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彩可用色相(也称色调)、明度(也称亮度)和纯度(也称饱和度)来描述,这就是色彩的三要素。可以说,人眼看到的任一彩色光都是这三要素的综合效果。其中,色相与光波的波长有直接关系,明度和纯度则与光波的幅度有关,如图1所示。

图1 色相、纯度、明度

所谓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分色彩的主要依据。色相是色彩的第一要素,色相就是色名,是区分色彩的名称,也是色彩本身最大的特征。

上面说过,颜色的不同是由光的波长所决定的。作为色相,指的是这些不同波长的色的情况。波长最长的是红色,最短的是紫色。在可见光谱上,人的视觉能感受到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不同特征的色彩,如图2所示。

图2 12色环

不同的色相,会发射出不同波长的光波,且各色相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而红、橙、黄、绿、青、蓝、紫以及处在它们之间的红橙、黄橙、黄绿、蓝绿、蓝紫、红紫等颜色,刚好形成一个无缝的圆环,即色相环(也称12色环)。

在色环上排列的纯度高的色,叫作纯色。在环上的位置,是根据视觉和感觉的相等间隔来进行排列的。使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分出许多细微的颜色。比如,在色相环上与环中心对称、在180°位置的两端的颜色,叫作互补色。

所谓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颜色的亮度。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明度,明度高是指色彩比较鲜亮,明度低是指色彩比较昏暗。在色彩对比中,明度差最醒目,明度通常用0~100%的百分比来衡量,0是黑色,100%是白色。在无彩色系中,明度最高的是白色,明度最低的是黑色。在有彩色系中,明度最亮的是黄色,明度最暗的是紫色。明度是色彩的骨骼,也是色彩构成的关键。

明度也可以说成是色彩中黑、白、灰的纯度。在无彩色系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在黑白之间存在一系列灰色,靠近白的部分称为明灰色,靠近黑的部分称为暗灰色。在有彩色系中,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任何一种彩色,当它掺入白色时,明度提高;当它掺入黑色时,明度降低。

所谓纯度,就是指颜色鲜艳的程度。在所有彩色中,纯度最高的是红色,纯度最低的是青绿色,凡是有纯度的色彩必然有相应色相感。因此,有纯度的色彩就为彩色,没有纯度的色彩就是无彩色,通过纯度可以界定有色彩和无色彩的差别。色彩的纯度变化,可以产生丰富的强弱不同的色相,而且使色彩产生韵味与美感。

也就是说,色彩的纯度越高,色相越明确;反之,色相就越弱。这里,主要取决于颜色波长的单一程度。当混入与自身明度相似的中性灰时,明度不会发生改变,纯度却会降低。这里的纯度也称饱和度,代表了色相中彩色成分所占的比例,用百分比来衡量:0就是灰色,100%就是完全饱和。

饱和度体现了色彩的内在性格,颜色纯度越高,混合次数就越多。颜料中的红色是纯度最高的色相,橙、黄、紫等色是纯度较高的色相,蓝、绿色是纯度较低的色相。高纯度的色相,只要加黑或加白,就会降低该色相的纯度,同时也会提高或降低该色相的明度。

值得注意的是,色彩的纯度、明度不能成正比,纯度高不等于明度高。明度的变化和纯度的变化是不一致的,任何一种色彩加入黑、白、灰颜色后,纯度都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