兵和战车兵。夏朝形成后,战车逐渐成为战场上的主要作战武器,“军”这个字的由来,也正起源于车。据《吕氏春秋》记载,夏朝和商朝进行的戉(“戉”音同“月”)邑之战,动用了战车七十乘;而商朝和西周进行的牧野之战,战车数量已经上升到三百乘;到了春秋末期,一些大的诸侯国,如晋国,其战车数量已经达到四千乘以上。但是到了战国以后,战车逐渐退出战场,武装步兵开始成为战场主力。随后,骑兵成为战场主力,车兵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三军是步兵、骑兵和水军的统称。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水军,比如在水网密集的吴国、越国和楚国,都有水面船只交战的记载。但是这一时期的水军都集中在内陆水域,而且作战规模不大,战争中的主导力量还是步兵。汉朝时,我国加强了和外界的水路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快了造船业的发展,海上军事用船开始出现。到三国时期,尤其是在南方,舰船已经成为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操和孙刘联盟进行的赤壁之战,就是典型的水战。但我国水军发展的巅峰还是在明朝,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为明军打下了水军基础。后来的郑和下西洋及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都使水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如今,三军的概念已经演变为海、陆、空,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未来战争也势必会发展成为海、陆、空、天、电的全方位立体战争,也就是说,三军时代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5.军机处为何被称为清王朝的“内阁”?
清朝政府基本沿袭了明朝的行政制度,设有内阁机构管理国家政务,其职能相当于古时的宰相和今天的国务院总理,只不过权力分散为数人。但清朝政府真正的权力机构却是在努尔哈赤时期建立的“诸王贝勒大臣会议”,后来发展成“议政王大臣会议”,包括拥王、立储等朝廷大事在内,都要通过这个机构的审议。清军入关后,这个机构掌管一切军国大事,权力极大,以至于在康熙在位之时,以鳌拜为首的权臣竟威胁到了皇帝的统治。后来,康熙收回军政大权,设立南书房处理军国大事,并将内阁的权力集中于此。康熙死后,雍正为了处理政务的方便,设立独具特色的军政机构军机处,虽然军机处最初只是个临时机构,但自从军机处设立之后,这里就成了清王朝的权力中枢,所以军机处也被称为清王朝的“内阁”。
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后,规定这里的官员只有执行权,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力,所以他们并不能对军国大事发挥多大影响。而由于军机处实际上相当于皇帝的私人办公室,所以配给官员也就相当于他的私人秘书,都是临时的,既无品级也无官衔,而且雍正皇帝可以任意挑选或罢免其成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军机处任职的官员,又都是雍正最亲近、最信任的官员。比如,军机处满族官员首辅是雍正的十三弟允祥,此人为雍正的继位立下过汗马功劳;汉族官员的首辅是张廷玉,此人是历经康熙和雍正两朝的重臣。由此也可以看出雍正对于军机处的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在紫禁城外,也就是今天的海淀区境内,清政府还设有另外一个军机处。清朝皇帝在夏季都会去避暑,圆明园建成以后,雍正就经常在园内办公。由于他政务不离身,也就必须给他的随行军政大臣安排办公地点,这就是海淀区军机处的由来。海淀区军机处由于后来聚集了很多官员,所以逐渐形成一条胡同,称为军机处胡同。不过很可惜,这条胡同后来被北京市市政建设占用,除了北大校园占去的一部分,其余的已经面目全非。
截至1911年清政府覆灭,军机处一共存在了一百八十年,期间处理了清政府的几乎所有军国大事。中国近代所有著名的历史人物,如李鸿章、曾国藩、袁世凯等,都曾在此任职,领受钦命。可以说,一部军机处的兴衰史,演绎了半部清朝的历史。
6.“杯酒释兵权”是怎么回事?
唐朝以后,大臣篡位成为每个皇帝的梦魇。五代十国中,很多将军或宰相都篡位成了皇帝,其中包括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赵匡胤是行伍出身,崛起于后汉,因为拥立后周皇帝得到重用。在后周世宗皇帝时,赵匡胤已经官至殿前都点检(相当于现在的三军总司令),并兼任宋州节度使,督军归德(今河南商丘县南部地区)。按照当时的社会风气,赵匡胤的下一步就应该是当皇帝。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谓天助赵匡胤。959年,世宗柴荣驾崩,其幼子即位,赵匡胤的部将便在行军途中要求他称帝,并把象征皇帝身份的黄袍披在他的身上。赵匡胤假装推托一阵后就接受了,接着回军攻下京城,灭亡后周,建立赵氏宋朝,史称宋太祖。“黄袍加身”从此成为皇帝加冕的代称,而赵匡胤兵变的地方叫作陈桥驿,所以此次事件也被称为“陈桥兵变”。
夺取天下后,赵匡胤有感于当时“废帝自立”的社会风气,每天觉都睡不安稳,于是他召见宰相赵普。赵普此人不学而有术,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他跟赵匡胤说,地方势力要强大少不了三点,一是钱,二是权,三是兵,只要他们没了这三样东西,想造反也造不成。赵匡胤深以为然,下定决心后便宴请手握重兵的将领,并在宴会上说:“都是因为你们把黄袍披在我的身上,我才被迫当这个皇帝的。现在我心神不宁,每天提心吊胆,可怎么办才好?”
众将不解,纷纷伏地叩问原因,赵匡胤说:“我担心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你们把黄袍加在我的身上,我便称帝了。如果有一天,你们的部将贪图富贵也把黄袍加在你们的身上,你们是不是也要称帝呢?”
众将惶恐不已,赶忙问如何是好。赵匡胤说:“你们的年纪也大了,应该回家享受一下清福了,军国大事怎么还敢劳烦诸位?”众将听后立即表示同意,赵匡胤便和他们喝下最后一杯散席酒。次日,众将接连递上辞呈,赵匡胤逐一批复同意,这样一来,即使是那些有异心的部将也无法作祟,赵匡胤的江山也就不用再怕来自手下大臣的威胁了。这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以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最完善的王朝。北宋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是我国古代社会最高的,无论是之前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还是之后的康乾盛世,都无法望其项背。据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荣新江先生介绍,宋朝统治者相对比较仁厚和节俭,比如宋太祖赵匡胤不仅在建国后没有诛杀大臣。而且因为他篡夺的是后周柴氏江山,还曾在大殿内亲笔御训后世子孙,要优待柴姓后人,所以在北宋一朝,柴姓家族都是皇亲贵族。
7.古人都有“重文轻武”的思想吗?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世瑜先生指出,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根源要追溯到唐朝。唐朝建立了藩镇制度,设立节度使统领地方大权,为了限制节度使的权力,各地又设有刺史职位,直属中央政府。唐朝末期,刺史的权力畸形膨胀,取代了原本掌握实权的节度使,成为各藩镇势力的统领。又因为中央政府缺乏对刺史的有效监督,致使藩镇势力越来越大。唐朝后期,藩镇势力过大,中央政府被完全架空,天下大事都是由军事力量强大的藩镇统领决定,社会风气逐渐开始崇尚武力。
宋太祖赵匡胤以武立身,以武装政变立国,深知武力也可能葬送他的赵氏江山。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事,平定天下后,他首先削去了几位大将的权力,为各藩镇势力做出标榜,希望天下藩镇统领都可以交出权力。但是自唐朝以来,藩镇势力已经根深蒂固,而且这样的势力大大小小还有很多,赵匡胤如果贸然行动,恐怕会生出叛乱,到时候不仅他的皇位坐不稳,还要使生灵涂炭。
关键时刻,宰相赵普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基本思想就是“将要取之,必先予之”,下令将各个藩镇统领的权力分配给下一级军官。藩镇统领不想交出权力,他们的下一级军官倚仗皇命又想获得权力,就这样,各藩镇势力内部出现裂隙。这个时候,赵匡胤忽然宣布各地方权力归中央所有,内部斗得你死我活的地方势力这才知道中计,却已无力抗拒。几股小的叛军力量被强大的中央军扑灭后,天下权力尽归中央,就这样,地方的藩镇势力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接下来,赵匡胤下令将全国各地的赋税全部运往京城,各地方官员的俸禄由中央统一发放。于是,各地的财政为之一空,其势力也被大幅削弱,而中央政府却强大起来。随后,赵匡胤将天下兵马分为禁军和厢军。禁军就是中央军,由朝廷直接掌控;厢军是地方军队,负责地方维和与大规模劳役。国家规定,禁军中的淘汰者降入厢军,厢军中的优秀者升入禁军,这就有力地保证了中央军的战斗力一直优于地方军。
宋太祖赵匡胤雄才大略,他知道自古以来以武打天下,但必然要以文治天下。将地方的权力、财政和兵权收归中央后,他开始大力倡导以文治天下,而这就是中国政治中重文轻武思想的由来。
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首先是设置规模庞大、分工细致的官员体制;其次是确立科举制度。宋朝为了招揽天下贤士,规定凡是通过省一级考试的,也就是所有的进士都可以做官,而殿试只作为官职分配的依据。而且,宋朝朝廷录取进士的名额也在逐步增加,比如太祖时进士录取名额大约为三十名,但是到了神宗时已经增加到四百名以上,其他科目,如武举、医科、工科等录取的名额则更多。此外,宋朝虽然规定开科取士为三年一次,但历任统治者多有加考,称为“开恩科”,最多的时候几乎每年都要进行科考;最后是宋朝实行高薪养廉政策,读书人一般当上官之后就可以吃喝不愁了。以省一级的官员为例(当然也包括中央的部级官员),一年的俸禄折回今天的人民币大约为三百五十万元左右。但与此同时,宋朝对贪官污吏的惩罚又很重,不仅要没收财产,开除编制,还有可能面临充军和流放等刑罚。所以,宋代的吏治还算清明,被誉为“读书人最幸福的朝代”。
重文轻武策略最显著的效果就是全民读书,在当时,如果一户人家出了一位进士,那绝对就是飞黄腾达、光宗耀祖。如此一来,优秀的人才就都去读书了,并且在读书之后加入到国家的官僚体系之中,所以宋朝的文化和经济在我国历史上都是最为繁盛的。
重文轻武策略的另一项贡献是产生了大批才子佳人,宋词这一中国文学的瑰宝,就要归功于此。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词人,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词人,将我国的文学艺术推向了高潮,为我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8.军鸽的使用在我国历史上有怎样的记载?
据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世瑜先生介绍,早在隋唐时期,在我国广东省,就已经有人开始圈养家鸽。根据史料记载,唐末的陈海酷爱鸽子,曾在家中圈养一千多只。另据《唐国史补》记载,唐朝时外国来的船只都要放白鸽为信,传递和平及善意的信息,以防唐朝的边防军队武力袭击。
鸽子用于军事战争,最早还是在宋朝,而使用鸽子的军队却是西夏军。《宋史·夏国传》记载,宋仁宗在位时,派桑怿(“怿”音同“易”)率大军征讨西夏。深入西夏的势力范围后,宋军开始谨慎行军。途中,宋军侦查部队发现路旁摆放着一些盒子,而且里面似乎有活物。底层军官不敢大意,立即命传令兵上报,结果商怿亲自前来查看。在作了一些必要的措施后,他命令军士将盒子打开。一时间,里面冲出许多鸽子,扑棱着翅膀纷纷飞上天空。正在宋军慌乱之际,忽然探子来报,西夏军望鸽行军,已经从四面八方包围而来。宋军知道中了西夏军的埋伏,随即摆好阵型迎战,但毕竟西夏军早有准备,宋军最终落败。
南宋人周密编纂的《齐东野语》中,在描写泾原都统(军官名)曲端的故事时,也提到了军鸽。曲端当时是泾原都统,以治军严明著称,但是在一次战事中,他的叔叔却因为临阵脱逃而导致宋军大败。曲端虽然心有不忍,可是军法无情,只好下令将叔叔斩首示众。但是作为侄子,曲端出于孝心,随后为叔叔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在祭文中用两种身份落款,一个是“斩将者曲端”,另一个是“祭叔者曲端”。自此之后,曲端治下的军队军纪严明,作战勇猛。当时的高级将领魏公好奇于曲端的治军严谨,亲自到曲端营中考察。曲端却提着一笼五只军鸽陪侍,魏公不解,曲端便解释说,他的军队隐匿在深处,但只要见到军鸽上天,便会立即赶来。魏公不信,让曲端放飞其中一只,曲端依言放飞了那只鸽子。只见原本安静的山林突然颤动起来,一支虎狼之师奔涌而至,并且秩序井然,列队等待检阅。魏公大喜,命令曲端放飞另外四只军鸽,曲端再次依言行事,果然又见四支军队转瞬而至,魏公于是拜服。
宋朝使用军鸽有可能是受到了西夏的启发,因为后来不仅是军中,而且上到天子(宋高宗)、下到百姓,都有圈养鸽子的嗜好。据说宋高宗圈养的鸽子不仅品种优良,而且数量繁多,当时就有学子作诗道:“万鸽盘旋绕帝都,暮收朝放费工夫。何如养取南来雁,沙漠可传二圣书。”用以警示宋高宗切勿玩物丧志。宋高宗读此诗后龙颜大悦,不仅从此不再养鸽,还将作诗的学子加官晋爵,一时传为美谈。目前,我国最著名的世界名鸽“中国粉灰鸽”,就起源于唐宋时期的军鸽,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9.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娘子军?
娘子军,顾名思义就是由女兵组成的军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孝聪先生表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娘子军出现在唐朝初年,首领就是开国皇帝李渊的三女儿,即后来的平阳公主。李渊被李世民撺掇造反后,平阳公主和其夫柴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当时都在长安,隋炀帝就下令逮捕他们。平阳公主便与丈夫柴绍商量,柴绍直奔太原,而平阳公主则留在后方进行各种安排。
所谓“虎父无犬女”,留在后方的平阳公主很快到了李氏庄园(今陕西户县),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变卖家产,招募队伍,帮助父亲对抗朝廷。但是当地的男丁大部分已经被征召入伍,平阳公主就决定招募女兵参军。由于当地的民风比较彪悍,土地也比较贫瘠,所以当兵吃饷可以说是农民们最好的活路。于是,平阳公主竖起大旗后,一时应者如云,很快就建起了一支由七万女兵组成的队伍。
平阳公主本领非凡,从小就熟读兵书,深谙谋略。在挂出了娘子军的旗帜后,她日夜加紧操练军队,制定了严密的组织和奖惩制度。由于平阳公主指挥得当,没过多久娘子军就打出了名号。平阳公主再接再厉,娘子军在西北地区的势力越来越大。617年,平阳公主的娘子军与李世民率领的部队在渭北地区会师,标志着隋王朝的统治在西北地区名存实亡。平阳公主因此成为唐王朝的开国元勋,而娘子军也从此留名青史,成为女子军队的代名词。
除此之外,在历史上留名的还有太平天国时期的娘子军。男女平等是太平天国的重要思想,妇女得到解放后,积极参加到革命运动当中,成为革命洪流中的一抹绚丽色彩。太平天国女兵的组织正规而严格,其作战能力毫不逊色于男兵。据史料记载,太平天国的女兵以军为单位,每军两万五千人,又分为左、中、右、前、后五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五千人,作战时都有明确的分工,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丝毫不乱。据统计,太平天国的娘子军最盛时达到了四个军,十万人以上。
太平天国的女兵以广西的客家女人为主,因为是少数民族,她们得以免受缠足之苦,所以行走起来健步如飞。后来的湘军首领曾国藩,还曾吃过这些女兵的苦头,并称呼她们为“大脚蛮婆”。后来,这些娘子军成了天王府的守卫者。1856年,太平天国陷入内战,天王府被叛军的部队包围,就是在这些娘子军的守卫下,天王府才得以幸免于难。1864年,又是这些娘子军,和攻入城内的清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在清军成功突破天王府后,这些娘子军点燃了宫殿,并集体扑进熊熊燃烧的烈火。而那些湖南和湖北的娘子军,因为对太平天国的信仰不是很坚定,没有自焚而死,兵败后等待她们的是被屠杀、虐待和沦为奴隶的命运。
10.古代骑兵是怎样发展过来的?
我国古代最早使用马匹的是西北边疆少数民族,他们大体居住在今天的陕甘北部和宁夏一带。据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荣新江先生介绍,早在商代,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将马匹用于军事,但受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骑兵的实力在作战时无法完全发挥。这是因为当时的金属以青铜器为主,难以铸造在马上使用的长兵器。而且当时也没有马鞍和马镫,骑兵都是骑在光秃秃的马背上,作战极为不便。所以,在这一时期的战场上,骑兵的作用不是很明显。
周朝时,战车作战越来越重要。和骑兵相比,战车具有强大的防护能力,同时战车上的士兵也更容易自由活动。在这一时期,马匹主要配备给将佐和斥候(情报人员),用来代步和传递信息。
到了战国时期,战车作战发展到巅峰,当时诸侯国衡量国力都是依据战车数量。与此同时,骑兵的相对灵活和强劲的畜力,使得骑兵作战逐渐在各诸侯国兴起,比如秦国在战国末期已经发展出了当时最强大的骑兵。但即使是这支最强大的骑兵部队,实际上也仅仅配备了弩射武器。也就是说,这支军队只能用于偷袭、追击和快速反应作战,而不具备近战的能力。不过,当时的少数民族士兵由于常年生活在马背上,所以相对而言他们更依赖骑兵。当时已经发明了早期的简易马鞍,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对马匹的操控能力,也为后来的正规骑兵作战奠定了基础。
战车作战有其先天局限性,其一是需要投入巨大的物力,建造和维护战车的成本非常高。其二是笨拙的战车在战场上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克星,比如陷坑、障碍物和士兵阵法的变化,都可以让战车失去战斗力。其三,战车最主要的软肋就是仍需马匹牵引,当战场上出现了一批专门砍马腿的士兵后,战车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我国古代对骑兵作战贡献最大的人,是战国时的赵武灵王。当时的赵国位处我国北部边疆,常年与狄戎、楼烦、匈奴等国作战,少数民族的骑兵作战虽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相对于以步兵作战为主的中原部队已经显示出巨大的优势,武灵王为此吃尽了苦头。经过仔细研究,武灵王发现克制骑兵的最好方法就是骑兵本身。于是,武灵王对赵国的军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武器到服饰以及士兵的训练,全面学习少数民族,这就是史上著名的“胡服骑射”。这样一来,赵国军队不仅有效地抑制了少数民族骑兵的侵扰,也建立了对中原各诸侯国的军事优势。中原各诸侯国自然不甘示弱,纷纷效仿赵国军队的改革,骑兵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这是历史上骑兵的第一次大发展。
汉朝以后,冶铁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制作出来精良的马上作战武器,这是我国古代骑兵的第二次发展。
但是长期以来都有一个问题困扰着骑兵作战,那就是着力问题。众所周知,我们手臂上的力量很大程度上是从腿上来的,而骑兵上马后一直面临着无法着力或者着力不足的困境。西晋时期,我国又出现了最早的铸铁马镫,基本解决了骑兵在马上的着力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也促使了少数民族骑兵的战斗力飞速发展,随后便出现了少数民族驰骋中原的局面,从某个角度来说,这项技术也是“五胡乱华”的罪魁祸首之一。中原地区则再次开始了艰难的骑兵学习,极大地提升了骑兵的作战能力。在与少数民族骑兵的相互促进下,我国古代骑兵迎来了第三次大发展。
蒙元时期,是骑兵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是世界历史上最强大的骑兵力量。但是由于对世界文明的严重破坏,蒙古骑兵很快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尤其是火器出现之后,骑兵的锋芒被有效扼制。明朝建立后,骑兵逐渐没落。清朝初期的骑兵作战是我国历史上骑兵的最后一个高潮,但是受到火器的影响,清兵在入关后骑兵的作用也逐渐弱化。
清末骑兵和西方列强的对战,成为我国古代骑兵的绝响。当时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出身蒙古贵族的清军骑兵将领僧格林沁率众阻击,布防于今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到八里桥一带。僧格林沁的骑兵是当时满清最精锐的部队,作战英勇,弓马娴熟,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不过很可惜,当时的清军仍然停留在冷兵器时代,而英法联军当时却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当时,僧格林沁麾下共有清军十多万,蒙古骑兵部队也有一万,而英法联军进行登陆作战的却只有两千人,战斗的结果是英法联军伤六人,死一人,僧格林沁麾下部队全军覆没。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古代骑兵实际上并不仅仅指骑马作战的士兵,还包括利用其他各类动物的兵种。比如云南、广西一带的象兵,就是骑着大象和敌军作战,这是因为这一地区不适合马匹的奔袭作战,而更能发挥大象威猛的优势。其他地域的各类骑兵,也有很强的地域色彩,比如沙漠地带的骆驼兵、高原地带的牦牛兵等。也就是说,马匹作战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奔袭和大规模冲锋,但也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劣势,比如山地作战和攻城战等等,而这也是后金部队虽然拥有“天下第一骑兵”的称号,却无论如何也攻不破明军长城防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