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我们的好奇心

孩子在刚一出生时就拥有无限的好奇心。起初,婴儿在看到色彩明快的物品、听到母亲声音的细微变化或者看到出现在他们视野中的任何东西时,都会感到兴奋不已。他们从来不缺乏兴趣,可以一连数小时盯着旋转的风扇看个不停。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各种感官得以发展,他们的好奇和兴奋也随之扩展,会进一步尝试探索外面的世界,甚至相信每个壁橱和每个抽屉里都隐藏着值得探索的神秘之物。生日和节日时的礼物包装盒在他们眼中跟礼物一样有趣。儿童寻求着对这个复杂世界的更深刻的理解,而游戏就是他们认识未知事物的好机会。

但是这种充满了天真和勇气的探索过程却困难重重。社会成为一大阻碍,为人们设置了没完没了的规则和规定,严重抑制了好奇心的发展。大人们不停地教导孩子:“现在就做,有问题以后再说。”“离陌生人远点。”“不要辩论有争议的话题。”“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在学校里,孩子不是在学习历史、科学和文学,而是要学会如何在标准化的试题中考取高分。孩子们对知识死记硬背,根本无法体会探索全新未知领域的快乐。他们没有机会触摸一下袋鼠妈妈的育儿袋、畅想恐龙统治着地球的那个时代,也不能研究那些看似虚无缥缈的学说,如转世轮回或者低温冷冻获得永生等。

规则确实有些用处,能提供框架,帮助我们避免茫然和犹豫不决。但是,规则却限制了我们的自由。生命的意义在于扩展能量。遵从指令只会节省能量,唯有遵从我们自己的方向才能扩展能量

权威并不鼓励我们对自身和自己的兴趣多做了解,而是一直教育我们要尽可能早地作出人生决定,以免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浪费掉许多宝贵时间,比如在选择专业、工作就业、建立家庭等方面。其他兴趣爱好是否受到限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做出些成就”、能否“养家糊口”、能否“不要只顾着贪图享乐”。

我们也生活在恐惧之中。头版头条总是充斥着负面新闻:恐怖主义、绑架儿童、信用卡和互联网诈骗、疯牛病、性侵、坠机事件、杀人蜂、鲨鱼袭击、轮胎召回事件……结果,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尽量远离这些危害。

但是这样的患得患失也存在着风险。我们的行为不是由所做的事情支配的,而是由不想做的事情支配的。我们害怕恐怖分子的袭击,害怕孩子遭到绑架,害怕学校里出现一个持枪的疯子,然而这些事情发生的概率简直微乎其微。

大多数人都高估了风险、失败和危险,却大大低估了好奇心的价值。是时候夺回被我们忽略的力量了!我们可以也应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是想活在恐惧之中,渴望着安全的庇佑,还是要在追求满足、成长和意义的过程中勇敢地面对风险和焦虑呢?

充满好奇心的人并不是对风险和焦虑视而不见,而是乐于做那些有意义的事情,即使在面对风险和焦虑时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丝毫不带主观期待或臆想地正确看待事物,结果将会怎样?当我们决定如何度过闲暇时间、选择何种职业、与谁相伴厮守时,如果能依据自身的好奇心作出决定,结果又将会怎样?

好奇心能帮人们获得最重视、最珍爱的事物。人们也可以重获儿时对于未知事物进行探索或嬉戏时的快乐。我们已经不再是孩童,我们本身固有的好奇心并不会轻易地或自然而然地出现,但是,可以试着了解这些障碍,勇敢地面对它们,直至最终把障碍克服。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好奇心来改变人生,更加接近梦想。若想发挥自身的潜力,就要依赖好奇心。

当然,对于快乐而富有意义的人生来说,好奇心并不是唯一的途径。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很难发现好奇心在人类生活的哪个领域中没有起到重要作用,科学技术、职场、商业、体育、教育、政治、艺术审美、自我反省、个性发展、人际关系等,凡是你能想到的概莫能外。在几乎所有领域中,永葆好奇心是最值得我们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了。

这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妄言。阅读本书时你将会发现,书中的各个观点和我得出的结论都有大量的科学研究作为支持,其中很多研究仅为学术期刊的读者们所知,很少被用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本书将提供一些非常有用的工具,来帮助读者们重新发现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探索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