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氏家训
- (北朝齐)颜之推撰 颜敏翔校点
- 1854字
- 2020-08-29 19:53:23
| 卷第一 |
序致第一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1]立身扬名,[2]亦已备矣。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複,[3]递相模斆,[4]犹屋下架屋,[5]床上施床耳。[6]吾今所以復为此者,[7]非敢轨物范世也,[8]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9]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10]止凡人之斗阋,[11]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
[1] 【补】检,居奄切。检迹,犹言行检,谓有持检不放纵也。
[2] 【补】见《孝经》。
[3] 【补】重,直龙切。複,方六切,亦作復,音同。
[4] 【补】斆,与效同。
[5] 【补注】《世说·文学篇》:“庾仲初作《扬都赋》,谢太傅云:‘此是屋下架屋耳。’”刘孝标引王隐论扬雄《太玄经》曰:“玄经虽妙,非益也。是以古人谓其屋下架屋耳。”
[6] 《隋书·经籍志》:儒家有《徐氏中论》六卷,魏太子文学徐幹撰。《王氏正论》十卷,王肃撰。《杜氏体论》四卷,魏幽州刺史杜恕撰。《顾子新语》十二卷,吴太常顾谭撰。《谯子法训》八卷,谯周撰。《袁子正论》十九卷,袁准撰。《新论》十卷,晋散骑常侍夏侯湛撰。
[7] 【元注】一本无“今”字。【补】復,扶富切,又也。
[8] 【补】车有轨辙,器有模范,喻可为人仪型也。
[9] 【补】《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撕其耳。”
[10] 【补】傅婢见《汉书·王吉传》。师古注:“傅婢者,傅相其衣服衽席之事。指挥与指麾义同。”《汉书·韩信传》:“虽有舜禹之智,嘿然而不言,不如瘖聋之指麾也。”
[11] 【补】阋,许历切。《诗·小雅·常棣·传》:很也。
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1]便蒙诱诲;每从两兄,[2]晓夕温凊。[3]规行矩步,安辞定色,[4]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5]赐以优言,问所好尚,[6]励短引长,莫不恳笃。年始九岁,便丁荼蓼,[7]家塗离散,[8]百口索然。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9]导示不切。虽读《礼传》,微爱属文,[10]颇为凡人之所陶染,[11]肆欲轻言,不脩边幅。[12]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13]卒难洗盪。[14]三十已后,[15]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16]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17]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18]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19]耳。[20]
[1] 【补】《玉篇》:“髫,徒卿切,小二发。”《广韵》或作“龆”。《说文》:“龀,毁齿也。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龀,音初堇切。
[2] 【案】《南史·颜协传》:“子之仪、之推。”此云两兄,或兼有群从也。【补】《颜氏家庙碑》有名之善者,云之推弟,隋叶令。据此则之善亦是之推兄。
[3] 【补】《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东温而夏凊。”注:温以御其寒,凊以致其凉。《释文》:“凊,七性反。字从仌,本或作水旁,非也。”
[4] 【补】《礼记·曲礼上》:“安定辞。”又《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5] 《易》:“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补】《广雅·释训》:“锵锵,走也。翼翼,敬也,又和也。”【案】锵锵,犹跄跄。《礼记·曲礼下》:“士跄跄,言不得如大夫已上容仪之盛也。”
[6] 【补】好,呼到切。
[7] 【补】言失所生也。荼蓼,喻苦辛,上音徒,下音了。
[8] 塗,俗间本作“徒”,今从宋本。
[9] 【补注】《晋书·嵇康传》:“《幽愤诗》曰:‘母兄鞠育,有慈无威。’”
[10] 【补】传,直恋切。属,之欲切。
[11] 【补】言为凡庸人之所熏陶渐染也。
[12] 【补】脩,旧本皆作“備”,讹。【案】《北齐书·之推传》云“好饮酒,多任诞,不脩边幅”,正本此。《后汉书·马援传》:“公孙述欲授援以封侯大将军位,宾客皆乐留。援晓之曰:‘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反脩饰边幅,如俑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13] 【补】少,与“稍”同。《大戴礼·保傅篇》:“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14] 【补】卒,仓没切。盪,涤也,亦作“荡”。
[15] 旧作“二十”,一本作“三十”。
[16] 【补】心共口敌,谓口易放言而心制之,使不出也。《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又《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欲,七者弗学而能。”此言性善而情之所发有未善者,故必以性制情,如与之竞者然。王弼注《易·乾·文言》云:“不性其情,何能久行其正?”与《孟子》“性善,情亦善”之旨不同。
[17] 【补】镂,卢候切,犹言刻骨。
[18] 各本无“也”字。宋本注:一本有“也”字。【案】当有。
[19] 【元注】一本作“范”。
[20] 《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戒。”【重校】宋本“耳”“尔”多作“尒”“”,报作“”,鼓作“皷”,析作“”,标作“摽”,此例俱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