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用表检测汽车故障入门
- 董宏国主编
- 1415字
- 2025-02-17 23:44:42
2.3 汽车线路常见故障和基本检修方法
2.3.1 汽车线路常见故障
线路常见故障包括断路、短路、漏电以及接线松脱、潮湿及腐蚀等导致的接触不良或绝缘不良等。
断路:电源到负载的电路中某一点中断时,电流不通,导致灯不亮、电动机停转。这种故障被称为断路。断路一般由导线折断、导线连接端松脱或接触不良等原因所造成。
短路:电源正、负极的两根导线直接接通,使电器部件不能工作,导线发热或线路中的熔断器烧断。造成短路的原因有:导线绝缘破坏,并相互接触造成短路,开关、接线盒、灯座等外接线螺丝松脱,造成和线头相碰;接线时不慎,使两线头相碰;导线头碰触金属部分等。
漏电:漏电又称为搭铁故障,是短路故障的典型代表。漏电现象使耗电量增大,电线发热。漏电原因是电气设备绝缘不良、导线破坏、绝缘老化、破裂、受潮等。
2.3.2 断路和接触不良故障的检测方法
如图2-20所示,当线路发生断路故障时,可利用万用表检测电阻或电压的方法来确定断路的部位。

图2-20 线路断路
(1)检测电阻法
检测线路电阻的方法如图2-21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

图2-21 断路的电阻检查法
①脱开插接器A和C,测量A和C相应端子之间的电阻值。若插接器A端子1与插接器C端子1之间的电阻值为∞,则它们之间的导线发生断路故障;若插接器A端子2端与插接器C端子2之间的导线电阻值为0Ω,则它们之间导通(无断路),表明电路连接正常。
②脱开插接器B,测量插接器A与B、B与C之间的电阻值。若插接器A的端子1与插接器B的端子1之间的电阻值为0Ω,而插接器B的端子1与插接器C的端子1之间的电阻为∞,则插接器A的端子1与插接器B的端子1之间的导线导通,而插接器B的端子1与插接器C的端子1之间的导线有断路故障。
当插接器A与插接器C距离较远时,可采用如图2-22所示方法进行检测,即用一导线短接插接器C端子1与端子2,用万用表检测插接器A端子1与端子2之间的电阻值。

图2-22 距离较远时检测断路方法
(2)检测电压法
可利用万用表检测线路各接点的电压大小来确定断路的部位。如图2-23所示为一电子控制电路,ECU输出电压为5V。在各插接器接通的情况下,依次测量插接器A的端子1、插接器B的端子1和插接器C的端子1与车身(搭铁)之间的电压,测得的电压值分别为5V、5V和0V,则可以判定:在B的端子1与C的端子1之间的导线有断路故障。

图2-23 断路的电压检查法
线路接触不良故障的检测方法与断路故障的检测方法基本相同,主要是测量线路的连接点两端之间的电阻值或电压是否在允许范围内,超出标准范围,说明线路连接点接触不良。
2.3.3 线路短路和搭铁故障的检测方法
(1)短路故障的检测
如图2-24所示,脱开插接器A和C,测量插接器A端子1与端子2之间的电阻。若测量的电阻值为0Ω,则1号导线与2号导线间发生短路故障;若测量的电阻值为∞,则1号导线与2号导线之间不导通(无短路),表明电路连接正常。

图2-24 短路故障的检测
(2)搭铁故障的检测
如图2-25所示,如果导线搭铁,可通过检查导线与车身是否导通来判断短路的部位。

图2-25 搭铁故障的检测
①脱开插接器A和C,测量插接器A的端子1和端子2与车身之间的电阻值。若插接器A的端子1与车身之间的电阻值为0Ω,而插接器A的端子2与车身之间的电阻为∞,则插接器A的端子1与插接器C的端子1的导线与车身间有搭铁故障。
②脱开插接器B,分别测量插接器A的端子1和插接器B的端子1与车身之间的电阻值。如果测得的电阻值分别为∞和0Ω,则可以判定:插接器B的端子1与插接器C的端子1之间的导线与车身之间有搭铁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