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药工程技术概论(第三版)
- 宋航主编
- 3522字
- 2020-08-28 03:20:02
3.1.3 关于中药和天然药物的基本知识
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中药性能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下文就简单介绍一下有关的基础知识。中药的性状与性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古人往往将药物的性状和性能相联系,并用药物的性状,即一般所说的形色、气味、质地、入药部位等解释药物作用的原理。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因此两者的含义、认识方法截然不同,不能混淆。
四气并不是指药物的香臭之气,而是对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药有寒、热、温、凉四性,首先由《神农本草经》提出的。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
中药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如黄连之苦、甘草之甘、乌梅之酸等。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的滋味,实际上药物和食物的滋味远不止这五种。药物的滋味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由于药物“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很自然地将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解释药物的作用,这就是最初的“滋味说”。后来,这种原初的“滋味说”被改造成为“五味说”。五味的实际意义,一是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提示药物作用的基本范围。现分述如下。
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如麻黄、薄荷、红花,都有辛味。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辛”,亦称辛香之气。随着中外交流的发展,外来香料、香药不断输入。到了唐代,由于香药盛行,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对芳香药物作用的认识也不断丰富。芳香药包含芳香辟秽、芳香化湿、芳香开窍等作用。
甘: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如人参、饴糖、甘草等。某些甘味药还具有解毒的作用,如甘草、绿豆等。
酸: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久咳、尿频遗尿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乌梅等。
苦:能泄、能燥。如栀子、黄芩、黄连、黄柏等。
咸: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多用于瘿瘤、痰核等病证。如海藻、鳖甲、芒硝等。
由于药物滋味和作用并无本质联系,两者之间并无严密的对应关系,应注意加以区分。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药性升降浮沉理论形成于金元时期。该理论强调服药与季节、气候的关系,这一思想在今天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现在很多人都知道的“冬令进补”这一说法。很多本草书籍中,常在每一味药物的性味之下,标明“有毒”或“无毒”等字样。究竟何为毒?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毒性反应与副作用不同,它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西汉以前是以“毒药”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反映出当时对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还不能很好地把握,故笼统称之为“毒药”。东汉时代,《本经》提出了“有毒、无毒”的区分,东汉以后的本草著作对有毒药物都标出其毒性。
古人是以偏性的强弱来解释有毒、无毒及毒性大小的。有毒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或相当。因而治疗用药时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应。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人参、艾叶等皆有产生中毒反应的报道,这与剂量过大或服用时间过长等有着密切关系。毒性反应是临床用药时应当尽量避免的。由于毒性反应的产生与药物储藏、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量、使用时间的长短以及病人的体质、年龄等都有密切关系。因此,使用有毒药物时,应从上述各个环节进行控制,避免中毒事件发生。
认识药物毒性的意义有以下三点。
①认识各种药物的有毒、无毒、大毒、小毒,有助于理解药物作用之峻利或和缓,从而根据病体虚实、疾病深浅来适当选用药物和确定用量。
②通过必要的炮制、配伍、制剂等环节来减轻或消除其有害作用,以保证用药安全。
③在临床治疗上可采用“以偏纠偏、以毒攻毒”的法则,利用某些有毒药物在治疗恶疮肿毒、疥癣、麻风、癌肿上积累了大量经验,获得肯定疗效。比如砒霜,早在《本草纲目》和《内经》中就有用砒霜治疗血液疾病的记载,后来,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研究者对砒霜做了非常详细的药理学研究,从而发现砒霜中的有效成分三氧化二砷通过诱导癌细胞“自取灭亡”而发挥作用,能够确实有效地治疗某些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肿瘤,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在国内外的各大癌症治疗中心,已经将此药作为治疗某些白血病的重要用药。
中药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每种分类方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1)按药用部分分类 分为根类(如黄连、丹参)、叶类(大青叶、桑叶、银杏叶)、花类(金银花、菊花)、皮类(五加皮、桂皮、厚朴)等。
(2)按有效成分分类 含糖类的(如枸杞子、党参、黄芪、茯苓)、含生物碱的(黄连、乌头、贝母、钩藤)、含挥发油的(如薄荷、陈皮、细辛)、含苷类的(如人参、甘草、柴胡、酸枣仁)、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的(如全蝎、灵芝、冬虫夏草、鹿茸)。
(3)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 先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其中的动植物药材再根据其原植物、原动物的亲缘关系来分类和排列次序:十字花科(如萝卜、芸苔子、菘蓝)、豆科(如合欢、槐花、葛根)、菊科(如黄花蒿、蒲公英、旋覆花)等。
(4)按药物功能分类 分为清热解毒药(如金银花、蒲公英)、消食药(如山楂、鸡内金)、活血化瘀药(如川芎、姜黄)等。
中药的化学成分:只有约5%的中药来源于动物和矿物,其余的均来源于植物,种类繁多。矿物药中的化学成分比较简单,主要是一些无机物(如雄黄中的主要成分为As2S3,朱砂的主要成分为HgS)。而植物药中的化学成分相对就要复杂得多,这些成分是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常见的化学成分有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油脂、蜡、酶、色素、维生素、有机酸、鞣质、无机盐、挥发油、生物碱、苷类等。这些化学成分的结构、组成、性质、分布各有特点,生理活性也多种多样,是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对于鉴定药材的品种、质量以及加工炮制、储藏、栽培引种、新药研究和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简单介绍几个与中药化学成分有关的术语,了解中药化学成分相关术语有助于提高对提取分离的理解。
有效成分(Active Constituents) 指具有明显生物活性并有医疗作用的化学成分,如生物碱、苷类、挥发油、氨基酸等,一般指的是单一化合物。除过去早有研究并已广泛应用的许多中药有效成分,如黄连中抗菌消炎的小檗碱(黄连素)、麻黄中平喘的麻黄碱、萝芙木中的降压成分利血平等外,近年来,国内外均陆续发现了更多的中药有效成分,特别是在抗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和慢性气管炎等疾病的生物活性成分方面研究得更多,如抗肿瘤的紫杉醇、喜树碱等。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有效成分,并不能完全代表中药的药效。
无效成分 指在中药里普遍存在,没有什么生物活性,不起医疗作用的一些成分,如糖类、蛋白质、色素、树脂、无机盐等。但是,有效与无效不是绝对的,一些原来认为是无效的成分,因发现了它们具有生物活性而成为有效成分。例如灵芝、茯苓所含的多糖有一定的抑制肿瘤作用;海藻中的多糖有降血脂作用,天花粉蛋白质具有引产作用;鞣质在中药里普遍存在,一般对治疗疾病不起主导作用,常视为无效成分,但在五倍子、虎杖、地榆中却因鞣质含量较高并有一定生物活性而成为有效成分;又如黏液质通常为无效成分,而在白及中却为有效成分等。
生理活性成分 经过不同程度的药效或生理活性试验,包括体外试验或体内试验,证明对机体有一定生理活性的成分。
有效部位(Active Part) 指具有明显生物活性并有医疗作用的一类化学成分,通常是结构相似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如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有近40种,这些化合物都具有保护缺血神经元的活性,故又把银杏总黄酮称作银杏叶的有效部位,此外银杏萜内酯也是银杏叶的有效部位之一。